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袖乾坤
“世子殿下,县主殿下!”
赵洵很是恭敬的冲二人行了一记叉手礼,随后笑声道:“没想到县主殿下也来了。”
李太平面色微变:“怎么,你不想我来?”
赵洵连忙道:“怎么会,县主殿下于我而言便是天山上的雪莲,夜空中的月亮,求而不得啊。”
论哄女孩子开心,赵洵可谓是一绝。
毕竟两世为人,又有不少拍拖经历,赵洵能够准确把握女孩子的心理。
果然,李太平闻言面色一红,娇羞的垂下头去。
“明允,你方才作的那首诗叫什么?”
李建业对这首诗很感兴趣,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和声问道。
“回禀世子殿下,这首诗叫做长安古意。方才赵某观览长安盛景,一时感怀所作,让世子殿下见笑了。”
“明允真的是太谦虚了,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光是这四句就写尽长安繁华。”
李建业很欣赏赵洵这几句,特意点了点。
赵洵跟着应和了几句,随后话锋一转道:“对了世子殿下,前几日赵某和不良人几位同僚,以及书院几位师兄一起奉命下墓查案。结果发现一件奇事。”
赵洵刻意卖了一个关子,果然李建业和李太平瞬间上钩,相继追问道:“什么奇事。”
赵洵一切尽在掌握,心中十分得意。
“宣怀公主的墓室是空的!”
赵洵一语犹如石破天惊。
不管是李建业还是李太平皆是惊讶的目瞪口呆。
“怎么会这样!”
李太平很是困惑:“你的意思是,一开始墓葬就是空的,还是说宣怀公主的棺椁是被人盗了?可那些盗墓贼盗宣怀公主的棺椁做什么?”
“这个现在还不能确定。所以赵某想多了解一些关于宣怀公主的往事。”
赵洵稍顿了顿,继而接道:“上次在齐王府的时候,赵某好像记得县主殿下说过,宣怀公主当年曾经带发修行过。”
赵洵仔细回想起当时谈话的细节,回忆起了这个片段,觉得可以深挖一番。
“不错。”
李太平点了点头道:“不错,当时女帝斩杀宣怀公主全部面首之后,勒令宣怀公主进入玉真观带发修行。”
“等等!玉真观…”
赵洵觉得玉真观这三个字似乎很是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一样。
赵洵在识海之中拼命检索,最终找到了玉真观的相关记忆。
“是终南山,是在终南山!”
赵洵直是一阵狂喜。
“当初我们追踪左相陈良辅,一路追到了终南山,在终南山里发现一间道观,就叫玉真观!”
赵洵深吸了一口气,努力的平复心情。
“结果我们在玉真观中发现了尸魁以及魔教踪迹。”
赵洵这一番话着实把齐王世子吓了一跳。
“明允慎言。”
李建业压低声音道:“你的意思是玉真观和魔宗有关系?”
“按照我的师父青莲道长吴全义以及钦天监监正袁天罡的说法,确是如此。”
赵洵见李建业不信,连忙搬出两座大神来佐证。
“只是不知道此玉真观,是否就是彼玉真观。仅仅通过此点并不能证明宣怀公主跟魔教有关系。”
赵洵嘴上虽然如是说,但在他看来这确实是一个极大的突破。
原本案情已经化为一潭死水,现如今他又看到了希望。
“县主殿下,你确认当初宣怀公主带发修行的确实是玉真观,对吧?”
赵洵再次确认道。
“不错,这点我不会记错。”
李太平点了点头。
赵洵很满意,李太平不会骗他,除非一开始李太平得到的信息就是有误的。
但是赵洵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
毕竟李太平乃是宗室女,获得信息的准确性肯定要比一般人高。
赵洵选择相信李太平。
“县主可知道这玉真观在何处?”
“这个确实不知。”
李太平叹息一声道:“据说这玉真观很是神秘,寻常香客根本难以接近。这么多年下来也早就破败了吧?”
虽然李太平并没有给出赵洵肯定的答案,但从她给出的信息来看确实和终南山中的那座玉真观很吻合。
“县主殿下,宣怀公主可曾留下子嗣?”
赵洵觉得要想取得进展还是得顺藤摸瓜。
“应该是没有。当初宣怀公主下嫁后,就没有碰过驸马,怎么可能留下子嗣。不过…”
李太平说到一半,犹豫道:“但是我听过一个传闻,似乎宣怀公主当年和一个很宠幸的面首生有一子,但很快就被送走,并没有留下什么记录。”
卧槽!
赵洵听到这里直是惊讶不已。
宣怀公主当年不但给驸马带绿帽子,还跟野男人生孩子,这换做哪个正常的男人受得了啊。
不过这确实是一个线索。
赵洵觉得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如果李太平提供的这个信息可靠的话,赵洵就可能顺着这条线索查到些有用的东西。
任何人都会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痕迹,新生儿也不例外。
“县主殿下知道这个面首叫什么名字吗?”
