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夭寿了,刚成仙就被曝光 第851章

作者:天榜八十天

  “放箭!滚木礌石!给老子砸!火油!烧死这帮狗娘养的!”

  王固挥舞着战刀,声嘶力竭地咆哮!

  城墙之上,瞬间变成了修罗场,人间炼狱!

  明军士兵红着眼,奋力将巨大的滚木和磨盘大小的石块狠狠砸下,每一次落下,都伴随着骨骼碎裂的闷响和凄厉的惨叫,将攀爬的敌人连同云梯一同砸得粉碎!

  滚烫粘稠的火油倾泻而下,如同金色的瀑布,瞬间点燃了下面的敌军,皮肉烧焦的恶臭混合着撕心裂肺的惨嚎,足以让地狱的恶鬼都为之战栗!

  朱玄机改良过的巨型床弩,发出撕裂空气般的恐怖呼啸,将碗口粗的弩箭狠狠射向敌军的攻城器械,每一次命中,都带来惊天动地的破坏!

  虎啸军的数量,实在太多了!

  多到让人绝望!他们的攻势一波接着一波,仿佛永无止境的海啸!.

第1662章 是谁!

  慕容战天亲自坐镇中军,指挥调度滴水不漏,各种攻城手段层出不穷,刁钻狠辣!虎啸军中,甚至冲出了一批身高近丈、手持巨斧、赤裸上身的狂战士,他们如同人形凶兽,悍不畏死地疯狂冲击着城门和城墙的薄弱处!

  未棣紧紧握着手中的三尖两刃刀,手心早已被冷汗浸透。

  他眼睁睁看着身边的袍泽一个个惨叫着倒下,看着坚固的城墙在敌人的猛攻下发出痛苦的呻吟,摇摇欲坠!.

  心中的焦虑如同毒藤般疯狂滋长!

  一场残酷到极致的血战,已经无可避免!他必须遵从师叔的命令,守住这里,为大明争取那该死的时间!

  这需要付出何等惨烈、血腥的代价!

  距离京城尚有两日路程的官道上,一辆毫不起眼的马车正在疾驰。

  车厢内,朱玄机闭目盘坐,手指无意识地捻动着,仿佛在推演着整个天地的棋局。

  突然,他猛地睁开双眼,眉头瞬间锁紧!

  一丝冰冷的痛楚与难以遏制的杀意,自他眼底深处一闪而过!

  “师叔,怎么了?”

  随行的侍从敏锐地察觉到他气息的变化,低声问道。

  “使团出事了。”

  “和平的努力,终究还是被阴谋的脏手给葬送了。”

  几乎在同一时间,一只神骏异常的信鸽穿透云层,精准地落在了马车的窗沿上,发出咕咕的低鸣。

  侍从连忙取下信鸽脚下绑着的细小竹管,双手恭敬地递给朱玄机。

  朱玄机展开里面用秘法写就的纸条,上面只有寥寥数语,却字字泣血:“使团遇袭,国书被毁。虎啸越境,玉门关激战。”

  ?

  他缓缓闭上眼睛,车厢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良久,他再次睁开眼,眼中的痛楚和愤怒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深不见底的平静,以及更加刺骨的冷冽!

  “转向。”

  他言简意赅地吩咐道:“不必急于回京了,先去最近的密驿站点。”

  抵达驿站后,朱玄机立刻启动了最高级别的秘密通讯渠道。

  他没有选择像个莽夫一样奔赴前线,他清楚得很,此刻亲临战场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真正的较量,在更高、更隐秘的层面!

  他向未棣发出了新的指令:“未棣,战局有变,原克制令取消!现令你,依托玉门关及各处要塞,不惜一切代价,与敌死缠烂打!给老子狠狠地消耗他们!

  把他们的锐气磨光!

  稳住战线,拖延时间,等待朝廷援军!记住,保存自己,才能杀更多的敌人!

  小心敌军的阴损奇袭,尤其是后勤线!我会尽快为你扫清京城的后顾之忧!”

