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傲无常
李昌顺这才回神,犹豫了一下说:“面皮直径约十三厘米,厚度约一点五毫米。”
“好嘞,麻烦师傅您给我根尺子。”盛一夏客气的回了一句,便开始模仿着李师傅擀面皮的手法操作起来。
第一张面皮擀的有些粗糙,厚薄不算均匀,一量直径超过了十五厘米。
盛一夏停下动作,稍微思考了一下,这才开始擀第二张面皮,这一次明显进步了许多,然后就是第三张,第四张……
李昌顺嘴巴微微张合,他有心想指点两句,可盛一夏进步太快了,仿佛是打游戏时开了百倍、不,千倍的经验挂,每擀一张面皮,熟练度都增加的匪夷所思。
等到第五张面皮时,面皮厚薄已十分匀称,一量直径,十三点五厘米!
正常情况下,这张面皮实际上已经合格。
但盛一夏却并不满足,开始擀第六张,第七张……
擀面杖在他中轻推揉滚,左手转动输送面皮的幅度和节奏,已经和擀面杖有机交错结合,节奏如同机械一般精准,姿态行云流水,观赏性极佳。
等擀到第十张面皮时,盛一夏已经下意识在节奏过程中加入花哨动作了。
“唰唰唰!”
擀面杖在他掌心中旋转,舞出了一圈圈棍花,却又十分契合每一下的擀面节奏,好似已经达到了人杖合一的地步。
比起控牌术那种对每一根手指的关节变化都有严苛要求的技能,这种擀面皮玩点花活实在太简单了。
在场的李昌顺、顾永汉等人都看麻了。
“一夏你小子,该不会你本来就是个擀面皮老手,在这里装嫩充傻吧?”顾永汉瞪大眼睛,发出了灵魂质问。
这个问题,同样是李昌顺想问的。
“没有啊,只要心灵手巧一些,这并不难学。”盛一夏露出了阳光般灿烂的笑容。
心灵手巧。
你小子是不是对这几个字有什么误解?
不过,还未等他们发问,盛一夏便已经开始尝试填充馅料。
他拿了干净碗,舀了一勺馅料称一称,略重了两克,随后第二勺,第三勺……很快他每一勺就都能精准到三十克。
对此,大伙倒是反而见怪不怪了。
随后,盛一夏开始尝试裹馅料,捏褶子。
他脑海中回忆着李昌顺的动作,先是掌心微微拱起,拇指与食指轻轻收拢,右手在面皮边缘轻轻一捏一收,便多了个褶子,随即一转一捻,出现第二道褶子……
当一圈转完,捏完最后一个褶子时,盛一夏眉头皱起,竟然只捏了十七个褶子,而且褶子与褶子之间,间距和厚薄都不太一致,比起李师傅那个小笼馒头的卖相差了许多。
他感觉有好几个细节没能理解到。
到了这时。
李昌顺感觉自己必须站出来了。
他赶忙凑近一步,和颜悦色的讲解起来:“小伙子,第一个能捏成这样已经很好了,你刚才的手势中有几个细节不太对,我再给你演示一遍。”
说着,李昌顺重新进行了一遍教学流程,这一次他整个动作都非常缓慢,每一个细节都讲得清清楚楚,等演示完后,让盛一夏再包一遍。
“多谢李师傅。”
盛一夏感激的点了点头,重新拿起一张面皮开始包人生第二个小笼馒头,这次他不求快,但求模仿的精准。
七八秒后,一个馅料饱满、肉嘟嘟的小笼馒头出现在了他掌心中。
虽然褶子依旧不算匀称,却不多不少刚好二十一道褶,能看出来是菊花鲤鱼嘴形。
李昌顺还没说什么,他的徒弟却已经双眼呆滞,仿佛怀疑起了自己人生存在的意义。
他想起了自己当年学艺时,各种笨手笨脚、心到眼不到,眼到手不到,不知道给师傅骂了多少次。
“天才,你可真是面点界的天才!”李昌顺也是老脸激动不已,“我以前看武侠小说时,总听说有些笨猪学个招式要打磨不知多久。”
说这话时,李昌顺嫌弃的瞄了一眼自己徒弟。
又接下去说:“但有些武学天才只要看一遍招式,就能全部记住,并模仿的七七八八。原本我不信有这种人,但现在长见识了。”
这时,顾永汉在一旁补充说:“李师傅,一夏他是学神,当年高考可是全省前十名的,为了女朋友才没去京城念书,报考了咱们的震旦大学。”
“啊这……”盛一夏顿时有些麻了。
我高考才九十多名,不去京城念书纯粹是分不够,何况那时候他压根就没女朋友。
可还没等他分辩呢。
李昌顺就露出了一副“原来如此,难怪难怪”的表情,感慨着说:“原来是名牌大学高材生啊,难怪学东西的飞快,是比烹饪技校出来的人强太多了。”
说着,他又嫌弃的,狠狠的瞄了一眼自己徒弟。
他徒弟都快哭了。
师傅,您以前明明说过我虽然天赋普通,可却勤奋有余,现在怎么就嫌弃上了呢?
