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榜八十天
轰!!!!!!
一声比任何雷霆都更为狂暴、更为猛烈的巨响,骤然炸开!那尊被寄予厚望的神威大炮,并非向前射出炮弹,而是从内部,向着四面八方,轰然解体!
毁灭性的冲击波,将整个工坊的屋顶瞬间掀飞。
烈焰与浓烟冲天而起!爆炸核心区域的工匠与士兵,连惨叫声都来不及发出,便被撕成了漫天血肉,或是被超过千度的高温瞬间气化。
稍远一些的人,也被那些高速飞行的金属破片,轻易地洞穿身体,像被镰刀割倒的麦子,成片成片地倒下.
第1755章 备车!
片刻之前还热火朝天的工坊,瞬间变成了血与火交织的人间炼狱。
张玉被气浪狠狠掀飞,撞在一处掩体上,他强撑着爬起,满脸是血,一只耳朵早已被震得什么都听不见,只剩下尖锐的嗡鸣。
他呆呆地望着眼前这片火海与废墟,看着那些在地上痛苦翻滚、残缺不全的同袍,大脑一片空白。
……
消息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绝密渠道,传回了京师的燕王府。
朱棣接到密报的那一刻,出奇地没有发怒,没有咆哮.
他只是静静地坐在幽暗的书房里,枯坐了一夜。
第二天清晨,当他推开房门时,脸上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平静。
他对早已等候在门外的心腹谋士道衍,只说了一句话。
“备车,我要进宫,向陛下请罪。”
一场精心策划、登峰造极的苦肉计,就此拉开序幕。
朱棣脱去了象征身份的锦绣亲王袍,换上了一身朴素的罪臣素服。
他甚至没有乘坐自己那辆华丽的王驾,而是坐着一辆极其简陋的青布小车,径直来到了午门之外,在无数官员和百姓惊愕的目光中,长跪不起,声称有滔天大罪,请求面见圣上。
此事如风暴般席卷了整个京城。
所有人都不知道,这位功高盖世、权倾朝野的燕王,为何会突然行此惊天动地的大礼。
朱允炆闻讯,亦是大为不解,连忙下旨,宣燕王进殿。
金殿之上,朱棣摘去了头上的王冠,以最卑微的臣子之礼,伏地叩拜,声泪俱下。
“臣,朱棣,有罪!臣之罪,罪该万死!恳请陛下降罪!”
“皇叔何罪之有?快,快快请起。”
朱允炆见状,连忙起身相扶。
朱棣却执意不起,从怀中,取出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奏折,由内侍呈了上去。
奏折之上,他以一种极其沉痛的笔触,坦白了自己私造火炮的弥天大罪。
他声称,自己自北伐归来,见识了虎啸的凶悍与西夏的潜在威胁,日夜为国事忧心。
又见国师玄机真人研制出神威大炮这等护国利器,心中钦佩之余,便想着为国分忧,利用自己在北方的资源和工匠,也尝试仿造几门,以备不时之需,用以加强北方边防,震慑宵小。
他声泪俱下地承认,自己此举,未曾上报朝廷,有违祖制,是为不敬之罪。
但他又反复强调,自己绝无半分私心,一心只为大明江山,为陛下分忧解难。
奏折的后半段,他用更为悲切的文字,描绘了工坊爆炸的惨状,以及那些无辜惨死的工匠。
“臣德薄能鲜,却妄图染指神器,终致天降惩戒,伤及无辜性命,臣之罪,万死莫赎!”
“臣恳请陛下,收回臣所有兵权,削去臣之王爵,只求能让臣为那些死难的工匠守灵三年,以慰其在天之灵,以赎臣之罪孽于万一!”
这番表演,堪称影帝在世,登峰造极!.
第1756章 有违国法!
他巧妙地将一桩私造兵器,意图谋反的滔天重罪,偷换概念,变成了一次为国分忧,不幸失手的重大过失。
他将自己的野心,粉饰成了忠诚。
将自己的惨败,演绎成了悲情。
奏折被当朝传阅,满朝文武,看罢皆是唏嘘不已。
那些原本就与燕王交好的军功集团,立刻纷纷出列,为他求情。
“陛下!燕王殿下一片赤诚,一心为国,虽有小过,其心可悯啊!”
“私造军械,固然有违国法。”.
“但燕王殿下毕竟是为戍边强军,其情可原。”
“如今酿成如此惨祸,殿下心中之痛,想必更甚于我等。”
“还请陛下念在燕王往日汗马功劳之上,从轻发落!”
而那些原本对朱棣心怀警惕的文官,此刻也有些动摇了。
毕竟,从奏折上看,燕王的态度,实在是太过诚恳,太过悲痛了。
加上法理上,他也只是仿造,并未私藏或是用于谋逆,罪名便轻了许多。
就连龙椅上的朱允炆,在看完奏折后,心中那股对皇叔的猜忌,也消散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不忍与愧疚。
他仿佛看到的,不是一个野心勃勃的藩王,而是一个一心为国,却用力过猛,最终闯下滔天大祸,悔恨不已的可怜长辈。
“皇叔之心,朕,明白了。”
朱允炆叹了口气:“只是,国法无情,祖制不可废。你……”
朝堂之上,一时间竟出现了为燕王求情的声浪。
朱棣的苦肉计,似乎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奇效。
然而,这一切,又怎能瞒得过玄机真人的眼睛。
他站在那里,从头至尾,冷眼旁观。
他看着朱棣那声情并茂的表演,心中不起半分波澜,甚至还有点想笑。
断尾求生。
好一招断尾求生!
