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171章

作者:香瓜很香

“还有吗?”嬴政显然对这些小势力不感兴趣。

李阳点点头,又指着意大利地区道:“还有此处,有一古罗马帝国,他比马其顿王国强一些,据说此时应当正与马其顿王国陷于常年的征战。”

前215年—前168年,古罗马发动了3次马其顿战争,征服马其顿并控制了整个希腊。又通过叙利亚战争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亚的部分地区,建成一个横跨非洲、欧洲、亚洲,称霸地中海的大国。所以,古罗马,在欧州还算是一个最强大的势力。

最后,李阳指着古罗马(意大利)对面的突尼斯道:“此处,还有一个王国,叫迦太基帝国,约摸十万兵力。”

其实,迦太基帝国的领导人汉尼拔大家一定不会陌生,而这个汉尼拔正是跟秦始皇同一时代的人,这个人和亚历山大、恺撒、拿破仑并称欧洲四大军事统帅,但是他一直在跟罗马人死磕,看看他们打架的阵仗,就知道他跟秦始皇不是一个档次的。最鼎盛时期,汉尼拔带着九万步兵、一万两千骑兵和几十头战象去打罗马,等走到了战场,就只剩下只剩下两万步兵,六千多没有马的骑兵和一头战象了(估计马和大象都吃了)。

在扎马战役中,罗马人用一千五的损失干掉了迦太基三万六千人,从此迦太基一蹶不振。所以,就算称之为欧洲四大军事统帅,在李阳看来,也不过是一轮万弩齐发的事情。

嬴政点点头,继续问:“还有呢?”

李阳摊了摊手:“没有了,这五个已经是臣听到的,这世上最强大的帝国了。”

嬴政一愣:“就这些?”

李阳点点头,他还真的只记得这几个势力比较大,而另外的像塞琉西帝国、托勒密王朝,那就不值一提了,在大秦眼里完全就是渣渣的存在。

嬴政顿时大笑:“朕还以为这天下有多大,不过数十万敌军而已,若非他们与大秦相隔大海,朕必是在十年前一统六国之时,便将此等国家一同横扫了。”

嬴政这话倒真没有吹牛,想想当年白起光是杀的赵军就40万人,这样来看的话,就是当今天下几个国家的全部兵力。

连六国都能横扫的秦军,嬴政又岂会没信心横扫这些“蛮夷之族”?

不过,现实也确实如此,欧洲那边的国家,每场“决定命运的决战”,双方出动的人马,加起来也就几万人,顶天了也就十几万人,这样的小场面,还真不够资格能让秦始皇正视。

蒙恬也是双眼放光,因为此时他也看到了横扫天下的希望,想到不久的将来,自己率领秦军真的能将黑旗插遍整个天下,这是何等的丰功伟绩?

当下便兴奋不已,道:“陛下,听中丞相所述,当今天下,唯孔雀王朝最强,只要我大秦灭了此国,放眼整个世界,我秦军便再无敌手了。”

嬴政点点头:“蒙将军所言极是,只不过这天下被大海或高山相隔离,要想眼下横扫各国,也非易事。”

众人纷纷点头。

这时,李阳道:“陛下有统一天下之志,天下一统只是早晚的事情,如今眼下,只需好好布局,等将来时机到来,秦军便能横扫天下。”

“李阳,你看该如何布局?”嬴政笑道。

李阳沉吟了一下,道:“天下被大海分为七大洲,我大秦若想一统天下,为今之计,必须着手打造战舰,以待将来满载秦军,渡洋远征之需。其次,便是着手准备,北上灭匈奴、东胡,控制草原,训牧军马,以待远征陆路之需。另外……”

“陛下请看!”

李阳在地球仪上,指出了后世汉朝的丝绸之路,道:“我大秦还需西击恙、月氏等夷族,如此秦军便能陆地西出,远征安息帝国,直达古罗马帝国和马其顿帝国。如此,海陆两路远征,必能快速统一天下。”

嬴政听后,极为赞同的点点头,发现李阳指出来的陆路远征路线,是相当不错的进攻安息帝国,乃至直接挺进欧州。

一旁的蒙恬出言道:“中丞相所指的西出远征之路线,确实可行,不过如今北方的河套皆入我秦境,再往北乃苦寒之地,有必要急着去打匈奴吗?”

