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夭寿了,刚成仙就被曝光 第847章

作者:天榜八十天

  朱玄机知道,接下来的五天,将是决定大明命运的关键时刻。

  选立新君的大朝会定在三日后举行。

  这三天里,京城内暗流涌动,各派势力纷纷活动,为自己支持的人选拉票。

  表面上看,燕王朱棣是最有力的继承人选。

  不仅因为他是朱元璋的儿子,更因为他在军中威望极高,拥有强大的军事背景。

  主战派大臣几乎一致支持他。

  然而,朱玄机却在暗中筹划着其他可能。

  这天晚上,他秘密前往南京城外的一处隐秘庄园。

  庄园主人是当年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本座李善长。

  李善长早已辞官归隐,但在朝中仍有极大影响力。

  “玄机老弟,别来无恙啊。”

  李善长热情地迎接朱玄机。

  两人相识数十年,情同手足。

  “善长兄。”

  朱玄机微微一笑:“时局动荡,不得不来请教。”

  两人入座后,李善长叹息一声:“太子驾崩,确实是国家的大不幸。

  我已听说朝中准备立燕王为君?”

  朱玄机点头:“确实如此。

  但本座有所疑虑。”

  “何种疑虑?”

  “太子之死蹊跷,多半是遭人毒害。”

  朱玄机语出惊人.

第1651章 如何应对!

  “而背后的黑手,极可能是主战派大臣,目的就是扶植燕王上位,废除和平条约。”

  李善长震惊不已:“此言当真?有何证据?”.

  朱玄机从袖中取出一份文书:“这是太医院的秘密诊断。

  太子确实是中了断肠草之毒。

  而据调查,近日内只有杨峰派去的一名仆役接触过太子的饮食。”

  李善长看完文书,面色铁青:“好大的胆子!竟敢谋害太子!”

  “不仅如此。”

  朱玄机继续道:“虎啸帝国已经集结大军于边境,准备趁我国内混乱之际发动进攻。

  若再让主战派得逞,两国必将陷入全面战争。

  生灵涂炭,不堪设想。”

  李善长忧心忡忡:“那依老弟之见,该如何应对?”

  “必须阻止燕王即位。”

  “这恐怕不易。”

  李善长摇头:“燕王在军中威望极高,又有主战派大臣支持。

  除非……”

  “除非有一个更合适的人选。”

  朱玄机接过话头。

  李善长思索片刻,突然明白了什么:“你是说……皇帝?”

  “正是。”

  朱玄机点头:“皇帝虽然年轻,但聪明好学,性情温和,最重要的是,他是太子朱标的儿子,继承顺位在前。”

  李善长犹豫道:“皇帝确实是正统继承人,但他年仅十六,恐难服众。

  而且,他素来主和,主战派大臣绝不会支持。”

  “正因如此,我们更要支持他。”

  “善长,你在朝中德高望重,若能公开支持皇帝,必能影响一批大臣。”

  李善长沉思良久,最终点头:“好,我支持皇帝继位。

  不过,即使他成功登基,主战派也不会轻易屈服。”

  “这一点本座自有安排。”

  朱玄机神秘一笑。

  两人又商议了许多细节,最终达成一致:李善长将联合一批德高望重的本座,在大朝会上公开支持皇帝继位;而朱玄机则负责收集证据,揭露杨峰等人谋害太子的罪行。

  次日清晨,一个震惊朝野的消息传开:经过太医院详细检查,确认太子朱标是被人下毒致死!而最大的嫌疑人,正是户部尚书杨峰派去的仆役。

  京城一片哗然。

  杨峰得知消息后,立即召集主战派大臣紧急商议。

  “这是朱玄机的诡计!”

  杨峰愤怒地说:“他故意栽赃于我,阻止燕王即位!”

  一位大臣担忧地问:“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杨峰咬牙切齿:“速派人去接应燕王,务必让他尽快到京。

  只要燕王亲自出面,谁敢不从?”

  与此同时,朱玄机也在积极活动。

  他亲自拜访了数十位朝中重臣,展示证据,说明利害。

  许多原本摇摆不定的大臣,被他的诚意和证据说服,转而支持皇帝继位。

  更令主战派始料未及的是,李善长突然结束隐居,高调回京,公开表态支持皇帝继位.

第1652章 各抒己见!

  作为朱元璋的本座,李善长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一时间,朝中舆论开始向有利于皇帝的方向转变。

  大朝会前一天,皇帝朱允炆亲自拜访朱玄机,请教应对之策.

  “真人,”

  朱允炆恭敬地说:“孙儿年幼,恐难担此大任。”

  朱玄机和蔼地说:“殿下无需过虑。

  本座与诸位大臣会全力辅佐。

  殿下只需记住一点:和平才是大明之福,战争只会带来灾难。”

  朱允炆重重点头:“孙儿谨记真人教诲。”

  “还有一事,”

  朱玄机郑重其事地说:“一旦殿下登基,必须立即派使者前往虎啸帝国,确认继续履行和平条约。

  否则,战争将不可避免。”

  朱允炆答应得干脆:“这是自然。

  孙儿一直认为,两国和平共处,互通有无,才是上策。”

  朱玄机欣慰地笑了:“殿下明察秋毫,本座欣慰。”

  就在师徒二人谈话之际,一名侍卫匆匆进来:“真人,燕王朱棣已经抵达城外二十里处,预计明晨可到京城!”

  朱玄机脸色微变:“比预想的要快。

  看来杨峰他们早有准备。”

  朱允炆担忧地问:“这可如何是好?”

  “无妨。”

  朱玄机安慰道:“明日大朝会,只要我们据理力争,相信朝臣们会做出正确选择。”

  大朝会这天,文武百官齐聚太和殿。

  气氛紧张得几乎凝固。

  站在殿前的是两派人马:一边是以杨峰为首的主战派大臣,他们身后站着刚刚抵京的燕王朱棣;另一边是以李善长、朱玄机为首的主和派大臣,他们拥护的是年轻的皇帝朱允炆。

  “诸位大人,”

  礼部尚书站出来主持会议:“今日选立新君,关乎国家安危。

  请各抒己见,以定大计。”

  杨峰第一个站出来:“依臣之见,应立燕王为君。

  燕王英勇善战,威望极高,正是当今之世所需明君!”

  主战派大臣纷纷附和,声势浩大。

  李善长不甘示弱,站出来反驳:“杨大人此言差矣!按照宗法,太子之子继承顺位在前。

  皇帝朱允炆乃是太子嫡长子,理应继承大统!”

  双方你来我往,争论不休。

  眼看僵局难破,朱玄机缓步走到殿中央:“诸位,选立新君,乃国家大事。

  在下有一言,请诸位静听。”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望向这位德高望重的真人。

  朱玄机神色庄重:“太子朱标之死,令人痛心。

  经查证,确系遭人下毒。

  而下毒之人,极可能是某些别有用心者派去的内奸。”

  “谁做的?”

  有人大声问道。

  朱玄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继续说:“更令人忧心的是,虎啸帝国已集结大军于边境,准备趁我国内混乱之际发动进攻。

  若朝中再起纷争,后果不堪设想!”

  这一消息让不少大臣变了脸色.

第1653章 谁去合适!

  “因此,本座恳请诸位,以社稷为重,选择一位能够稳定朝局、避免战争的明君。

  依宗法而言,皇帝朱允炆当为不二人选!”

  正当此时,燕王朱棣突然站出来:“真人所言极是。

  依宗法,皇帝确为正统继承人.

  我愿让贤,支持侄儿登基!”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谁也没想到,燕王竟然主动退让!

上一篇:兰若仙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