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袖乾坤
“你只要老老实实的写书别冒头,其他的事情都包给我就好。”
旺财对于这本书还是有相当的自信的,所以他告诫赵洵千万不要逞强逞能。
只要他不逞强逞能,那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旺财此刻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西厢记》投入市场后会迎来怎样的反响。
…
…
长安的书市原本呈现的是一家独大的局面。
后来显隆帝跟朝廷介入之后,市场蛋糕被瓜分,一部分利益被其他书商瓜分掉了。
但是旺财还是保有了相当大的份额的。
这种情况下基本上有能力将一本书直接推火。
火书需要具备三个要素,其一就是内容跟质量必须要过硬。
这也是最基本的因素。
其他一切都是建立在这个因素的基础上的。
第二呢就是宣传要跟上。
如果宣传跟不上的话,即便是书的质量再好那也很难火的。
酒香也怕巷子深嘛。
很多时候必要的宣传可以充当催化剂的作用,让一本书随之爆火爆红。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进入书市的时机一定要准确。
如果一本书进入书市的时候基本上没有对手,那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如果一本书进入书市的时候不凑巧,强敌环伺,强手如云,那很有可能会折戟沉沙。
所以一本书的成功绝对不是偶然的。偶然之中有必然,偶然之中有许多其他的因素在。
旺财的眼光可谓十分的毒辣,一开始的时候就瞅准了现在长安书市并没有现象级的火书。所以这个时候抢占市场可谓是相当的有用。
如果不能在这个时候抢占市场的话,之后再想抢占市场难度可谓相当之大。
“唔…”
当旺财扫视了一番市场行情之后,毅然决定果断出手。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必要的时候还是要能够有所决断的。
“长安书市的行情当真是很迷惑啊。”
旺财本以为在赵洵停更停笔的时候会突然冒头几个狠角色,但是现在看来似乎并不是这样。
这些扶不上墙的烂泥,给他们机会他们自己不中用啊。
所以就不要怪旺财铁手无情了。
旺财是一定要抓住机会狠狠的攫取一番利益。
当然了这份利益要好好的跟赵洵分享。
毕竟这本书如果能火,赵洵这个作者肯定是居首功的。
…
…
“哎呀你们听说了吗?最近新出了一本西厢记。这个西厢记啊可是十分的好看啊,潘记书坊刚刚推出了五千本已经被抢购一空。现在呢据说他们在加印呢…”
“这么好看吗?一口气五千本都卖光了?啧啧啧我看书这么多年,还真的没有见过这种阵仗呢。”
“哈哈应该是呀,我记得就算是一本书再火,也不会火到这个程度的吧?”
“这本书真的是火出圈了。一开始的时候还只是读书人的圈子在争相传看,后来连说书人都盯上了,将这本书改编成了话本。你们应该知道说书人的厉害吧。酒肆茶馆无所不在,只要有说书人在的地方基本上都能有听客云集。”
“对哦,经过说书人的一番渲染,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这下整个长安城中怕是都知道这本火书了。”
“哈哈,是啊是啊,这西厢记这下怕是要大火了。”
“啧啧啧…”
“那我们还能买的到书稿吗?总不能真得去茶馆酒肆去听书吧。”
“应该不至于吧?这本书现在这么火作为书商肯定想的是尽可能的赚钱尽可能的挖掘其价值吧?这种时候不加印什么时候加印?这种时候不加印,难道以后再加印?”
“确实,商人逐利。赚钱嘛,不寒碜。只要是能够赚钱的事情,基本上都不用怀疑,他们肯定会努力去做的。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等待,并且一直关注信息。只要一有加印的书籍放出来我们就立即去买,基本上不可能买不到的。”
“对呀,虽然长安城人口超过百万,但是真正识字的读书人也不过几万人。加印之后我们肯定是能够买的到的。所以根本不用担心,只要能够耐心等下去,一定能够买的到西厢记的。”
“就是不知道这个书的作者是谁,有如此才华。上一本在长安爆火的书还是聊斋吧?只是之后那本书的作者就杳无音信了。”
“应该是江郎才尽了吧?毕竟很少有作者能够一直保持良好状态的。一般都是一书成名,随后开始走下坡路或者直接断崖式下滑亦或者封笔的。”
“我看未必吧,我可听说这本书的作者是因为得罪了皇帝得罪了朝廷而被封杀的。要不然聊斋那么大火,他即便下本书写的有些下滑,只要不是彻底拉胯还是能够吃到一波笔名红利的。所以在我看来,他不是不想写新书而是不能写。毕竟这天大地大,皇帝老子最大。得罪了皇帝老子,那除了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还能怎么办?”
“呃…”
“慎言,慎言啊。有些话可以说,有些话却是不能乱说啊。这里毕竟是长安,是天子脚下。恐是隔墙有耳啊。”
“对啊,这种情况下要谨慎一些。朝廷跟陛下不是能够随便谈论的,不然很可能会因此泱及家人啊。”
“呃,我的错我的错。读书人就应该做读书人该做的事情,该看书看书,该读书读书,该听书听书。别的事情充耳不闻,这样便对了。”
“对嘛,你能够想明白这个道理,可以的。我们就等着看西厢记就好,别的多余的话不要多说。”
…
…
“明允兄,火了,火了这一次你又火了!”
