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路商途 第395章

作者:更俗

  他将指标还给弟弟,明明确确是要少拿二十平方,换成市场价也得两万多,他还以为弟弟能明事理,多多少少补一点,能让他在妻子面前好说话。

  看到妻子王美兰不作声,径直往里屋走去,张殷彪将信封接过来,笑了笑,说道:“数就不用数了,我还能不信你,但我得先收起来!”走进里屋将信封递给妻子,低声说道,“我不能因为一两万块钱,跟自己的弟弟翻脸啊!”

  王美兰默默将信封接过去,也知道为这点钱闹得左邻右舍都知道,不值得。

  张殷彪走回客厅,张殷鹏为掩饰内心的尴尬,又不方便现在就直接走人,便又岔回到刚才的话题上:

  “我听说宿云山能源下一步会给管理层搞股权激励,未来的高层收入会更高,你怎么不想办法回去呢?再回去就算没有办法再当总经理,肯定也少不了你一个副总的位子,你在外面的厂子也可以找个人代管,两边都不会耽搁。”

  张殷彪也没有办法跟弟弟解释:

  做事不是搞投机,哪里会有两边皆沾的便宜等着他?

  手机震动起来,张殷彪从裤兜里掏出手机,见竟然是许久没有联系的钱少斌打过来的电话,接通笑问道:“钱大董事长怎么这时候想到我了,是不是在我身边安排了奸细,时刻在监视着我,知道我今天回东洲?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意图啊?”

  “放屁,谁对你这个鬼东西有屁意图,快出来,”钱少斌在电话里笑骂道,“刚在巷子口遇到周建他爸,说你小子刚刚回家,将一辆破桑塔纳很没有公德心的停在巷子口,挡着我们的车没办法过去。”

  “你老打这电话,不会专程就为了喊我出去挪车吧?”张殷彪问道,“巷子那么窄,你老锦衣归乡,也没必要硬将你的豪车塞进巷子里来吧?真要在巷子里堵住了没有办法出去,你老不会又要差使我帮着抬车吧?”

  “让你挪车咋了,哪来那么多的废话?萧良也在,在我家门前,你快过来!”钱少斌说道,“算了,这附近也没有茶楼、咖啡馆可以坐,你不要动,我们到你家里去……”

  “啊,我家里可没有什么好茶,就只有一些碎沫茶,你们不要嫌差劲啊!”张殷彪一边在电话里胡扯,一边走出家门口,到巷子里迎接……

第740章 是我需要你

  张殷鹏在狭小的客厅里,也听到钱少斌在电话里说要与萧良到他哥家里来做客,难掩内心震惊的看了妻子周蓉一眼。

  他哥张殷彪当初从宿云山能源辞职出来单干,有很多的传言:

  有说他哥跟萧良、钱少斌关系不睦,没有办法在宿云山能源混下去才辞职的;也有说他哥野心太大,觉得萧良、钱少斌给他的待遇太低,提出涨薪甚至持股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才一气之下辞职出来单干的。

  张殷鹏这些年在西港区政府工作,虽然没有混上什么职务,但也算资深公务人员,在一些场合还是有机会跟徐琛、孟臻等原船机厂的老人见面,说上几句话。

  对他哥辞职这事,徐琛他们不会说太多,但张殷鹏也知道他哥提出辞职,萧良曾多次挽留,但最终还是被他哥拒绝。

  不管传言是什么,张殷鹏知道他哥已经错过人生最重要的机遇,而且按照常理,也不可能再有挽回的可能了。

  换作任何一个人站在萧良的立场,短短不到半年时间,将他哥从普通的班组长提拔到合资公司总经理的位子上,结果还不能将其挽留下来,谁都会将他哥当成欲壑难填、不知好歹的二五仔吧?

  这两年多来不要看他哥创办的绿鸿科技,在狮山湾也发展出近百人的规模,但张殷鹏听说他哥身上背负着上千万的贷款,日子并不好过,要不然也不至于拖到今天,也没有从蒋家园后街搬出去,还开一辆不知道经过几手的桑塔纳了。

  张殷鹏这次想将动迁安置指标拿回去,之所以直接拿两千块钱还给他哥将账算清楚,就是担心装客气拿两万块出来,而他哥实在混得不好,直接将钱装进口袋子里去。

  那样的话,他连哭都来不及了。

  他怎么会想到,他哥有些寒心的将两千块钱收起来后,钱少斌紧接着就打电话说要跟萧良过来做客?