这是朱棣在被逼入绝境后,走出的最精明,也最狠辣的一步棋。
他用一场惊天动地的爆炸,用上百名工匠的性命,以及自己这场影帝级的忏悔,将那份假图纸带来的所有后患,一次性地全部切除。
他不仅洗脱了自己最大的嫌疑,还反过来,博取了朝野上下的同情,甚至让皇帝都对他产生了愧疚之心。
手段之高明,心性之狠辣,着实令人叹服。
玄机真人知道,此刻若是当场揭穿他,固然可以让他身败名裂。
但那样一来,等于将朱棣这头猛虎彻底逼上了绝路。
一个被逼到绝境的藩王,会做出什么疯狂的事情来,谁也无法预料。
更何况,朱棣的势力盘根错节,遍布北方,强行处置,必然会引起北方边军的动荡,这在西征在即的当口,极为不利。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蠢材所为。
他更知道,朱棣的这番表演,看似成功,实则也付出了血的代价。
私造火炮的惨败,让他耗费了巨额的钱粮与心血,更让他彻底失去了在火器上与朝廷抗衡的最后一张底牌.
第1757章 整整三天三夜!
从今往后,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手中的刀剑长矛,在神威大炮的射程之外,瑟瑟发抖。
这,便够了。
“陛下。”
玄机真人终于开口。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他们想知道,这位权倾朝野的国师,会如何处置这位犯下大错,却又情有可原的燕王。
“燕王殿下为国分忧之心,固然可嘉。”
玄机的语调平淡如水,听不出任何情绪:“但是,天子之器,不可私授。”.
“私造军国重器,终是逾制之举。”
“今酿成惨祸,伤及无辜,亦是上天之警示。”
“臣以为,当小惩大诫,以儆效尤。”
他没有落井下石,也没有穷追猛打。
只是给出了一个看似公允,实则一锤定音的评价。
最终,朱允炆采纳了玄机真人的建议。
下旨,申饬燕王朱棣,罚俸三年,令其在王府之内,闭门思过半年,不得参与朝政。
对于爆炸之事,定性为意外,由朝廷出资,厚恤死难工匠家属。
一场足以掀起滔天巨浪的谋逆大案,就此被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朱棣叩首谢恩,脸上是恰到好处的感激涕零与惶恐不安。
当他走出金殿时,冬日的阳光照在他身上,他却感到了一阵刺骨的寒意。
自己虽然躲过了一劫,但与那个妖道之间的那道鸿沟,已经深得再也无法弥补。
他输了这一阵,但棋局,还远未结束。
闭门思过?正好给了他一个远离京师风暴中心,在暗中继续积蓄力量的绝佳时机。
而玄机真人,看着朱棣离去的背影,也只是端起了案头的清茶,轻轻呷了一口。
这条猛虎,只是暂时收起了爪牙。
下一次,当它再次从黑暗中扑出时,必将是更加凶狠,更加致命的一击。
但那又如何?
他还有足够的时间,来编织一张更大,也更坚固的网。
天狼城的雪,下了整整三天三夜。
鹅毛般的大雪,将这座草原雄都的创伤与罪孽,都暂时掩盖在一片虚假的洁白之下。
皇宫之内,暖炉烧得正旺,新登基的八岁幼皇,正百无聊赖地拨弄着案上的一只玉如意,而垂帘之后的摄政王容若,则在批阅着如雪片般从各地飞来的奏报,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表面的平静之下,是早已无法遏制的惊涛骇浪。
《狼嚎谷和议》签订后的数月,虎啸帝国这艘破船,非但没有驶入平稳的港湾,反而在两个船长的争夺下,愈发地摇摇欲坠。
南方的摄政王容若,手握朝堂法理与经济命脉,以天子之名,号令四方。
北方的大元帅慕容战天,身负卖国骂名,却依旧死死掌控着帝国残存的最精锐的军事力量,对天狼城的政令阳奉阴违,视若无物。
这种脆弱的平衡,终于在第一场冬雪降临之时,被彻底打破.
第1758章 忠诚!
一道以八岁新皇名义颁布的圣旨,由容若的亲信使者,快马加鞭,送抵了慕容战天所在的北方军都。
圣旨的内容,写得冠冕堂皇。
先是嘉奖了慕容战天在国难当头,稳定北疆的不世功绩,随即话锋一转,言及元帅年事已高,戎马一生,理应卸甲归田,颐养天年。
故,特恩准其交出北方兵马大权,即刻返回天狼城,封太傅之虚衔,享亲王之俸禄,以示朝廷优容。
这哪里是恩准,这分明是催命的最后通牒。
帅府之内,慕容战天看着那份写满虚伪辞藻的圣旨,久久不语。
帐内的火盆烧得噼啪作响,却驱不散他心中的刺骨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