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332章

作者:香瓜很香

很显然,辣椒基地,非一般农田,被格外的重视,不可外人轻易踏入。

李阳施了一礼,道:“我们三人途经路过此地,见诸位在此采摘,故好奇过来看一眼。老哥尽管放心,我们只是看一看,绝不会踏伤这些辣椒苗的。”

其中一个男子道:“不是我们不让你踏入,是官府早有严令,闲人不得踏入辣椒基地,否则官差见到,定究你罪责。”

李阳一听,恍然大悟,心中却是很高兴。

因为这说明当地官府对新农作物培育工作的重视,同时亦说明当地官员的认真负责。

当下,李阳便转头对何章道:“此处应当是属南阳郡治下的宛县管辖吧?”

“是的。”何章点点头。

李阳道:“这宛县的县令,看来甚是不错。”

何章点点头,很显然李阳这是对宛县县令的高度赞赏。

这时,李阳也退回到田梗边,但还是转头对村民道:“老哥,亭里的辣椒地,有多少亩?”

一位村民答道:“百余亩。”

在秦时,以步百为亩。

“一亩”按出土的“商鞅方升”测算约相当于0.2907市亩,那么,当时100亩就相当于后世的29.07市亩。

不过,种了约后世三十亩面积的辣椒,这也是极为惊天的数量了。

李阳当下便赞道:“百亩辣椒,又有如此收成,当是可喜可贺。”

按照朝廷的法令,新农作物百姓可自留一成来算,他们亭共有百亩辣椒,就等于他们自己可以自留一亩辣椒。

试问,这何尝不是亭里村民的喜事?

可是,哪知此话一出,原本以为村民们听后会十分开心的,结果他们却是苦笑了起来,没有回话。

这一下,李阳和何章都愣住了,相视一眼,都察觉到似乎这些村民们不太开心啊。

“辣椒有此收成,怎么老哥们还不高兴?”李阳心中甚是疑惑,好奇的问道。

村民冷哼了一声,道:“高兴?辣椒一枚枚如小指,这百亩地还不如种庄稼划算。”

另外一个村民就道:“张生,莫要跟他扯乎了,赶紧采摘吧,等下县令便要来收获了。且,此人一看便知乃贵家公子,他岂知农事。”

那个叫张生的人点点头,然后就欲转身继续采摘,显然也不想与李阳多讲。

李阳却是大感诧异,忙道:“张哥,且慢。”

“公子还有何事?”张生问道。

李阳道:“你刚才说种辣椒,不如种庄稼,我甚是不解。难道是诸位不知辣椒之市价几何么?”

张生道:“价高又如何,只不过是替官府种植罢了,与我等有何关系。”

李阳这一下眉头皱起来了,道:“辣椒金贵无比,价格奇高,朝廷有令,种植新农作物,百姓可自留一成。虽只是自留一成,但是这一成辣椒,可比不得这百亩谷栗?”

张生轻笑了一声:“公子所言,听何人所说,官府可从未告知我们,可自留一成。”

“哦?”

李阳一愣,很快也反应了过来,这一定是辣椒价格太高,官府想将辣椒全部回收,所以才故意不将此事告知村民的。

想到这里,李阳便道:“实不相瞒,我识得官府中人,新农作物,百姓可自留一成,此乃朝廷政令,自不会有假。”

“真的?”

这一下,其他的村民也望了过来,显然他们并不是不知道辣椒值钱,只是之前不知道自己可以留一成。

李阳点点头:“绝无半句虚言。”

众人听完之后,都议论起来了,几个村民惊喜道:“如果这位公子所言是真的,那就真是太好了。我听说辣椒的价钱,比肉还贵哩。”

一旁的何章,笑道:“肉岂能与辣椒相比。你们百亩辣椒,自留一成,这便是一大笔收益。且剩下的九成辣椒,虽说要被官府回收,但却也三倍之田亩谷栗相偿,此当值得大庆一番啊。“

“三倍之田亩谷栗相偿?”哪知,村民听到何章的话后,又皱起了眉头,似乎大感诧异。

“怎么,官府回收新农作物,难道不是以田亩数论,给与三倍谷栗补偿么?”何章疑道。

李阳也疑惑了,不会连这个,当地官府都欺骗吧?

果然,村民道:“官府回收辣椒,是以重量论之,赋以三倍谷物相偿。”

“啊?”

这一下,李阳和何章都惊了!

要知道,当初李阳让户部制定回收新农作物的政令时,将新农作物分为了两类,土豆、玉米、红薯定性为主食,所以论重量计,官府给予三倍谷物回收。就是说,土豆、玉米、红薯,一斤可换三斤谷物。

而辣椒、番茄、花生等物,则定性为经济作物,论亩计,官府给予三倍谷物回收。意思就是,不管这些作物产量多少,按一亩地,用三亩地的谷物来回收。

此时,李阳终于明白为何村民们会说,种辣椒不如种庄稼了,原来他们种的辣椒,一斤辣椒只能从官府那里换三斤谷物,且自己还不能自留辣椒。

想到此处,李阳心中顿时怒火中烧。

之前自己还夸宛县的县令认真负责,如今看来,这宛县的县令,其心之黑,令人无比之愤!

何章也没有料到会出现这般情况,当下也看出了李阳心中的怒意,于是轻声道:“院长,要不要属下这就派羽林去将那宛县县令带过来?”

李阳正欲点头,这时就听见村民道:“快看,县令带人来收辣椒了!”

第二百九十一章 无法无天

李阳顺着村民所指的方向一看,只见村口方向,果然有一群差吏朝这边赶来……

“这下倒不须去派人去唤了,这人……自己送上门来了。”何章冷笑一声。

李阳冷哼一声,他倒想亲眼见识见识,这宛县县令是不是真的敢违抗朝廷政令,强征强收,欺负百姓。如果他真的敢这样做,那定要拿他严惩,以儆效尤!

李阳真的很恼火,他想尽办法,又是轻徭役,又是土改,又是引进新农作物,为的是什么?不都是为了让天下百姓过得更幸福吗?

特别是新农作物种植的征收问题上,朝廷给予数倍补偿,更是为了让种植的百姓得到更大的利益,让他们有更高的积极性和热情。结果下边的官吏倒好,他们居然反倒让种植新农作物的百姓吃大亏,让种植户一肚子的苦水。

这简直就是大坏我大秦新政!

“诸位,等下差吏来了,你们不妨就问一问官差,能不能自留一成辣椒,其余九成辣椒是否按田亩之三倍征收!”李阳转头对村民们道。

村民们沉思了一下,接着就有人道:“没错,如果这位小兄弟所言非假,那我们可就亏大了。”

“对对对,如果这些辣椒能自留一成,我们可都能发大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