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行走的驴
从叶天所在的位置直视,会觉得蒙娜丽莎没怎么笑,然而仔细观察她的眼睛、以及她脸颊的阴影时,又会觉得她在微笑。
画中的蒙娜丽莎,双手交叠,端坐在一把半圆形的木椅上,背后是一道栏杆,隔开了人物和背景,背景有道路、河流、桥、山峦。
在达o芬奇著名的‘无界渐变着色法’笔法下,诸多背景和蒙娜丽莎的微笑融为一体,散发着梦幻而神秘的气息。
至于蒙娜丽莎神秘微笑里包含的各种情绪,高兴、厌恶、恐惧、愤怒等等,一时之间,叶天并没完全感觉出来。
但没关系,接下来有的是时间,不论《蒙娜丽莎》这幅世界名画里隐藏着什么秘密,都别想逃过自己的眼睛。
对于这点,叶天无比自信。
站在画作前安静地欣赏了一会,贝蒂这才低声感慨道:
“这就是世界闻名的《蒙娜丽莎》,今天终于亲眼目睹了这幅鼎鼎大名的画作,它确实很美,令人迷醉!”
贝蒂话音刚落,旁边的安德森就接茬说道:
“斯蒂文,给大家讲解一下《蒙娜丽莎》吧,据说这幅世界名画隐藏着很多秘密,具体都有那些?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后面隐藏着什么秘密?”
叶天转头看了看贝蒂和安德森,然后微笑着低声说道:
“好的,我这就给你们讲解一下这幅名画,关于《蒙娜丽莎》的基本情况,我就不介绍了,导游手册上介绍的非常详尽,看导游手册就行。
在这里,我主要介绍一下《蒙娜丽莎》隐藏的众多秘密,以及古往今来众多艺术家、评论家、古董艺术品鉴定专家的权威解读。
首先要说的,是蒙娜丽莎的眉毛和眼睫毛,我们可以看到,画作上的蒙娜丽莎没有眉毛和眼睫毛,达芬奇为什么要这么画?难道是一种癖好?
事实上,最初绘制《蒙娜丽莎》时,达芬奇画笔之下的蒙娜丽莎,是有眉毛和眼睫毛的,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达芬奇去掉了美貌和眼睫毛。
这幅画作上其实还留有眉毛和眼睫毛的痕迹,肉眼却无法发现,只能通过高倍放大镜观察,才能看到眉毛的痕迹,笔迹非常淡!
还是说蒙娜丽莎的眼睛,在她的眼睛里,人们利用放大镜发现了几个神秘字母,右眼是黑色的L和V,左眼中的字符好像是C和E。
在其他地方,研究者也发现了一些隐藏的神秘字符和数字,L和V是达芬奇的姓名首字母,其他字符和数字的含义却无人知晓。
再说说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有研究者分析,蒙娜丽莎的微笑里含有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2%的愤怒,……“
低声讲解的同时,叶天已暗中开启透视,开始探查这幅世界最著名的画作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说不定就有什么令人惊喜的发现。
转瞬之间,他的视线就穿越眼前这短短的距离,直接看透了那几层坚固的防弹玻璃,也彻底看透了挂在墙壁上的《蒙娜丽莎》。
就连画作后方的墙壁,以及墙壁里面的合金升降机关,墙壁后方法国油画馆里的几幅油画、还有那边展厅的几位参观者,都被叶天看了个通透。
迅速过滤掉各种干扰因素后,叶天将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蒙娜丽莎》上,只留出一小部分注意力进行讲解。
至于自身安全问题,则根本不用担心,马蒂斯他们就站在后面,足以应对任何突发情况,保护大家的安全。
透视之下,达芬奇细腻的笔触、高明至极的绘画技巧、油彩、多次作画的痕迹、各种暗记、以及古老的杨木板,都无比清晰地呈现在了叶天眼中。
暗自感慨一番达芬奇高明的绘画技巧之后,叶天就略过画作表面的东西,开始探查隐藏在蒙娜丽莎神秘微笑背后的秘密。
之前他所说的那些神秘之处,蒙娜丽莎眉毛和眼睫毛的原始痕迹,以及那些神秘字符和数字等等,他很快就找到了存在的痕迹。
《蒙娜丽莎》绝对是有史以来被人们研究最多、解读最多的一幅世界名画,无出其右者!
