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出大唐 第358章

作者:一片苏叶

  侯希白看了对面师妃暄一眼,又看了看周奕,心道一声“师姑娘对不住了”,跟着把李元吉的话接走:

  “这区别在于,堡主得了慈航前辈授意,若支持李渊,说明他就是一心师太口中的天道有序。否则,就是李渊的儿子,也可能是你李元吉。”

  李元吉笑意多了一分:“这些又有何意义?”

  侯希白笑道:“从元吉公子的话听来,李阀对巴蜀一点也不关心。”

  “当下支持周大都督的人占据绝大多数,解堡主有一意孤行的嫌疑,这便不符合解堡主的身份。当初三家盟会时,为的就是巴蜀稳定,现在,却要自食其言,将巴蜀拖向分裂之中。”

  “我想,上到巴蜀各大势力,下到巴蜀百姓,没有人愿意接受这种结果。”

  侯希白一展折扇,彬彬有礼道:

  “当然,解堡主有自己的理由与苦衷。所以恳请将这个理由说出来,也好让蜀人解除对解堡主的误会。”

  周奕微微一笑,老侯够朋友。

  解晖知道话语有诈,他没有犹豫,说道:“我自然支持阀主李渊。”

  一心老尼一甩拂尘,接过话:

  “数百年前,燕地有一方士名曰卢生,他曾受始皇之命入海求仙,回来遇始皇,献一册古书,书上有句话‘亡秦者,胡也’。”

  “至西汉时,上林有柳树,枯僵复起,虫食叶成文:公孙病已当立。后来汉宣帝刘病已果称帝。”

  “这世间早有谶言,至大隋末时,众皆闻之:‘杨花落,李花开。桃李子,得天下’。”

  “故解堡主所行,合乎天道。”

  周奕朝老尼看了一眼,料定她没说真话。

  正待反驳。

  忽然一道笑声从屏风后传来:

  “哈哈哈,一心道友,原来你也擅长掐算。”

  众人正觉谶言玄妙,这世间信奉神鬼之道的大有人在。

  这时思绪被断,寻声望去。

  只见一位鹤骨松姿,神采英拔的老道后负长剑,抚须含笑走出。

  正是道门高手,袁天罡。

  他一来,便道出了一心师太的身份。

  “袁道友。”

  老尼也打了声招呼,袁天罡与其余人仅一个眼神交互,朝解晖点了点头,便继续道:

  “贫道久治周易,略通玄黄,看得一些天文历法。论及人面骨相,亦得人伦龟鉴赋、气神经、骨法,今日听得一心道友奇妙谶言,晓得原来是同道中人,心中尤甚欣喜。”

  “贫道夜观天象,见紫微星有变,抛龟打卦,也得谶言一条,恰好拿来与道友品鉴。”

  “当真是天缘凑巧,妙哉妙哉。”

  巴蜀之人露出异色,自然晓得袁天罡大名。

  若论相算,谁能与他相比?

  看他往殿中踱步,于是竖耳倾听,以窥探些许天机。

  “茫茫天地,不知所止,日月循环,周而复始。”

  他悠悠念完,看了周奕一眼。

  石青璇感到熟悉。

  正是当时周奕见到袁天罡时说的那句话。

  却不知,这是周奕从《推背图》上摘来的第一象。

  大殿中稍有沉默,正琢磨这句话。

  合一派闭目的通天神姥睁开了眼睛,散发出一股精神锐芒。

  她抖了抖浑身的宝石美玉,带着女僵尸的表情,以低哑浑浊却仿佛能渗入人体精神的声音道:

  “老身在与幽冥界沟通时也听到此谶言,却模模糊糊不得真切,今得袁道友解惑,只觉道法自然,奇妙非常,果如一心道友所言,周而复始,这便是天道有序。”

  这一下可不得了。

  竟连通天神姥也开了金口。

  袁天罡观星辰天象,神姥直通幽冥地府,上达九天,下至九幽,这谶言,不知比东都民谣靠谱多少万倍。

  慈航老尼皱着眉,梵清惠问:“作何解?”

  侯希白很想当嘴替,这时候旁人说出来更妙。

  心中纵有回响,却差了一些。

  但没等他操心,一旁的石师妹就开口了:

  “昔武王伐纣,克商受命,肇基宗周,周天子为天下之主。茫茫天地,无有止境。日月贞明,循环千年,又到了周而复始的时刻。”

  “这个周,自然是周大都督。”

  “商纣失民心,杨广亦失民心。方今群雄,唯大都督得民最深。”

  梵清惠不及说话,又听石青璇道:

  “当年广成子创《长生诀》,并邪帝舍利付于黄帝,后传至周天子手中。长生诀多年无踪,大都督莅江都,乃耀于世。今舍利复现于巴蜀,岂不也是印证?”

  “无论是江湖纷争还是问鼎天下,都已合乎袁道长之谶言。”

  “况且.”

