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出大唐 第479章

作者:一片苏叶

  这一年的年关,不仅南方诸地割据、群雄争霸的格局变换。

  南部武林的变化,也将是翻天覆地的。

  江湖人的眼界,全然不一样了。

  且与古早的四大奇书相比,太平鸿宝从第五奇书摇身一变,成了众多武林人心中最渴望得到的秘籍。

  几乎可确定,这是一部天人宝书。

  有着匪夷所思的力量

  ……

  虚行之、李靖等人上前见过之后,也在周奕的安排下先入九江城。

  宋阀三人一道走了上来。

  他们对周奕的态度,与在岭南时又有不同。

  准确来说,是更加友好。

  想到岭南山城那一战,宋鲁眼中全是善意。

  难怪天师在山城中仅是破招,没有主动出剑,原来是留手了。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能压抑自身伟力,不争高下,考虑主家人的感受,这份心境甚至比武学境界还叫人佩服。

  一旁的宋智,也目含敬意。

  抛开年龄不谈,他感觉面前的青年,全是前辈高人的风范。

  旁人称呼他为地剑,在岭南,他的剑法首屈一指。

  而心目中的剑中君子,就该是天师这份性情、才情。

  这一刻,宋智是发自内心地钦佩。

  他看了宋缺一眼,暗自比较一番。

  大兄是用刀之人,故而,大兄也要排在天师后面。

  宋智抢在大兄之前,问道:“天师,可否请教一个问题。”

  “你要问方才那一剑。”

  “是的。”

  这时的宋智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向老师请教问题的学生。

  若岭南宋家子弟见到二爷这般,必然会有强烈违和感。

  不要说宋鲁,就连宋缺也投来目光。

  从林士弘展露的功力来看,且不提他的武学境界,他借助秘法,只看战力,也许能与武道大宗师较量一番。

  就算周奕对武学的感悟更深,可一击之下便斩杀他,着实叫人绞尽脑汁也想不通。

  以宋缺的眼力,尚且只能猜测个大概。

  他看向周奕时,发现他露出微笑,没卖关子,直截了当道:

  “那一剑其实没任何技巧,林士弘于我而言,破绽太大了。”

  他们认真倾听,不放过周奕接下来说的每一个字。

  “他将紫血大法熔炼在水中,以极寒领域控制,再构筑类似精神实质的身外元神躯壳,从而让元神与元气完美契合。想法不错,但根底太差,一味取巧,把自己都骗了。”

  “这股极寒劲力能凝在水中,故而推动大浪,生出巨力。可惜,相比于我的寒劲,他这个有些不够看,精神修为同样如此。”

  周奕的声音轻飘飘的,听上去像是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宋智与宋鲁,差点也觉得‘理所应当’。

  可转念一想.

  不对吧,林士弘再有破绽,凭他展露的战力,那也是江湖上屈指可数的存在。

  宋鲁抚须时,险些将一把美髯拽下来。

  大家思考问题的角度完全不同。

  如此差距,真叫人伤感。

  宋缺说道:“天师可否让我体会一下天地之力?”

  “这有何难?”

  眼下风雪正急,周奕顺手便可借力。

  一旁的宋智瞪大双目,只见周奕手中一团真气,如实质水流,可拟无穷之态。

  倏忽之间,风雪像是受他引导。

  朔风转变了方向,与鹅毛白雪卷作一团,眨眼成一条风雪之龙直冲宋缺!

  天刀一刀劈出,风雪之龙随之裂开。

  刀气带着风雪余劲冲向江面,咔咔声响,冰封的江边,断开一道巨大裂缝。

  周奕笑问:“怎么样?”

  “神奇!”

  宋缺兴致大浓,揣摩道:

  “仿若无形,却绵绵有力,让人深感这天地的无穷浩渺宽广,仿佛无法战胜,精神稍有破绽,立时就是惨败。难怪林士弘一败涂地,就是有十个他,也断不是你的对手。”

  话罢,心中既有感激,又觉得眼前青年更看不透了。

  这等武道秘辛,竟不曾保留。

  周奕顺着他的目光,瞬间猜到他在想什么,笑问:

  “宋老兄精神无缺,只从刚才一刀威势来看,更胜岭南之时,自不是林士弘可比,可是生出与我一较高下之心?”