与之相应,这幅画作上隐藏的诸多秘密,也被研究者一一发掘了出来,并公诸于众!
也就几秒钟的功夫,叶天就验证完了那些已经被发现、或者被解读、或者没被解读的秘密。
这些暗记或神秘之处确实存在,众多研究者的工作并没白做,还是有一定成果的。
但这些并非叶天所关心的,他希望看到从未被人发现过的秘密,希望发现能给自己带来巨大惊喜的秘密!那才是最有价值的秘密!
第1323章 新的发现
四层画,《蒙娜丽莎》居然真有四层!
透视之下,叶天清晰地看到,除了呈现在所有人眼前的《蒙娜丽莎》,其下居然还有三层画。
最底下那块古老的杨木板上,画着一副人物肖像草图,只勾勒出了画作的大致轮廓,并无具体的形象。
肖像草图之上,是《佩戴珍珠发饰的贵妇肖像》,画中贵妇的坐姿服饰跟蒙娜丽莎基本一样,但容貌有少许差别,应该不是同一位模特。
或许是不太满意这幅画作,画完这幅肖像画不久之后,达芬奇又用另外一幅肖像画覆盖了这幅画。
取而代之的肖像画,是《丽莎.格拉迪尼肖像》。
画作中的意大利贵妇跟蒙娜丽莎坐姿相同,但服饰和发型略有不同,目光所视方向也不一样,脸型显得偏瘦一点,没有蒙娜丽莎那么丰腴圆润!
这位意大利贵妇据说跟蒙娜丽莎来自同一个家族,长相酷似!甚至有研究者认为,丽莎.格拉迪尼就是蒙娜丽莎的原型!
但在叶天眼中,她们却不是一个人,更像是年龄相差不大的姐妹。
以达芬奇高明至极的绘画技巧,以及他的画风,如果画的是同一个模特,绝对不可能出现这么大的改变!
跟之前那幅肖像画的命运一样,达芬奇显然对《丽莎.格拉迪尼肖像》也不满意,并再次用新的肖像画进行了覆盖。
他最终奉献给这个世界的作品,就是此刻呈现在大家眼前的《蒙娜丽莎》,这幅全世界最著名的画作。
完成之后的《蒙娜丽莎》,与被覆盖的那两幅肖像画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那令无数人为之倾倒的神秘微笑。
也正是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才让这幅画成为了达芬奇最杰出的一幅画作、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最有价值的一幅顶级艺术品!
对于《蒙娜丽莎》,达芬奇显然非常满意,并极其喜爱,以至于毕生都将这幅画作留在身边,直至死亡。
这多少也算一个惊喜,至少确定了丽莎.格拉迪尼跟蒙娜丽莎不是同一个人,结束了艺术界长久以来的争论。
但这依旧不是叶天想要看到的秘密,而且这个发现也无法公诸于众,只有他自己一个人知道!
短暂的惊喜过后,叶天直接忽略了表面的《蒙娜丽莎》,开始仔细观察被覆盖在下面的那三幅画作。
《蒙娜丽莎》已经被无数专家和业余人士研究过,而且被研究的无比透彻,想要在这幅画作表面再发现什么秘密,可以说难比登天!
如果《蒙娜丽莎》还有什么没有被人们发现的秘密,那么只可能隐藏在下面三层,而不是表面。
事实正如叶天所料,惊喜果然如期而至!
在《丽莎.格拉迪尼肖像》上,叶天并没发现什么隐藏着的秘密,这幅被《蒙娜丽莎》覆盖的肖像画很干净,没有任何暗记、也没有字符和数字。
但是,在其下面的《佩戴珍珠发饰的肖像画》上,叶天却有惊喜的发现。
在那幅被完全覆盖的肖像画上,他再一次看到了斐波那契数列,而且是两组数字,隐藏在女模特黑色的长发里,分列左右两边。
这两组数字的字体非常微小,而且跟头发颜色几乎完全一致,混在女模特浓密的长发里,肉眼根本无法察觉!