见旺财一路小跑着朝他跑来,赵洵直是有些哭笑不得。
他的书又火了这不是也很正常的事情吗?也不看看这书是谁写的。
赵洵出品必属精品。
只要是赵洵写的书基本上质量和销量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只是火到什么程度的问题,火肯定是会火的。
这简直就是基本操作,没什么可觉得惊讶和震惊的。
“哎呀旺财啊,你也不是第一次跟我合作了,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如果我写的书不火那才是问题。”
“对对对,你瞧我这张嘴,哈哈哈哈…”
旺财那么一笑,整个人就像是皮球一样尤其是脑袋圆咕隆咚的。
“明允兄啊你是不知道,一开始的时候我印了五千本书,当时还是很紧张的。可是没有想到啊,后来这五千本书一首发就全部卖完了。”
旺财很是骄傲的拍着胸脯说道:“太爽了,这种感觉真的是太爽了。一书难求的感觉你知道吗?这真的是一书难求啊。”
“现在我们正在全力加印全力赶印,争取再印五千本。而且我感觉啊这五千本西厢记印出来以后也肯定会一下子就卖光。啧啧啧,那种感觉真的是好啊。”
捞钱的感觉能不好吗?
赵洵听的整个人都要背过气去了。
旺财啊旺财这次可算是赚美了吧?
“嗯,那不挺好的吗?保持这个态势应该是能够大赚一笔吧?”
“嗯,按照这个利润可以说是能够赚的盆满钵满了。”
旺财心里又打起来小算盘,心道怎么才能最大化的赚钱,怎么才能够不间断的赚钱。
钱这个东西果然是没个够的,不停的赚就是了。
“嘿嘿嘿,明允兄啊,现在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吧。眼下可谓是赚钱的最好时机啊,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不要再犹豫了,抓紧时间大赚一笔。快续写啊,争取一次性续写个一百多回,直接把钱赚到手软。”
“啧啧啧…”
赵洵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旺财的这个野心也是相当大啊。
这还没有赚够?是想着要一次性竭泽而渔啊。
“哈哈哈…”
“我觉得可以。”
赵洵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写书也可惜了。
如今他除了练功修行之外这就是吃吃喝喝,写写书还能够调节一下心情。
“不过啊旺财,有一件事我得说在前面。那就是我的交稿量不会很多。不是我的更新有问题哈。你不是想要书卖的好吗,那就得懂得饥饿营销才行。”
“饥饿营销?”
听到这四个字之后旺财愣了愣。
怎么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呃,明允兄这个词我似乎听你说起过。”
“嗯…”
赵洵双手一摊道:“是的这个词我经常挂在嘴边的。我就再简单跟你解释一下饥饿营销的意思吧。”
赵洵顿了顿道:“简单来说,饥饿营销的意思就是手头明明有量但是就不放量,不放量的情况下买家就会有紧迫感。这就进入到了卖房市场,卖家想怎么拿捏就能怎么拿捏。”
“呃…旺财不愧是很有商业头脑的。听了赵洵这么简单的一番论述,立刻就明白了饥饿营销的含义。”
“所以说饥饿营销的本质是让卖家有一种稀缺感。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只要让他们明白了过了这村没了这店,那就不怕他们不掏银子。”
“嗯就是这个道理。”
赵洵见旺财的领悟力如此之出色,十分满意道。
“所以接下来你只需要按部就班的按照饥饿营销的套路来做,这本书的销量就不可能差。这本书的销量不但不可能差,而且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维持在一个极为高的水准。”
“哈哈哈…”
旺财此刻已经乐开了花。
“真没想到这本书会如此之火,保持这个水准,那一定能够赚翻了。”
“嗯在保持饥饿营销的情况下,如果能够跨界做一些限定联合活动,那么书肯定会更加的卖座。”
“真的吗?”
“当然,你不要忘了我的建议基本上都是实现了的。旺财啊听我的准没有错。”
“哈哈好像是的,明允兄你真的是个福星,是个摇钱树啊。不过具体要怎么跨界限定联合吗?”
“这个嘛…”
“可以跟一些书商行业无关的行业但又有一些相似点的行业进行合作。这样合作的效果会最好。如果同质化太严重的就没有必要合作了,合作的效果不会好的。”
“嗯…”
“具体来说,你可以跟曲江池的茶馆合作,可以根平康坊的酒楼合作。”
赵洵简单举了几个例子之后,旺财应该就能够明白了。
“嗯呢呢,我一会就去试试,应该可以搞定。”
...
...
可以说,赵洵给了旺财极大的启发。
得到启发之后的旺财能够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作用。
赵洵也就可以轻松了。
不然若是赵洵一直盯着这些事情,整个人就什么都干不了了,只能围绕着旺财转。
这可不是赵洵希望得到的结果。赵洵希望的是旺财能够围绕着他转,而赵洵可以有时间和精力去做其他的事情。
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修行的强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