  发出指令后,朱玄机并未停歇。

  他铺开一张巨大的地图,目光如同俯瞰棋盘的神祇,在虎啸帝国的疆域上缓缓移动。

  使团遇袭,绝非偶然!

  时间点如此精准,手段如此狠辣,背后必然有一只黑手在操纵!

  是谁?.

第1663章 猛攻!毁约1

  虎啸内部憋不住的主战疯子?

  被废黜的容若留下的死士?

  还是大明内部那些见不得光、不希望和平的蛆虫?

  他开始调动潜伏在各处的力量,一张无形的大网悄然撒开,目标直指使团遇袭的真相!.

  他要将那些隐藏在和平假象之下,暗中挑动战争,以万民鲜血为墨,书写自己野心的混账,一个个揪出来!

  这场战争的胜负,不仅仅取决于前线将士的浴血拼杀,更取决于这场看不见的暗战!

  就在这时,另一只更加隐秘的信鸽落下,带来了一份由赵伯言冒着生命危险送出的加密情报!

  朱玄机迅速解读,眉头再次拧紧!

  情报显示,伏击使团的力量背景极其复杂!不仅有虎啸宫廷那位权势滔天、一直鼓吹战争的亲王完颜洪的影子,更令人心胆俱寒的是,其中似乎还牵扯到了大明朝廷内部的某些人……

  一个名字,赫然在列,直指刚刚倒台不久,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杨峰!

  内外勾结!

  朱玄机眼中寒光爆闪!原来如此!这盘棋,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还要肮脏!烽烟再起,边关血染,但这血色背后,是更加黑暗、更加令人作呕的阴谋与背叛!

  自己必须加快动作了,否则,不仅是边境的战火,一场足以倾覆大明的更大风暴,将在京师内部酝酿成形!

  边关的烽火,仿佛长了黑色的翅膀,以最快的速度越过千山万水,将那刺鼻的硝烟味和浓重得化不开的血腥气,狠狠地砸在了大明王朝的心脏应天府!

  八百里加急的军报,如同平地惊雷,炸响在刚刚经历过两代帝王更迭、人心浮动、暗流汹涌的京师上空!虎啸帝国撕毁《明月和约》?

  数十万大军悍然越境?

  猛攻玉门关?

  这一连串晴天霹雳般的消息,瞬间撕裂了京师晨曦虚假的宁静,也彻底打破了因新帝登基而勉强维持的脆弱平衡!

  太和殿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年轻的皇帝朱允炆端坐在龙椅之上,那张还带着稚气的脸庞上,写满了难以掩饰的焦虑与惶恐。

  御座之下,文武百官分列两侧,神色各异,眼底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硝烟,那是比边关战火更加凶险、更加杀人不见血的政治硝烟!

  第一个跳出来的,是新近崛起的强硬派领袖,户部尚书杨峰!

  此人原本在朝中并不算顶尖人物,但自前任首辅李谦倒台后,他动作极快,迅速聚拢了原主战派的残余势力,又因与北方几个手握兵权的军头关系暧昧,隐隐已成为朝中一股不可小觑的庞大势力。

  此刻,他面色铁青,眼中仿佛燃烧着熊熊烈火,猛地踏前一步,声若洪钟,带着强烈的煽动性:

  “陛下!虎啸蛮夷!这帮背信弃义的畜生!”

  “悍然入侵我大明神圣疆土!”

  “边关将士正在浴血奋战,尸骨堆积如山!”

  “这一切,皆因何而起?”.

第1664章 决一死战!

  他猛地一顿,目光如刀,恶狠狠地扫向刚刚风尘仆仆赶回京城,甚至还来不及换下便服的朱玄机!

  “就是因为某些人!”

  杨峰手指几乎要戳到朱玄机的脸上:“一意孤行!幻想与虎谋皮!签订那丧权辱国的狗屁和约!自缚手脚!这才给了虎啸贼寇可乘之机!才导致了今日之弥天大祸!”

  矛头直指!毫不掩饰!

  “朱!玄!机!”.

  杨峰几乎是咬牙切齿地念出这个名字,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要将对方生吞活剥:“你!力主和谈!亲赴明月城!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保证和平唾手可得!可结果呢?