只有借助高倍放大镜,仔细搜索一番,才有可能发现这两组斐波那契数列。
可惜的是,这幅肖像画早已被达芬奇亲手覆盖,后世研究者就算拿着倍数再高的放大镜,也不可能发现这两组数列。
而这,也正是这两组数列从未被人发现的原因所在!
对于拥有透视异能的叶天而言,这却根本不是问题,透视之下,这两组斐波那契数列清晰地呈现在了他的眼中。
更重要的是,其中一组数列跟他在《岩间圣母》上透视看到的数列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区别,另一组数列则是全新的发现。
看来必须抽时间去趟意大利米兰、去趟圣弗朗切斯科教堂了,或许只有去哪里,才能解开这两组斐波那契数列背后的秘密!
1503年前后,达芬奇就生活在米兰,大约十年之后才离开那里,去了佛罗伦萨!
跟之前发现《岩间圣母》上的数列时一样,转瞬之间,叶天就牢牢记住了那组新的斐波那契数列。
随后,他又开始探查画作其余位置,试图发现更多隐藏着的秘密!
这次他未能如愿,《佩戴珍珠发饰的肖像画》上再没有其他神秘字符或数字了,最下面一层的肖像草图也一样,没有任何隐藏着的秘密。
至此,叶天已经将《蒙娜丽莎》彻底透视完毕,掌握了这幅世界名画背后隐藏的所有秘密,比其他任何研究者掌握的都多!
那些秘密后面究竟隐藏着什么?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是巨大的惊喜,还是空欢喜一场?暂时无从知晓!
要想知道答案,只有亲自去米兰探索一番,或许才能知道!
即便未来的米兰之行一无所获,那也没有关系,权当是去米兰旅游了一趟。
那座城市好歹也是世界名城,有很多著名的博物馆和顶级艺术品!风景也非常不错,是个不错的旅游目的地!
只用了不到十秒的时间,叶天就完成了透视,随即收回视线,继续为贝蒂她们讲解《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是一个精力充沛的形象,欣赏这幅作品时,我们不能单纯说她是女人肖像,它的意义远不止一幅肖像画那么简单。
蒙娜丽莎的目光空洞,好似能穿越一切无所不见、却又视而不见,想躲避她的目光是办不到的,但想迎接她的目光同样也是白费功夫。
她那奇异的前额,广阔得失去了一个平凡人的味道,弥漫在脸上的那种神奇表情,似笑非笑,使人们无法相信这是一张现实的脸。
而它的存在,又无法使人们的怀疑进行彻底,她不是因为什么而微笑,脸上自然地呈现出了一种永恒的、无所谓表情的表情。
在美学意义上,《蒙娜丽莎》主要在于人物形象所焕发出的人性光辉,在这之前,即使是人的形象,也或多或少带有宗教气息,……“
伴随着叶天的讲解,贝蒂她们都专注地欣赏着挂在几米之外墙壁上的《蒙娜丽莎》,每个人都是一幅目醉神迷的表情。
此时的她们,对于眼前这幅闻名遐迩的世界名画,认识的更加深刻了,而不再浮于表面,跟其他大多数参观者一样!
两三分钟之后,叶天方才结束讲解,随即和贝蒂她们一样,开始专注欣赏这幅最著名的世界名画。
第1324章 狂妄的拿破仑
临近下午六点,走马观花式地看完法国油画馆的诸多重要画作,叶天他们终于来到这个展馆最重要的一幅画作前,开始驻足欣赏这幅著名的画作。
这幅画作就是《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卢浮宫最重要的艺术品之一,从诞生之日起,就陈列在卢浮宫,从不容许离开。
《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是法国著名画家、新古典主义奠基人雅克.路易.大卫于1805年至1807年之间创作的油画。
雅克.路易.大卫是法国大革命前后最重要的法国画家,也是拿破仑的宫廷画家,画了很多歌颂拿破仑丰功伟绩的著名画作。
同时,他也是卢浮宫的宠儿,是卢浮宫收藏画作最多的画家之一!