  周奕正觉技痒,劝说道:

  “其实武道境界高并不代表战力一定更强,譬如东晋边荒时的燕飞,他能开启仙门破碎虚空,却被孙恩的至阳无极拷打。”

  宋智与宋鲁听着听着,感觉不对味了。

  忙用眼神提醒大兄。

  天师劝战味道太浓,二人眼神中的大抵意思是‘打不过的,大兄不可因战意昏头’。

  宋缺朗笑一声,微一拱手:

  “承情了,倘若宋某有机会更进一步,再来向天师讨教。”

  在岭南山城中,他心中模糊。

  此时门清着,晓得难有胜算。

  他看向南方,目色幽深,忽然又转作一脸正色:

  “南方割据许久,此番终于平定,我宋家虽深处岭南,隔千山万水,但始终属于九州之地。正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待天师定鼎乾坤之后,我岭南宋阀,也当随天下大势,遵奉皇命。”

  此言一出,一旁的宋鲁宋智虽有惊讶感叹,却也觉得该当如此。

  大隋鼎盛时,岭南有天刀坐镇,一样不拿上令当一回事,只是保持默契,彼此维持脸面。

  故而俚僚各族,只晓得宋阀,不遵从隋皇。

  此番,宋缺的承诺,将改变岭南近百年的格局。

  土皇帝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面对天下间即将出现的最特殊的一位帝王,岭南宋阀的改变是必然的。

  宋智与宋鲁在一旁,认可大兄的智慧与判断,朝着周奕所在,一齐作揖。

  宋阀三位掌舵人的态度,足以代表整个山城。

  从苍梧、郁林到整片南海,马上便会改换旗帜。

  对周奕来说,这是今年年关又一个好消息。

  他也笑着回礼,并邀请宋缺一道去往九江城。

  没成想,宋缺拒绝了。

  他提到两桩事,第一便是寻自己的儿女,所以南方事了,即刻动身去长安。

  第二桩事,便是近来的江湖传闻。

  传闻中不仅有杨公宝库、邪帝舍利的消息,还说到破碎虚空的秘密。

  这个地方,自然是长安。

  周奕作为知情人,猜想是大尊那帮人在搞鬼,于是提醒一番。

  宋缺告谢,再对两位弟弟几声嘱咐后,便朝北方而去

  ……

  九江城正在经历一个极为特殊年关,战斗厮杀,满是血腥味,但一样热闹。

  街道上的喊杀声逐渐变成议论声。

  于是,那些躲藏起来的城中居民在确定安全后,也打开门户。

  稍一打听,晓得城内换了主人。

  得知林士弘被斩杀,普通民众喜上眉梢。

  当年铁骑会在九江、豫章等地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他们虽被灭掉,可林士弘手下类似的势力不在少数。

  他一死,让不少与他有仇的人大声叫好。

  这个年关,哪怕是见到许多死人,也觉得是喜庆的。

  于是,城中居民,又开始置备那些过年该有的习俗。

  此地兵卒虽多,但受到极强的约束,没有哪个有胆子去骚扰百姓。

  桃符悬挂,爆竹声音接连响起。

  肃杀萧飒的九江城,正以极快的速度恢复烟火生机。

  在这个瑞雪纷飞的日子,身处乱世的普通人,战火停歇、过上安宁日子,这便是他们最朴素的愿望。

  浔阳宫前,陆续有军阵走过。

  城内有大批降兵降将,其中不乏为非作歹之徒。

  所以,在分散降兵之前,还要筛选一番。

  那些罪大恶极,最招民愤的,查证属实后,一律斩首。

  如今南方已定,这些事也有时间做得更细致。

  虚行之将各般俗务整理过后,进入浔阳宫中汇报。

  那栋望江楼上,周奕看过一遍,只是稍微提出几条意见,其余就按照虚行之的方法办了。

  虚行之将周奕所说认真记下后,又拱手道:

  “新年伊始,主公可想好作何年号?”

  年号?

  周奕自觉失职,还真没想过。

  当下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贞观、开元。

  二凤都快修仙去了,这些年号,恐怕只有慈航静斋和净念禅院有关的人知晓。

  不过,大唐之初确实是盛世,开出一片全新气象。

  周奕心中闪过一阵亲切感,对于建什么国,什么样的年号,他倒不在乎颠覆这些称谓。

  大唐、贞观.这些都很好。

  只是转念一想.

  倘若什么都不变,岂不是让武林圣地的人以为他们又对了?

  想到国祚更替,又想到江湖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