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路商途 第242章

作者:更俗

  “朱鸿召大概觉得仅用港籍管理人员,占据职能部门的核心岗位,并不足以掌控整个嘉鸿集团,才邀请张健加入瓶装水公司吧?”唐逸凡斟酌着说道。

  沈君鹏点点头,叹了一口气,说道:“姜还是老的辣。朱鸿召虽然是年纪有些大了,原本都已退居二线,但嘉乐科技爆雷,他不得不站出来替朱玮兴收拾这烂摊子,手段还是极强的。都不知道这算是坏事,还是好事!”

  会议室一干人等也是心情复杂。

  朱鸿召手段不强,不能稳住嘉鸿集团的局面,不能成功扭亏为盈,他们持有嘉鸿集团40%的股份,当然也会陷入里面将变得一文不值。

  而朱鸿召手段太强,想要将嘉鸿集团都掌控他的手里,也叫他们头痛。

  冯薇玲冷眼扫过众人神色微妙变化,说道:“我说你们是不是太杞人忧天了?我也不知道朱总为什么对我意见特别大,但我的想法很简单,嘉鸿能尽早扭亏为盈,才更符合星海的根本利益!沈总、乐总个人持股不说,星海持有嘉鸿25%的股份,你们难道真就不担心这些股份都变成废纸?我也不想说朱总将个人恩怨带进来有什么不好,但张健加入,对嘉鸿有利,就是对我们有利。这是我最简单、直接的判断!”

  “难道就非张健不可了?缺了张健,瓶装水业务就发展不起来了?”朱金奇恼恨质问道。

  “朱总,你这话应该去质问朱董跟祎琳总,似乎犯不着对我说吧?”冯薇玲冷冷看了朱金奇一眼,问道,“还是觉得我好欺负?你觉得我在这件事情里,支持或反对,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好啦,你们不要吵了,”沈君鹏说道,“朱鸿召完全没有跟我们通气,就邀请张健加入瓶装水公司,金奇总感到诧异,也很正常。当然,薇玲说的也对,瓶装水业务做起来,首先能将嘉鸿的产能优势发挥出来,避免产能浪费,尽快扭亏为盈,我们持有的嘉鸿股份才具有价值。我们也不可能在这件事上,跟朱鸿召起什么争执。”

  “朱鸿召完全不跟我们通气,这点也有些奇怪。”袁桐迟疑说道。

  “有什么奇怪的?”冯薇玲打断袁桐的猜疑,说道,“朱鸿召一开始就倾力支持朱祎琳做瓶装水公司,目的是什么,你们不是早就猜到了吗?”

  “你说是朱鸿召看到瓶装水业务有做起来的趋势,担心朱玮益那边会要求瓶装水业务回归嘉鸿集团,所以想要促进瓶装水公司更独立的发展,作为日后对抗朱玮益的筹码?”沈君鹏问道。

  “除此之外,我也想不出其他可能了,”冯薇玲说道,“所以,朱总你也不用怨我不吭声,我还指望我在瓶装水公司20%的股份,多赚些嫁妆呢。朱总你跟袁总在越江做得风生水起,不能见不得别人好吧?”

  朱金奇沉着脸没吭声。

  袁桐对沈君鹏说道:“我其实也担心这点。瓶装水业务真要做起来,理应回归嘉鸿集团。朱鸿召、朱祎琳此时不找别人,却将张健请出山,摆明了是想确保瓶装水公司有更独立的地位,同时多少也有针对朱总的意味。将来要是朱鸿召与朱玮益发生矛盾,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麻烦事啊。”

  在座除了沈君鹏外,其他人都没有跟鸿臣此时的副董事长、总裁朱玮益接触过,他对朱家内部的事情更清楚,甚至朱鸿臣的二房,朱祎琳母亲的死,都传言是有疑点的。

  想到这里,沈君鹏也深感朱玮益与朱鸿召将来倘若发生矛盾,对他们确是一桩麻烦,他们到时候还要选择站边。

  袁桐看向冯薇玲,问道:“如果星海收购你所持的瓶装水公司股份,冯总舍得割爱吗?星海倘若在嘉鸿,在瓶装水公司都持有股份,将来不管朱鸿召与其侄朱玮益发生怎样的矛盾,都要从容得多。”

  “没问题啊,瓶装水公司20%的股份,星海愿意给我一个亿,可以拿走;今天签协议都行。”冯薇玲很无谓的说道。

  袁桐脸皮抽搐了一下,强笑道:“冯总在开玩笑吧?”

