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夭寿了,刚成仙就被曝光 第126章

作者:天榜八十天

  于谦一脸刚毅的说道:“皇太后!”

  “眼下,瓦剌大军将至!”

  “太京城中人心惶惶!”

  “陛下活着,更是对我等守太京城不利!”

  “若是到时候,也先用陛下之躯,在城外威胁我大明!”

  “到时候,臣当如何处置!”

  “如今,唯有再立新君!”

  “方可稳定朝中众臣和这太京城百姓之心!”

  孙若微蹙起了眉头。

  一时间。

  难以抉择!

  而另一边!

  朱祁钰当即跪下!

  一脸慌张,朝着皇太后孙若微喊道:“太后!”

  “此举万万不可!”

  “祁钰监国,是为了大明!!”

  “可是,皇兄尚在,祁钰岂能为君!”

  “不可啊!”

  下一刻!

  却见孙若微的脸上,闪过了一抹抉择之意。

  “于尚书说的没错!”

  “瓦剌大军南下!”

  “太京城人心惶惶!”

  “国不可一日无君!”

  “祁镇听信宦官之言,咎由自取!”

  “不能让他再祸害大明江山!”

  “祁钰!”

  “你当为大明皇帝!”

  “为大明而战!”

  哗!

  画面在这里戛然而止。

  是朱玄机撤去了圆光术!

  这一下。

  直接让老朱家的人,都炸锅了!

  朱高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来的。

  他是最先出声的!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瓦剌人的大军,怎么都快攻至太京城下了!”

  朱棣冷哼一声!

  一脸阴沉的打断了朱高炽的话音。

  “你叫唤什么叫唤!”

  老朱也火了!

  朝着朱棣瞪去!

  “老四!”

  “你耍什么威风!”

  “你不是说你的后代子孙没问题吗?”

  “现在看看!”

  “你好好看看!”

  “到底是有没有问题!”

  “你的重孙子,都让瓦剌人给俘虏了!!!”

  此时。

  朱瞻基一脸的阴沉!

  他朝着朱玄机看去。

  朝着朱玄机问道:“玄机真人!”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大明之前还好好的!”

  “怎么就……突然之间,祁镇被瓦剌人捉去了!”

  “瓦剌人的大军,都快要攻至太京城下了!”

  众人的目光,都朝着朱玄机看去。

  若论对这外面情况的了解!

  那肯定是要数朱玄机了。

  眼下。

  这前因后果。

  也只有朱玄机清楚了!

  朱玄机看到众人的目光都朝着他集中而来。

  他也明白。

  这个前因后果。

  他还真得给众人说清楚不可!

  旋即。

  他面无表情的说道:“这事儿,还是要从正统元年说起。”

  “正统初年,太皇太后张氏与三杨治国有道,大明颇有一番欣欣向荣之态。”

  “然而好景不长,正统五年,杨荣去世,正统八年,太皇太后张氏驾崩!”

  “正统九年,杨士奇去世;正统十一年,杨溥去世!”

  “随着三杨去世,太皇太后张氏驾崩,一直以来被皇帝朱祁镇宠信的宦官王振开始崭露头角,兴风作浪。”

  “彼时,皇帝朱祁镇从少年天子长成热血青年,颇有一股安邦定国的雄心壮志,在位初期励精图治。”

  “分别在正统三年、正统六年、正统九年发动了三次大规模北伐。”

  “然而,这三次北伐,也并非是皇帝朱祁镇的功劳。”

  “太皇太后张氏和三杨死后,朱祁镇就蠢蠢欲动起来!”

  “只因为他对大明的太祖爷北征驱逐魔元,定鼎南州,成祖北伐迁都太京,让天子守国门,都是十分的敬佩!”

  “但是,敬佩归敬佩,他若是小打小闹也就罢了,偏偏他听信了谗言!”

