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出大唐 第312章

作者:一片苏叶

  海陵的李子通只接受朝廷给的官职,却不去江都。

  沈法兴占据毗陵、吴郡,将隋宫诏书丢入了垃圾堆。

  一郡太守有什么好封的?

  沈法兴趁着杨广发丧这段时日,一路从吴郡打到余杭,自封梁王。

  同为梁王的萧铣更是一步到位,沿袭梁朝旧制,设置百官,追谥从父萧琮为孝靖帝,拥兵十万,在巴陵称帝,建元鸣凤。

  并且,他大手一挥,连封七王。

  手下大将郑文秀,被封楚王。

  听到这个消息后,好邻居林士弘只觉被冒犯。

  你也是楚王?

  于是将宫廷诏书撕成碎片,在豫章郡称帝,国号为楚。

  称帝那一天,林士弘面色发紫,有种紫气东来之感。

  南部得到消息更快,待杨广驾崩与江都拥护燕王传至中原之后,东都百官岂能认同。

  为何是燕王?怎不是越王?

  诏书我们没看过,就是萧皇后说了,那也不算。

  况且,要立新帝,也该在东都。

  于是,洛阳群臣拥立杨广之孙越王杨侗为帝,追谥杨广为明皇帝,庙号世祖。

  等消息传到关中时,李阀阀主李渊拥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

  在兰州与李阀挨着的西秦霸王薛举不落人后,称帝建立西秦。

  尽有河西之地的李轨也相继称帝,建立凉国。

  只在月余时日,足足冒出六位皇帝,反王更是难以计数。

  北方还有梁师都、刘武周两大突厥走狗。

  中土混乱的局势,让塞外之贼蠢蠢欲动。

  天下间的世家、宗派也纷纷下注,一波又一波人奔向那些中立势力,寻求更多支持,以图霸业。

  去巴蜀寻找独尊堡、巴盟,川帮这三大势力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帝崩历第四十一日。

  两位着灰色棉袍的中年文士驻足在枫林宫前,此地亦是蜀岗十宫之一。

  地如其名,宫苑前正有一片枫林。

  这两位分别是范忆柏、邱晖,为太府寺的太府卿、太府寺少卿。

  一个正三品,一个从四品。

  他们身后跟着的那名书生,正仰头朝“枫林宫”的门头上瞧,那三个字写得苍劲有力。

  宫苑守卫正要上前问话,范忆柏从怀中摸出一块令牌,那守卫便退了。

  “周先生,随我们走吧。”

  “好。”

  周奕冲二人笑了笑,迈步时又问:“两位高卿不是掌管财货库藏吗,怎会在枫林宫中行走。”

  他语气随意,范忆柏、邱晖却不敢怠慢。

  范忆柏道:“先生有所不知,我二人随先帝来江都之后,他知晓我们有此爱好,便一直被安排在枫林宫书库整理书卷。在东都时,虽有管理库藏之责,倒也是这般行事。”

  邱晖露出一抹追忆之色:

  “先帝在江南任扬州总管时,就网罗学者来整理典籍,城中大乱之前,我二人还带人至此。枫林宫本是先帝常来的地方,后来渐渐疏远,书库也交由我们打理。”

  周奕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在范邱两人带领下,周奕辗转几个院落,来到了巨大书楼。

  两人陆续介绍,从《长洲玉镜》,说到《区宇图志》。

  只这两书,便有一千六百卷。

  “这卷《诸郡物产土俗记》费了好些心力,乃是诏命天下诸郡按照各地风俗物产地绘制。”

  在邱少卿介绍下,周奕还看到了三卷《西域图记》。

  里面是有关西域的山川、风俗等资料。

  翻开一看,书中有地图,有记述,还有穿着民族服装的各族人的彩绘图。

  此书是裴矩搜集编撰,合四十四国。

  邪王把这书册搞出来,也是费了巨大心力。

  他们一边说书,一边说杨广的事,比如提及“今于大隋盛世,图书屡出”。

  杨广坐在皇宫中,忽然想到这一出,便对着手下人一番指点,要他们去做。

  于是,便成书一万七千多卷。访求遗散的图书,更是有近四十万卷。

  这件事做得很成功,他亦很满意。

  某一天,他灵光一闪,想到了运河,马上叫人去挖。

  想到高句丽,那就打一下。

  仿佛一切都和他想象中一般简单。

  如果都办成了,他就是自己理想中的圣帝。

  事实却是异想天开,搞得天怒人怨,被万人唾弃。

  于是从东都仓皇离开,躲避现实,来到江都摆烂。

  周奕自我感觉,像是更懂了杨广几分,这货该死得很,害得天下大乱,却又有几分可悲。

  至少从太府寺这两人看来,只在成书这一爱好上,他们对杨广多有追思。

  周奕一路看到工程技术、天文历算、医学等书籍,这都是广神的小爱好。

  甚至,在书楼中,还有“飞仙”这一机关。

  范忆柏走到二楼,朝地上的木板一踩,幔帘卷了上去,书柜的门随之自动开启。

  见识过鲁妙子将自己埋葬的安乐窝机关。

  面对杨广的一点小机关,他自然不以为奇。

  “周先生,你想看的东西便在这里了。”