  “是袁总你先开玩笑的吧?”冯薇玲冷声道。

第464章 出山(三)

  朱鸿召不喜欢住酒店,他就在临近华宥大厦的建设路租下一栋私宅,花自己的钱雇了保安、保姆、厨师以及司机照料生活,却是滋润。

  他活了大半辈子,也有资格享受了,到东洲坐镇收拾烂摊子,原本就非他本意。

  唯一不足的,就是亲儿子朱玮兴不想在公司受他拘束,下班还要听他唠叨,宁可跟港籍管理人员一起住北山饭店里,也不愿意住过来。

  而朱祎琳每天宁可多开一小时的车行驶在颠簸的公路上,早就住到东洲市里,住址谁都不愿意告诉——最多逢年过节时,朱玮兴、朱祎琳过来陪着吃顿饭。

  今天朱祎琳、朱玮兴的车都停在院子里。

  保姆、厨师、司机、保安此时坐在楼下的值班室里,听到二楼客厅里清晰传来的争吵声,面面相觑,坐立不安。

  他们不知道是宁可被责备偷懒,也要找个借口离开呢,还是继续听下去。

  他们也不清楚哪种被开除的可能性更高些。

  “我现在是不是还是算嘉鸿的董事、执行副总裁吧?为什么这么大的事情,我要等到出差回来,看到二十多封职务调动申请,才知道这一切?什么时候,我也成你们需要防备的人了?”

  第一批申请职务调动的六十余人,朱玮兴负责饮料事业部最多,总计有二十六人。

  朱玮兴从沪市出差回来,看到二十六封职务调动申请几乎同一时间送到他办公室来,几乎都快气疯了——他好不容易熬到下班,才将朱祎琳揪过来兴师问罪。

  想想看,九四年秋末张铭等二十多人从宿云生物集体跳槽到嘉乐科技时,萧良是什么感觉?

  哦,萧良那时是暗暗窃喜。

  朱玮兴却完全没有办法窃喜。

  虽然他在饮料事业部主要用港籍管理人员担任经理等关键性职务,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接触,他也知道这次申请调到瓶装水公司的二十六人,是嘉鸿科技那么大烂摊子留下来的难得骨干。

  嘉鸿采取的是事业部制架构。

  除了在集团直接掌握的各职能部门外,饮料事业部直属的员工也就一百人出头一点。

  没有半点预兆,一下子有二十六名基层骨干选择跳槽去瓶装水公司,要是人数再多点,朱玮兴都担心饮料事业部的工作会不会就此瘫痪下来。

  再一个,朱玮兴这次赶到沪市灭火,也是朱祎琳在媒体大肆攻击其他瓶装水厂商,害得嘉乐科技的旧账被人翻出来攻击,他不得不频频出差到各地公关。

  现在可好,外面惹是生非、惹来一堆麻烦不说,朱祎琳还一次从他那里挖走这么多人,他怎么可能不拍桌子?

  朱祎琳没有冯薇玲那么强的气场,看到朱玮兴气势汹汹,难免有些心虚,硬着头皮辩解说道:

  “瓶装水日销已经突破一万两千箱,现在瓶装水公司人手太缺了,考虑到跟集团各部门更好的衔接,能够直接联络经销商,避免打断瓶装水业务目前的发展势头,是我让张健尽可能从集团挑选人手——我也没想到他一下子挑来这么多人。当然,现在这么多人选择到瓶装水公司工作,也证明他们都很看好瓶装水业务的发展。三叔当初重组嘉鸿集团搞事业部制,目的就是鼓励事业部之间的竞争,可没有说瓶装水公司一定要让着饮料事业部!”

  “你不提张健倒也罢了,”朱玮兴拍着桌子叫道,“你难道不知道张健当初是怎么从嘉乐科技出局的?你是嫌嘉鸿现在太安定了,还是没有其他人可用了,一定要将这个包藏祸心的人拉回嘉鸿?”

  “张健是沈君鹏、朱金奇他们踢出局的,我们可没有什么对不起他的。他后来提出来要将种植场拿回去,三叔甚至都没有占他半点便宜,作价三百万,相当于是原价就将种植场还给了他。单就这点,张健心里对三叔,对我们还是很感激的,认为我们比沈、孙他们有人情味。要不是有这层渊源,张健这次还不一定会过来帮我们呢,”

  朱祎琳据理争辩道,

  “我不觉得他会对嘉鸿包藏什么祸心!他与朱金奇有什么私人恩怨,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我们需要考虑那么多干嘛?”

  “这还不够啊,这还不够啊?你是嫌嘉鸿现在太安稳了吗,非要再搞个天翻地覆才高兴?”朱玮兴忍不住要咆哮起来,厉声叫道,“朱金奇怎么可能容忍张健重回嘉鸿,你就没有想过这事?”