  张殷鹏这一刻真是连哭都来不及了,要早知道这一刻,哪怕真出两万块钱,将指标从他哥手里买回去,也是值得的啊!

  此刻,他多少对妻子周蓉有些怨恨,要不是妻子嘀嘀咕咕,他未必能抹下面做这么叫人寒心的事情来。

  张殷鹏却也没有说有客人过来就告辞离开,而是硬着头皮坐在客厅里,腆着脸问他嫂子王美兰:“钱少斌跟萧总,现在还跟哥他有联系啊?”

  “我哪知道那么多事情?”王美兰冷淡说道,眼睛却是热切的朝外张望。

  张殷彪将萧良、钱少斌等人接进客厅里,他也不可能将令人寒心的他弟、弟媳直接赶走,转回头笑着说道:

  “我家里确实是小。赶巧我弟今天还过来谈点事情,你们想坐下来喝茶都挪不出地方来。”

  现在萧良出行也有工作人员随行了,五六个人走进客厅里连转身都困难,其他工作人员就留在屋外的巷子里。

  “张殷鹏,张家老二,这些年一直都在西港区政府工作,”

  钱少斌跟张家是左邻右舍,更何况张殷彪、张殷鹏兄弟俩进船机厂,都在他手里工作过一段时间,给萧良介绍有些诚惶诚恐站起来的张殷鹏,说道,

  “从秣陵工业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刚开始也分配到船机厂工作,后来调到西港区政府去了。”

  “我在西港区政府办综合科工作,很早就听我哥说过追随萧总您创业的事迹,一直没有机会见到萧总;今天真是巧了。”张殷鹏很是忐忑的跟萧良握手。

  他不知道萧良因何而来,心里却奢望能有那么一丝机会被萧良记住,从而改变他在岳父退休后一直坐机关冷板凳的命运。

  萧良前世对精致利己主义的张殷鹏可是太熟悉了,敷衍的笑道:“张殷彪在背后指定没有说我什么好话,”又打量了狭小的客厅一眼,跟张殷彪说道,“你家实在是太小了,要不我们换个地方说话?”

  张殷鹏再不识趣,这时候也只能告辞离开。

  张殷鹏、周蓉夫妇离开,张殷彪他父母也回房间休息去,萧良、钱少斌以及随行而来的徐琛、陈学前才得以在狭窄的客厅里坐下,胡婕帮着王美兰给大家沏茶。

  “你们怎么突然这时候想起我来了,不可能真刚好从蒋家园路过吧?”张殷彪这时候才进入正题,好奇的问道,“还是专门过来看我混得有多惨的?”

  “没兴趣知道你有多惨,反正你也不可能好到哪里去。电动自行车市场的养蛊计划是我亲手拟定的,早期市场又那么狭窄,你不能狠下心来用劣质配件,要坚持走品质致胜的道路,前期能赚一点钱,但又要投设备,又要投工艺,还要做产品技术,在市场真正爆发起来之前,你怎么可能出头?”萧良笑道。

  “本来一个月前萧良就想找你聊的,后来听徐琛说绿鸿年后有比较大的市场推广计划,你可能没有什么心思去想别的事情,也就拖到今天,”钱少斌问道,“现在电动自行车市场怎么样了?我也有一段时间没有怎么关注这一块了!”

  “这一块市场除了还良莠不齐外,主要还是禁摩限摩暂时还没有全面铺开,”张殷彪说道,“就算东洲这边的扶持力度非常大,今年可能占据全国电动自行车逾六成的产销量,但全年产销量很难突破一百万辆,绿鸿想要活得滋润,可能还要熬上三五年……”