  周奕闻言朝书柜中一看,登时眼前一亮。

  不愧是当皇帝的。

  他首先看到的一部,便是《黄帝九鼎神丹经》,接着便是《彭祖摄生论》。

  后部典册,还有务成子、老子、关尹、庚桑子、老莱子.

  《鬼谷子天髓灵文》.

  “两位高卿自去忙吧,我便在此看看。”

  范忆柏与邱晖对视一眼,正要告辞离开,周奕忽然又问:

  “陛下收集的典籍都在这里吗?”

  范忆柏道:“东都还有许多。”

  邱晖咳了一声:“那边还有丹炉呢,只是还没开炉。”

  周奕听到这里,不禁笑了。

  当皇帝的果然都想长生,又有些恶趣味想到,广神这丹炉落在东都没用上,是否被二凤夺了去,晚年正好开炉。

  范邱二人觉得周先生有点冒昧。

  笑话先帝,你也该避着人才是。

  与周奕话别,二人走到书库一楼,站在门口朝后张望。

  “老范,你说他与独孤家到底是何关系?”

  范忆柏拉着他走远,低声道:“独孤阀主有个女儿就在江都,据说与他关系亲密。”

  “独孤阀主不是只有一个女儿么?”

  “就是这位。”

  范忆柏思量道:“你要具体问他消息,那我也不知。不过,他武功极高,恐怕能算当世最顶级,未来有望成为三大宗师那样的人物。”

  邱晖砸了砸嘴:“独孤家也真是厉害,怎这样会挑。独孤老奶奶若是不在了,有这位坐镇,依然是高枕无忧。”

  他又道:

  “如今这世道乱得很,拳头硬一些,比虚飘飘的名头要好用。”

  范忆柏附和点头,又感慨道:“听说宇文化及带着杨浩去到魏郡,让杨浩也称帝了,真是乱啊。”

  谈到这些,邱晖不由想起一件事。

  他露出一丝慎重紧张之色:

  “陛下发到清流的诏书石沉大海,江淮军那边,李靖与一名徐姓将军联手往西攻下永安郡,就在十日前,这竟陵郡与南郡派出人手,前往安陆,太守鱼具容不战而降。

  这鱼太守还曾发急信朝张大将军求援,誒~!”

  他叹了一声:

  “事态变化如此之快,江淮之间全归那大都督了。这人也真是沉得住气,竟还未称帝。”

  范忆柏捋着胡须满脸愁色:

  “此人非同小可,早有一剑斩杀魔门宗师的凶悍战绩,在一众反贼中,他势力最大,风评最佳。你有所不知,我听内史省的人说,从南郡派去安陆劝降的人,出自飞马牧场。”

  一听飞马牧场,邱晖的脸上更沉重了。

  “那牧场巨富,战马无数,却一直在商言商,若是他们也倒向江淮军,那.”

  他叹口气道:“我大隋的未来真是艰难无比。”

  范忆柏明白好友的心情,不想说丧气话,于是不往下接了。

  何止是“艰难无比”?

  明白人都知道,洛阳、长安、魏郡三位与江都争夺正统的隋氏帝王,只不过是别人的傀儡。

  当世大隋,唯余江都一隅,群寇环伺。

  张大将军、镇寇将军再厉害,也不可能打回天下。

  一城即一国,大隋,或许已经结束了。

  两人心情沉重,便换过话题。

  比如聊聊书楼的这位,听说有人看到他和独孤家的小姐在皇城城楼上颇为暧昧。

  说起这些,心情又放松不少

  周奕一连在枫林宫的书楼中待了七八日,沉浸在道家典籍之中。

  其中有不少书,是他此前也没读过的。

  或许是武学境界提升的关系,复看道家经卷,他又有了全新感受。

  尤其是在楼观派的秘法上。

  左游仙气神分离,善母是精神实质合以元气。

  种种思绪交织,原本只是看到剑罡同流这条道路,如今却是迈了一大步。

  治经、修炼,又三天过去。

  帝崩历第五十二日。

  独孤凤过来找人,将他带回独孤府。

  就和初次见张须陀一般,大家又在独孤家的厅堂中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