  “朱金奇在嘉乐科技做的那些事,相信你早有耳闻,我以为我们没有必要事事迁就他,”

  朱祎琳据理力争说道,

  “嘉乐科技时,郭晓红是财务部负责鲁省公司及经销商核算的,周军这些人是鲁省公司的人员,他们现在都到哪里去了,你不会完全都不知道吧?肖瑞私下找三叔反映的那些事,难道都是故意造朱金奇的谣?我现在有理由相信,在嘉乐科技爆雷期间,朱金奇通过安插到鲁省分公司的亲信嫡系,通过销毁账目、转移存货等方式,至少侵吞上千万货款,多则有可能超过两千万!三叔为了顾全大局,将这些事摁下去了,但不意味着这些事不存在。”

  “不管朱金奇以前做过什么,那是他在嘉乐科技时的作为,跟嘉鸿没有关系,跟我们鸿臣更没有关系。同时嘉乐科技在爆雷期间产生多少损失,我们都全部计提出来了,嘉鸿没有因此承担额外的损失,我们需要多管什么?现在最关键的,是嘉鸿经不起折腾,你懂不懂?”朱玮兴就觉得女人偏执起来太不可理喻,叫道,“这个社会不是你想象的非黑即白!”

  “朱金奇劣迹斑斑,以前不防备,是三叔刚出来收拾残局,不得不暂作隐忍,但不意味永远都不需要防备,也不意味着朱金奇从此就洗心革面,不会再犯,”

  朱祎琳说道,

  “再个张健是加入我的瓶装水公司,又不是直接回嘉鸿,我觉得我们无需太多考虑他的感受,更不要需要找他请示!”

  “……”朱玮兴都不知道要怎么跟朱祎琳说,气得额头青筋不停的跳动。

  “你是不是怕我们瓶装水业务发展太顺利、太出色,一不小心把你负责的饮料事业部比下去?”朱祎琳轻轻问道。

  “胡说八道,幼稚!”

  朱玮兴这一刻像是被踩中尾巴的猫,心脏都隐隐抽搐起来了,怎么可以戳人戳最痛处?

  他暴跳如雷的指着朱祎琳怒斥,又将矛头指向他父亲朱鸿召,

  “你就纵容她这么胡搞!”

  “你不能这么情绪用事,”朱鸿召一直没有作声,这时候才沉声说道,“我还是希望你以后能接手嘉鸿集团,这意味着你要站在嘉鸿集团的层面,去考虑这个问题。”

  “不管站到什么层面,我都接受不了我到今天才知道这事!”朱玮兴愤怒拿起车钥匙,摔门走了出去。

  朱鸿召头痛的看着门玻璃差点被摔碎。

  他理解儿子朱玮兴的出离气愤,只能让他自己去慢慢平复情绪。

  换作别人坐在他的位置,等到最后一刻才知道这事,怎么都会认为是被自己的父亲、堂妹联手给卖了。

  关键朱鸿召他也才提前一天知道这事。

  朱鸿召站起来,将客厅的门重新关好,见门玻璃没有摔坏,又坐回到茶桌后,看着朱祎琳,问道:

  “你现在可以说你背后到底是谁了吧?”

  “啊?”朱祎琳装傻问道,“三叔你说什么,我背后大靠山除了三叔你,还能有谁?”

  “玮兴刚才为什么那么气愤?”

  朱鸿召叹气道,

  “因为他认定你跟冯薇玲没有可能将张健请出来,一定是我出面帮了你们。沈君鹏、孙仰军、朱金奇他们此时也一定认为是我出面请得张健出山,还不知道他们此时心里是如何埋怨我的呢!冯薇玲当初掺和瓶装水项目,我还以为她为摆脱郭晋阳的控制,早就主动联系过你,现在看来,还是我把事情想简单了。事情都到这一步了,嘉鸿下一步很可能会再次分崩离析,难道我连背后是谁都没有资格知道吗?”

  “三叔,你会不会觉得他包藏祸心?”朱祎琳犹豫的问道。

  “我为什么一定会觉得他包藏祸心?”朱鸿召一愣,差点跳起来,震惊的看着侄女,问道,“不可能是萧良吧?”

  朱祎琳耸肩,表示他猜对了。

  朱鸿召痛苦的想要将头上的白发揪下来,苦笑问道:“你什么时候跟他扯到一起去的?这怎么可能嘛?”

  “我为方便到工学院看书,租的房子就在工学院北门,而萧良他到工学院读在职研究生,为了方便盯着蜗巢科技的发展,一直住他家在工学院北门的一套小房子里——所以,所以,我们从去年六七月份就是邻居了!”朱祎琳心虚的说道。

  朱鸿召暗暗松了一口气,蠢丫头没有整个人被骗过去,还不算无药可救!