  “所谓的杨花落,李花开。李有很多,李轨、李密、李渊.也许是他们中的某一位。”

  少女的声音不大,却有力,她将所听所见尽数道来:

  “但在这几位李姓霸主中,李密反叛旧主,李渊贪花痴色,李轨勾结外族。”

  “师太论谶言,与这些人相比,周大都督受民爱戴,在巴蜀除贼灭恶,治古寨瘟疫,呵退觊觎巴蜀之异族,更有让巴蜀长久稳定的体恤之心。”

  “难道,只因师太这一句牵强附会的谶言,解堡主就要孤行己意,枉顾无数蜀人的殷殷期待吗?”

  慈航老尼无言以对,心中懊悔,不该拿此谶言,但有些话不能当众去说。

  而一众巴蜀势力听之,顿有热血冲头之感。

  没错,说的对!

  大殿之中,气氛大变。

  “堡主当三思~!”

  有人气愤:“这些人如何与大都督相比?!”

  还有藏在人群之后的在喊:“堡主支持李渊,难道是因为李阀许下了高官厚禄?”

  范卓与奉盟主适时劝道:

  “解兄,你可曾记得我们当初立下三家盟会是为了什么?”

  “巴蜀的安定,该在第一位,解兄!”

  望着那些原本支持自己的人,这时也倒向了川帮和巴盟。

  本来下定决心的解晖,这时也瞬间茫然.

  ……

第167章 剑斩佛魔!

  镇川楼中喧声四起,众人目光聚焦在解晖身上。

  这位武林判官浓眉大皱,正冥思苦索。

  凉国与西秦的人在解晖说出支持李阀时,就已不抱希望。

  他们各自占据着河西、陇右,与关中为邻,既不能放任李阀夺得巴蜀,亦不想看到江淮独大。

  解晖思考时,两家话事人在做眼神交流。

  来自西突厥的统兵大帅罗渡设低调地坐在更靠下方的位置,他如一尊塑像般纹丝不动,就连一旁的蒙顶好茶也点滴不尝,全程竖耳倾听。

  李元吉心急如焚,双手按住扶手急着想站起。

  雷霆刀秦武通与柳叶刀刁昂一左一右,按他肩膀。

  李建成帐下高手丘天觉低头耳语:

  “元吉公子切勿鲁莽,人言虽众,但有圣地支持,且这里是独尊堡,决定权始终在堡主手上。”

  李元吉闻声镇定下来,忽然察觉身旁传来异动。

  觑了一眼薛仁越与李仲琰,发现二人表情有异,不过也没放在心上。

  扭头看向堡主。

  解晖冥思回忆一心师太对他说的那番话,在千夫所指之中,他豁然坦然。

  不被旁人理解让他有种孤身只影的寂寞感,可自觉没有做错,且在与梵清惠一个眼神对视接触后,心中迟疑已烟消云散。

  “解兄,你可要改变主意?”

  范卓与奉盟主复问道。

  说谶言论道理,解晖的决定没有一个能站得住脚的。

  周围吵闹声逐渐安静下来,一众巴蜀势力等着他回答。

  一心老尼干硬的腔调抢先响起:“此地是巴蜀独尊堡,无论解堡主做什么决定,贫尼都会支持。”

  她带着厉色看向周奕,周奕没理会她,目光落在了道信大和尚右手边的老僧身上。

  石青璇轻声提醒:“那是大石寺的真言大师”

  就在这时,解晖朝镇川楼二层大殿压了压手,止住所有杂音。

  那黝黑的脸上已瞧不见迟疑之色,他目扫众人,朗声道:“解某依旧支持关中李阀。”

  话音方落,四下哗然。

  众人难以理解,心中抱怨愤怒,但又有种无可奈何之感。

  慈航老尼与圣僧就坐在一旁,这便是堡主不可撼动的底气!

  再看向周大都督时,更感诧异。

  相比于已是一脸怒色的范帮主和奉盟主,他可平静太多了。

  站在周奕身后不远处的解文龙面色一沉,制止了想上前说话的郑纵。

  镇川楼中的一切都落入解文龙眼中,巴蜀的局势可谓是清晰透彻。

  爹不知是在装糊涂,还是真糊涂。

  “解兄,你.!!”

  范卓真的生气了,解晖视若无睹:“范兄,我意已决。”

  奉振语气不善:“这是解兄的决定,还是独尊堡的决定。”

  解晖断然道:“奉兄,独尊堡将支持李阀。”

  三大势力掌舵人的对话已是擦出浓烈的火药味,一般势力根本不敢插话。

  不过,却也有胆大之人。

  眉山郡中,来自绥山派的掌门人龚平站了起来:“解堡主,你代表不了蜀人。”

  内堡老管家解志凌一改温善,厉声叱喝道:“龚掌门,你要与我独尊堡为敌?”

  那龚掌门虽忌惮这话,却还是硬着头皮说道:

  “黑风寨大贼杀本派数十人,又在临邛郡作乱,大都督灭之,本人如何能不支持大都督?”

  “说的好!”

  眉山郡、临邛郡诸多势力齐齐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