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214章

作者:香瓜很香

这可让这些商人们急坏了,咸阳城就有十二万户富商,于是纷纷找到巴家,要巴适找李阳商量此事,期望能得到照顾。

因为寻上门来的人,是巴适,李阳可以拒绝任何人,但却没办法做到拒巴适于门外,于是硬着头皮,接见了这群商人。

“我等代表咸阳十二万户商人,拜见院长!”

几个商人,来到李阳议事厅,便拱手深深一揖。

这几个商人,包括巴适在内,一共五个人。但这五个人,可全是咸阳城,亦或者说大秦最有钱的顶级商人。

同时,这五人,也是之前积极参与了招标,以工振灾的商家。

“诸位不必客气!”

李阳笑脸相迎,伸手示意大家落座,同时开门见山的道:“诸位今日找本院,恐怕是为了土改之事吧?”

众人点点头,一齐悲鸣道:“院长啊,我等当初皆全力支持过您的招标新政,一直以您马首是瞻。可是,如今院长出台的土改新政,却是要了我等商人的老命了,还望院长能手下留情,给我等商人们一条活路啊。”

………………

PS:今晚还会继续码字,求月票。

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谈商业

看着眼前这几个商人卖惨的样子,李阳也是很无奈。

这几个人,不说巴适与自己的关系,就是其他几个人,那也是当初全力响应招标新政的人,所以不好太过强硬的对待他们。

如果直接把他们赶出去?显然太过无情了。

可是就因为他们一通哭诉,就同情了他们,答应保留他们以往兼并的土地?或者照顾一下,只征收一半?那么这土改新政,铁定了就彻底凉凉了。

所以,李阳一时也犯难了。

土地改革,那是关乎天下民生,关乎大秦社稷,关乎自己能否在朝堂上立足的根本,所以,李阳心里很清楚,退步是不可能的。

既然不能同情他们,那么……

李阳干脆脸色一变,一脸恼怒之状,勃然大怒道:“混蛋你们!真是狼心狗肺,好心没好报,你们的良心呢?都让狗给刁去了吗!”

“…………”几个商人都蒙了!

这是……什么情况?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完全搞不懂李阳为何发这么大的火骂自己等人。

巴适也一脸的懵逼,完全不懂李阳骂这话的意思。

李阳见把大家骂愣住了,于是接着骂道:“亏你们还是商人,目光如此短浅,本院一心为了尔等商人的将来谋福利,尔等竟然向我哭诉,怪本院不该行土改新政,你们……你们简直要气死本院矣!”

这一下,大家更加蒙圈了。

大家本来是来向他诉说委屈来的,是想来说他没良心的,怎么现在反倒被他骂成自己等人没良心了?

这……是不是搞错了?

大家都望向了巴适,想让他开口。因为巴适至今还没说一句话呢。

这时,巴适也被这批头盖脸的一顿痛骂,骂得有些莫明其妙,见众人的目光望向自己,于是只好开口问道:“院长,你这是……我等有些糊涂了。”

李阳叹了口气,收回之前恼怒的表情,对巴适道:“巴兄,你我的关系,我就不多说了,早已视你为自己人。实不相瞒,土地改革,举国实行,不可能偏袒任何人的。我不允许底下的任何官员偏袒,更不可能自己偏袒。这个……巴兄能理解吗?”

巴适点点头,其实他知道土地改革,是不太可能让李阳对他们手下留情的,只是想到自家的那些土地,即将被朝廷说没收就没收了,心里还是很着急,很绝望的,所以才会跑到李阳这里来,毕竟期盼着能有一线希望。

如今,听到李阳这话,他也就知道,土地是没办法留得住了。

不过,心里虽然明白了李阳不会破坏土改政策,但是他很好奇,你骂我们大家没良心又是什么意思?

正想询问此事,就听见李阳接着道:“土地改革,势不可挡,别说是你们商人,就是王公贵族,他也不可能阻止。而且,我还可以向你们透露一点,朝廷收归土地后,将实许承包制,按户均分土地,实行承包,天下人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这样一来,你们可曾想过,你们就算拿着土地,土地又不可买卖,靠种田,它能发财吗?”

“这……”

一时之间,巴适和其余四位商人,被李阳问蒙了。

是啊,土地都归朝廷所有了,就代表你就算占着土地,也只是承包着他种田,而卖粮,确实很难发财。

见自己把大家问懵了,李阳心中也略松了口气,然后道:“你们这次承接的工程,一年干下来,恐怕利润将是种田卖粮的无数倍吧?”

众人点点头,虽然工程投标的价格压缩的极低,但利润还是有的。

而这利润,自然比卖粮大了无数倍。

李阳又道:“将来百姓都有自耕田,解决了温饱问题,接下来大秦会是什么一个前景?”

众人再次一脸懵逼,面面相嘘。

一位商人问道:“还望院长明示。”

李阳得意的笑了笑,道:“商业社会!”

“商业社会?”

众人一听这四个字,顿时就惊呼而起,不由瞪大了眼睛。

李阳点点头:“没错,温饱问题解决了,将来本院长要做的便是发展商业,皇帝也是决心打造一个兴盛强大的秦国。而一个国家若想兴盛,需要靠什么?无非两个字:商业!”

这一下,大家都激动了。

巴适也面色绯红,道:“院长的意思是说……将来我大秦会是一个以商业为主的国家?”

众人也纷纷紧张的看着李阳。

李阳微微颔首,一副指点江山的样子,笑道:“解决了温饱,百姓就有了钱,有了粮,便有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虽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但精神上的满足其实又是通过物质层面的满足来获取的。所以,衣、食、住、行,皆有需求。你们是商人,应该懂得,有需求,就有市场这个道理,将来必会造就一个商业社会。”

大家都是商人,还是顶级商人,所以自然一听就明白李阳说的意思。

当人解决了温饱,有余粮,就会想着吃好一点,穿好一点,住好一点,什么都用好一点。这样一来,巴家的酒楼生意是不是好了?酒是不是需求大了?布匹生意是不是好了……

可以说,是各方面都一下子活起来了,而能满足大家这种物质需求的人是谁?不就是自己这些商人吗?

想到这里,几个人眼睛都亮了。

这时,李阳也知道他们领会到了,于是总结道:“生产货物,便能赚尽天下百姓之钱粮,试问,那区区几块属于朝廷,根本不会属于你们自己的土地,又怎能值得你们惦记呢?何况,介时你们真要土地,还可以向朝廷承包的。”

众人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因为如果真像李阳所描绘的前景那般,种田确实不如行商。

李阳似乎又想起一事,道:“最重要的一点,你们难道不想提高身份地位吗?”

这一下,五个人都更加激动了,他们商人,最想要的就是身份和地位,这是他们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此时听到李阳这话,岂能有不激动的道理?于是纷纷急道:“院长愿提高我们商人的身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