“好像是叫南风…”
李太平有些拿不准的样子:“不过这个人当年失踪了,也免于被女帝斩杀的命运。”
卧槽,漏网之鱼?
这特么越来越有意思了,赵洵觉得有一种抽丝剥茧的快感直冲大脑。
…
…
第99章 融会贯通
总得来说,赵洵这次在采薇楼宴请李建业、李太平兄妹还是大有收货的,不但维系增进了双方的感情,还得到了一个极有用的线索,那就是宣怀公主很可能留有后人。
即便当年宣怀公主假死,没有下葬墓中,现在多半也已经是风烛残年,或者早就老死了吧?
那么她的这个后人会不会就是破案的关键?
赵洵不敢肯定,不过确实值得一试。
但他决定先去找一趟恩师吴全义,因为最近几日他感受到体内的真气充满了浑身气窍,都快要溢出来了。
用一句更通俗的话就是他快要涨的爆炸了!
虽然赵洵已经尝试过利用道家气息导引术进行调整,可收效甚微。
不会吧,不会吧,他不会要走火入魔了吧?
赵洵知道双修是很危险的事,何况他现在是三修。
凡事还是小心一点好,找恩师帮忙看看究竟有没有问题,他心里也会踏实一些。
却说赵洵单枪匹马杀到青莲观,得知恩师吴全义正在冥想,赵洵便乖乖的在屋外等候。
他这个师父有一个怪脾气,那就是修行的时候忌讳别人打扰。别管是多亲近的人,要是敢在这个时候打搅他修行,一定会吃挂落。
赵洵两世为人,人情世故这方面还是拿捏的很到位的。
等到吴全义冥想完毕,赵洵这才赔上笑脸屁颠屁颠的走进屋上前给恩师捶腿捶背。
“恩师,看您这几日勤加修行,是不是快要摸到一品的门槛了?”
赵洵的嘴巴就跟抹了蜜一样,别提有多甜了。
吴全义白了赵洵一眼道:“你当一品这么容易修行吗?为师跻身二品已有七载,可一直未能接近一品,冥想就能晋品?要有这等好事,长安城的一品强者估计两只手都数不过来了。”
吴全义这话说的倒是不假。
虽说二品高手也已经很强了,但跟一品比起来无疑是天壤之别。
“说罢,今日来找老夫有何事?”
知徒莫若师,吴全义很了解赵洵的脾气秉性,知道这位徒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主。他主动前来是一定有事相求。
赵洵打了个哈哈,一边给吴全义捶背一边道:“瞧您说的,若是徒儿没事相求难道就不能来找您了吗?徒儿就是想来孝敬孝敬您...不过徒儿确实有一个困惑,还望恩师能够解答。”
“说罢。”
赵洵吞了一口吐沫,嘿嘿一笑:“最近几日,徒儿觉得体内的真气膨胀了许多,已经灌满了周身气窍。徒儿尝试用恩师教我的道家气息导引术进行调理,可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见吴全义没有发声,赵洵便继续道:“徒儿担心是走火入魔了,还望恩师能够帮忙看看,这样徒儿也心安了。”
如今的赵洵可谓有两个师父,一个义父。
这三人都是绝对的强者。
之所以赵洵不去找山长或者袁天罡,是因为这二人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主,即便是赵洵想要见上一面都太难了。
而吴全义则相对来说好一些,也更加的世俗化。
“嗯?”
吴全义显然有些感兴趣。
他站起身来仔细观察着赵洵。
“你最近可是偷学了其他功法?”
“没有,没有,三修都已经够让我头疼了,徒儿怎么会再增烦恼。”
赵洵连忙摆手。
“嗯,那为师便进来了。”
吴全义话音刚落,便进入到了赵洵的识海之中。
这是道门中人的绝学,可以通过观心术看到修行者的内心世界,也能够借此把握修行者修行的状态。
之前几次吴全义进入到赵洵的识海时能够明显的感受到两股不同的真气,那是文修武修同时进行的结果。
可这一次他竟然分辨不出那两股真气了。
不知是修习道家气息导引术的结果还是受到山长的点拨,总之这一次吴全义没有明显的感受到两股气息的界限。
更像是...更像是融会贯通了?
吴全义不敢肯定,要知道双修者真气贯通这种事情在修行界并不是什么奇事,但那一般都发生在修行小有所成的修行者身上。
最少也得是四品,因为四品在修行界是一个分界线。
四品以下只能算是普通修行者,而四品以上则能算是高阶修行者。
无数人一辈子也无法迈过那道门槛,有的人则能够轻轻松松的跻身四品乃至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