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入红楼 第274章

作者:桃李不谙春风

谁知,黛玉竟不像是出来闲散的,而是一径出了荟芳园。

如此,贾宝玉就远远的吊在后面,想看看黛玉到底要去哪。

然后不久,就看见黛玉带着丫鬟紫鹃走进了一品堂。

他当时就有一种不知觉的情绪在身,心中有些不乐,就没进门去。

等到后来贾清走二门外回了一品堂,也没看见他,他倒是看见了贾清。想了半天,还是跨进了院子。

当时一品堂的丫鬟们都没人在院子里,整个院子安安静静的,只他一个人。而后,从贾清书房里传来的欢快的说笑之声,让他陷入沉思之中。

他想着,黛玉不耐看戏,悄然出门,居然不是为了散步解乏,而是来找贾清说话的,可见贾清在他心中自与别个人不同。

心中就不大自在。

一时又想着,贾清除了略有些如他父亲一般的“禄蠹之心”之外,不论人品还是才智都不同于别的“泥猪癞狗”。而且如他一般,极为尊重清净女儿家,林妹妹愿意和他玩,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越想这些,心中越是烦闷浮躁,大不似以往的心喜悦之。有心想进去和他们一起取乐,看看他们在说些什么,可就是迈不动步子。

索性转身出了院门,想着等林黛玉出来,再和她一道前往贾母处。

然后,看见一品堂侧面有一株盛开的桂花,足有两人来高,就过去那边,赏桂去了。

只是心中始终惦记着林黛玉。

极致后来,远远瞧见贾清拉着黛玉出了院门,往天香楼而去,他,怔在了原地,久久未动。

一时风吹树梢之声惊醒了他,顿觉了无意趣,慢慢的,就走出了二门。

外院的茗烟见贾宝玉有些魂不守舍的出来,有些担忧,问了几句不见答复,连忙合着贾宝玉的另外两个跟过来伺候的小厮一起把贾宝玉送回了荣国府。

临了,倒也没忘留下一人传口信。

第二五一章 可有意思了

且不说贾宝玉如何丢魂失魄的,只说这第三日便是太上皇的八十寿辰。

当今太上皇万隆皇帝是大楚太祖皇帝的嫡孙,是整个大楚王朝的第三位帝王,也是在位时间最久的一位帝王!

这一代的人若是谈到当今皇帝,或许感触不深。但若是提到太上皇,那许多人都会如此评价:

为政则明,为君则仁!

威压宇内,势震九州!

他在位的近六十年的时间内。前二十年,厉兵秣马,继承祖宗遗愿,扫清天下反叛势力,压服周边夷族。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统天下。

过后二十年,志气不减,理境安民,马放南山。坚决执行太祖皇帝的铁律:永不加赋!肃清吏治,朝堂清明,使遭受几十年战乱年代的中原百姓重新安居乐业起来。

真可谓是一代圣君。

只可惜,后面二十多年,随着年纪增大,志气消减,又见天下承平日久,逐渐安于享乐……

但是,或许正应了孟子对梁惠王所言:王如好货,若与民同之,于王何有?

太上皇晚年虽安于享乐,但其深有“与民同乐”之心。其不管如何享受、大兴土木,总不会盘剥百姓。

放权于内阁之后,对其余事项虽不大理会,但对官员渎职、权贵鱼肉百姓之行,一向严惩不贷!

后来年岁愈大,为国朝计,又主动退位,扶持老实勤勉的第十五子袁琰为帝,让他处理朝政……

总而言之,太上皇虽然退居幕后,但以他无上的皇威,只要其在一日,他就是人间至高无上的至尊!

他的八十大寿,场面又怎么可能小得了?

早在月初,今上就颁旨大赦天下,在正庆八年,整个大楚之内,不得执行死刑,以免伤了天和!

并亲率文武百官,登坛祭天,为太上皇祈福!

声势之盛,为国朝几十年来之最!

寻常百姓之家尚可,唯那权贵、朱紫门户,入了九月,声鼓萧乐,几乎一日不曾停过。

荣国府荣庆堂内。

贾府三艳并李纨、薛宝钗和贾宝玉都在这里。

荣国府贾母、王夫人和刑夫人三人有诰命在身,今日要进宫为太上皇贺寿!

她们过来的时候,贾母等已经准备动身了,等到她们动身之后,姐妹姑嫂弟兄几人才得以安坐下来,谈谈闲话。

而后,猛然间发现:“林妹妹和云丫头哪里去了?你们瞧见她们两了吗?”

探春正想计议计议等会子的玩法,突然之间发现少了这么两个人,就问道。

众人四下看了看,先时人太多,也没注意少了谁。此时一点,可不就少了这两人。

李纨道:“这两个懒丫头,准是知道今日老太太等有事忙,所以躲了懒,这会子怕是还抱在一起睡觉呢!”

薛宝钗笑道:“大嫂子猜的准没错,咱们何不去捉了她们两个来?”

众女齐笑:“好。”

李纨突然发现贾宝玉面色淡淡,深思不属,好奇道:“你这是怎么了?往日里一听说你林妹妹,马上像是得了彩似的,慌的什么一样,今日怎么这个样子?”

贾宝玉定睛看了看众人,发觉都在好奇的看着他,笑了笑道:“没事,不过是想着别的事去了。

走吧,咱们看看云妹妹和林妹妹去……”

……

西城大道上,一溜烟的簪缨软轿排成一列,清一色青衣小厮挡住街道两边,形成一条长龙,缓缓往神京城中央而去。

突然,前面一座软轿掀开了帘子,露出贾政的一张方正的脸,他道:“叫清儿上前来!”

下人遵命去了,不一会儿,贾清打马上前。

“二叔父唤小侄前来所为何事?”

车队还在前进,贾政道:“按理你进宫也不止一次了,你可曾见过当今太上皇和皇帝?”

贾清道:“虽两次进宫,但具未见到。”

贾政沉吟道:“你年纪小小又素有些才名,当今圣上也还罢了,唯独太上皇是一个仁慈爱才之人,每次寿宴,他老人家都会出一道雅题,请群臣竞猜。或是当众考教于众皇子皇孙。

你若有心,自要好生准备一番。若有机缘,于你自有益处!”

贾清略感意外。贾政将他叫过来,居然是为了给他说这个?不管如何,这份关爱之心还是挺真切的,贾清道:“侄子省得,请二叔父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