  墨迹未干!尸骨未寒!敌寇已兵临城下!你敢说,这其中没有猫腻?

  你敢说,你和那个虎啸贼首慕容战天之间,没有暗通款曲,私下达成什么见不得人的交易?

  甚至……”

  他故意拖长了声音,阴冷的目光扫过殿内群臣:“甚至!此次敌军大举入侵,根本就是你朱玄机,与虎啸内外勾结,里应外合的一场惊天阴谋?”

  “杨峰!你他娘的血口喷人!”

  未等朱玄机开口,侍立一旁,早已怒发冲冠的未棣猛地踏前一步,厉声爆喝!

  “放肆!”

  杨峰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厉声呵斥:“朝堂之上,金銮殿前!岂容你一介武夫在此狺狺狂吠?”

  随即,他立刻转向龙椅上的皇帝,摆出一副痛心疾首的忠臣模样:“陛下!臣以为!朱玄机和谈失败,贻误军机,更有通敌卖国之重大嫌疑!罪不容恕!天理难容!

  臣恳请陛下,立即下旨!罢黜其真人封号及一切职务!

  将其打入天牢!严加审讯!同时!请陛下立即颁布诏书,全国总动员!征调各路兵马!倾国之力!与虎啸帝国决一死战!将这帮蛮夷赶尽杀绝!扬我大明国威!”

  杨峰的话音刚落,他身后那黑压压一片的官员立刻如同打了鸡血一般,齐声山呼:

  “请陛下罢免朱玄机!严惩误国奸臣!”

  “请陛下下旨!全面开战!血债血偿!”

  “臣等愿肝脑涂地!粉身碎骨!与虎啸决一死战!”

  声浪汹涌,如同惊涛骇浪,一波又一波地拍打着年轻皇帝脆弱的心防!朱允炆脸色瞬间煞白,双手死死抓住龙椅的扶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他的内心深处,是信任那位如同定海神针般、皇爷爷临终托付的真人的,他也渴望和平,不愿意再看到百姓流离失所,尸横遍野。

  然而!边关烽火连天的急报!

  朝堂上群情激愤的声浪!以及那份源自帝王血脉中,对疆土被侵犯的本能愤怒与屈辱!

  这一切,都让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困境!

  他下意识地,求助般地看向了站在不远处,那位一直沉默不语的四叔燕王朱棣。

  朱棣今日一身规整的王爵朝服,面色肃然,看不出丝毫情绪波动.

第1665章 无言以对!

  感受到皇帝投来的目光,朱棣这才不紧不慢地上前一步,声音沉稳有力:“陛下,边关危急,确实刻不容缓。

  虎啸背信弃义,人神共愤,自当予以迎头痛击,打断他们的脊梁骨!不过……”

  他话锋陡然一转,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朱玄机,意味深长:“战事一起,非同小可,牵一发而动全身,需得周密部署,切不可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意气用事。

  至于朱真人是否有过,是否真如杨尚书所言,不妨等战局稍稳,再行查证不迟。

  当务之急,是尽快拿出应对之策,先稳住边关那摇摇欲坠的局势!”

  朱棣的话,听起来滴水不漏,极为公允.

  既表达了对军事回应的强硬支持,又没有直接下场撕咬朱玄机,还给了年轻皇帝一个台阶下。

  但那句迎头痛击和周密部署,却隐隐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强硬军事铁腕,与杨峰的主张遥相呼应,配合默契。

  就在这剑拔弩张,朝堂几乎要分裂,年轻皇帝左右为难,额头冷汗涔涔之际!

  一直沉默不语,仿佛置身事外的朱玄机,终于缓缓抬起了头。

  他的眼神,平静得如同万年古井,没有一丝波澜,丝毫不见被千夫所指的愤怒或慌乱,仿佛眼前这沸反盈天的喧嚣,都不过是过眼云烟,跳梁小丑。

  他缓步走到大殿中央,对着龙椅上的朱允炆微微躬身,然后从容地转向群臣。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人的耳中:

  “诸位,稍安勿躁。

  听本座,一言。”

上一篇:兰若仙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