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路商途 第162章

作者:更俗

  此外,船舶电源系统除了柴油发电机外,也需要配备较大规模的蓄电池组,确保船舶生活生产用电的稳定供给,预防万一。

  阀控蓄电池在欧美早已经是一款成熟的产品,但进口成本较高。

  只要宿云山能源能真正掌握、消化阀控蓄电池技术,以更低廉的成本生产出来,也无需等到正式产生盈利,就已经具备很高的投资价值了。

  “你这艘贼船有点大啊!”钱晋章了解到萧良前期在蓄电池产业版图上的一些想法,感慨道。

  “南亭实业前期能挤出来的资金非常有限,然而阀控蓄电池最好的窗口期就在眼前,容不得我拖一两年慢慢投入,一切只能多靠志远跟钱先生多费心了,”萧良说道,“当然了,我对阀控蓄电池的市场以及技术开发是绝对有信心的。后续参与的投资人,南亭实业都可以额外签一份托底协议,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听你们讨论这些事,真是痛苦,”许建强抗议道,“我现在又参与不了,早知道我先回公司睡大觉得了!”

  熊志远、钱晋章“哈哈”大笑起来。

  熊志远跟许建强说道:“照综批市场这个发展势态,用不了多久也可以启动新一轮的融资了,你有什么好愁的?到时候你套点现,萧良就可以带你一起玩了!”

  华兴集团对泛华商业的注资,是三千万港元置换百分之二十的股份,融资后估值是一亿五千元。

  拿到这三千万港元之后,许建强进一步提升了三期专类场馆的改造规格,拿地建设专门的仓储、物流配套,扩大配套服务团队的组建规模与水平。

  无论是已经进驻综批市场的商户,还是正在招商洽谈的商户,大部分人的视野都还有很大局限的。

  毕竟都只是东洲一地、早年凭借敢闯敢干精神走出来的个体工商户,甚至相当一部分人都只有初中甚至小学文凭,指望他们具有多高的商业才华、多辽阔的行业发展视野,也不现实。

  不过,在这个年代,真正决定一个人发展上限的,也绝非简单的一纸文凭。

  更多还是看个人专注力、执行力以及吸引新鲜事物的学习能力,再加上时代最迫切需要的拼搏、闯荡精神。

  此时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真正的蓝海时代。

  在上千家商户里,不能说个个都具备这些素养,但也不是绝无仅有。

  南亭工业园目前已经签约逾四十家商户入驻创办小微制造企业。

  在泛华商业初步建立的专业团队的协助下,加上熊志远这段时间的不懈支持,入驻商户通过参与展会以及各种联络、接洽渠道,与包括香港转口贸易商在内的海外采购商,已累计达成上百笔交易。

  这里面有一部分是在南亭工业园签约入驻的商户,更多还是东洲地方上的小微型作坊式制造企业。

  虽说东洲这些年发展,也有一批加工外贸型企业脱颖而出,但他们主要做外贸订单,跟入驻综批市场的商户没有什么重合性,规模也非常有限;甚至相当一部分还都是自有海外渠道的港资、台资或日韩企业。

  总之,入驻综批市场、背后有小微企业直接支撑的商户,他们之前没有资源,也没有渠道去联系海外采购商,更不要说独立去直接开拓海外市场了。

  甚至他们都没有这个野心,就想着经营一家作坊式的小企业,能在东洲或者周边地市慢慢发展,占据一席之地就足够了。

  泛华商业除了通过各种渠道促使、协助这些商户,联络转口贸易商、海外采购商,多次组织商户参加展会搞对接,甚至还专门组建了一支关于生产运营管理方面的咨询团队,去指导那些在综批市场设点的小微企业,帮着他们在生产管理、产品设计以及工艺改造等方面做出改进。

  一开始很多商户还是非常不适应的,都觉得泛华商业这些干涉有些过线了。

  然而只要有人愿意尝试,或者说只要有一部分经营企业的商户,视野能看到其中的好处,执行力又在水准线以上,基本上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目前跟海外采购商才促成一百多笔交易,虽然大部分的交易体量都很小,但其中有四笔订单金额在五十万美元以上,在这个年代,在东洲地方就足以轰动了。

第312章 罗智林的酒宴

  越来越多的商户愿意配合更进一步的合作,泛华除了会新增一部分服务费收益,更为直接的受益,就是三期专类场馆的招商工作,在这两个多月里得到快速的推进,在正式开业之前就已经达到百分之七十的入驻率。

