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有一个软饭王系统 第485章

作者:宋象白

冯浩觉得简直更新了自己的历史观。

跟之前上课或者其他历史书历史教材不一样,叙事方式不一样,思想也不一样。

牛逼的作者就是他指着一坨屎说是花,你就觉得那是花,他指着另外一坨屎说那是冰激凌,你就觉得那是冰激凌。

会跟着作者的思路走。

之前学过蝴蝶效应的理论,说一只南美洲的蝴蝶扇动翅膀,可能引发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作者认为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最后造成的影响可能改变世界。

但是万历十五年的作者提出了一个完全相反的观念。

在这本书里,作者提出了一个大历史观,在作者的大历史观里,普通人,牛逼的人,包括名臣,皇帝,真正能做的事情都很少,你以为你能做的很多,改变很多,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终究被消弭了。

就是你很难改变历史,历史有自己的惯性。

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同学,十岁就当皇帝了,一开始是张居正把持权力,等于是小傀儡,等他亲政后,他二十多年都不上朝,不想上班,躺平,他跟文官集团对着干,但是干不过,他反抗的方式就是不给文官加官进爵,不给官位换人,比如礼部尚书死了,那就死了,不给升新的礼部尚书,这个位置就没了,导致最后高级官员越来越少。

但是他最后也没有熬赢,大概一个人的命,很难熬过好多人,最后输了。

基本上明神宗就是一个大宅男,躲在皇宫里不出来,但是事情还是做的的。

他跟我们现在的牛马一样,其实也想过努力,只是他在奋起努力和躺平中反复横跳,最后选择了努力躺平,不上朝啊不上朝,今天不上朝……

“万历皇帝真正意识到,他实际上只是紫禁城中的一名囚徒。”

他只能在紫禁城里,没有电脑玩,只有妃子玩,还要工作,其实比现在的宅男更苦一点,也不一定,现在宅男没有妃子,但是有电脑游戏,有抖音,有可乐。

冯浩看完,脑子蒙圈了。

被塞了很多新的历史知识。

莫名其妙的看懂了明朝的历史政治制度。

阅读进度:(100/100)。

抽奖。

“宿主认真阅读畅销书《万历十五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认知,打开了新的看历史的角度,认识了一条新的历史观点,奖励宿主万历皇帝明神宗的书法造诣(有练习时长要求),明神宗少年受张居正严格教导,书法极佳,曾经为大臣写匾额,但是张居正担心他骄傲自满,沉迷书法,劝诫:帝王宜重德轻艺,刻意收敛才华。”

冯浩:……老张真的跟现在的家长很像。

……

第580章 补回来

第五百八十章:补回来

……

遨游了万历十五年。

到中午了,图书馆的人少了一些。

依旧安静,这里大家很自觉,如果要接打电话,会自觉的出去打。

刷手机也不会外放很大声,或者戴耳机。

随机找书真的很有意思。

如果你觉得生活出现bug,或者遇到什么困扰,可以选择去书店或者图书馆认真的逛一次,随机挑选一本顺眼的书,认真开始看。

在你思想的困境下,迷茫时,读书。

这跟刷抖音获取知识是完全两种方式,刷抖音有时候也能获取知识,但是那是碎片化的,而且干扰太多,选择太多。

你要是能读书,认真看一本书,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进步,放下纷扰,读书。

冯浩看完书,觉得总算把这段时间飘起来的自己,收一收了。

安静的看完一本书,不说知识收获和其他,只是能坐下来看书这件事本身就感觉很好。

看一本好书,值得发个朋友圈。

冯浩拍了书封,拍了一下图书馆,然后发圈。

今日份图书馆任务完成。

他的朋友圈更新频率还好,没有每天更新,但是也不会空太久。

上个朋友圈九宫格发了很多合影。

其中有凌将军和凌部长的合影,其实冯浩的朋友圈能认出来的,也没几个人。

普通人对国家大事并不关注,哪怕觉得像,也觉得不可能,只是觉得他跟什么长辈的合影。

正常人也不会跟探照灯一样去研究别人的朋友圈。

但是懂得人,一眼就懂。

懂了,反而不会跳出来叨叨。

其实现在人看朋友圈的越来越少,发的也少了。

大约是因为朋友圈还是挺影响情绪的,如果看到朋友圈的人都在旅游,就自己当牛马,会觉得不幸福,看大家各种晒,不如不看。

冯浩没有刻意炫耀,他发圈就两种,一种是记录,一种是情绪所致。

情绪所致是大约有一种想夸夸自己的感觉,我真牛逼,看完一本书了,开心。

中午舍友们约了一块吃午餐。

好运来小炒店走起。

回来非得弥补这段时间的空缺,要多吃几顿。

别的味道不说,这个价格真是天差地别,外面的食物好贵。

尤其是首都,几百块感觉是基础,动辄成千上万,那生活压力老大了。

他们在学校觉得八千块奖学金是巨款,去首都可能一顿夜宵都不够,干光了,那个消费层面有点夸张。

回到学校就正常多了。

四个人吃小炒,敞开吃也最多一百多。

中午,冯浩请客。

他们扎扎实实点了四个肉菜。

尖椒炒黄牛肉,粉蒸肉,红烧小鱼,宫保鸡丁。

清炒随便时蔬,玉米烙(大乔保留食物),青菜豆腐汤(这个汤也很神奇,就是菜叶子,但是不知道为何,在那些米其林大店,都喝不上,大店里的汤好像很腻歪)。

冯浩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跟毕业的学姐一样,喝惯了学校十块钱一份的汤,喝不完外面几十几百的汤了。