  东洲的电动自行车产业是九八年往后才逐步形成规模的,而在此之前津城、秣陵、沪市等地都有不少厂商率先向市场推出电动自行车产品。

  这些厂商最初推出的电动自行车产品,无论是电池,还是电机、电路控制技术都非常不成熟,仅仅是抢先在限摩的一线城市占据市场。

  电动自行车最初投入市场可能仅三五万辆产品,但价格昂贵,技术又严重不成熟,品质显得很低劣,在几个一线城市,给消费者留下很差的印象。

  因此,在东洲厂商推出相对成熟的电动自行车产品之后,虽然在行业内快速将市场占有率提高到50%,但整体市场发育还是偏慢了。

  九九年全国电动自行车产销量突破八十万辆,东洲占到四成,但东洲已经有大大小小四十余家电动自行车厂,每家分摊下来,销售额远没有想象中来得那么高。

  当然,张殷彪要是满足赚点小钱,一年也能赚一两百万的利润。

  不过,张殷彪他创办的绿鸿科技,坚持走品质路线,不仅对零部件以更高的代价精心挑选,在工艺设备上投资也比较大,还坚持做产品技术开发,在产能与市场双双取得突破之前,财务数据肯定好看不到哪里去。

  绿鸿科技这两年单纯看财务数据,都还是小幅亏损的。

  萧良最初拟定的养蛊计划,只是要保证东洲的电动自行车产业,处于一个持续扩张、技术不断完善、提高的状态之中,却是不会管到底哪几家电动自行车能活到最后。

  张殷彪前期既要防止劣质产品有可能做砸了品牌,又在市场开拓、产能扩张以及技术投入等方面保持好平衡,小心翼翼的控制好现金流,优先确保绿鸿能活到市场高速增长期,也确实有些艰难。

  张殷彪将绿鸿科技近来的一些情况,说给萧良、钱少斌知道,笑着问道:“萧总要跟我聊什么?是不是看我混得太惨,准备支持我一把?”

  “我之前说过,你自己创业,要是资金上需要支持,随时可以跟我开口说,找盈投控股也一样,”萧良问道,“你却从头到尾都没有提这茬,现在我要投资绿鸿,你乐意接受啊?”

  “不是没有想过去找你,多少有些自尊心作祟,觉得自己还能撑一撑,就一直撑到现在,”张殷彪有些尴尬的说道,“萧总你要真看得起绿鸿,我怎么可能不愿意?”

  萧良说道:“你应该听说我即将与盈投控股联合对和永电子进行并购重组的事情吧?”

  “嗯,有听说过,和永电子不是都停牌两个月了吗?”张殷彪点点头,表示他知道这事,但不知道这件事跟他有什么关系。

  “蜗巢新科技联合盈投控股对和永电子进行并购重组,新的上市公司将更名为鸿盈科技,我希望鸿盈科技能借这次并购重组,直接收购你的绿鸿科技,同时你个人也需要到鸿盈科技担任高级副总裁,为期至少五年,”

  萧良说道,

  “之前在跟和永电子以及盈投控股的谈判中,就给你预留了五千万港元的股票;你想要更多也没有可能。我也懒,不会因为你,重新启动谈判。除此之外,在你任职期间,这些股票都不可以减持;后续有没有授股、配股,后续再说,暂时没有更多的计划……”

  “啊,鸿盈科技要做电动车?不会吧?”张殷彪震惊问道。

  “鸿盈科技可以做电动车,毕竟收购绿鸿科技不能浪费了,但会仅限于代工,不会做品牌——也就是说,品牌会剥离出去。绿鸿商标品牌剥离出去,你愿意卖给谁都行,但你不能持股。这会跟鸿盈科技坚持做代工、不做产品的承诺违背,”

  萧良说道,

  “之所以年后没有直接找你谈这件事,也是希望你能全心全意的感受一下做市场的艰难;没有这段经历,你的履历就不算完整。你也不用遗憾,也不要觉得我是在拉你一把。就我个人判断,绿鸿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现在是鸿盈科技接下来的产能扩张步伐会非常的快,甚至要比宿云山能源前期的产能扩张还要快得多,是我需要你加入鸿盈科技,来帮助我以及何宏泰负责产能扩张等方面的工作……”

第741章 控制权转移

  和永电子创始人李启昌患癌,年后就飞往美国接受治疗,其婿何宏泰需要接管整个和永电子集团,没有可能将和永电子旗下SMT表面贴装工厂单独拿出来组建新的集团,与萧良携手一起专注于计算机、通讯电子以及消费电子OEM(代工)领域的发展。

  为此,萧良就和永电子向蜗巢新科技以及盈投控股,以增发新股的形式转让控制权一事,与代表李启昌的何宏泰、李琳夫妇以及其他董事展开谈判。

  萧良肯定不想将精力跟资源浪费在其原有的中低端微型电机业务上,希望在接手和永电子的控制权之后,就出售相关业务或直接予以关停,以最快的速度,整合和永电子现有的人力与资源,发展以手机组装代工为主的OEM业务。

