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夭寿了,刚成仙就被曝光 第432章

作者:天榜八十天

  朱棣急切地问道:“雄英,究竟应该如何是好?我们的法力都被剥离了。”

  朱玄机看着朱元璋和朱棣,目光中透着一丝犀利,仿佛要洞穿一切:“恢复法力的事情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查清楚这一切背后的真相。”

  朱元璋目光灼灼的说:“雄英,一定要助我们渡过这一劫。”

  朱元璋和朱棣的话音刚落,朱玄机的双眼便一亮,他立即开始掐算,手指飞舞,仙气环绕。

  两人只见朱玄机的身后出现了星辰、日月、山川,一幅天地交汇的景象。

  一阵风吹过,朱玄机站起身来,口中念念有词:“是水!是水出了问题!”

  朱元璋和朱棣听到这话,彼此对视一眼,立刻感到一阵寒气。

  朱玄机走到藏经书架前,从一本古籍中取出一张画符,仔细研读,神情凝重。

  他看了片刻,忽然开口:“水中蕴藏的灵气被掠夺,不仅消耗了法力,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这乃是上古失传的禁术!”

  朱棣霍然站起,面色铁青:“居然有人敢在大明国上施展禁术!此事决不能轻饶!”

  朱玄机深知时机紧迫,赶紧说:“现在重要的是恢复法力。”

  “你们军中之人饮用了这水,法力尽数消耗。”群92、109、2430

  “我这有一瓶九转玉露丹,可以解除禁术之毒,恢复法力。”

  说罢,他打开一道隐秘的暗格,取出一个玉瓶。

  那玉瓶中的九转玉露丹晶莹剔透,每一颗都蕴含着强大的仙力。

  朱玄机详细地解释了用药方法:“此丹须掺入新的水源之中,使士卒们饮用,法力便能渐渐恢复。”

  “但是,要寻找禁术施法之人,方能真正解除隐患。”

  朱元璋沉吟片刻,认真地问:“雄英,此事岂不涉及整个大明国的安危?”

  朱玄机深深地点头:“此乃天下大事,我等须谨慎行事,速速解决。”

  朱元璋和朱棣便立即带着九转玉露丹返回营地,离别时,朱玄机叮嘱道:“小心行事,此事关系重大,不可有失。”

  两人踏着风霜剑急速飞回大明营地,心中不禁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感到震惊和忧虑。

  朱元璋和朱棣迅速安排事宜,立即派出徐达清理了旧的水源,一丝阴霾也不能留下。

  徐达是朱元璋的亲兵,战功赫赫,素来以忠诚和勇敢著称。

  他手持仙剑,带着精锐的队伍奔向水源地。

  朱元璋紧接着命令士兵们搬运新的水源,按照玄机仙人的指示,他亲自将九转玉露丹掺入水源之中。

  ?水源顿时闪烁着淡淡的光芒,那是仙药的灵力在水中流淌。

  朱棣目光沉稳地看着整个过程,然后对营地的人下令:“各位,今夜我们饮用这水,以恢复各位的法力。明日便是新的开始。”

  士兵们相视一眼,神色郑重地点了点头。

  他们知道,这是大战前的准备.

第270章 我们一定能胜!

  士兵们纷纷喝下了蕴含着九转玉露丹的水源,体内的法力逐渐回升。

  随着法力的恢复,士兵们的面色也渐渐由苍白转为红润。

  朱棣和朱元璋则是在军帐中商议着明日的计划。

  朱元璋问道:“四郎,你觉得这禁术之事,与妖清有何关联?”

  朱棣沉吟片刻,回答道:“禁术施法之人非常狡猾,但显然与我们有仇。”

  “结合目前情况,恐怕与吴三桂不无关系。”

  朱元璋叹了口气:“这场战争非同小可,我们要小心为上。”.

  朱棣坚定地说:“我们一定能胜。”

  一夜过去,士兵们在睡梦中感受到身体的逐渐复苏。

  他们体内的法力如同涓涓细流重新汇集成江海。

  晨曦初现,军营中的号角声响起,所有人的法力已经全部恢复了。

  士兵们精神焕发,威武的气息弥漫在整个营地。

  朱元璋站在军帐中,手中拿着一卷地图,眼前摆着朱棣、徐达和常玉春。

  他们的眼神都集中在地图上,正在审视着战局的变化。

  朱元璋开口道:“各位,我们的法力已经恢复,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吴三桂可能以为我们还在虚弱状态,我想我们可以借此机会给他们一个教训。”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问道:“父亲,你的意思是……”

  “诱敌深入。”朱元璋轻笑道,一双狡黠的眼睛流露出锐利的光芒。

  徐达和常玉春互视一眼,都感受到了朱元璋计划的精妙。

  徐达问道:“大人,那我们该如何行动?”

  朱元璋指着地图上的一处关隘道:“我们可以派一部分人马装作败兵,引诱吴三桂来攻打我们的营地。”

  “同时我们则是在关隘附近设伏,待其进入关隘,即可一举将其围剿。”

  朱棣听后不禁点头赞叹:“好计,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借机削弱其势力。”

  常玉春则略显担忧地问道:“大人,如果敌人不上当呢?”

