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榜八十天
朱棣并未回答,与大黄协同作战,与敌人厮杀在一处.
四周的空气仿佛被剑气切割,草木都在这股力量之下摇曳生姿。
神秘人忽然飞身而起,手中一柄短剑飞射而出,刺向朱棣的背心。
朱棣察觉不对,第三只眼一睁,便看清了这一切,身体一侧,让过了这致命一击。
朱棣趁机飞起一脚,正踢在神秘人的胸口,将其击退数丈。
同时大黄张口一吸,将数万仙兵虚影吞入腹中,再化作一股磅礴之力,辅助朱棣。
吴三桂等人见状,都是一惊。
朱棣与大黄快马加鞭地返回了大明皇朝,丝毫没有耽搁。
吴三桂等人虽然火速追击,但还是被朱棣甩开了一段距离。
大明皇朝的皇城,巍峨壮丽,人潮涌动,仙气飘渺。
朱棣迅速闯入内阁,来到了朱元璋的书房。
朱元璋正在书桌前沉思,听到门声,抬起头来,见是朱棣,眼中不由得露出喜悦的神色,笑道:“四郎回来了,这次又有何战果?”
朱棣快步走到朱元璋面前,行了一礼,然后神情严肃地说道:“父亲,此行固有战果,但更多的是一些令人费解的事情。”
朱元璋眉头一皱,问道:“何事让你这般不解?”
朱棣便将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包括吴三桂的背叛、沉沦魔族的袭击、法器的发现等一一叙述。
朱元璋听得眉飞色舞,不时插话询问细节,直到朱棣将整个经过详细描述完毕,方才沉吟道:“这法器……可有图样?”
朱棣摇了摇头,从怀中取出那神秘的法器,递给朱元璋,道:“此物便是法器,但它的来历、作用,我也不得而知。”
朱元璋接过法器,仔细端详。
法器表面有着古老的纹路,仙气缭绕,让人感觉它仿佛蕴藏着无穷的力量。
他摸着法器,缓缓说道:“此物不同寻常,乃是上古神器,怕是有着重大的秘密。”
“吴三桂等人的目的,怕是不仅仅局限于三藩之乱。”
朱棣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寒光,道:“他们若想觊觎我大明江山,岂能得逞!”
朱元璋看着手中的神秘法器,不禁深陷沉思。
这神秘之物自然不是寻常之宝,却又难以解其来历。
朱棣站在一旁,等待着父亲的决断。
终于,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明光,他交还法器给朱棣,沉声道:“此物的来历深不可测,我大明之内,除了玄机仙人外,恐怕无人能解其奥秘。”
朱棣闻言,心中一动。
“父亲言之有理,此事关系重大,我便亲自去找仙人。”
朱元璋点了点头,神情凝重。
“你速去速回,此事不可有丝毫马虎。”
朱棣行了一礼,背上了三尖两刃刀,呼唤座下的天狗大黄,便风风火火地离开了皇城。
长途跋涉之后,朱棣来到了他曾经停留数百年的修行之地。
山中有着浓厚的仙气,四季常春,奇花异草无处不在。
朱玄机便是在此隐居修炼。
他跃上山峰,寻找着朱玄机的居所,心中对那法器的来历充满了好奇与焦急。
终于,朱棣来到了一处悬崖之上的茅屋前,那茅屋虽然简陋,但却隐隐散发出一股强大的仙气。
他敲了敲门,门扉自动开启。
屋内,一位仙者正在炼丹,正是玄机仙人。
朱玄机听到动静,转过头来,看到朱棣,笑道:“四叔,何事风尘仆仆地赶到此地?”
朱棣走上前去,将法器呈上。
“雄英,这件法器的来历不明,你爷爷让我前来请教一下你。”
朱玄机接过法器,仔细观察了一会儿,然后缓缓摇头。
“此物虽然奇特,但我也未曾见过。”
“不过,我可以感受到它蕴藏着极为强大的能量。”.
第246章 秘录!
朱棣的眼睛亮了起来。
“那它的作用呢?”
“是否能找到使用的方法?”.
