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夭寿了,刚成仙就被曝光 第426章

作者:天榜八十天

  此刻的战场上,不再是豪气干云的激战,而是严肃紧张的撤退。

  每一个士兵的脸上都刻着疲惫和沉重,他们用尽全身力气保护着伤员,严守队列。

  尚可喜带着精兵紧追不舍,眼中闪烁着战意:“今日不能让朱棣逃走!”

  朱棣回头望着紧追的敌兵,眼神里藏着一丝狠厉。

  常遇春赶到朱棣身边,急声道:“将军,我们岂能就这样撤退?”

  朱棣看着他的眼睛,沉声道:“今日之战虽败,但还有未来。我们不能因一时之气,而耗尽士气。”

  常遇春默然片刻,点了点头。

  战场渐渐远去,吴三桂的精兵也未能追上大明的部队。

  朱棣带着部队撤回安全地带,战士们疲惫地坐下。

  朱棣站在高地上,回望远方的战场,眼神深沉。

  吴三桂的府邸内烛火摇曳,他手捧着尚可喜传来的急件,眼神里透露着深深的忧虑。

  “今夜之事,朱棣果然高人一筹。”他喃喃自语。

  侧立的谋士凝眉问道:“王爷,这朱棣的战法诡谲多变,我们当如何应对?”

  吴三桂沉默片刻,叹息道:“朱棣此人不可小觑,大明的策略愈发难以捉摸。我们不能再像今日这般被动挨打。”

  谋士恭声道:“王爷英明,我们必须设法预测他们的下一步行动。”

  吴三桂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准备明日出兵,必须尽快掌握主动。”

  谋士颔首应诺,心中却仍有隐忧。

  与此同时,大明军营内,朱棣、徐达、常遇春三人围坐在战帐中,研究沙盘。

  朱棣沉思道:“吴三桂和尚可喜必然知道我们此次的败退非全然败退。他们定会防备我们的下一步。”

  徐达目光坚定:“那我们何不以退为进,设法诱敌深入,再以奇兵将其击溃?”

  常遇春皱眉思索:“诱敌深入易,但奇兵何从而来?”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缓缓道:“我们可设伏兵,假意败退,引其深入,再以伏兵出击。”

  徐达与常遇春相视一眼,均见彼此眼中的认可。

  朱棣继续道:“不过这需要极高的战略配合,一点破绽都可能让敌人识破。”

  常遇春说道:“只要将军一声令下,我们必然齐心协力,共同执行。”

  朱棣点了点头,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欣慰,望着沙盘,低声道:“这次我们必须赢。”

  三人共同商议了深夜,最终拟定了详尽的计划。

  每个环节都讨论得极为细致,对于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也都有了应对策略。

  夜深人静,三人各自离去,战帐内只剩下熄灭的烛火和沙盘上的山河。

  天刚蒙蒙亮,大明军营里已经一片忙碌。

  朱棣身穿金戈铁甲,手持三尖两刃刀,目光犀利地巡视着战场。

  “将军,一切准备就绪。”

  常玉春骑着战马汇报。

  朱棣点了点头,坐上座下天狗大黄,大声说:“士卒们,今日之战,关系国家存亡,你们可有战胜之志?”

  众士兵异口同声:“有!”

  朱棣满意地点点头:“那么,我们出发!”

  随着战鼓的震响,大明军队一片整齐的铁甲涌动,向敌方阵地进发。

  吴三桂那边得知大明军队出发,心中一动:“朱棣果然果断,我们要快速布阵,不可让他们占得先机。”

  随着两军逐渐接近,战场的紧张气氛越发浓厚。

  大明军队严阵以待,按照朱棣的计划假意败退,引诱敌军深入。

  朱棣坐在高处,观察着战场局势,对徐达下令。

  “退!”.

第256章 还有谁反对?

  ……

  徐达领命,号令士兵:“全军撤退!”

  敌军见状,果然中计,一片欢呼之声,如潮水般涌入大明军队的阵地.

  吴三桂笑着说:“朱棣果然如此轻易败退,大胆追击!”

  就在此时,朱棣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伏兵,出击!”

  一声令下,藏匿于林中的伏兵如箭般飞出,将敌军困在了中央。

  朱棣挥动三尖两刃刀,号令全军:“压制敌人,夹击之!”

  战场上一片混战,吴三桂意识到了自己中计,焦急地命令:“快,组织反击!”

  然而,一切已经太迟,朱棣的计划精妙绝伦,敌军被困得死死的。

  战斗越来越激烈,双方士兵你死我活,拼得不可开交。

  朱棣亲自上阵,手持三尖两刃刀挥舞如风,几乎所向披靡。

  常玉春也不甘示弱,身手敏捷地穿梭在敌人之间,每一次出手都是致命一击。

  战斗持续了数个时辰,最终大明军队以压倒性的优势获得胜利。

  吴三桂的军队损失惨重,无奈撤退。

  在吴三桂撤退之后,朱棣立即决定再次向着尚可喜的封地开始进攻。

  他转头看向徐达与常玉春,沉声道:“吴三桂已退,我们的下一步是尚可喜的封地。”

  徐达躬身回答:“将军英明,只要消灭了尚可喜的势力,整个战局将大为有利。我们定将鞠躬尽瘁。”

  常玉春也神色严肃,表示支持。

  朱棣点了点头,目光遥望远方的封地方向:“出发!”