  朱元璋微微一笑:“妖清的吴三桂心切,想必不会轻易放过这样的机会。”

  “但即便他不来,我们也可以借此机会探查他的动态。”

  徐达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么,我们应该派谁去引诱敌人呢?”

  朱元璋沉思片刻,最终看向朱棣:“四郎,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

  朱棣恭敬地回答:“是,父亲。”

  商议了一番后,每个人的任务都已明确。

  朱棣立即组织一批精锐的兵力准备前去引诱敌人,徐达和常玉春则按照朱元璋的指示准备伏击。

  朱元璋站在军帐门口,看着朱棣带着一队精锐骑兵远去。

  他知道这次行动对整个战局有着重大影响,心中不免有些忧虑。

  “父亲,放心。”

  朱棣在离去前回头对朱元璋说,“我们一定能成功。”

  朱元璋点了点头,面露坚定之色:“去吧,为大明而战。”

  朱棣率领队伍远去,留下军营中的严肃和紧张气氛。

  吴三桂的城池中,气氛紧张。

  消息传来,大明士兵无法恢复法力,这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城堡中的战戟声响,金属摩擦声不绝于耳,一股压抑的杀气弥漫。

  吴三桂坐在宽敞的战事厅中央,面前燃烧着一个巨大的铜炉,火焰映照着他阴酷的脸庞。

  他的眼神里藏着野心与决断,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将军们,你们都听到了。大明的士兵失去了法力,这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机会!”

  吴三桂声音激动地说道。

  一名心腹大将犹豫道:“但大人,大明的朱元璋和朱棣不可小觑。我们是否应该再观察观察?”

  吴三桂怒视着这名将军:“观察?再观察就让机会从指缝间溜走了!”

  “你知不知道,现在攻下大明营地意味着什么?”.

第271章 散开!

  ……

  另一位老将紧张地说:“大人说得是,这确实是一个机会。”

  “但我们必须小心,否则一旦失手,我们将失去一切。”

  吴三桂冷笑:“失去一切?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我们也不可能有什么。”

  “如今大明虚弱,我们正可以乘虚而入。此事不容迟疑。”

  老将皱眉,显得有些不安,但未再言辞。

  知道吴三桂心意已决。

  一个年轻的将领站了出来,声音坚定.

  “大人,我愿意带兵先锋。”

  吴三桂看了他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许。

  “好,有勇气!你就是我要的将领。”

  “我决定明日一早就出征。准备充足,我们必须一鼓作气。”

  将领们纷纷表示效忠。战事厅中,战意沸腾。

  夜深人静,吴三桂站在城墙上,凝视着远方的大明营地。

  月光洒在他的身上,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对权力的渴望。

  成功,则一举扫除大明,成就霸业;失败,则可能万劫不复。

  他握紧了拳头,眼神狠厉:“只要能够成功,什么代价都值得。”

  风吹过城墙,带走了他的誓言,留下的只有他深深的呼吸声和内心无法抑制的激动。

  第二天清晨,阳光刚刚照耀大地,吴三桂的军队已经集结完毕。

  战鼓震天,军号齐鸣。

  吴三桂骑着战马,挥舞着宝剑,率领着铁骑,向大明营地进发。

  关隘险峻,云雾缭绕。这里距离大明的营地不远,却是进退两难的险地。

  就是这个关隘,徐达和常玉春选择了埋伏的地点。

  天微微泛白,朱棣骑着座下的天狗大黄站在山头,注视着远方,他的第三只眼透视了远处吴三桂率领的军队。

  “徐达,常玉春,你们准备好了吗?”朱棣问。

  徐达凝视着关隘的地形,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四郎显圣真君,请放心,一切都准备妥当。”

  常玉春则是一脸的严肃:“吴三桂一直想侵入我大明领土,今日我等必须给他一个教训。”

  朱棣点了点头,他的第三只眼中闪过一丝寒芒:“那就等着他们上钩吧。”

  时光流逝,吴三桂的军队渐渐接近了关隘。

  士兵们有序行进,整齐的队形仿佛一条黑色的长蛇。

  徐达伏在草丛中,手中握着一面小旗,心神沉稳。

  常玉春则隐藏在另一侧的悬崖下,手里握着一串法珠,准备随时施法。

  朱棣站在高处,他的眼神中透露着冷酷和战意。

  吴三桂率领的军队渐渐靠近关隘,一切看似平静,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种压迫感。

  就在这时,朱棣突然挥动手中的三尖两刃刀,一声冷哼:“现!”

  关隘两侧的山壁上,突然响起一阵轰鸣。

  数百具巨大的木桩,从山壁中射出,直扑吴三桂的军队。

  吴三桂大惊,急忙下令。

  “散开!快散开!”

  但已经来不及了,木桩犹如暴雨般射下,吴三桂的军队陷入了混乱。

上一篇:兰若仙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