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316章

作者:香瓜很香

“可是,国不可一日无君,新政推行还须陛下做主。”李阳急道。

“不须再劝了!”

嬴政摆摆手,示意李阳不要再劝下去了,一脸决意的道:“朕已决定,朝廷之政务,全部交由国政院主持,各地奏书,也全部呈送国政院,同时封蒙毅、冯劫为国务大臣,入国政院。”

蒙毅、冯劫一听这话,心中一喜,二人赶紧出列道:“臣,领诏!”

这时,嬴政又道:“着,镇国君李阳监国,国政院若有不决之事,镇国君李阳可代朕决议!同时,凡有乱我大秦江山社稷者,坏我大秦新政者,不论皇室宗亲,不论王公大臣,镇国君可执穆公镇秦剑,替朕裁决!”

一听这话,满殿哗然!

国政院主持全国政务,这原本并没有什么不妥,毕竟这半年来也一直是国政院在统辖各部机关。而且,国政院也并不全是李阳一个人说了算。虽然冯去疾不在了,但是却增加了两位国务大臣:蒙毅、冯劫。

但是,问题是李阳监国。

国政院不决之事,镇国君可代皇帝决议,朝中有乱社稷者、朝政者,镇国君可以执穆公镇秦剑代皇帝裁决……这不就是说,朝中诸事,李阳可以一个人说了算,谁不服,谁要反抗,他还可以执穆公镇秦剑一剑把你给砍了。

换句话说,嬴政走后,李阳就是大秦的“皇帝”了。

这一下,可真的让很多人都感到惊愕和意外。

皇帝怎么可以把朝政以及生杀之权,全部交给李阳啊?这岂不是等于把整个大秦都交到了李阳的手上了么?

就算扶苏不服,他都可以杀掉。

特别是老氏族们,更是一脸的震惊。

要知道,当初大家当初可是反对过李阳的新政土改,如今虽说表面上支持他的新政了,但是皇帝走后,李阳大权在握,鬼知道他会不会利用监国之权,铲除异己呀?

万一,到时侯他跟自己这些老氏族来个大清算,岂不玩完了?

说实话,很多人心里已经感到恐慌了。

当然,李阳也很诧异,自己监国,那大秦就真的要生乱了。

要知道,权力太大,就必被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去而后快。原本因为推行新政,就与老氏族种下了深仇,皇帝坐镇,倒还太平,皇帝一走,那还不把自己给杀了啊?

李阳可不会蠢到认为,靠着一把穆公镇秦剑,就真的可以震慑住满朝的文武大臣和老氏族们了!

想到这里,李阳赶紧道:“陛下,臣建议由长公子监国,臣辅之。”

老氏族们一听,对视一眼,然后通通出列,齐道:“臣等附议!”

李斯和蒙恬等人,也纷纷出列:“臣等附议!”

显然,不管是谁,都统一的认为由扶苏监国,是最为合适的。

嬴政听到这话,不由点了点头,心里倒也很是开心,因为这说明了一个问题,说明李阳在权力面前是清醒的,这更让他放心将国事交给李阳。

当下,嬴政颔首道:“既然镇国君推辞,那便依了尔等,着长公子扶苏监国,李阳辅政。”

“喏!”

众臣领命。

安排好了诸事,嬴政手一挥:“少昊安危之急,朕决定,两日之后,率军接收少昊!”

众臣齐呼:

“大秦万年,陛下万年!”

“大秦万年,陛下万年!

…………

PS:最近卡文了,一遍遍删改,无法更新出自己满意的章节来。就是好似毫突然间找不到感觉了,生硬到一句话,一件事都难以写得满意,所以造成了断更,十分抱歉。

第二百七十七章 落水狗?

当日,散朝后,嬴政单独把李阳和长公子扶苏召至章台宫。

毕竟过两天就要渡海前往少昊了,一时少说也得一年半载不得归,所以临行前肯定得要好好交代一下。

章台宫里,李阳和扶苏二人脸上的表情可谓是大有不同。

李阳一脸担忧、郁闷,而扶苏却满面春风、心情愉悦,甚是兴奋。

这也不怪扶苏会激动、兴奋,嬴政离开了,由他监国,可不就等于未来的这一两年时间里,他就是大秦帝国的“执掌人”么?

而且,监国,同时也更加的证明了他作为大秦帝国储君的地位。

更加重要的是,未来监国的这一两年时间里,大秦的各种政事的决定权,通通都可由自己来做主,如此一来自己不仅可以尽情的施展心中的抱负,同时还能证明自己的能力。

这……或许就是权力的魅力!

权力,可以让人兴奋。

权力,可以让人为所欲为。

这是一种畅快感,没有约束的兴奋感,代表着只要自己想做的事,便都可以去实现。

特别是对于一个长期以来被自己的父皇打压,各种主见、理念、思想都无法得到父皇认同的长公子来说,没有比这更令他感到高兴的事了。

扶苏都已经在心里开始幻想着,自己好好利用这一两年的时间,把大秦变强大,变兴盛,待父皇回国之日,看到一个全新的大秦帝国时,届时父皇肯定是会又惊又喜,对自己刮目相看。

总之,今天这件事已经让他难掩兴奋之情,嬴政此时还未离秦,他便有一种磨拳擦掌,想大干一番伟业的冲动了。

扶苏的兴奋之色,自然是尽入嬴政的眼中,看到自己的儿子喜不自禁的样子,嬴政是真的有几分不放心了,急于表现自己,各种折腾,这种行为造成的后果可是往往结果都不会太好的。

想到这里,嬴政当下便瞪了一眼扶苏,道:“治国,当稳,切不可轻浮,你这般兴奋做甚?”

扶苏被嬴政一声喝问,不由立即收起自己的喜意,战战兢兢了起来。

嬴政看到他这副样子,不由叹了口气,道:“你可给朕记住了,朕虽让你监国,可并不是凡事都能由着你胡来,国中诸事,皆由国政院几位国务大臣们商议决定,你可不要擅自独断专行。”

“父皇放心,儿臣绝不敢儿戏国家大事。”扶苏赶紧回道。

“无为而治,好过有为乱治。朕离开后,若国政院无法取舍之事,你便听太傅的,太傅认为该如何办,便如何办。”嬴政道。

扶苏再次应道:“儿臣谨记。”

虽然扶苏连声应是,但是嬴政似乎还是有些不太放心,又道:“你虽名为监国,但治国之道,还须多向太傅学习。故而,朝中诸事,你最好还是多听,多看,多学,少插手,切不可否决太傅的决定。”

一听这话,扶苏心里有点不高兴了,这不等于自己成了一个摆设了吗?

心里不痛快,但是又不敢直接表露出来,于是道:“其实父皇可以直接让太傅监国,儿臣跟太傅学习治国之法不是更好吗?”

李阳在一旁听到这话,赶紧道:“公子此言差矣,我岂能监国,我辅佐公子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