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榜八十天
慕容战天诚挚地说。
朱玄机微微一笑:“将军过奖了。
和平是两国共同的愿望,我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
慕容战天犹豫片刻,还是说出了心中的忧虑:“只是,回国后还有更艰难的挑战等着我们。
要说服朝中大臣接受和平条约,恐怕并不容易。”
“确实如此。”
次日清晨,两国使团分别启程返回各自的国家。
朱玄机率领大明使团向东而行,慕容战天则率虎啸帝国使团向北而去。
一路上,未棣忍不住问道:“师叔,您真的相信虎啸帝国会遵守条约吗?”
朱玄机望着远方:“人心难测,但大势可知。
虎啸帝国国力已衰,急需休养生息。
和平,符合他们的根本利益。
更何况,慕容战天此人,重情重义,岂会轻易背信弃义?”
未棣点头,但仍有疑虑:“那朝中反对势力呢?李谦虽然被革职,但他背后的力量恐怕不会轻易放弃。”
“这正是我们回京后面临的最大挑战。”
朱玄机神色凝重:“不过,有陛下支持,我们总能找到解决之道。”
队伍继续前行,很快就到达了大明边境。
边关将士列队相迎,欢呼声震天动地。
然而,朱玄机的脸色却突然变了。
他发现,迎接队伍中竟然有李谦的身影!
“李谦?他不是已经被革职查办了吗?”
未棣惊讶地问。
朱玄机眉头紧锁:“看来朝中发生了变故。
我们得加快速度返京。”
果然,当朱玄机一行抵达京师时,发现朝廷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李谦不仅没有被严惩,反而官复原职,而且似乎更加得宠。
更令人担忧的是,朱元璋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已经很少临朝。
大部分政务由太子朱标处理,而李谦与太子的关系一直很好。
朱玄机立即求见朱元璋,却被告知皇帝正在静养,暂时不见任何人。
“看来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
朱玄机对未棣说:“先回真人府,从长计议。”
真人府内,朱玄机刚刚安顿下来,就收到了太子朱标的邀请,请他入宫面谈。
皇宫内,朱标正在御花园中等待。
见到朱玄机,他连忙起身相迎:“真人辛苦了,此次和谈圆满成功,实乃国之大幸!”
朱玄机行礼后,直奔主题:“太子殿下,本座有一事不解。
李谦纵容侄子挑起边境冲突,又暗中支持忠义军叛乱,险些毁掉和谈。
为何他不仅没有被严惩,反而官复原职?”
朱标的表情变得有些尴尬:“真人有所不知,李谦与北方诸侯关系密切。
若贸然处置他,恐怕会引起北方动荡。
况且,父皇病重,朝中需要稳定。”
朱玄机心中了然:这是在顾全大局,暂时妥协.
第1641章 龙体如何!
“那和平条约的批准……”
“条约内容我已详细阅览,”.
朱标保证道:“大致无碍,但需要在一些细节上做些调整。
尤其是边境划定问题,朝中主战派意见很大。”
朱玄机微微皱眉:“殿下,边境划定已是双方反复协商的结果。
若贸然更改,恐怕会被虎啸帝国视为背信弃义。”
朱标沉思片刻:“真人所言极是。
不如这样,我们暂缓批准条约,再派使节前往虎啸帝国,就边境问题进行进一步协商。”
朱玄机知道,这是拖延之策。
但在当前局势下,硬碰硬可能会导致更坏的结果。
“本座遵命。”
他最终答应了下来:“只是希望殿下明察秋毫,不要被奸佞所蒙蔽。
和平来之不易,不能轻易放弃。”
朱标郑重点头:“真人放心,我心中自有衡量。”
离开皇宫,朱玄机的心情异常沉重。
和谈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果,但回到朝堂后,却面临更加复杂的政治角力。
回到真人府,他立即召集心腹幕僚,商议对策。
“李谦已经官复原职,和平条约的批准也遭遇阻力。”
朱玄机直言不讳:“我们必须有所准备。”
未棣担忧地问:“师叔,若条约最终不被批准,两国和平何以为继?”
朱玄机深深地叹了口气:“那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从头再来。
但无论如何,和平的理念不会改变。
只要我玄机还在朝中一日,就会为和平不懈努力!”
夜深了,京师的灯火渐渐熄灭。
朱玄机站在真人府的高楼上,望着星空,思考着下一步的对策。
和平之路漫长而曲折,但他从未想过放弃。
深夜,紫禁城内一片静谧。
朱玄机凭借特殊的身份,悄然进入了养心殿。
殿内灯火昏暗,一位老者躺在龙床上,呼吸微弱。
“陛下。”
朱玄机轻声唤道。
朱元璋缓缓睁开眼睛,看到朱玄机,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微笑:“玄机,你终于回来了。”
“陛下龙体如何?”
朱玄机关切地问,他注视着自己的爷爷,心中泛起一阵疼痛。
朱元璋摆摆手:“老了,大限将至。”
他挣扎着坐起来:“和谈如何?”
朱玄机将和谈的经过详细汇报,包括边境叛乱的平息和条约的初步达成。
朱元璋听完,长叹一声:“做得好。
和平,是朕一直以来的心愿。
只可惜……”
“只可惜什么?”
朱玄机追问。
朱元璋目光复杂:“朝中主战派势力强大,太子又年轻,难以压制。
你刚才也说了,李谦已经官复原职。
这说明,主战派已经开始反击。”
朱玄机郑重地说:“陛下,本座愿意承担一切责任,继续推动和平进程。”
“不。”
朱元璋摇摇头:“这不是你一个人能够承担的。
朕决定,亲自出面,召集百官,为和平条约背书。”.
第1642章 龙体不适!
朱玄机大吃一惊:“陛下龙体不适,还是休养为上。”
“朕的时日无多,”
“若能在生前确保两国和平,死亦无憾.
三日后,朕将召开大朝会,正式批准和平条约。”
朱玄机深深一拜:“谨遵陛下旨意。”
离开养心殿,朱玄机心情复杂。
他既为皇帝的支持感到欣慰,又为爷爷的健康状况感到忧心。
更重要的是,他预感到,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次日清晨,朱元璋将召开大朝会的消息传遍朝野,引起巨大轰动。
主战派大臣纷纷聚集在李谦府邸,秘密商议对策。
与此同时,朱玄机也不闲着。
他连夜草拟了一份详尽的奏章,阐述和平条约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准备在大朝会上宣读。
“师叔,”
未棣担忧地说:“李谦他们不会坐视不管的。”
朱玄机神色平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无论他们使什么手段,我们都要坚守和平的初心。”
未棣犹豫片刻,还是说出了心中的疑虑:“可是,若陛下……”
“若陛下驾崩,情况确实会变得复杂。”
朱玄机直面现实:“但太子朱标素来明理,必不会轻易被李谦等人左右。
我们要做的,就是坚持真理,等待时机。”
就在师徒二人交谈之际,一名侍从匆匆进来:“真人,太子殿下派人来请,说有要事相商。”
朱玄机立即动身前往太子府。
太子府内,朱标正焦虑地踱步。
见到朱玄机,他连忙迎上前:“真人,情况有变。
李谦已经联合多位大臣,准备在大朝会上反对和平条约。
更令人担忧的是,他们似乎掌握了某些对您不利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