李阳不以为然道:“太尉,本相些前日便说过,匈奴乃大患,必除之,方可保证北方草原之太平,要不然北方藏有隐患,介时我大秦也无法全力西出远征。所以,匈奴必须灭之!”

嬴政沉吟了一下,转头问刘喜:“近日边疆那边,王离可有消息送来?”

其实,嬴政对已经被赶到极寒之地的匈奴,也是不再视之为敌患了,只不过前有李阳说的预感,今天又听到李阳再次提议灭匈奴,于是很想看看镇守边疆的王离,近日有什么消息传来。

这时,刘喜赶紧道:“今早王离将军有一份奏章刚至,陛下现在要看?”

皇帝点点头:“取来。”

“喏!”刘喜赶紧转身,跑回了后殿,不久,便取来了一份奏章。

嬴政接过奏章,拆封一看,接着脸上的表情就变得怪异了起来……

第一百五十三章 嘴巴开过光

???

看到嬴政瞬间变得异样的表情,众人皆是一脸问号。

难道……边疆这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陛下,边疆……没事吧?”

作为刚从边疆回来不久的蒙恬,见到皇帝看到王离的奏章,就变了表情,心里有些没底了,忍不住出声问道。

其实按理说,如果边疆若有军情,王离第一时间是会将军情送至军政寺的。而王离呈送的是奏章,这就说明不是什么大事。

可是,让蒙恬心里发怵的是,如果不是边疆发生了什么大事,皇帝怎么会脸色大变呢?

众人也都十分好奇,这是发生了什么事?

这时,嬴政似乎看完了奏章,然而却什么话也没说,而是将奏章递给了一旁的刘喜,道:“念给大家听。”

刘喜接过章奏,然后念道:“臣王离,谢陛下恩宠,升掌镇守边关之职,无法回咸阳当面谢恩,唯有递书一份……”

大家听得出来,这是一份谢恩的折子。

很显然,是因为王离升任上将军,接替蒙恬掌执边军重权,所以上书谢恩表忠心。

不过,大家心里明白,皇帝脸色大变的肯定不是王离的谢恩一事,肯定是别的事情。于是耐心的听了下去……

“如今之北方边疆,在蒙恬将军的赫赫功绩之下,匈奴已是退出河套数百里,边疆匈奴之患已退,加上有臣重兵镇守,已是无人敢犯我边关。另外,匈奴冒顿夺位自立以来,其人胆小如鼠,不足为惧。据草原探子回报,东胡王听说冒顿杀父自立,决计先礼后兵,月前谴使至匈奴部落,索要千里马。冒顿的群臣皆言,千里马是匈奴的宝马,不要给。然冒顿却说,对邻国怎能吝惜一匹马呢?于是就把千里马献给了东胡王。”

“就在日前,东胡王觉得冒顿怕他,又派使者向冒顿索要他的单于阏氏。冒顿的群臣皆怒,然冒顿亦说对领国怎能吝惜一个女人呢?于是就又把自己喜爱的阏氏送给了东胡。由此可见,如今之匈奴,已是今非昔比,其单于冒顿更是胆小如斯,其人连东胡之威都不敢敌,怎敢犯我大秦之威乎?所以,请陛下不必忧心边疆之事……”

“…………”

寂静!

听刘喜念完王离的奏章,所有人都傻了!整个大殿里,一片死寂。

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在这一刻,满朝文武都是面面相嘘,一脸的震惊。

因为王离奏章里所提之事,他们日前在麒麟殿上已经听过一次了,而且还是一字不差的听到的。

是的,这些事情,竟然和日前李阳猜测时所说的内容居然是一模一样!

这一下,大家真是见了鬼似的,唰地一下纷纷看向了李阳。

大家还记得十分清楚,李阳日前就说过,也许东胡王会觉得匈奴好欺,不足为惧,说不定会向匈奴索取财物,索取千里马,甚至索取冒顿的王后。

当时,大家还觉得李阳说的太过荒唐,东胡王就是再嚣张,也不可能敢向匈奴索取阏氏。

然而,如今这一切居然真的发生了……

而且,那匈奴单于冒顿,居然真的如李阳当日所说的那样,乖乖的把自己的女人献给了东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