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片苏叶
周奕明白她的意思。
这个年关夜,他与小凤凰又同饮数杯后,便去寻妖女圣女,没成想,她们真的在练功。
一个朝至阴修炼,一个朝至阳。
看似互补,其实是互不服输。
周奕到来,才让她们停歇下来。
陪着两人聊到大半夜,他管理好时辰,掐着跨过开源元年的时间点,驾驭轻功,倏忽出现在藏书楼。
这一次,他不仅作画,还展露箫技。
虽然费心,总算把每个人的情绪都照顾到了。
元月一日,隆重的朝会正式展开。
这是在一年之始举行的最盛大的典礼,寓意告别旧岁,开启新政。
周奕领着六人一道参与,皆是盛装出行。
钟鼓鸣响,鸿胪寺礼官引着百官入宫,奏舒和之乐,行大礼,上寿称贺.
节日越盛大,规矩就越多。
好在不用操心琐碎事,跟着流程走便可。
周奕带着小凤凰等人首次在朝臣前露面,意义非凡。
在典礼进行中,他将青璇、秀珣她们的神情瞧在眼中,心中逐渐安定。
一切,都在朝着他期望的方向发展。
开源二年年初庆典过后,巨鲲帮的卜天志紧急传讯,收到消息后的周奕坐不住了,杳无音信的师父,终于露面了
……
第225章 世间悲欢(终章)
春风拂过雍丘之北,使冬日未尽的凉意浸透阳堌。
黄昏时分,暮霭西收,城外官道旁,既有梅花夭斜,亦有草芽新绿。
不过,与春日生机勃发的景象相比。
阳堌城前最招路人眼球的,还得是一名管家打扮的老者与旁边的年轻人。
正是阳堌曹府的孙管家与本代最杰出的传人曹承贤。
曹家是商贾世家,原本只是在雍丘附近小有名气。
现如今,却站到了旁人意想不到的高度。
当年周天子默默无闻时,曹家老太爷曹芮年慧眼识人,很早就派人追随到南阳。
被派去的人,自然就是曹承贤。
阳堌的人几乎都知道,这位曹家公子,一直帮着天子做事,可谓是简在帝心。
开源元年,他至各地收集名贵药材。
药贩山主见他挑选草药格外精细,便询问药材走向,后得知都是送往东都紫薇宫中的。
天下间的药商中有不少比曹家家业大的,但能将药送入紫薇宫,只有零星几个。
阳堌曹氏,正是其一。
晓得曹家的底细,故而看到曹承贤与孙管家在城门口等人,且已连续不少天了,心中难免惊疑,不知是什么人物值得他们兴师动众。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
赶着夕阳落山,有一位拄着拐杖的白发老人在大批侍卫的护持下,加快步伐走向孙管家与曹承贤身边。
一见这位,城中之人皆露出匪夷所思之色。
曹老太爷竟亲身迎接!
在议论声大起时,正有一辆马车自城北而来。
阳堌城内的人不及反应,曹家的人带着惶恐兴奋之色,集体迎了上去。
“曹芮年叩见陛下!”
老太爷这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传出,不仅让周围人的说话声戛然而止,甚至在那一刻,呼吸都停滞了!
众人不由怀疑,自己是否听错?
那一头,曹芮年已带着曹承贤等人摆出大礼。
可是,老人忽然发现自己被一股力量托住,腰腿弯不下去。
心中激动时,马车中传出一道声音。
“免礼了,曹老请上车一叙。”
话罢,马车帘帷掀开,露出一对少男少女。
晏秋与夏姝跳下马车,面含笑意与曹芮年打了声招呼,搀着老人上车。
二人待在曹家的那段日子里,曹芮年待他们极好。
故而此时再见这位老人,他们表现得十分热情。
可以想象,这一幕画面传出去,曹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又将改变。
众目睽睽之下,曹芮年登上马车。
很快,车厢中传出笑谈之声。
马车继续前行,孙管家与曹承贤这些人,有人开路,有人跟在马车身后。
不久后,整个阳堌城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江湖人,都陷入一种狂热的气氛中。
周唐新建才一年。
可万国归于九州的盛世气象已是彰显无疑。
相比于前隋,周唐只用短短时间就让诸多平民生出归属感。
无论是轻徭薄赋、兴建学宫开设科举、更完善的监察制度,还是各种利民增强生产的政策,都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改变,以及因对未来的期待而产生的奋斗欲。
对于百姓而言,东都的天子,已经是极为理想的圣明君主。
所以.
