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237章

作者:香瓜很香

萧何道:“那可不是摆设,先不说军中有多少将领,想坐那个位置都坐不到,就说院长把你安排在那里,便是极有深意了。”

“对啊,你如今可是将军,蓝田大营之副将,再看樊哙,如今还在沛县呢,你与他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了。”曹参安慰道。

这个,周勃倒也懂,只是……

想到这里,周勃道:“可是,为何院长此次不带我出征匈奴?”

萧何笑道:“院长自然不可能带你去匈奴。”

“哦?”

周勃看了一眼萧何,赶紧起身,一揖:“还望萧大人指教。”

萧何道:“长城边军,已有大将王离,本来就不能多带将领前往,否则长城边军的将领皆会认为院长要夺他们的兵权了,如此一来,还未开战,军心已乱。”

“所以,院长不带你去,一是不适合,二是也不能让你独领一军,不能独领一军,你去了又能建什么大功呢?”萧何笑道。

“这……”

周勃一时语塞,不解道:“那为何院长要带韩将军和李由他们去?”

萧何道:“韩信将军乃军事奇才,之前五百兵大败我等数万人,连收两城。那一役,他早已在大秦军中有了声望,他去了长城边军,让其独领一军,倒是合乎情理。而且,更重要的是,院长急须让他建功立业,将来才好接替李信老将军,执掌兵部。”

周勃微微颔首。

萧何接着道:“至于李由嘛,带五千羽林,这五千人,便是亲军,更是陛下之禁军。而院长并非军中之人,却要坐镇边关,号令诸将,自然有人会不服。但,有陛下的五千禁军羽林在,谁若敢不唯令是从,这五千羽林便是执法队。”

周勃恍然大悟。

这时,曹参也笑了笑,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院长带章邯,显然是为了卖蒙恬一个人情,院长总不可能全带自己的人吧,哈哈。”

萧何也笑着点点头:“正是此理啊,哈哈!”

周勃这时也终于明白了原由,当下叹道:“这么说来,我岂不误会院长了。”

萧何翻了个白眼,道:“岂止误会,你在院长的心中,何其重要,你自己竟然不知。”

“哦?萧大人,您快说说,我在院长心中很重要?”周勃真的有些听不懂了。

萧何点点头:“我问你,韩信将军出征匈奴后,这蓝田大营,是谁执掌?”

“这个……陛下好像还暂未委任大将。”

周勃说到这里,终于反应过来了:“你是说,蓝田大营,暂由我执掌?”

“正是啊,虽说你这只是暂代,但是能让你暂代,便是一种认可,将来韩将军接替李信老将军,执掌兵部后,这蓝田大营由你执掌,定是毫无悬念。”萧何讲道。

“可是……我在军中尚无丝毫战功,韩信就算执掌兵部了,蓝田大营难道陛下不会委派其他将领来接替?何况,蓝田大营还有一监军,乃是公子将闾。”周勃讲道。

萧何大笑,道:“周将军这就不知了吧。蓝田大营,乃我大秦的大本营,同时又有卫戍京畿之职,由你这种毫无战功之人执掌,陛下才最为放心的。”

“哦?”周勃一愣,大感不解。

萧何解释道:“其一,营中校尉,皆不听你私令,唯皇命是从,便无造反之忧。其二,我之所以认定公子将闾不可能为主将,也是此理。公子将闾,既然是陛下皇子,若蓝田大营由他执掌,将来扶苏岂能安心,万一公子将闾起了野心,岂不引来大乱?”

“原来如此,还是萧大人独具慧眼啊。”

听完这一席话,周勃不得不佩服萧何的眼光。

萧何笑道:“周将军亦是慧达之人,只不过是因为与刘邦是同乡,不免多了些胡思乱想,故而才自我迷惑。”

这时,曹参也笑道:“周将军以后可不能再这般胡思乱想了,蓝田大营何其重要,你只要能身居高位,暂时无功,在军中诸将对你少了几分敬重,那又如何。只要它日机会来了,你便可挂帅独领大军,一战扬名。”

曹参说的没错,只要身居高位,就算没有军功,但只要将来机会来临,就不用屈居其他大将之下,可以独自挂帅,那时开疆扩土,才是真正的建立不世之功的时候。

听到这里,周勃真的大感愧疚,院长对自己如此栽培,而自己却还怀疑院长……

一时之间,周勃顿感羞愧、自责。

…………………………

小孩放寒假了,下班后就送小孩回农村,直到深夜才回城里开始码字。这两章才这么晚。

第二百一十二章 惊喜

出征在即,对于朝堂上的事情,李阳倒是没有什么需要叮嘱的。

此时的他,担忧并不在朝堂,而是在于北方匈奴。

虽然李阳此次远离朝堂,出使匈奴,是为了让冯去疾等人主动跳出来搞乱新政,但是如果此次北行,如果无法解决匈奴的话,那也是一种失败。毕竟,针对匈奴的融合之策,可是他自己提出来的计策。

何况,统一匈奴,这不仅仅只是关乎自己的得失,更是关乎着整个华夏民族的福祸,利害之大,做为一名穿越者,没有人能比自己更加清楚。

只要能统一匈奴,融合、同化这个北方草原民族,等于是直接改写了华夏民族上千年之久的历史。

原本的历史上,清朝方才统一、融合了北方游牧民族,如果能提前到秦朝,这将使华夏民族避免多少苦难?

也正是因为知晓这些利害得失,所以李阳更是感到责任之重,犹如泰山,身负华夏千年忧患,岂敢有丝毫轻怠对待。

要想融合匈奴,关键在于逼其归顺大秦。

可是,要想匈奴归顺大秦,首先就要将其逼至绝境。而要将其逼至绝境,就必须做到两点,其一,扫荡略尽他们的畜产,让他们没有粮食,无法度过冬季;其二,一但其军队反扑,还必须战无不胜。此二者,缺一不可。

畜产没有略尽,他们就不会逼到绝境归降。

决战不胜,那就更谈不上归降。

而要做到这两点,谈何容易?反正李阳是没有绝对的信心和把握。

不过,让李阳稍有底气的是,如今是秦朝,匈奴还并不强大,最起码在此之前,匈奴都是被秦军欺负的死死的,所以只要秦军发挥正常,战败应当是不太可能的。

更何况,对于骑兵对战,李阳还有一个利器,那就是马镫、马鞍!

有此两样,足可以使骑兵的战斗力,成倍提升。可以毫无怀疑的说,有了这两样东西,骑兵对战,绝对是压倒性的。

也正是因此,李阳直接把何章叫了过来。

如今的何章,已是工部尚书,执掌工部,将作少府,仍属他负责。

“院长,叫属下有何事吩咐吗?”

每次李阳传唤他,都是有新发明,所以这次何章接到李阳的传唤,便刻不容缓的赶了过来。身为一部之长,在李阳面前却是自称属下。

下官,是下级见到上级的自称,而属下,则是表明自己是对方的人。

跟着李阳有肉吃,何章自然早已是把自己当成了李阳的人了。

“嗯,确实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