  何宏泰的理念跟萧良非常投契,但这么一来,就不再简单局限于溢价增发转移控制权,有可能导致的权益变动了,更涉及和永电子原有上下游供应链的彻底重塑。

  而这一块又涉及很多董事股东更深层次、更复杂的利益关联。

  一些董事股东,原本在和永电子的上游或下游,就有很多投资或实体业务。

  这倒不是吃里扒外,而是这些年来董事股东就是通过这种密切的投资及实体业务合作与相互参股,与李启昌家族形成紧密的利益结合体。

  现在萧良想从和永电子这单一环节,就将原有的利益结合体彻底拆散掉,谈判难度自然是大增;也不是没有可能,但这些董事股权所期待的溢价,却是要比萧良的报价高出那么一丢丢。

  这次转移控制权,萧良同时还希望李启昌家族保留的股份,能直接倾斜到何宏泰、李琳夫妇名下,以便将何宏泰的个人利益与新公司的成长彻底捆绑在一起。

  这原本也没有什么。

  何宏泰入赘李家这些年,为和永电子的发展尽心尽力,做了很大的贡献,却一直都没有机会获得个人的股份,李启昌原本就想着找机构弥补一二。

  问题是李启昌除了李琳这个女儿外,这些年在外面还生养了一个儿子。

  李启昌病情其实已经相当严重了,他担心自己这次赴美治疗失败,就将外室跟儿子纳入遗嘱名单,还使之参与增发新股、转移控制权的谈判。

  萧良这次想将李启昌家族的股份,更多转化为何宏泰、李琳夫妇的持股,自然是遭到李启昌外室的强烈反对。

  在这一点上,萧良也不可能轻易退让。

  整个和永电子他更看重可以说是何宏泰个人;他更不可能让李启昌家族的内部矛盾,带入新的上市公司里来。

  直到三四月份纳斯达克指数暴跌,诱发香港科技股大幅下挫,谈判僵局才得以化解。

  虽然和永电子年后一直停牌,但这段时间与和永电子基本面差不多的多家电子上市公司,股票都纷纷遭到投资者的抛售,股价重挫。

  和永电子总股本四亿股,年初停牌时每股约五港元,萧良最初计划给予40%的溢价,也就是每股七港元承接增发的新股;同时还承诺以同样的现金价格,承接对和永电子未来发展丧失信心的股东及董事手里的老股,以便大家和平分手。

  萧良一开始这个报价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涉及一家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转移,40%的溢价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到四月底,基本面相关的上市电子公司,股价都纷纷暴跌30%、40%,跟互联网概念沾边的公司,股价更是暴跌60%、70%,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形势的严峻。

  萧良这时候还维持原有报价,就显出优势跟诚意来了。

  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哪怕和永电子的股价同期仅仅下折30%,萧良保持每股七港元的新股增发价、老股收购价不变,都相当于给予了100%的溢价。

  因此在四月底,和永电子董事会率先通过萧良提出的相关方案,同意蜗巢新技术投资有限公司,计划以二十八亿港元,承接原股东老股、增发新股总计四亿股,成为和永电子新的控股股东;盈投控股出资以十四亿港元,承接增发的两亿股新股。

  李启昌家族原先持有和永电子一亿四千万股,这次计划向萧良出售六千万老股,以获取四亿两千万港元的现金;其他董事、股东总计将向萧良出售一亿四千万股老股。

  李启昌家族这些年来,除了对和永电子持股外,还在地产、证券等方面有很大的投资,受金融风暴的冲击亏损严重,现在需要套取一些现金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维持家庭成员的高品质生活;同时李启昌外室也将获得高达两亿港元的现金,放弃对李启昌家族其他财产的索取权。

  李启昌家族将在更名为鸿盈科技的新上市公司里保留八千万股老股,将直接放到何宏泰、李琳夫妇名下。

  除此之外,鸿盈科技这次还将额外增发三千万股新股,授予这次受邀加盟以及留任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以及核心工程师团队。

  和永电子目前的SMT表面贴装工厂仅有两千名员工,在何宏泰的配合下,年后就率先往手机组装代工业务转移——萧良未来的目标,不是将现有的SMT业务扩大十倍,发展到两万名员工规模,而是计划利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将代工业务发展到二十万名以上的员工规模。

  这仅仅依靠何宏泰及原和永电子的管理团队及工程师队伍,是远远不够的。

  何宏泰管理能力、技术水平都很强,萧良要对他给予足够的信任,同时又要在鸿盈科技发展过程当中,坚持内地工程师、管理队伍发展优先的原则,那给何宏泰配备的核心助手,就不能随便安排一两名嫡系过去打杂。

  这样的话,让何宏泰感觉这么一个人,是过去监视他的,还是用来牵制他的?