  熊志远这次到东洲,主要还是为了参加三期专类场馆明天的开业典礼。

  三期专类场馆占地面积较大,改造投资更高,硬件基础设施投资就高达三千万,也仅开放六百家“店中店”模式的摊铺,租金标准也相对一二期高得多。

  首年租金是六万,其中减免的两万,也都是折抵“店中店”的内部装潢,保证专业场馆内外都以更高的品质,呈现给消费者及省内外乃至海外采购商。

  租金标准相比较一二期场馆提高了两三倍,甚至都远远超过这个年代城区繁华地段沿街店铺的租金了,当然会叫绝大部分商户犹豫观望。

  前期的招商工作进展也就远没有一二期那么顺利。

  不过,倘若进驻专类场馆,更积极参与泛华组织的深层次合作,每年有可能额外获得二三百万甚至更为可观的交易额或者订单,对绝大部分拥有小微型实体的商户来说,一年十万八万的额外开销,就不能算多高了。

  因此,两个多月来,四笔高达五十万美元的海外代工订单以及一大批可能仅有三五万美元的小订单,示范作用极强,一下子就将前期进展缓慢的招商工作打开了局面。

  目前综批市场整体入驻率已经超过百分之八十,预计今年的营业收入将突破五千万。

  虽然泛华商业今年软硬件建设投入非常高,还不可能实现盈利,五千万的营业收入,还远远不能跻身国内一线综批市场之列,但泛华综批市场到现在正式运营都还没有满一年时间。

  泛华广阔的商业前景,实际上已经可以说是初步展现出来了,也将提前一年完成华兴集团注资时做出的业绩承诺。

  华兴集团注资时,在协议里是要求泛华商业九六年实现营业收入破五千万这个目标。

  泛华商业在促进商户对外贸易,促进商户工贸联动这一战略,还才刚刚发力呢。

  南亭工业园小商品集中制造区二期工程还没有收尾,溪口、宿城以及狮山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小商品集中制造区一期工程才刚刚施工、组织招商呢。

  狮山今年总的目标是跟综批市场搞贸工联动战略合作,发展成立两百家小微商品制造企业。

  当然,贸工联动绝不仅仅局限于入驻小商品集中制造区的小微企业,更为核心的还是挖掘乡镇中小型及小微企业的发展潜力及动能。

  贸工联动也绝非搞全品类覆盖,而是集中在家纺、文具、箱包、灯具等几个已经形成一定地方优势的产业类别,进一步深化搞集群式发展,加强上下游产业链的完善;以积沙成塔的手段,在对外贸易形成集群式的优势。

  这种模式发起来,就能将更多的国内外批发采购商吸引到泛华综批市场促成交易。

  交易规模稳步增长,当然也就能将泛华综批市场商铺价值进一步激发出来,获得更高的商铺租金及诸多附加收益。

  倘若泛华商业不急于进一步扩大场馆规模,暂缓投资巨大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单纯从现有的一千多家商户进一步挖掘省内外及海外贸易的潜力,去扩大综批市场的贸易规模,预计明年就能实现两千万以上的净盈利。

  当然,真要这么做,无疑是短视的。

  泛华需要继续建设更多、更大规模的专业场馆,提供更高水平的软硬件配套服务,从东洲及周边地区吸引更多的中小商品制造企业进驻,促使更多有志进入生产领域的商户,到南亭工业园以及即将筹办的宿城镇、溪口镇工业园创办工厂,将这一商业模式真正扎根到地方产业发展进去,才算是将基础真正打牢了。

  当然,这就决定泛华商业短时间内渴望更多的资金注入。

  萧良给的初步建议,就是泛华应该在正对三期场馆、钟秀路北侧征用五十亩商业用地,建设一座大型专类场馆,将专类经营面积扩大到八万平方米,才能初步满足泛华综批市场下一阶段的发展所需。

