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173章

作者:香瓜很香

所以,作为一名穿越者,李阳非常的清楚,就算秦军再厉害,灭尽游牧民族是永远也做不到的。

除此之外,就只剩两种选择,要么赶跑,要么同化。

想到这里,于是李阳回道:“回陛下,灭匈奴,不一定是杀光他们,亦可同化他们。”

“同化?”

嬴政一听这话,眉头一皱,甚是不解。

众人也十分好奇,李阳所谓的同化,是为何意?

“没错,同化!”

李阳胸有成竹的点点头,见大家似有不解,接着便解释道:“所谓同化,就是将他们融入到我们华夏民族中来,在我华夏巨大的文化优势和人口优势下,让边疆游牧民族的原始特征,无论是文化还是血缘,逐步淡化,让他们在这个华夏民族的大熔炉里逐步和我们融合,使其民族界线渐渐模糊。如此一来,草原上便没有了匈奴,有的只是大秦子民。”

“融合?同化?”

顿时,所有人都被李阳的这种前所未有,闻所未闻的新奇策论给惊愣住了。

一时之间,满朝文武,纷纷陷入了沉思当中,久久不语。

嬴政也是紧锁着眉头,深思着李阳的这个所谓的同化融合之策论。

麒麟殿上,一片苦思冥想。

一些人,一会儿若有所悟,一会儿又再次陷入不解,一会儿似乎觉得精妙,一会儿又面露难色。总之,麒麟殿上的群臣,表情那是相当的复杂。

过了一会儿,嬴政似乎依旧多有不解,质疑道:“此策论,虽然极妙,若是真的能把匈奴游牧民族,与我大秦华夏民族融合为一体,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但是……能够同化融合的了吗?”

众人也是为此感到担忧,并不看好,于是皆朝李阳望来。

李阳信心满满的点点头:“陛下,我华夏民族是何等的存在?我华夏民族的文化又是何等的存在?说我们是代表着这天下最高等的文明,都一点也不为过。只要将外族放到华夏民族这口大融炉中,要想将他们同化、融合,简直轻而易举。不信,你看那百越,亦是夷族,如今方才五年间,便已是和我们华夏民族融合为一体了。”

“何况,匈奴这些‘游牧民族’本身就有各种各样的不同血缘,是由草原上大大小小各种部落组成的,所谓的匈奴,并不是一个民族的称呼,只不过是部落老大的名字而已。而且,他们为何不惜性命对我大秦入侵掠夺?还不是为了生存。只要我大秦可以给他们安生的日子,能让他们不受饥寒之苦,他们又怎会不愿意融入我华夏民族乎?”

说着这话的同时,李阳想到了后世的草原同胞,虽然他们的祖先也是游牧民族,可是李阳却视他们为华夏一家。

说到底,李阳要灭的,并不是游牧民族,灭的是匈奴这个部落。这就好比,秦国灭六国一样的道理。

要灭的,并非是六国的人,而是要灭六国的政权组织。

只不过,匈奴这个部落组织,它不同中原的六国,只要攻城就能灭之。匈奴这个部落组织,它是会走的,会移动的,所以很难像灭六国那样去攻灭。

既然灭不了匈奴部落这个政权组织,那就直接同化、融合他们的人。

连草原上的人,都被同化、融合成华夏一体了,试问,这草原上还会有匈奴部落吗?

作为一名穿越者,李阳可是非常的清楚。

自春秋战国开始,中原就一直与游牧民族攻战不断。

秦汉亦是如此。

可以说,中原与游牧民族的战争,一直延续了两千年左右,从未停过。

期间,不管是秦朝,还是汉朝,亦或盛唐,不管你国力多么的强盛,几乎都未能彻底解决游牧民族这个心头大患。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清朝,最后……清朝却是将持续了上千年的游牧民族大患,彻底的根除了。自那以后,民国、新中国,游牧民族就和中原民族成了一体,成为了一家人。

清朝是怎么做到的?