  在宿云山能源发展过程中发展关键作用,展现足够强能力的张殷彪,这两年多时间离开宿云山能源单干,变得越发成熟。

  同时在绿鸿科技发展过程当中,张殷彪跟何宏泰也有诸多接触,较为熟悉,也就成为萧良心目中,加盟鸿盈科技、负责产能扩张以及坚持内地工程师、管理队伍发展优先原则的第一人选。

  当然了,为了弥补中断创业可能产生的损失,萧良计划直接动用七百多万管理层新股,收购绿鸿科技的生产及研发资源。

  鸿盈科技前期以发展手机代工业务为主,但利用已掌握的先进电动自行车技术,为一些日韩品牌代工生产高端电动自行车,直接杀进日韩欧美市场,跟鸿盈科技的发展方向也不冲突,同时也不用担心会跟国内的电动自行车厂商产生竞争,以致影响到他们所掌握的上游技术,往全行业持续扩散、深度渗透的进程。

  除了吸并绿鸿科技发展高端电动自行车代工业务,以及已经进行转型的手机代工业务外,和永电子在东洲的永磁无刷电机工厂以及微型电机联合实验室,不仅会保留下来,还将持续发扬壮大。

  除了电动自动车产业对永磁无刷电机的强劲需求外,除了震动模组几乎是所有手机的必配模组外,更关键还是精密制造、工业自动化以及未来的智能生产、工业机器人等领域,电机都是绕不开的关键技术之一。

  蜗巢科技与和永电子好不容易在永磁无刷电机、伺服电机、高功率电机等领域已经下了两年功夫,下一步甚至考虑进入谐波传动减速器等领域的研发,怎么可能半途而废?

  除开微型电机相关的业务,包括星源时代正积极拓展的电子产品所用线束、充电器、连接器以及电源控制等业务,后续都将陆续转入鸿盈科技发扬壮大,一点点的将鸿盈的版图扩大起来。

  星源时代未来则将主要集中锂离子电池、无菌纸盒及相关精密装备、生产线的生产制造。

  “这一次除了收购老股,通过增发新股,鸿盈科技大约能获得二十八亿港元的资金,用来全速发展手机代工等业务?”

  听萧良交过底,张殷彪震惊而好奇的问道,

  “星源时代这两三年都持续亏损,产能扩张却如此的迅速,员工都快要有两万人,这次全球科技股行情,你到底捞到多少钱?徐琛他都不肯跟我说实话,这小子没良心的哩。”

  “不是我不肯说实话,你觉得我有机会见到萧总,会给自己找不痛快,问他在香港赚到多少钱吗?”徐琛在张殷彪之后接任宿云山能源总经理一职,这次也陪同过来找张殷彪,笑道。

  “我现在对钱真是没有什么感觉了,多点少点,对我来说都只是一个数字,”萧良挠了挠脑袋,说道,“宿云生物的股份分两批出售给鸿臣,在那个往后从香港证券市场套出的资金,大概有两百亿吧。”

  “我能说句脏话吗?”张殷彪拍着脑门问道,“你害我差点咬到舌头知不知道?”

  “你别看我在香港股市捞得多,但砸出去更多啊。星源时代、蜗巢科技累计砸进去一百六十亿了,这次又要往鸿盈科技砸进去三十亿,”萧良说道,“我目前在香港就剩不到四十亿的资金储备——鸿盈科技大规模扩张前期也不可能有什么盈利,需要持续不断通过增发新股或发债获取资金支持,我这点资金,支撑不了几轮的……”

  目前有好几家台资电子厂在计算机代工领域已经站稳了脚,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了,比如后世赫赫有名的富士康。

  这些台资OEM厂商转型发展手机代工业务,有着天然的优势。

上一篇:万界守门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