  只是,单此一项的投资,就高达一亿五千万。

  单纯靠泛华商业自身的积累以及从地方获取一部分配套建设贷款,可能需要三五年后才有可能实施这一计划。

  倘若现在就要进行征地拆迁,赶在年底前组织施工,泛华商业至少需要获得不低于六千万的股权融资才行。

  华兴集团刚参加第一轮注资,在熊志远的游说下,虽然也答应参与第二轮的注资,但肯定不会将第二轮的注资缺口都包圆了。

  目前许建强、熊志远开始在内地以及香港,频繁的接触投资商进行洽谈。

  不要看华兴集团开始时扭扭捏捏,觉得总计拿三千万才换得泛华商业百分之二十的股份有点吃亏,但泛华着手进行新一轮的股权融资,华兴集团却不乐意贱卖了。

  华兴集团明确要求泛华商业新一轮融资估值不得低于两点五亿。

  华兴集团也同意在这个基础上继续跟投一部分。

  许建强个人持股百分之八十,他当然希望估值越高越好,但现在内地投资商还是太保守了,接受不了一家初创企业的融资,在短短三五个月时间内接二连三超幅增涨。

  萧良却始终不答应注资泛华,还拉着熊志远、钱晋章他们搞蓄电池合资公司,他看着当然“心烦”。

  “泛华在新华通大厦持有的物业要是打算出售,我倒是可以推荐几个投资人跟你们接触一下,”钱晋章说道,“现在内地经济发展很强劲,香港楼市持续回升有七八年了,有些地产投资客担心香港楼市虚火,就想着到内地寻找低洼地……”

  香港还是地方狭仄,虽然早已发展为国际大都市,但很多投资人的视野却越来越局限于房产、金融等狭窄领域;在产业方面的进取,此时就已经被台资甩开距离了。

  这一阶段香港投资客进入内地,大规模抄底商品住宅在今后十数二十年内都不会放开,但入手投资商业楼进行经营的已有不少。

  不过,目前这些投资主要还是集中在沪市、广省等少数经济发达城市。

  当然,不要看瑞安化工规模跟华兴集团不好相提并论,钱晋章从业二十多年,在香港富豪圈积累的人脉资源,还是要比熊志远强那么一些;主要熊志远还是年轻了一些。

  “那就拜托钱董了。”许建强说道。

  泛华在新华通大厦还持有近三千万的物业,要是能以最快的速度出手套现,泛华北区专类场馆,下个月就可以征地动工建设了。

  …………

  …………

  罗智林没有参与上午的宿云山能源挂牌仪式,但夜里在东洲大酒店安排了酒宴,专门招待熊志远、钱晋章二人。

  萧长华、钱少斌、许建强、萧良、孙楚辞、蔡春、顾培军、周轩等人作陪。何雪晴更专注南亭实业的日常管理,萧良要尽可能挤出更多的时间,专注于技术研发,与政府部门的联系,更多是顾培军承担起来。

  酒宴开始没过多久,唐继华拉着李博、萧潇不知道从哪里听到消息,赶了过来。

  “阀控蓄电池的产品技术已经在生产线上初步通过验证了,下一阶段就是进一步的测试与调整。我现在还不能百分百打包票说这事一定能成,但九成把握还是有的。”萧良在酒桌上说道。

  “哦,”罗智林意外的看了萧良一眼,又看向钱少斌问道,“少斌你说萧良这话是不是忽悠我们?”

  罗智林是不怎么懂技术与生产的事情,但还是觉得萧良真正实质主导蓄电池厂的整顿、改造才一个半月,提出筹建联合实验室才两个月,这么快就出成果,比他想象的快多了。

  他还想着年底前能有初步的成果,就算够快的了。

  “我可没有九成的把握,”钱少斌说道,“两个月内要拿出各方面都能达到及格线的产品,我觉得可能只有七八成把握。”

  “萧良比较滑头,罗书记还是听少斌的话就行。”萧长华说道。

  “我能把志远跟钱先生拉进来给我背书,还不值得信任啊?”萧良屈道。

  “我们指不定就是被忽悠的啊。”钱晋章哈哈笑道。

  “不管七八成,还是九成把握,蓄电池厂的推进速度,真的比我想象的快多了,”罗智林感慨道,“这么看来,你也不可能老老实实等拿出产品,再进行下一步的动作吧?”

  萧良点点头,说道:“接下来钱先生将与志远先生共同承担起香港公司那边的担子,不遗余力的推动融资工作,但说服投资人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可能一步到位就筹到足够的产能扩张资金。我对宿云山能源接下来的发展建议是小步快跑……”

  罗智林专注的问道:

  “蓄电池厂后续的发展要怎么走出一个小步快跑法来?”