  数日后,大明军队抵达尚可喜的封地。

  高高的城墙耸立,卫兵严密布防。

  朱棣站在山头上俯瞰整个战场,胸中涌起一股豪情。

  他手持三尖两刃刀,一挥手:“准备进攻!”

  城墙上,尚可喜手握长剑,俯瞰着下方的大明军队,脸上露出一丝冷笑:“朱棣,你真以为我封地会这么容易攻下吗?”

  城下,朱棣率领军队列阵,手持三尖两刃刀的他,眼睛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他深吸了一口气,声音洪亮:“进攻!”

  战鼓声震天地,大明军队奋勇冲锋。

  箭如雨下,城墙上的守军奋力抵挡。

  常玉春手持长枪,舞得风风火火,箭矢根本无法逼近她分毫。

  尚可喜城里的士兵虽然顽强,但在朱棣的精心部署和士兵们的英勇斗志下,逐渐陷入被动。

  大黄在朱棣的号令下,张开大嘴一口吞掉前方的敌军,场面震慑人心。

  城墙上,尚可喜看到局势不妙,急声叫道:“左翼加强防守!”

  朱棣见状,挥刀一指:“左翼压上,给我攻破他们!”

  战场上,刀光剑影,呼喊声、厮杀声交织在一起,似乎一切都沉浸在这残酷的战争之中。

  城墙渐渐被攻破,尚可喜眼看大势已去,急声叫道:“撤!全军撤退!”

  尚可喜的兵马撤退得仓促,朱棣带领大军紧追不舍。

  风呼啸而过,大地仿佛在颤抖,战鼓声震荡云霄。

  尚可喜的心中满是恐慌,背后的马蹄声如同阴魂紧随,他的脸上罩着一层死灰之色。

  朱棣手持三尖两刃刀,气势如虹,他眼中闪耀着决不妥协的火焰:“尚可喜,你无路可逃,今日便是你的末日!”

  尚可喜冷笑道:“朱棣,你以为我就这么容易被捕吗?”

  说着,他发动了一道强大的法术,试图阻挡朱棣的进攻。

  朱棣身后的大黄怒吼一声,冲向那道法术,一口将其吞噬。

  徐达和常玉春也不甘示弱,纷纷施展武艺,攻击尚可喜。

  尚可喜陷入了苦战,他的士兵一个个倒在剑下,他的眼神中满是绝望。

  朱棣看着这一切,心中并无丝毫同情,只有冷然的怒火:“尚可喜,你为非作歹,欺上罔下,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尚可喜逐渐感到力竭,他看着身边倒下的士兵,脸上露出一丝悔意:“朱棣,你赢了!我求你,饶了我一命,我愿归降大明。”

  朱棣的脸上掠过一丝冷笑:“你若真的想归降,早在战争之初就该这样。现在你败了,再说这样的话岂不是笑话!”

  尚可喜听到这话,心中一寒,朱棣绝不会放过自己。

  朱棣挥舞着三尖两刃刀,冷声道:“尚可喜,你的一切罪行今日就要偿还!”

  话音刚落,朱棣手中的刀光闪动,一道璀璨的剑光直冲向尚可喜。

  尚可喜眼见无法躲避,面露绝望之色,只觉得生命在那一刻如同烛火般渐渐熄灭。

  刀光过后,尚可喜的身体慢慢倒下,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不甘和恐惧。

  朱棣将刀收回鞘,背对着倒下的尚可喜,深吸一口气,脸上没有丝毫的喜悦。

  战后的战场总是让人心慰又悲凉。

  破败的城墙,散落的尸体,剑与刀的碰撞声已经消失,只剩下寂静与死亡的气息。

  朱棣站在高台之上,眼神沉重地俯视着这片废墟。

  “将军,战场清理完毕,尚可喜的府邸已经搜刮完,财物将会运回大明。”徐达报告道。

  朱棣点了点头,没有太多的表情:“这些财物将用来赡养战争的孤儿寡母。吩咐下去,不得有丝毫私藏。”

  “是,将军。”徐达肃然应命。

  夜幕降临,大军在一处山头驻扎休息。

  山风呼啸,星光点点。陆肆陆壹叁陆陆伍玖

  帐篷里,朱棣、常玉春和徐达围坐一起,开始商议下一步的计划。

  “吴三桂势力强大,他的城池坚固异常,我们攻打起来不会容易。”

  常玉春皱眉分析道。

  朱棣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坚决:“但我们不能就此罢休,大明的稳定需要我们付出更多。”

  徐达点头,“将军言之有理,吴三桂虽强,但我们正义之师,必能取胜。”

  朱棣看向窗外的夜空,似乎在寻找答案:“我们需要一个精妙的计策,不能硬碰硬。”

  三人陷入沉思,这一夜,他们研究了许多方案,但都未找到完美的策略。

  朱棣的天狗大黄趴在一旁,似乎也感受到主人的焦虑。

  就在众人陷入僵局之时,大黄忽然抬起头,朝窗外望去。

  朱棣注意到了大黄的异动,走到窗前,只见夜空中一颗星星闪烁得异常明亮。

  他眼中闪过一丝灵光,“有了!”

  他转身向常玉春和徐达叙述了自己的计策,两人听后纷纷称赞。

  计策定下后,三人的心情都轻松了许多。

  朱棣看了一眼依旧朝窗外望着的大黄,眼中露出感慨。

  大黄似乎感应到主人的目光,转过头,眼中闪过一丝忠诚。

上一篇:兰若仙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