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311章

作者:香瓜很香

确实,这看上去就像是迎接太上皇似的。

不过,李阳却不以为意,道:“少昊使团,乃漂洋过海,越万里大洋来访,其与秦邦交之心,诚比金坚,非以往前他使团可比。且少昊之国,乃是华夏在外之同胞,离开华夏已有千年,如今重返华夏,犹如在外游子归家,我大秦作为华夏之母,岂能有不迎之理?”

母亲迎接儿子,哪有什么自降身份?只不过是血亲之间的热切亲情而已。

其实,在李阳看来,大秦不仅要厚待少昊使团,而且还要给以足够的关心和关怀,要让少昊使团感受到“故土”的温暖。

当然,如果能让他们将大秦这个“华夏大部落”当成是自己的依靠,当成是自己的靠山,那就更好不过了。

总之,眼下并不是大秦向少昊摆谱、论辈的时候,而是应该主动敞开温暖的怀抱,尽量的表达出欢迎之情。

至于,为何要让李由带一万羽林去迎接,这也是有考量的。

羽林是大秦军中最为精悍、装备最为精良的一支禁军铁骑,这些将士身上的那种肃杀铁血的气息,以及那英姿神勇的气质,绝对在当今这个世界上,无任何一支军队可以比拟。

这样一支一万人的羽林铁骑,展现在少昊使团的面前,那肯定是能令他们感到震憾的。

这叫什么?

这叫展现实力!

让少昊使团知道,我大秦的军威赫赫,哪怕只是一万人的军队,便有可敌十万、百万大军的实力和气势。

听上次徐福的介绍,少昊之国,只是一个城邦部落,虽然有自己的国王,但既然是城邦部落模式,自然人口有限,兵力更是有限。

而且,少昊之国,青铜铁矿更是稀缺,所以用的多是石器。

而我大秦呢?

随便派来迎接你们使团的卫队就是一万人的精兵强将,而且这一万人还装备精良,玄铁盔甲,这种天壤之别的差距,足可以让少昊使团明白大秦的实力之强悍。

同时,这也一定可以使他们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只要能得到大秦的保护,他们在美洲就一定不会再受外族欺凌!

…………

山东行省,琅琊郡。

数十艘远洋大船,停靠于琅琊(今临沂)。

浩浩数百人的队伍,登陆上岸。

这支队伍不是别人,正是徐福出使少昊归来。

与他一起的,还有少昊回访大秦的使团。

经过近一年的海上漂泊,徐福比一年前晒黑了许多,看上去皮肤犹如古铜。

他踏上陆地,伸手从脚下抓起一把泥土,指着眼前的这片天地,豪气万丈的对身后少昊使团道:“这便是华夏,我大秦的疆土!”

第二百七十二章 少昊使团

“华夏?我们终于到华夏了……”

少昊使团的人,激动无比的打量着这片土地,眼神显得有些炙热。

少昊国的祖先从华夏迁徙到美洲后,虽然过去了千年,如今少昊国早已经没有人知道华夏究竟在何处,但是关于自己的祖先,是来自于遥远的东方大陆一事,每个少昊国的人都是知道的。因为他们在美洲,便是自称殷商人,为的就是不忘自己的身世来源。

所以,每个少昊国的人,都知道自己是商朝人,是少昊的子孙,是华夏族!

曾几何时,他们也曾遥想过,华夏在哪里?华夏是怎么样的一个地方?然而,少昊国关于东方华夏的信息却并不多。

在为数不多的几个传说中,也只能得知,华夏是在遥远的东方,那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是少昊神建立华夏部落的地方。

传说,那里生活着数十万的华夏儿女。

传说,那里有着高度的华夏文明。

传说,那里物华天宝,什么东西都应有尽有……

只不过,对于已经身在异地的少昊国人来说,其实大家心里也知道,华夏它只是一个传说了,他们只是一片飘零的叶子,故乡,大概率是回不去了的。

必毕他们在全新的土地生长起来的,扎根也是扎在新的土地上,对华夏这两个字,以其说是感情,倒不如说是心灵上的一个寄托。

可是今天……他们竟真的来到了华夏,来到了那个只存在于传说中的地方,亦是自己的故乡。

要说不激动,那肯定是假的。

这里可是自己少昊神所在的地方啊,这里有着少昊神创建的华夏文明,以及无数的华夏儿女。

作为久离华夏,遥居于新土地的殷商人,因为与美洲当地的人,语言不同,肤色不同的原因,常年被外族人欺凌的原故,他们真的太想拥有一个强大的民族。特别是在少昊国生死存亡堪忧的情况下……

而如今,自己这个强大、古老的民族,就在眼前!

少昊使团,有种恍若在梦中一般的不真实感,因为这是他们做梦都不曾想过能实现的一件事。

“华夏!商朝,这是我们殷商人生活过的地方!”

一个年轻男子,眼神炙热,新奇的打量着眼前的这块土地,嘴中不由自主的念道。

这个年轻男了,约摸二十多岁,虽然年轻,其实却是少昊国的王子,也是此次使团的副使。

徐福一听,笑了笑:“王子,千年前,商朝的疆域可不达此地。”

“哦?使者是说……这里以前不算是华夏?”王子眉头一皱,好奇道。

徐福摇摇头:“吾非此意,此地自是华夏之地,只要是炎黄子孙之地,便是华夏之地。只不过千年前商朝之势力,并不达此。”

“原来如此。”王子恍然大悟。

这时,少昊使团的正使,相尹季礼,问道:“敢问徐使君,千年前商朝之疆域,与如今大秦之疆域相比,孰大孰小?”

相尹是辅弼少昊国王的大臣,亦是重臣,同秦时的相国、丞相。

因为少昊国,文化传承于商,而商代最早的一位名臣叫伊尹。尹是官名,而“相”不是商代的正式官名,战国以前的“相”仅作为动词,是辅佐的意思。这也是为何,这位相尹是正使,反而王子是副使,因为在少昊国,显然这位相尹地位更高。

此时,王子也好奇的看向徐福。

徐福一脸自豪的道:“大秦之疆域,大过千年前的商朝三倍有余。”

“大秦之疆域,达商朝之三倍有余?”

这一下,少昊使团的人都有些震惊。

因为少昊国有传说,商朝之域,广阔无际,城邦数十。

而少昊国只不过就一座城邦,所以在少昊国人的心中,商朝就是庞然大物般的存在。可是,如今这个徐福,竟然告诉他们,大秦的疆域大过商朝的三倍,这简直就超乎想像的存在了。

其实,如果徐福要是知道,如今的大秦已经把匈奴、夫余、东胡、肃慎都统一了,就不会说什么大三倍了,而是会说大十数倍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