就是四个字:同化、融合。

说句难听的,就连建立清朝的女真族自己都被汉民族给同化、融合了。

经历了无数个朝代,一切武力,或是倾尽举国之力都没能解决的问题,最后却是不费一兵一卒的就彻底解决了。这或许是清朝以前的所有历朝历代的皇帝,做梦都不会想得到的。

说实话,这也确实是清朝的一大功绩。

也正是因为知道中国上下两千年的历史,所以李阳非常肯定,要想彻底解决游牧民族,唯有靠同化和民族大融合。

因为草原那么大,总会有人的。今天会有匈奴,明天会有东胡,后天会有其它地方过来的其他游牧民族,你永远也杀不光,杀不尽。只有同化和融合才能做到,来一个,融合一个,来一群,我就融合一群,我让你们成为华夏民族一体。

你们不是爱打仗吗,不是爱骑射吗?那就参军,加入秦军,建功立业,替“咱们”的秦国一起去远征欧洲,一起去统治全球!

…………………………

PS:为月票增加一千票(破2000票)加更!晚上还有更新。

第一百五十五章 论计

“陛下,臣觉得中丞相此策,或许可为。”

听完李阳的那一番长篇大论之后,李斯首先出列表示了对同化、融合之策的赞同意见。

“臣等也觉得此策可为,且不战而屈人之兵,中丞相此策可称之为上策也。”萧何和曹参亦是附议。

嬴政见有人赞成李阳的策论,不由也点了点头。

说实话,他真的没有想到,长久以来,对匈奴等游牧民族束手无策的问题,居然李阳都能想出应对的办法,这着实让嬴政感到不小的意外。

要知道,游牧民族的问题,可是逼得自己为此倾举国之力修筑长城来解决啊。而如今,李阳居然就在一个早朝的时间里,就想出了这么一个妙策。

虽然,这个妙策是否真的管用,暂时大家也还不敢肯定。

但是,最起码这个策论听上去还是颇有道理的。

李阳说的没错,南边的百越南夷,也不过就是四五年的时间,就已是和华夏民族融合成了一体,而同样是外夷之族,北夷匈奴,若是也看成是百越南夷一样,岂不是也照样可以将他们融入到华夏民族当中来?

所以,李阳的计策,初听有些让人不以为意,甚至觉得有些荒谬,不杀匈奴,却想着可以灭掉匈奴,这多少都会给人一种近乎荒唐的感觉。

可是,若是拿百越南夷来看的话,就会发现,李阳讲的这个策论其实又极有道理,而且越想越是耐人寻味。

在这一刻,嬴政是真的很想赞一下李阳,这家伙还真是一个奇才,什么新奇的主意都能想得出来。比如,这同化、融合的策论,就不是一般人能够想得出来的。

当下,嬴政便点点头,道:“若是如李阳所说的那样,把北方的匈奴,比作南边的百越,这同化、融合之策,确实可行。冯相、蒙恬,你们觉得呢?”

冯去疾赶紧出列,回道:“中丞相此策,极为新颖,颠覆了臣等以往对待匈奴的方针和思路,所以臣一时不敢妄下定论。不过,臣觉得就算要行此策的话,亦是要先想个周详的实施方案,否则光有一个策论是无用的。”

蒙恬也点了点头:“冯相所言极是!中丞相此策,亦是让臣眼前一亮,只不过要如何才能让匈奴愿意融入到我华夏民族,臣觉得这才是最难的地方,所以还需好好想出一个可实施的方案来才行啊。”

众人也纷纷点头,赞同蒙恬的看法。

匈奴好歹也是北方草原上的一方势力,总不可能乖乖的投怀送抱,归降于大秦,安心的做个华夏子民吧?

若真是这样乖巧听话,又怎会让我大秦举国修建长城呢?

所以,这时大家倒有些觉得,李阳的同化、融合之策,似乎有些难以达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