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147章

作者:香瓜很香

因为,如果拥重兵镇守边郡的大将,如果造反,或进京逼宫,怎么办?

执掌京师安全的大将,如果也是听命于拥重兵外任大将的话,皇帝岂不危险了?

所以,换句话说,京师卫戍中尉一职的人选,必须不能是蒙家系的人。

而如今大秦的将领当中,也就韩信最让嬴政放心了。

这也是为什么,内史腾告老,嬴政迟迟没有决定京师卫戍中尉一职人选的原因,因为根本没有合适人选。

“陛下,臣这次南方平乱,发现我大秦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待皇帝封赏完韩信,李阳便出列奏道。

“哦?”嬴政眉头一皱,他还是第一次听到李阳用“很严重”这三个字,不由正色了起来,急道:“是何问题,快快讲来!”

众人也皆是惊疑的望向了李阳,因为听得出来,李阳似乎要说的事,并不简单。

果然,李阳道:“臣这次平乱,贼首乃是楚国余孽项氏。项氏有侄,名项羽,其人骁勇无敌,臣惜才,本欲想劝降,可是其宁死不降,皆是因当年楚国的亡国之恨,至今难消。”

嬴政脸色沉了下去,虽然没有说话,但是大家看得出来,皇帝生怒了。

众人已经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了,所以皆不敢作声了。

李阳接着道:“秦一统六国,乃是顺天道,应民心,为的是结束战国之乱,造就太平盛世。然而,臣有感,六国百姓,其心皆念旧国。臣此次回朝,一路走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楚地百姓,皆称楚人,齐地百姓,自称齐人,而于咸阳,臣亦听老秦人,自称秦人,老秦人而称楚地之人为楚人,称齐地之人为齐人……”

说到这里,李阳轻笑一声:“陛下,可觉得怪乎?皆是我秦国子民,为何要按旧国地域来区分是楚人,还是齐人,还是秦人?如今我大秦一统六国,难道不都是秦国人么?若长此下去,不去改变此种现象,恐怕就是过了百年,以前的六国百姓,也还是不会自称秦人。”

这一下,嬴政不由凝重了起来,李阳所说的问题,确实非常的严重,而且非常的致命。

“李阳,你所说这个问题,可有办法改变?”嬴政赶紧问道。

李阳点点头:“当然有办法,那便是统一思想,统一民族意识!”

第一百三十四章 义务教育

“统一思想,统一民族意识?”

嬴政听完这话,不由摇头苦笑了起来,似乎对此觉得不以为然。

不仅嬴政摇头苦笑,就连在场的文武百官们,也纷纷的叹气摇头。

李阳奇怪了,难道自己说的这个主意……有毛病?

“陛下,觉得不妥?”李阳疑惑道。

嬴政摇了摇头,叹道:“非是不妥,而是统一思想,统一意识,根本不可能做到。”

这时,众人也纷纷点头:“是啊,人的思想岂能那般容易统一?正所谓,能规其行,难规则心。”

其实,关于李阳所提及到的“六国百姓其心不归”的问题,在一统六国的时候,嬴政早就意识到了,而且当初就曾为此做出过巨大的努力。

为了能统一六国百姓的思想,改变他们的意识,嬴政特地在咸阳宫建了博士馆,置儒家名士数百人,封博士官职,给予至高的身份和尊荣,甚至还让扶苏拜儒家名士淳于越为老师,做这一切,为的是什么?

其实就是为了以期望能借助这些孔子的门生弟子,帮大秦好好教化六国百姓,教化天下子民,让他们爱大秦,视大秦为自己的邦国。

可是最后的结果呢?

这些儒士们,一边享受着大秦给予的好处,一边背后却议论着他嬴政的坏话。

不仅议论说他嬴政迷恋仙术,甚至还说他嬴政是暴君……

而以期借助他们这些孔子门生教化天下子民一事,更是在这些儒士们的影响下,起了反效果,使得六国百姓更加的憎恨大秦了。

不仅如此,到了后来,这些儒士们竟然开始反对郡县制,联合起来于麒麟殿外逼迫嬴政恢复分封制。

这就让嬴政忍无可忍了,于是乎,就杀了以淳于越为首的四百多儒士,焚了他们的诗书……

而天下之人,更视始皇之恶,骂其焚书坑儒。(前面的章节里,很多人说坑儒是杀的术士,其实这是两回事,百家讲坛王立群教授就讲过,前一次杀了术士,后一次杀的是淳于越为首的四百多儒士。)

总之,为了给六国百姓统一思想,嬴政付出了太多太多了,到最后,收获的却是苦水。

如今,再次听到李阳提及统一思想,统一意识,你说嬴政能不摇头苦笑么?

而朝中的文武大臣,也正是因为有此前例,所以知道统一思想的事情不可为之。

这时,李斯便对李阳提醒道:“中丞相,当初陛下就曾为了统一六国百姓思想,而倚重过孔家门生,然而……”

说到这里,李斯苦笑着摇了摇头,亦是不好提起焚书坑儒之事。

听到这话,李阳恍然大悟,终于是明白了他们为何对此事如此不看好了。

知道问题症结了,这事倒好办了,李阳当即道:“陛下,老话虽然说的不错,能规其行,难规则心,但是人的思想却并非不能塑造,只需找到正确的方法,我大秦百姓必能统一思想!”

“你有办法?”听见李阳如此笃定的语气,嬴政一怔。

众人也皆是好奇的看向了他,心想这家伙难道又有什么奇思妙计了?

果然,只见李阳胸有成竹的点点头,道:“臣确实有一办法,可塑造我大秦百姓的思想及民族意识。”

嬴政一脸无语。

“是何办法,且说来听听!”

虽然嬴政有点看不惯李阳卖关子的作风,但关于统一百姓思想意识的问题,一直是嬴政心里的一块难医的心病,他太想解决这个问题了,只是束手无策罢了。

如今,听李阳信心满满的说有办法,自然又再次燃起了希望。

李阳道:“回陛下,其实臣的办法十分简单,就是推行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

众人一脸发懵!

义务教育……是什么鬼名堂?

李阳见大家都听不懂,只好解释道:“说简单点,就是对适龄小孩强制性接受学习,让他们把读书,当成是应尽的义务,每个适龄小孩都必须做到。所以,臣称之为义务教育!”

“什么?强制应让小孩读书!”

一听这话,顿时整个大殿里都是一片哗然。

还以为李阳有什么好办法,原来……还是和以前一样,让孔家门生去教化孩童……

这……这不是走之前的老路么?

一时之间,众人不无摇头轻笑。

孔家门生,若是愿意好好的教化孩童,也不至于让皇帝至今都束手无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