呃……
盛一夏却有几分无奈。
什么名牌大学高材生学的快?这属实刻板印象了。
你让我班里那几个智力变态来学这个,手眼协调度保不齐还不如你徒弟呢。
“来来来,别浪费时间,咱们继续练一下。”李昌顺对盛一夏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激情,开始从头到尾一步一步帮他打磨细节。
而盛一夏也虚心求学,在一遍一遍擀面皮、包褶子的过程中,他的进步无比神速,动作愈发行云流水,包出的小笼馒头个个皮薄馅大,褶子匀称并恒定在了二十一个。
他的熟练度和技巧比起李昌顺似乎还有些不如。
可盛一夏长得帅啊,手指又白净修长如钢琴家一般,每一个动作都极具观赏性。
不知什么时候。
李导出现在了他身后,拍摄花絮的摄像机捕捉到了盛一夏愈发花哨和具有美感的制作过程。
他双眼瞪的发直,矮胖的身躯都在发抖,脑海中的拍摄灵感如同潮水般不可遏制的汹涌而出。
我完全无法控制自己的灵感。
一镜到底,这绝对是一镜到底的最好素材。
根本不用切换镜头,也根本用不着什么手替,盛一夏的手就是最完美的手。
必须连人带手一起拍进去。
他有预感,等这镜头上了线,绝对能给观众,尤其是给女观众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
第12章 第三张“技能卡牌”
……
在李昌顺师傅热情高涨的指导下,盛一夏又尝试着学了揉面、调馅料的相关手法。
对于加载着【控牌术】、【神念】两大技能卡牌的盛一夏而言,这些技能学习和掌握起来就像是吃饭喝水一般十分轻松。
很快,他就被场务拉去化好了妆、在更衣室换好了戏服,正式进入了拍摄场地。
明亮的大堂内,已经摆放好了两套面点制作案台,布置好了拍摄用的比赛场地。
巨大的横幅拉起,上面写着【厨王之王争霸赛】,场地中心,设立着三张裁判桌,几个裁判演员已经就位,聚在那边小声聊着天。
外围也有不少群众演员,或充当比赛工作人员、或扮演媒体记者、或是围观群众。
摄像机也已经全部就位。
“盛老师。”
副导演一见到盛一夏,就过来热情地拉着他进了比赛场地,先拉着他拍摄了几个充当背景板的镜头,又调整角度拍了几遍出场镜头,随后便拉着他到了二号烹饪位上,示意他站到案台后面去:“您先熟悉熟悉案台和食材,一会儿和赵师傅搭档,先拍几个刀工特写镜头。”
这时,灶台旁已经站了一个二十几岁、厨师打扮的男子。
他长得干干净净,手指很修长,显然是原本给盛一夏准备的刀工手替师傅,也就是副导演口中的“赵师傅”。
略寒暄了几句,赵师傅就给盛一夏介绍起了面前的案台和各种食材。
做馅料用到的刀工不多,主要就是剁肉、切葱姜蒜之类,但毕竟这是稍微带了些超凡元素的美食类题材,后期还会加不少特效,让食物呈现出超凡的气质,例如会发光之类的。
因此,哪怕剁肉等过程,也会有镜头加以渲染,吹一吹牛皮。
很快,两组机位开始同时拍摄。
原本负责拍摄盛一夏的是副导演,不过现在这活被赵导抢了,理由是他觉得拍摄盛一夏更有成就感。
拍摄的过程很顺利,很快剁肉、切葱姜蒜等镜头都过去了,揉面团,也是抓拍了好几个特写或全身镜头,很快,肉戏就来了。
已经准备好一镜到底的赵导眼神专注,表情前所未有的认真。
不过盛一夏也是出演过多部片子的“老戏骨”了,从容淡定,不急不躁的就按照小笼馒头的制作流程操作了一遍,然后,又是第二遍,直至第五遍后,导演喊过了。
随后,便是拍摄裁判点评环节了。
几个裁判分别点评了两位参赛者的小笼馒头,给予了盛一夏不错的评价,然后给了男三号极高的赞扬,随后宣布男三号赢得比赛。
接下来,又拍了个盛一夏比赛失败后的落寞神情,又和男三号一起补拍了一个镜头,上前诚恳的说一句,“阁下厨艺精湛,在下自愧不如。”
然后导演就喊卡,这一幕过了。
这个过程,实在没啥需要演技的地方,小配角就小配角,演起来轻松又简单。
“恭喜盛老师,您的戏杀青了,辛苦辛苦了。”李导亲自过来招呼,并笑呵呵的奉上了一个红包。
红包还挺厚,起码有几千块的样子。
“多谢李导。”
盛一夏也没矫情,拿过红包道谢。
客气的寒暄了两句约时间吃饭之类,两人便就此分开,先各忙各的去了。
李导当然很忙。
但盛一夏也没闲着。
去更衣室换下了戏服,他就随便找了个角落坐下来假装喝水休息,然后在脑海中呼唤:“系统。”
“恭喜宿主杀青【厨王之王】中的角色——【吴永光】!”
系统的声音在脑海中响起,带着一丝电子音的清冷。
“宿主可提取该角色人物卡……滴!检测到该网大【投资度】低、【世界观完整度】低、【人物角色丰满度】低、【人物角色知名度】低、【宿主演绎度】中、【宿主与角色融合度】中……”
这一次,倒不是一连串“低”了。
“系统无法有效提取该角色人物卡,改为随机抽取该角色一张技能卡,是否立即抽取?是/否。”
其中【演绎度】、【角色融合度】,已经变成了“中”,说明系统认为盛一夏演绎吴永光这角色时表现达到了中规中矩的程度。
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这个角色难度实在过低。
“是,抽取。”盛一夏满是期待的回答。
“系统随机抽取【吴永光】技能卡中……”
“叮。”
祝福宝石掉落的清脆悦耳电子音响起。
“恭喜宿主,获得技能卡牌——【中式面点】。”
“中式面点?”
盛一夏微微一愣。
他原本以为会抽个小笼馒头技能,没想到,直接就是【中式面点】这种覆盖面极为宽泛的技能。
他意念微动:“查看技能卡牌——【中式面点】。”
“唰!”
一张白色技能卡牌呈现在了他的脑海中。
卡牌名称:【中式面点】
卡牌品质:【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