第465章 背锅者

  朱鸿召走进秀山家园狭窄的小院,走廊前遮阳棚下摆了一张长茶桌。

  小院里除了沿院墙砌一圈素水泥花池,种植一些矮种绿植外,地面铺贴浅白色的火烧岩板,简洁幽静。

  “这两天刚好从朋友那里坑到一罐今年的明前龙井,要不然都没有好茶招待朱董。”萧良从客厅里翻找出一罐茶叶,招呼朱鸿召、朱祎琳、张健三人坐下来。

  “小萧总真是大隐隐于市,”朱鸿召环顾简朴的小院,笑道,“谁能想象东洲首富会住在这么简陋的小院里?”

  “这里是我妈从单位分配的房子,原本我哥打算拿来结婚的。我是这段时间跟工学院有密切合作,工作重心也往这边倾斜,所以才住了过来。一开始祎琳小姐也有很深的误解,”

  萧良指向客厅电脑桌上面挂着的一个玻璃框,说道,

  “诺,我特意将这房子的房证裱起来了,挂在那里。这也省得遇到谁,都要费尽口舌解释我对祎琳小姐没有居心叵测。”

  “……”朱鸿召也不可能站起来走回到客厅,细看那张房证的真假,只是爽朗的哈哈一笑,好像他这次过来,只是跟萧良聊聊,完全没有怀疑他居心叵测。

  改革开放以来,财富故事在这片大地上不断上演、层出不穷。

  不过,他来到东洲一年时间,朱鸿召也接触到地方上形形色色的政商人物,还没有见过谁能比萧良崛起更快,更具传奇色彩。

  朱家在香港经历他们这一代三四十年筚路褴褛的艰难奋斗,除了控股上市公司鸿臣集团外,家族基金还有持有其他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性)等有价证券以及房产商铺等等资产。

  目前家族资产总计将近五十亿。

  这在内地绝对是令人瞠目结舌的一个数字。

  只是在眼前这个年轻人面前,还有多少可以值得自夸的?

  “脑健灵”去年就狂揽四个亿净盈利。

  即便今年的保健品行情要比去年上半年要拉垮得多,但茶饮料业务迅速补上,可以预见南亭实业今年的整体盈利,还是不大可能低于四个亿。

  虽说南亭实业在总的规模还不及鸿臣,但这种堪称奇迹般的崛起速度与揽财能力,只要势头能很好的保持下去,未来的发展空间绝对远在鸿臣之上。

  而想起鸿臣此时的状况,朱鸿召禁不住暗暗叹息:

  当年是他与大哥朱鸿臣出力最多创办而成,其他兄弟姊妹以及合伙人,虽然也有持股,但比例都很低。

  如今他大哥朱鸿臣躺在重症病房里,神志迷离,而他自己的精力也大不及以往,目前只能说是勉强支撑,但高强度持续工作五六个小时,血压就“咻咻”上升,头晕眼花、腰背僵硬,真无当年连夜作战之勇。

  其他兄弟姊妹也没有能成大器的。

  而在下一代,他的儿子朱玮兴还太年轻气盛,不够成熟。

  朱玮益很有城府,也显得成熟稳重,此时颇得一干元老的拥护,以副董事长、总裁主持鸿臣日常工作。

  哪天他大哥不幸病逝,朱玮益也将正式执掌鸿臣。

  朱玮益的母亲,他的大嫂朱王惠珍心胸狭窄是肯定的,而朱玮益会不会城府太深、算计太深,朱鸿召内心深处的担忧也并非全无痕迹,全凭臆测。

  至于朱祎琳,他之前从没有想过她会有接班的可能:

  朱祎琳太年轻了,他想培养,时间也来不及了。

  还有就是他大哥还在病房里躺着,他的大嫂朱王惠珍不敢做得太过分,但他大哥一死,谁知道会不会因为这事闹得朱家及鸿臣集团鸡犬不宁、鸡飞狗跳。

  到时候不要说他朱鸿召了,鸿臣的其他董事会成员,谁没事想去摸那头母老虎的屁股?

  清官难断家务事,更何况他朱鸿召还深陷在“家务事”里。

  哪个家族只要有一个蛮不讲理的,绝对是令其他人畏之如虎,只想着躲、不敢去惹的存在。

  朱祎琳年前提出瓶装水项目,朱鸿召也没有抱什么期待,就想着让她尝试一下,多些历练,省得将来被他大嫂欺负得太狠。

  谁能想到前后筹备也就一个多月的瓶装水项目,投放市场仅一个月,竟然就有一飞而起之势。

  朱鸿召在嘉鸿集团内部也是进行紧急调整,包括调用更多的资金、产能、生产线工人,协调供应商紧急提供更多的包装材料、PET瓶等等,调整一定的广告资源、渠道资源,往瓶装水项目倾斜。

  在这个过程中,朱鸿召不是没有过怀疑,比如冯薇玲为何会大张旗鼓的支持瓶装水项目,还私人掏腰包直接参与瓶装水项目的投资。

上一篇:万界守门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