第313章 小步快跑

  萧良之前就在电话里简单说过钱晋章将与熊志远共同承接香港公司的股份,将合资这件事做实。

  他们现在对外统一的说辞,就是钱晋章从熊志远手里收购香港公司百分之五十的股份,共同推动下一步融资工作,促进宿云山能源的快速发展。

  至于如何小步快跑发展宿云山能源,还没有来得及在电话里细说。

  萧良将下午跟熊志远、钱晋章提及宿云山能源发展方案说出来:

  “小步快跑,就是不等筹到足够资金再着手进行大规模的产能建设,也不等产品技术完全成型,不等生产线方案彻底成熟,而是现在、立时推动新的厂区、新的产能建设……”

  “……第一阶段,宿云山能源就直接找银行贷取两千万建设资金,先在市经济开发区拿地启动新厂房建设,依照最新的方案,先建设第一条新的生产线。后续每融到一条生产线的资金,就着手一条新生产线的建设,滚动着往前建,不停顿。在这个过程中,产品技术、生产线方案上也会持续发展改善,也是发展改善到哪一步,就用到相应的生产线上,争取最快的速度出产品。等产能扩张到一定阶段,再回过头来对之前的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提升。”

  “真的可以这么搞吗?”罗智林听了这个方案,也有些惊讶,忍不住看向钱少斌问道,“我是不懂工厂运营,但萧良这话,我怎么听都觉得这事有点不靠谱啊?”

  见罗智林问他的意见,钱少斌苦笑道:“正常说来,不可以这么搞。我个人的意见,也是没有必要这么冒险。”

  萧良下午离开蓄电池厂后,就跟熊志远、钱晋章、许建强三人在一起去了还没有正式启动改造建设的中试基地。

  钱少斌以及孙楚辞、蔡春,还是在罗智林他们从市里赶过来之前,才在大酒店听萧良说及这一方案。

  钱少斌肯定不支持这么搞,孙楚辞、蔡春也都觉得不可思议。

  这哪里是小步快跑?

  这简直是放马狂飚啊!

  不过,萧良执意这么搞,而且已经说服了熊志远、钱晋章参与进来。

  钱少斌的反对,萧良也只是一笑。

  钱少斌就是这样的性格,水平够高、性格谨慎又耿直,做事执着专注,但这决定了可以将生产运营、产能扩张建设等方面的事务放心交给他。

  他会比谁都怕出篓子!

  罗智林神色凝重起来,对萧良说道:“你这么决定,肯定有你的理由,说来听听。”

  萧良说道:

  “目前国内蓄电池市场需求很大,又处于新老产品交替过渡的关键时期,进口阀控蓄电池成本过高,国内替换产能规模又非常小。这是宿云山能源快速发展、弯道超车极难得的窗口,不容错过……”

  “……宿云山能源前期推出的阀控蓄电池产品,技术含量可能没有多高,各方面的性能可能刚刚达到合格线,跟同期进口的产品不好比,但这没有什么关系,只要相对传统的第二代富液式蓄电池有足够的优势就行。这时候决定能否快速占领市场的关键因素,就是价格了……”

  罗智林说道:“我有点明白过来了。你所说的小步快跑,就是前期不追求盈利,纯粹是通过不断的融资去支撑产能建设,快速将产能规模做大起来,抢在新老产品交替过渡的关键阶段,以足够廉价的产品,去占夺足够大的市场份额?”

  萧良点点头,说道:“宿云山能源完成初步的产能建设,同时又抢占到足够份额的市场,这是需要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产品及生产线技术也会相对发展成熟起来。等到那个时候,蓄电池厂再从市场收割利润不迟。”

  “你这个小步快跑方案,跟嘉乐此时实施的模式有点异曲同工的味道啊。”唐继华这时候感慨道。

  “是的,只不过嘉乐灵芝液是通过不断融资,将大量的成本疯狂的消耗在市场营销与推广上,去抢夺市场份额。蓄电池厂则是不断融资扩建产能,以足够低廉的价格以及产能规模去抢市场份额,”萧良说道,“两者的共同点,就是前期很多工作都难免显得粗糙跟准备不足,但都希望在占得足够市场份额之后,再作进一步的精细化管理,从后续的精细化管理中获取利润。”

  当然,宿云山能源与嘉乐模式最根本的不同,就是保健品市场注定会遭受一场大劫,嘉乐能不能扛过去,真的要看嘉乐众人的祖坟能不能冒青烟了。

  而蓄电池市场除了当时正处于市场新老产品交替的起始点外,更为关键的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像移动通讯基站大规模建设等新应用场景在接下来几年会不断涌现出来,使得普通型阀控蓄电池市场也将以爆发式的势态高速发展起来。

  市场没有问题,萧良亲自参与主导的技术发展更不会有问题,既然产能建设有加速的可能,他为何要放慢脚步?

  说到底还是他现在手里能抽出来用于产能扩建的资金太有限,才不得不暂时放弃对宿云山能源的持股。

  只是这些理由,萧良暂时还没有办法更理直气壮说出来,

上一篇:万界守门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