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139章

作者:香瓜很香

皇帝这是真的恩宠李阳啊,这才出征几日,一会儿急着问询消息,一会儿又意派军增援,这是妥妥的担心他有事啊。

李斯双眼一亮,立即出列道:“臣赞同此策,中丞相只带五百人出征,哪怕是与小股反贼遭遇,都将可能陷于险境,此时若及时派军增援,甚是稳妥。”

发改署的其余官员,也齐声附议:“臣等附议!”

在这朝中,可以说李斯是最担心李阳安危的人。

因为发改署之所以能在朝政当中分到大权,就是在于执行李阳的新政。如果李阳出事了,这发改署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显然,发改署的权力,将如梦幻泡影一般,整个朝政的权力,将再次被冯家一家把持。

而自己,则将被彻底的排挤出权力的中心,这是李斯最不甘心见到的结局。

所以,李阳必须切保安全他的心才塌实,而如今扶苏的增援建议就是转危为安的一个转机。

这时,冯去疾道:“陛下,若轻易增援,恐是对中丞相的不信任啊,既然中丞相出征前信誓旦旦,臣想他定是有把握的,陛下何必过于担忧呢。”

一些人也纷纷点头,赞同冯去疾的看法。

毕竟,对于一些人来说,李阳最好能死在南边才好。

李斯哪会不知道冯去疾之心,立即道:“陛下派军增援,是出于关心,中丞相自当心中感恩陛下,与信任无关。何况,朝中不可无中丞相,新法及新政都需他回朝主持,中丞相此去不过五百兵,平乱亦不知须多少时日,中丞相虽然可以慢慢等待战机,但国政不可等,还请陛下即刻派兵增援,亦可阵前调他回朝!”

嬴政沉思了一下,没有说话,而是转头看向了军政寺的军中将领们,问道:“内史腾、章邯,你们觉得呢?”

内史腾道:“臣觉得五百人胜算极小,且中丞相确实随时将陷于险境,所以臣赞同派兵增援。”

“末将也赞同出兵增援!”章邯也立即回道。

几万反贼啊,就算是把几万人的脚给绑住,让他们一字排开,站在城外让你几百人过去砍,人家只是原地还一下手,你几百人估计也经不住伤亡啊。何况,人家反贼还会跑,还会冲杀,不会站在原地让你砍。

总之,在章邯等诸将看来,几百人根本就不可能平乱。

甚至反贼知道你只有几百人,说不定就直接将你一口给吃了!

当然,他们军政寺的人之所以会支持派兵增援,是因为立功的机会又回来了,所以章邯他们自然双手赞成。

嬴政听后点点头,似是在心里下了决定,于是道:“那便派兵去增援吧,不过步兵过去时日太长,还须派铁骑过去为妥。”

内史腾道:“蒙恬将军在上郡有5万骑兵,可调三万回来,三日便可至咸阳,五日后便可至沛郡一带。”

嬴政点点头:“立刻下诏,命蒙恬调3万铁骑回咸阳,介时由章邯领军出征增援。”

“喏!”

章邯大喜,自己表现的机会终于到了!

而李斯等人亦是大松了口气,有章邯带三万铁骑驰援,想必李阳当是无忧了。

…………

就在麒麟殿这边商讨着派兵增援一事的时候,另一边,李阳已经安排好了下相县的善后工作,此时已是带着人马离开了下相县,准备班师回朝了……

对李阳来说,这仗胜的太轻松了,看来还是以后打匈奴,打罗马才够爽。

要不然,根本无法发挥韩信的战争潜能嘛……

而且,李阳也很想见见那种,百万黑旗黑甲,组成超级方阵,喊着“大风、大风”,然后弩箭遮天蔽日射向敌军的震憾战争场面。

想想都激动人心啊,看来要尽快发展国内军工,发展造船业……

想了想,李阳又觉得任重道远,不由苦笑。

东阳郡的驿站。

“丞相,此是下官给您备的一份礼物!”

李阳回朝倒是不急了,每到一个驿站就会休息,同时让驿站的人给马喂食。

就在李阳要离开东阳郡的驿站时,王又贤特意送上来了一份礼物。

这是一个木制盒子,盒子上了漆,十分精美,也不知道里面装的会是什么礼物。

李阳笑道:“想不到王郡守如此有心,这盒中若要是金银珠宝的话,本相可就不收了。”

王又贤笑道:“下官就知丞相非俗人,自不会喜那等金银俗物。此盒中乃是两只水晶杯,下官知咸阳没有此物,故而找来两只,送予丞相。”

“水晶杯?”

李阳一听这话,顿时惊呆了。

因为他以前在杭州博物馆就曾见过一只战国水晶杯,那是是国宝中的国宝,绝世无匹的珍宝。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名单,与之并列的是后母戊大方鼎、曾侯乙编钟、秦始皇铜车马等绝世珍宝。

据说,它的珍稀之处还在于它是由一块完整的水晶打磨而成的,甚至当人们想要利用现代技术复制它时,却发现根本无法实现。

总之一句话,在李阳来的那个世界里,战国水晶杯就是绝世无匹的珍宝。

这一下,李阳激动了,赶紧接过盒子,打开,果然见到盒子当中静静地置放着一对水晶杯。

小心的将水晶杯取出,只见这对水晶杯高约十几厘米,敞口平唇,杯壁斜直呈喇叭状,圈足外撇,酷似现代的玻璃杯。杯身通体透明无纹饰,整器略带淡琥珀色,器表经抛光处理,器中部和底部有海绵体状自然结晶。

看到如此漂亮精致的水晶杯,李阳不敢相信,这会是这个时代就有的产物。

当下问道:“此物你于何物寻来的?”

“水晶业在楚齐之地已然十分兴盛了,这是东阳郡水晶匠人那打造的,听说是为中丞相您打造,匠人用了最好的水晶,花费了足足三个月,方打造出这对极品水晶杯。”王又贤得意的说道。

楚齐之地,就是现在的东阳郡、沛郡这一带。

想到秦国境内竟然已经有如此成熟的水晶业了,那岂不是可以搞水晶镜片,做出水晶望远镜,水晶近视镜,水晶显微镜,水晶天文望远镜了?

医学、天文、生物学都将受益啊。

想到这里,李阳赶紧对王又贤道:“水晶业十分重要,你须给予扶持啊,加强水晶产业的发展,以后有大用。”

“喏!”王又贤赶紧点头。

“对了,此地有石膏矿吗?”李阳突然问道。

“有,丞相要?”王又贤问道。

李阳点点头:“取一些过来。”

“喏!”王又贤立即去派人取石膏。

对于李阳来说,石膏可是好东西,因为他要回咸阳去发明豆腐。

待王又贤离开后,李阳拿着水晶杯,已是爱不释手,赶紧拿来喝了一杯水,装个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