一听说周天子到此并进入曹府的消息,没有人能把持得住。
不过,城中激烈谈论的多,没人有胆子在这个时间去曹府拜访。
对于曹家来说,这是一个特殊的夜晚。
曹芮年的心中无限感慨。
天下间论有福之人,他绝对能排得上前列。
昔年做寿接福,是周奕亲手布道,与夏姝晏秋一起做的法事。
时过境迁,回头再看。
用“有福”来形容太过低调了。
周奕出黑了不少次,可给活人“接福”,唯有曹老太爷。
故而,他给曹芮年留下四个带有美好寓意的字:“福寿绵延。”
翌日一早。
天蒙蒙亮时,从曹府出来的马车朝南边的雍丘而去。
周奕走得早,但道路两旁都是人。
热情的阳堌城民,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贤明君主的尊敬爱戴.
这一路上,晏秋与夏姝叽叽喳喳,说着城中的各种变化。
周奕多数时候都在旁听。
从两人口中,不难得知“阳堌变得更好了”这一事实。
总之,他这皇帝当得远比广神成功。
这个世界中,练武之人也是生产力。只要有管治天下的实力,加上不乱折腾,百姓不说生活得多好,至少不会饿死。
“师兄,你说师父此刻还在雍丘吗?”
“在。”
晏秋没开口,一旁的夏姝好奇接话:“师兄怎知道的?可是曹老太爷瞒着我们,只悄悄告诉你了。”
虽说是卜天志将消息带入东都。
但消息的源头在曹府,夏姝有此一问实在正常。
周奕点拨道:
“师父故意露面便是等我们去寻,自然会在雍丘等待。”
晏秋夏姝皆露出迫切之色。
他们好长时间没见师父,甚是想念。
又有好多问题想问。
马车速度渐快,师兄妹三人极有默契,入了雍丘之后,也不管别处,径直朝夫子山方向去。
当年太平道场被烧毁,房舍建筑无有留存。
后来天下平定时,有臣子提议在夫子山上建造宫殿,毕竟,此地极有意义。
周奕不想劳民伤财,便拒绝了。
只叫人简单修葺,盖了几栋小木楼。
若无意外,师父应该就在夫子山上,三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然而.
才到山下八里外的村庄,三人透过马车窗扇,愣愣地看向一栋农家小院的竹篱笆外檐。
那里,正有一名身形消瘦,背着药箱的白发老人。
老人身旁,还有一对中年夫妇。
村妇怀中,抱着一个孩儿,不断向老人感谢。
“药以文火去煎,这半月内,不要让孩子吃到冷风。”
“是,多谢道长,多谢道长~!”
三人的视线毫无遮掩,正在朝那夫妇叮嘱的老人反应过来,转头看向停在道旁大柳树下的马车,一眼望见车中三人。
他那长长的眉梢垂至眼角,此刻带着慈祥笑意。
朝那对夫妇摆了摆手,老人伸手制止了想下来的三人。
“师师父~!”
夏姝和晏秋见到老人更为苍老,话语不禁哽咽。
角悟子来到马车边,准备登车。
“师父。”
周奕也唤了一声,看到老人脸上更深的皱纹,他心有明悟。
跳下马车,将师父扶了上来。
角悟子入了车厢,负责驾车的章驰人马合一,让三匹拉车的骏马缓缓行走,几无颠簸之感。
“不错,你们三个都长大了。”
“师父~!”
夏姝与晏秋一左一右,坐在了角悟子身侧,瞧着师父枯瘦的手,想到过往种种,一时间心疼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