从大画廊到法国油画馆,叶天他们一路走来,已经看到了不下二十幅大卫的画作,其中包括《荷拉斯兄弟之誓》、《萨宾妇女的调停》等世界名画。
在这幅《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上,大卫通过自己的画笔,真实记录了1804年在巴黎圣母院举行的国王加冕仪式,具有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
这是一幅鸿篇巨作,油画尺幅非常之大,宽约9.3米,高6.1米,画作面积达五十多平米,占据了展厅里整整一面墙,极具震撼效果!
除了尺幅,这幅画作还有多达一百五十多个人物,每个人物都有不同的服饰、姿态和表情,每个人物都画的非常生动,活灵活现!
加冕仪式复杂的现场环境、众多人物所应具有的光影效果、以及复杂色彩层次的把握,都决定了这是一幅难度极高的巨幅人物油画!
从接受拿破仑的委托,去巴黎圣母院现场观摩加冕典礼,制作加冕典礼全景模型,开始打草稿,直到动笔开始绘画。
为了完成这幅巨作,大卫一共用去了两年多将近三年的时间!
这幅画作一经面世,立刻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拿破仑非常满意,随即将其收藏起来,陈列在了自己的皇宫里,就是卢浮宫!
同时,这幅巨作也成为大卫最著名的代表作,成为了新古典主义一个不可超越的巅峰!
在画作中央,身穿紫红丝绒与华丽锦绣披风的拿破仑,已经戴上了皇冠,他的双手正捧着小皇冠,准备往跪在他面前的皇后约瑟芬头上戴去。
约瑟芬身后的紫红丝绒大披风由两个贵族妇女提着,在拿破仑背后,坐着罗马教皇庇护七世,他的姿态和表情看上去颇为无助,只能默认眼前的情景。
整个画作的气势十分庄严、隆重,画中人物达一百五十多人,每个人物形象都以精确的肖像来描绘,一丝不苟,非常生动!
尤其是拿破仑和约瑟芬,不论是他们的容貌、动作、以及表情、乃至服饰上的刺绣,都经得起用高倍放大镜仔细观察,几乎挑不出任何瑕疵。
围绕在拿破仑和约瑟芬周围的人,有宫廷权贵、有大臣、将军、官员、贵妇、红衣主教、以及各国使节等等。
在画作上方,拿破仑的母亲玛丽亚.拉莫利诺端坐在一把金色王座上,居高临下、面带笑容观看着正在进行的加冕仪式。
事实上,这个人物是大卫自作主张加进去的!
因为拿破仑和他弟弟吕西安之间发生的一些纠纷,站在吕西安一边的拿破仑母亲,并没有参加拿破仑的加冕大典!
这虽然是大卫的自作主张之举,但拿破仑却非常感谢大卫,他的举动无疑让这幅画作显得更加完美,也美化了拿破仑的形象。
此外,大卫也把自己画进了这幅巨作,在楼上看台的一角,非常不起眼。
完全可以这样说,这幅《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是画家大卫一生的精心之作,充分发挥了大卫在素描造型与色彩写生方面的卓越才能!
画中的出场人物个个形神兼备,色彩服从整体构思,画面金光闪烁、富丽堂皇、充分表现了人物衣着与殿内环境的强烈质感。
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古典主义绘画的严正性达到如此境地,这在当时的画家之中可谓无以复加!
站在这幅画作前仔细欣赏了两三分钟,大家方才从震撼中清醒过来。
紧接着,贝蒂就感慨不已地低声说道:
“哇哦!这幅画作不但尺幅巨大、加冕典礼的场面更加宏大,令人震撼!之前那幅《迦拿的婚礼》虽然尺幅更大,但视觉冲击力却不如这幅!”
叶天转头看了看贝蒂,然后微笑着低声说道:
“之所以出现这种区别,主要是因为题材的关系,《迦拿的婚礼》虽然尺幅更大,人物也不少,但毕竟只是一场婚礼!
这幅《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则不同,它所描绘的,是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是国王加冕大典,两者自然不能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