很多豪华的大店,汤都是例汤,一人一份,一份一百多,喝完,好像说不清什么感觉,总之有点腻。

即使拥有味蕾buff,冯浩也挑不出多少毛病。

这家店,生意好,食材新鲜,老板炒来炒去就这几个菜,手熟,就做的好吃。

其实很多大店,也是厉害的厨子,但是炒好,摆盘,上菜,传菜,专门包厢服务员,这样一道道过手,再好吃的也没有锅气了。

这小店后厨烟熏火燎,锅气十足。

冯浩本来还担心自己有了味蕾增强buff,会没吃的。

没想到回来还是很习惯的,学生街的面线糊和好运来小炒,经得住考验,不愧是自己放假回家都念念不忘的食物。

不过昨晚杨处打包回来的烧烤很一般,这边老板的烧烤,价格低廉,就是批发的那种冷冻肉,都不用化,拿过来,锅里油炸,烤一烤,下猛料,卖的还挺快,但是真的不贵就是了。

这也不是杨处要省钱,学生就那个条件,真买不到太高大上的东西。

太贵的店这边开不起来。

联合学院那边勉强还行,但是烧烤这种,也没有太贵的。

当商家发现便宜的也可以卖很好,就不会再自己增加成本了。

……

除了大乔,一人两碗饭起步。

大乔在宿舍吃了一堆零食,又把玉米烙一盘大都归他,一碗米饭都没有吃完。

冯浩早上跑步,加图书馆来回,两碗米饭很轻松。

肖哥向来比较能吃,肚子里油水少,他吃了三碗。

杨处吃了一碗半,第二碗饭装的很少,他感觉自己去首都几天胖了,吃的稍微有点多,稍微节制一点。

吃完饭,一块回宿舍。

冯浩也要回去午休。

学习做事不能急,中间要适当的休息,牛马都要打盹。

回去路上,路过书店,杨处说要去买本书。

冯浩他们就跟着进去了。

书店摆最明显的位置是考研秘籍,考公秘籍,还有一些最新的国家政策方面的书,然后就是各种最新的畅销书,以及一些老的畅销书,余华老师的之类的,灵异的也很多,还有一些鸡汤。

总之书店摆放书还挺鲜明的,因为地方小,集中的位置摆放的书就会尽量有用,尽量好看,尽量畅销。

杨处拿了一本红色大部头,就是那种看封面就很难看懂的书。

他去结账。

冯浩没有特别喜欢的书,主要感觉去图书馆也挺好,基本都能找到,买回宿舍反而不好好看了。

大乔低头玩手机,肖哥翻书,但是也没有买。

结账那边有个姑娘低着头,另外一个姑娘一边干活一边说她:书柜没有擦,桌面也没有擦,杯子也没有洗,昨天我来也是这样,今天还是这样,你一天到底在干啥,你哭什么?我说的不是事实吗?你站在这里哭,以后你出去工作,老板说你两句,哭能解决问题吗?我不是你男朋友,不会哄你,你下次再这样,我要跟老板说了……

大约就是两个人交接换班。

站着哭的那个小姑娘还挺好看的。

干活的小姑娘有点微胖,但是手脚很麻利,虽然在说教,但是手上动作没停。

杨处过去买单,她还道歉了一句:“不好意思,没有控制好情绪,这本56,有会员卡吗?会员卡可以打8.8折。”

杨处点头,报了手机号,胖姑娘麻利的输入,结账,付钱,问要不要袋子,杨处点头,她又给装了袋子。

笑着给他们服务完。

那哭的姑娘还站在那哭,很委屈的样子。

学校书店都是勤工俭学的学生,学生便宜,也老实一点。

一行人陪杨处买了书就往外走了。

说实话那站着哭的女生给人感觉还挺难受的,若是大四以前,冯浩他们没有考虑实习的事情的时候,百分百觉得那胖姑娘太凶了,职场霸凌一般。

但是大四好像就成熟了一半。

那胖姑娘虽然在说教,手上的活也没有停,一直干活,收钱买单,对顾客也比较职业,大大方方的道歉了,还记得会员打折,给袋子。

但是那个被批评的女生就站着不动,眼睛红红的。

可能成熟就是不会看到弱者就莫名其妙的同情了。

倒是更同情那个胖姑娘,同样是拿一样的钱,搭班的不干活,她只能多做一些。

杨处都说:“那个胖女生还挺麻利的。”

肖哥附和了一句:“我知道她,她叫陈非墨,之前勤工俭学有碰上过。”

……

第581章 小满满

第五百八十一章:小满满

……

肖哥不是社交型人物。

虽然之前有碰见过,他估计那女生不知道他名字。

他当时就是觉得那女生干活好麻利,而且效率很高,多注意了一些。

像肖哥这样,很难主动社交。

上一篇:成神风暴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