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不良人 第714章

作者:一袖乾坤

  远的不说,就说大周王朝,极盛之时版图几乎囊括了整个西域三十六国。

  如此情形下,整个西域诸国都必须要心甘情愿的奉大周为宗主国。

  凭什么?

  慧安法师第一个不服。

  尤其是在如今大周王朝已经在走下坡路的情况下,西域各国更应该要联合起来共同抵御强敌。

  敌人确实曾经很强大,但是这是会变得啊。

  许多时候敌人的强大都是过往了。

  很多时候人们总是自己在吓唬自己。

  慧安法师现在迫切的希望西域各国能够证明自己,能够证明他们拥有绝对的实力驱逐大周军队,驱逐安西军!

  虽然这需要死伤不少的将士,但在慧安法师看来这是值得的。

  唯有亮出拳头才能够让别人知道他不是好欺负的。唯有亮出拳头才能够让别人知道西域各国有能力主宰自己的命运。

  不服就打到你服。

  不服就追着你打!

  慧安法师此刻真的恨不得能够率领着这支联军直接一路打到长安去。

  如果真的能够直接率部打到长安,会是怎样的光景?

  慧安法师感到有些难以想象。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大周的皇帝一定会吓得尿裤子的吧?

  这些生在中原王朝的皇帝一个个都是一群酒囊饭袋,整日除了玩弄女人根本不会做任何事情。

  他们脑满肠肥,志大才疏,偏偏还以为自己就是所谓的天命之子。

  凭什么?

  凭他们的脸盘大?

  简直就是笑话。

  此时此刻,慧安法师真的恨不得把大周皇帝的脸抽成猪头。

  “来吧,既然不服那我们就堂堂正正的打一仗。看看谁才是真正的王者。勇者不会畏惧,勇者不会有任何的退缩!”

  ...

  ...

  沙洲城。

  安西大都护刘霖率领大军抵达城外。

  安西军的守军见到是刘霖后立即打开城门。

  一路从长安星夜兼程的急行军,刘霖已经是疲惫不堪了。

  他跳下马背之后就立即吩咐全军去吃饭。

  吃完饭之后他们会在沙洲城休息一夜,补充粮食和马料、淡水,随后翌日一早再度启程前往西域。

  他是花费了很久的时间才最终说服皇帝陛下同意他前往西域的。

  当时皇帝陛下一度产生了放弃西域的打算。

  这令刘霖感到十分的恐惧。

  要知道西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失去了西域,则整个河西走廊都将面临敌军的侵蚀。

  如果无法保护好河西走廊,则长安城和整个雍州都随时可能被敌军攻击。

  这是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所以刘霖很庆幸最终皇帝陛下听了他的建议。

  西域,无论如何不能放弃!

  这是这一次刘霖带来的兵马数量还是有些少的只有区区六万人。

  即便是加上留守安西都护府的两万兵马,总共也只能凑到八万人。

  八万人可以说是安西军最少时期的数量,虽然勉强够用,但是面临强敌的时候还是会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但是刘霖知道这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毕竟皇帝陛下这个时期能够同意他率部赶赴西域就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皇帝陛下为了京畿地区的安全决定将大部分军队留守在京畿,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此时此刻,刘霖迫切的希望能够率领安西军大部跟安西军留守军队汇合。

  那些留守在安西都护府的将士弟兄牺牲了很多,甘愿放弃回到长安跟家人团聚的机会,就是为了守护安西的火种。因为有他们在的地方,那里就是大周的领土。

  刘霖此时此刻明白,他早一刻抵达安西,那些弟兄和将士们就早一刻获得安全。

  相反,若是他去的晚了,弟兄们则很可能遭到危险。

  毕竟西域三十六国一直不爽安西军,曾经不止一次的组织联军跟安西军斗法。

  虽然安西军赢多输少,但是也曾经有过几次惨败。

  对这几次惨败刘霖可谓是印象深刻。

  为了防止同样的事情再度发生,刘霖必须要强迫自己变的强大起来。

  一个人不可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对于一名统兵的大将来说更是如此。

  保持绝对的专注,保持绝对的冷静,保持绝对的魄力这是刘霖必须要具备的。

  从决定率领安西军的弟兄重返西域的那一刻,刘霖就发誓一定要亲手把他们曾经失去的东西夺回来。

  他不是要证明什么,他只是想要让西域的那些小国明白,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永远不要想着背叛大周,只需要老老实实的服从就好。