朱玄机沉吟了片刻,然后说道:“虽然我不知其用途,但我可以通过天地法则来探查它的秘密。”
接着,朱玄机便开始运用神秘的法术,双手在法器上方摆动,法器渐渐发出了迷人的光芒。
时光流逝,朱棣看着玄机仙人的动作,心中既敬畏又期待。
终于,朱玄机停止了法术,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之色。
他缓缓道:“这法器名为‘天封神剑’,乃是上古时期一位神祗的兵器。”
“它拥有封印、破解各类禁制的能力。”
“如何使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朱棣听得目瞪口呆,心中对这神秘的法器充满了敬畏。
朱玄机望着朱棣,朱玄机深深叹了口气,然后从怀中取出一本看似不起眼的秘籍。
“此乃‘天封秘录’,记载着天封神剑的秘法。你既然已成为剑的主人,便可依此学习操纵。”
朱棣双手颤抖地接过秘籍,满脸的敬畏和震惊。
“雄英,四叔定当努力学习,不负此剑,也不负你的栽培。”
朱玄机点了点头。
“去吧,记得勿将此剑轻易示人。”
朱棣连连点头,告辞离去。
回到皇城,朱棣便将自己关在了炼丹房中,开始钻研“天封秘录”。
天封神剑悬浮在他面前,时不时地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这把剑的威能深不可测,朱棣知道,自己若能驾驭它,将为大明带来不可估量的助力。
他翻开秘籍,上面记载的内容深奥难懂,每一个字都仿佛蕴藏着千丝万缕的玄机。
他时而陷入沉思,时而挥舞剑斩向虚空,时而端详剑身,试图领悟其中的奥妙。
在这过程中,他不仅依赖于秘籍,还时常运用第三只眼的洞察力去揣摩剑的秘密。
他的三尖两刃刀也陪着他一同修炼,仿佛也在学习天封神剑的风采。
日夜不停,朱棣浑身被汗水浸湿,脸庞透出疲惫之色,但眼中的坚定和激情丝毫未减。
炼丹房内,他与天封神剑的灵气交融,渐渐地,他开始感应到剑内所蕴藏的上古神力。
就这样过了三天三夜,他终于成功施展了剑的第一式封印术——“天罗封界”。
他挥剑斩出,虚空仿佛被一道隐形的锁链束缚。
一切都静止了片刻,整个房间都被神秘的力量笼罩,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然后,一切又恢复了正常。
朱棣深吸一口气,眼中露出满足的光芒。
自己已初步掌握了天封神剑的力量。
但这仅仅是开始,他还需要更深入的修行,去挖掘这把剑更多的潜能。
他又投入到了修炼之中,每一天都在挑战自己的极限,每一天都在与天封神剑的灵魂进行交流。
时间在修炼中流逝,天封神剑与他越来越合拍,仿佛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
而此时的三藩军营中的大帐内,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人围坐一桌。
帐篷外风声急促,内里灯光摇曳,三人脸上皆是阴郁之色。
吴三桂沉着脸,拍了拍桌面:“诸位,我们的法器被朱棣夺走,大明的力量如今更加强大。”
“若再和大明硬碰硬,我看恐怕胜算渺茫。”
耿精忠抿了口茶,脸上露出担忧之色。
“平西王所言极是,朱棣非同小可,现在连天封神剑也在他手中,我军如何能抵挡得住?”
尚可喜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本来以为此次能借法器之力击败大明,奈何竟被朱棣以神奇手段夺去。我们要不要再设法夺回?”
吴三桂眼神闪烁,沉思片刻后。
“朱棣已掌握法器,我惧我们现在难以夺回。”
“我们此次行动已经暴露,大明势必会防备得更加严密。我们如何是好?”
三人陷入了沉默,帐篷中只剩下灯火摇曳的声音。
耿精忠忽然开口。
“诸位,或许我们可以暂时撤回各自领地,以观大明动向。”
“毕竟,现在硬碰只会白白损失兵力。”
吴三桂和尚可喜都为之一振,纷纷点头.
第247章 奉天子之命!
……
吴三桂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靖南王所言有理,如今与大明对抗并无胜算,不如暂时撤回各自领地,保存实力。”
尚可喜也说道:“此番行动虽败,但我们也不是一无所获。起码我们知道了大明的底牌,了解了朱棣的实力。”
“将来若有机会,我们还可以再图大事。”.
三人相视一笑,似乎已经摆脱了之前的沉闷和失落。
吴三桂站起身来:“既然如此,那便立即准备撤军。我们此番虽败,却也未受大损。”
“三藩之地,仍需我们镇守。将来时机成熟,我们还可再图东山再起。”
耿精忠和尚可喜也站起身,三人相视而笑。
三人随即分头去安排撤军事宜,帐篷外的风声似乎也带着三藩将士的期盼。
军营渐渐沉寂下来,只有三人忙碌的身影,在灯火掩映下,显得格外孤独。
而此时妖清皇宫的紫禁城内,康熙帝坐于龙椅之上,眉头紧锁,眼神中闪烁着怒火。
他手中紧握着一封急报,气息急促,脸色阴沉。
“三藩竟然撤军?”
康熙愤怒地扔下急报:“我康熙何时受过这样的欺辱?”
侍臣们纷纷下跪,颤声道:“陛下息怒。”
康熙愤怒地挥手:“息怒?怎能息怒!我与三藩约定共同攻打大明,现在他们居然在关键时刻撤军,岂不是公然背约?岂不是让我成为笑柄?”
一个文武大臣忍不住出声解释道:“陛下,三藩的行动或许有他们的苦衷,我们不如先派人去询问情况,再做决断。”
康熙一拍桌子,怒道:“苦衷?他们的苦衷是什么?难道是害怕大明的朱棣不成?”
“我早就说过,朱棣只是区区一人,有我妖清万里铁骑,何惧之有!”
大臣们纷纷不敢言语,只是低头听命。
康熙愤怒地站起身来,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的皇宫风光,心中的怒火愈发翻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