  “昔年,魔元余孽顺帝逃回北州,北元一分为二,便是瓦剌和鞑靼。”

  “瓦剌和鞑靼之间,数十年来,互相争雄。”

  “因三杨及明宣宗巡逻的关系,到了正统年间,瓦剌逐步强大起来,并且时不时就南下侵扰大明疆域。”

  “尤其是瓦剌的实权派——太师也先,经常以朝贡为名,骗取大明的各种赏赐。”

  “大明自诩为天朝上国,对于进贡的使者,无论贡品如何,总会礼尚往来,赏赐颇为丰厚,并且按人头派发。”

  “这种情况下,也先不断增加使者数目,最后竟然高达三千余人。”?

  “总揽朝政的宦官王振对此颇为不满,下令减少赏赐。”

  “也先借此为名,挥师南下,直逼太同城!”

  “威胁太京城!”

  “皇帝朱祁镇二十多岁,祖母和一干老臣都已经离世,正是他自己一展拳脚的大好时机,看到北方鞑子如此放肆,颇为恼恨。”

  “王振借此鼓动皇帝,建议他御驾亲征。”

  “朝中大臣劝阻,朱祁镇不听,一来是想要效仿他的父亲——明宣宗曾在杨荣的建议下,御驾亲征,打败汉王!”

  “二来为了证明自己,不比太祖、太宗皇帝差,也能御敌于国门之外,铲除魔元余孽!”

  “此时,大明的军队主力都在外地,仓促之间难以集结。”

  “于是皇帝朱祁镇便从太京城附近,临时拼凑了二十万人,号称五十万大军,御驾亲征。”

  “为了说服自己的母亲孙太后,他把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

  “大军出征之后,没多久,就遇到了大雨连绵。”

  “大军到了太同附近,发现尸横遍野,加之后方粮草供应不及,军心动摇。”

  “于是,朱祁镇已经有心撤军。”

  “但是,王振为了顾及皇帝的脸面,这个没有出征多久就悻悻然回师,着实是有些太丢脸,他便建议绕道蔚州。”

  “那王振的老家就在蔚州,他也有自己的小算盘,要是皇帝朱祁镇跟他回乡,岂不是比衣锦还乡还要吐气扬眉!”

  “蔚州,距离太同城非常近,而瓦剌大军逼近太同,于是,群臣反对,觉得这样耽误时间,容易发生危险。”

  “王振不听,而皇帝体恤王振,便给了他露脸的机会,大军准备开拔,前往蔚州。”

  “不料王振心血来潮,担心大军过处,踩踏自己家的庄稼,而建议按照原路撤军。”

  “等到大军行至怀来附近,辎重反而没有赶上。”

  “于是,王振下令原地驻扎等候。”?

  “就在怀来城外的土木堡,瓦剌大军追上了明军,将皇帝等人困在土木堡。”

  “水源被瓦剌大军掐断,明军陷于死地,军心动荡。”

  “于是,当也先假意议和的时候,明军直接上当,也先趁明军不备,发动总攻,一举歼灭了明军。”

  “这一战,皇帝朱祁镇被俘,王振被樊忠杀死,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埜等大臣战死!”

  “是为土木堡之变!”

  “俘虏了大明皇帝的瓦剌太师也先是又忧又喜,喜的是连大明皇帝都让他抓住了,忧的是不知道该杀该留!”

  “他的弟弟伯颜帖木儿提议,觉得大明的皇帝奇货可居,不如留下他,好向大明索要财物。”

  “也先觉得这个提议好,便留了皇帝朱祁镇一命。”

  “后面便是,皇太后命郕王朱祁钰监国。”

  “太京城中的大官富户纷纷南逃,有的大臣也主张南迁。”

  “以于谦为首的几位干臣坚决反对,主张保卫京师为天下根本。”

  “于谦临危受命,出任兵部尚书。”

  “然后……便是之前诸位所看到的那一幕了。”

  哗!

上一篇:兰若仙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