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104章

作者:香瓜很香

原本阔大的发改署议政厅,此时却是聚满了百余商人,纷纷报着自家的竟标价格,百余人争一个项目。

整个大会,好不热闹!

与此同时,麒麟殿,正是早朝的时候。

满朝的公卿大臣,得知李阳竟然打算靠工程招标来解决饥荒问题,无不拍手叫绝。

原本大家还以为,他是打算向商人募捐。

募捐,能有多少钱粮,咸阳城十二万户富商,募捐之钱粮能解决一郡灾民,都算不错了。可是大秦有三十余郡闹灾,可谓是杯水车薪也。

然而……

哪知他李阳竟是利用工程招标,让商人去雇用灾民,如此一来,商人们为了从中谋利,自然就会甘愿倾尽家资投入进去。此,堪称一绝妙之计也!

朝堂之上,所有人都佩服的看向李阳,这个家伙,为什么总是能如此的出乎大家的意料?而且每次想到的鬼主意,都是那么的新颖、惊艳?不由不叫人拍手叫绝。

这真是一鬼才!

说实话,在场的众人,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自问自己,是真的不可能想到利用工程招标来解决饥荒问题的。

这一点,众人是不得不服。

当然,皇帝嬴政得知这一情况之后,对李阳也是赞不绝口。

这家伙,还真是每每都能给他惊喜。

别人想不到的,他能想到,别人不敢想的,他却敢想。

呃……虽然几日前说话是嚣张了一点。

然而……

他这个办法确实很赞啊,当得一个“彩”字。

嬴政高兴地夸赞道:“李阳,此次灾民问题若能得到解决,朕定记你大功!”

李阳开心的笑了笑:“谢陛下,臣食君俸禄,为陛下分忧,为谋百姓安,本就是臣的本份,不敢索功。”

“哈哈,功劳定是少不了你的。”嬴政大笑了两声,然后突然略为担忧道:“不过你真的有信心,这些商人会愿意接手这些国家工程吗?”

李阳点点头,自信满满地道:“请陛下放心,此乃利国利民利己之事,商人怎会连这种道理都不懂乎。臣相信,今日之招标大会,定然是热闹非凡,人人争做爱国之商人,为大秦解忧。”

嬴政一听这话,有些翻白眼了,要是商人有这个觉悟,就不叫商人了,数年前也就不用将十二万户富商强行迁入咸阳城监视了。

这不就是因为商人奸也,以利字当头么?

为国为民,争做爱国商人,这话怎么听都觉得别扭。

这时,冯去疾立即出列道:“陛下,只要商人见到大利,自然是纷纷争抢。臣可是听说此次工程的招标价格,发改署可是定的极高极高啊,有此巨大的利润在里面,商人定然都会争着来赚国库的钱粮的。”

“哦?价格很高吗?”嬴政一愣,好奇道。

冯去疾手中捧着一份招标章程,禀道:“这份招标章程里面,就有此次各项工程的招标价格,比如这秦陵,原本就接近完成,按三十万人来算,预计半年可保证完工。如此算来,九十万金,人工费足矣,加上木材砖石,总共百万金足矣。可此次发改署对于秦陵的招标价格,却是高达两百万金,整整比正常成本高出了一倍。”

说到这里,冯去疾一副心痛不矣之状,哽咽道:“陛下,这……他们发改署这是想将我大秦国库全数送于这些唯利是图的奸商们啊。”

这时,冯去疾一党,纷纷齐声谏道:“陛下,如此招标,国库一空,到时定是落了一个国贫商富之果,大秦苦矣!”

是的,这放在后世,这种行径就叫作浪费国有资产。甚至给你盖上一顶,与商人狼狈为奸的大罪。

果然,见皇帝的脸色沉下去后,一位御史便道:“臣听说,巴家和中丞相往来过甚,甚至巴家的二当家巴宓,与中丞相还有婚约,此次招标臣认为有官商勾结,合谋国库钱粮之嫌,还望陛下明察!”

一众御史台的官员,及冯去疾一党,纷纷请愿:“望陛下命廷尉署彻查!”

顿时,其余官员,一片哗然。

李由一听,当下就气不过了,这不仅是在参李阳,也是在参他父亲李斯,于是出列指着这群大臣怒斥道:“中丞相为平乱之事,呕心沥血,费尽心思,才想出如此一个两全齐美之策,诸位公卿大臣竟如此冤枉中伤中丞相,实乃寒忠贤臣子之心也!”

何章也赶紧对皇帝道:“陛下,中丞相赤胆忠心,绝对不会官商勾结,行贪脏枉法之事,还望陛下莫要信之。”

说实话,李阳也是心塞无比,御史台可是他的手下啊,自己执掌律政,结果现在倒好,自己的部下竟然全部参他官商勾结,这种事实,或许从古到今也很少出现的吧。

当然,这也更加的让李阳明白,自己执掌律政,其实就是一个光杆丞相,手里的廷尉署和御史台,在编修新法上会听自己的,其他事情上面,大家都只听蒙毅和冯劫的。

嬴政也有点惊愕,这种局面,也是让他大感意外。

执掌律政,结果律政的人反而要参这个中丞相,这个中丞相当得也太失败了吧?

不过,嬴政也确实有些生气,一百万金可以做成的事,你居然花两百万金,这就算你自己没贪里面的钱,但这种大方的程度,等于是将国库送给了商人。

这个,嬴政还是受不了的。

当下,嬴政就沉着脸问道:“李阳,冯相说的价格一事,可是属实?”

…………………………

PS:好多人问有没有群,刚刚建了一个群:970771619,欢迎大家进群。

第九十九章 大胆李阳

“李阳,冯相说的价格一事,可是属实?”

嬴政话声一落,众人唰地一声,纷纷望向了李阳。

这事可是非常的严重,仅是一个快要完工的秦陵,就整整比正常成本高出了一百万金,那阿房还有长城全部算下来,这多出去的钱则完全不敢想像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眼下大秦全境尽是灾民,雇用灾民,何谈人工成本?一顿饱饭足矣!

如此一来,这多出来的利润,就不仅仅只是一倍了。

一个商人,如果接手秦陵,就等于能赚到超过一百万金的利润。

一百万金,是个什么概念呢?

天下居一个顶尖厨子,一个月工资是三金。按后世的工资来算,肯定就是上万元人民币了。

当然,秦时,金在数量前面,是指黄金,数量在前,金在后,是指铜多少斤。

比如,金一百,就是黄金一百两,如果是一百金,就是一百斤铜。

再换算一下,秦时还没有文这个概念,当时钱的价值是按重量来算的,当时流通货币是半两钱,重十二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因为生产力低下,一诛的购买力应当是后世的十元人民币差不多。

也就是说,一金,就是一斤铜,等于是384诛,购买力相当于后世的3840元人民币。

一百万金,即一百万斤铜,就是3.8亿人民币的购买力。

按照冯去疾的说法,三十万人,半年时间可完成秦陵工程,人工成本只要九十万金,等于每个劳动力半年的工资是三金,月工资等于是后世的190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做苦力,这个工资放后世也实属真正的穷人。而一个顶尖厨子高苦力三倍工资,也就很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