  西域三十六国中有不少还是心向大周的,只是有的小国脑后生有反骨,而且还一而再再而三的鼓动这些心向大周的小国。

  在他们的鼓动下,这些心向大周的小国态度也悄然间发生了改变。

  可以说,这是典型的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刘霖决定好好教训他们一番,让他们明白得罪大周的下场。

  大周不是区区一些小国能够得罪的起的。

  既然做了就要为他们当初所作的事情付出代价。

  此时此刻,刘霖迫不及待的想要证明自己的实力了。

  当然,他也明白以安西军现在的兵力只能集中兵力猛攻一处。

  如果想的是处处开花,很可能最终的结果是一处都没有开花。

  至于沙洲军嘛...

  刘霖心里是很想着要把沙洲军也带到安西去的。

  但是他知道自己不能这么做。

  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如果他这么做了,那么朝廷方面绝对会有意见。

  皇帝陛下不是一个省油的灯。

  如果刘霖这么做了,皇帝陛下第一时间一定会得到情报。

  到了那时,一道问责的圣旨降下来,刘霖势必担待不起。

  皇帝陛下是无比看重忠诚的。

  如果刘霖毫无征兆的领走了沙洲的驻守军队,或许在皇帝陛下看来这和叛国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所以刘霖虽然心中很想,但是决不能带走沙洲一兵一卒。

  他只能使用皇帝陛下同意他带走的这六万将士,以及留守在安西都护府的两万弟兄。

  八万人,紧吧着点用倒也是够了。

  很多时候刘霖都在想如果给到他足够多的机会,他是应该可以开疆拓土,把西域以西的区域也收纳入大周的统治范围内的吧。

  可是现在想想他的这一想法确实是有些莽撞了。

  且不说他能否真的率部把这些地方拿下来。即便是真的能够做到这点,以他们目前的实力要想守住这广大的区域也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最紧要的问题便是补给。

  从长安到河西几千里,从河西到安西又是几千里。

  从安西再往河中去又是几千里。

  这已经上万里的路程了。

  如此漫长的路程,补给将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如果补给问题解决不好的话,是很难正面应对扩张的。

  士兵们吃不饱饭,就不会有斗志去作战。

  毕竟大伙儿当兵吃粮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如果将士们真的吃不饱,便是刘霖自己都不会好意思号令将士们去出征。

  有的时候人还是要多一分思考的。

  刘霖就是一个武夫,有的时候会脑子发热,思考问题的时候会缺乏全面性。

  他也知道自己的这个问题,所以他会尽可能的去调整,尽可能的避免这些问题。

  但要想真正做到万无一失,还是要身旁有人多提醒一些。

  所以这一次他身边带来了一个谋士。

  这个人就是贾兴文。

  贾兴文原本是在不良人任职,后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决定退出不良人。

  虽然他退出了不良人,但是仍然活跃在长安附近。

  后来,在不良帅冯昊的推荐下,贾兴文加入到了刘霖麾下,成为了刘霖的一个谋士。

  对于冯昊,刘霖自然是无比信任的。

  二人曾经在西域一起并肩作战过,可谓是有过命的交情。

  冯昊推荐的人,自然不会差到那里去。

  虽然跟贾兴文相处的时间不长,但是刘霖已经渐渐发现了此人身上的优点。

  贾兴文最大的优点就是拥有着一颗赤子之心。

  他没有什么坏心眼,不论什么事情都能够从大局出发去考虑。

  仅仅这一点,就是十分难得的。

  贾兴文跟冯昊二人之间似乎私交也很不错,贾兴文时常会跟刘霖撩起在长安一些有意思的过往。

  渐渐的刘霖发现贾兴文这个人能处。

  他不仅仅把贾兴文当做是一个幕僚一个下属,更多的是把他当做是一个朋友。

  在这个世上能够真正当做朋友的人是不多的。

  如果有,那就一定要珍惜。

  贾兴文提到最多的一个人是赵洵。

  之前刘霖也曾经听冯昊偶尔提起过。

  若是之前刘霖不会对赵洵感兴趣,但是现在,赵洵已经是名满天下的人物,刘霖对其的兴趣是极大的。

  “大都护,您召见我?”

  在沙洲城官舍之中落脚歇下之后,刘霖就召见了贾兴文。

  “嗯,兴文啊,坐吧。”

上一篇:仙官有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