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245章

作者:香瓜很香

不过,为了给李阳面子,他还是最后问了一句:“主帅,游离机动,为何会是他们的短处?”

李阳道:“游离机动,来去自如,正是因为他们没有城池,没有可以抵御敌军的城墙。如此一来,冬季来临,没有御敌的城池,便是他们的致命短处。”

“哦?”

这一下,王离微微皱起了眉头,因为他发现,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这时,李阳接着道:“没有城池保护,加上他们以游牧为生,不事耕种,所以皆靠畜产过冬,而这些畜产,皆在没有城池保护的草原旷野之中。诸位不妨试想一下,我军在冬季,大举扫荡草原,略尽畜产,匈奴岂能不陷于绝境乎?”

听到这里,王离都愣住了,因为他已经隐隐预感到此策的妙处了。

不仅是王离,其他将领,在此时也纷纷皱起了眉头。

“我军略夺畜产,他决战乎?不决战,畜产尽失,决战乎,我军有备而来,他们必亡。如此一来,他就算游离机动,又奈我何?”

李阳讲到这里,一笑。

众人全都傻了。

因为李阳说的实在是太对了,简直有一种让人拨云见日,茅塞顿开的感觉。

是的,以往征战匈奴,最让人头疼的就是他们打不过就逃,所以才造成一种“匈奴可驱,不可灭”的定论。

而如今,改为略夺畜产,那就是逼他们决战了。

也就是说,只要盯住了他们的畜产,他们就没办法逃了。

要逃,他们就没办法过冬。

想到这里,王离忍不住大赞一声:“妙啊!此计甚妙!”

李阳笑了笑,道:“我军大举扫荡草原畜产,与其被杀,我想他们必会舍去畜产,而逃命。故而,当我军扫荡略尽他们的畜产之后,最终陷于绝境的匈奴唯有两个选择,其一,与我军最终决战;其二,不战而归降于我大秦。而这一切的胜负,一个冬季便可见得!”

这一刻,大家都惊呆了。

他们对付匈奴十数年,就没有想到过还可以这样来对付匈奴人。

这条计策,简直就是把匈奴的命脉,捏的死死的啊!

想到这里,大家无不诧异地看向李阳。

这时,他们终于发现,刚才是自己小看了李阳,这个人,简直就是一个天才啊!

顿时,大家纷纷行了一礼,齐道:“主帅妙计,我等心服口服!”

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阳的传闻

大家是真的佩服李阳的聪明才智,一条简简单单的计策,匈奴的长处就变得荡然无存了。

原本行动自如的游牧民族,是战是逃,主动权全在他们自己的手中,可是在李阳的这条妙计之下,转瞬之间,他们就彻底的变成了被动。

在战场上,主动与被动的转换,这对常年与匈奴交战的这些长城大营将领来说,可是意义十分的重大。

要知道,以往与匈奴的交战,交战的主动权,皆在匈奴的手里。

我方长途奔袭草原,寻找匈奴主力,本来就十分的不易。

可是,就算如此,每每寻觅到了他们的主力,但是能否与他们的主力决战,主动权也不在我方的手里。因为,他们没有城池,不像当初的六国征战那样,你不战,我方便会主动攻城。而在草原上,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游,只要是战机于匈奴他们不利,他们的主力便会在这广阔的草原上逃窜,而我方只能驱赶。

反之,如果匈奴主力愿意决战,那么战场的形势必是于匈奴有利。

总之,我方与匈奴长年的征战当中,我方永远都是被动的。

这直接导致了两个无奈的结果,一是匈奴只可驱,不可灭。二是,无法像征战六国与征战百越那样,可以靠通过占领土地,而统一他们。

毕竟,就算你把他们暂时赶出了草原,但是大秦却没有那么多的军队,去镇守这无边的草原,所以草原依旧还是会变成他们驰骋的天地。

而如今,李阳的计策,就恰恰的改变了这一无奈的局面。

完全是反其道而行。

不为寻找其主力,更不为杀敌,只为了抢夺他们的畜产,因为在冬季,匈奴失去了畜产,就等于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

这样一来,我军只要准备好主力,等着他们来决战便行了。

李阳的计策,可以说是硬生生的将敌我两方,完全对调了。以前是我方想寻他们决战,现今,换成是他们想寻我方决战。

想到这里,王离等人简直要高兴到跳起来。

同时,他们心里也在想,难道这位国政院的院长大人,真的是个拥有通天之智的神通人物?

在这一刻,大家都对李阳这个人,刮目相看了起来。

没办法,对于李阳这个人,大秦境内,那是传闻众多啊,褒贬不一。

而在军中,也是流传着大致两种说法。

一种是说,李阳这个人轻狂自大,装逼吹牛,嚣张至极,乃一狂徒是也!

另一种说法就有些嚣张了,说李阳乃是仙人弟子,商鞅、张仪等辈见到他,都得喊一句师叔。其独具通天之智,身怀旷世绝学,智慧卓绝,精通百家学问,兵法集大成,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变幻莫测,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辞吐辩,万口莫当,深谙治世之法,奇妙莫测,乃是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

当然,就是因为后一种说法实在是太过嚣张,太像吹牛逼了,所以大家都相信第一种说法。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家一开始才会认为李阳是在吹牛逼。

不过,如今看来,很显然第一种说法是错的。

难道……

第二种说法才是对院长的真正评价?

想到这里,大家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时,大家想起了半年前,李阳当初率五百兵到南方平乱,三日连克两城。

如今看来,那一次院长恐怕靠的并不是运气了,而是院长凭借变幻莫测的布阵行兵,造就出来的这一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啊。

他们自问自己,如果只率五百兵,是绝无可能做到这种战绩的。

想至于此,众人无不一脸敬仰的看着李阳。

不过,李阳自是不会想到,自己一通计划讲下来,这些家伙会有这么多的内心戏。

见到众人一脸佩服的样子,他只是笑了笑:“谢诸位将军谬赞,此计策能得诸位将军一个妙字,本帅也就放心多了。”

谦虚!

院长实在是太谦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