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不良人 第41章

作者:一袖乾坤

  可现在看来,并不是这个样子啊。

  这个袁天师,不对,老神棍竟然对赵洵有所图谋。

  等等,如果袁天罡真正收了赵洵做义子,这个辈分该怎么排。

  吴全义是袁天罡的师侄,赵洵是袁天罡的义子,他们俩是平辈的啊。

  而赵洵又是吴全义的徒弟,他该叫吴全义师父还是义兄?

  他该叫袁天罡师祖,还是义父?

  这其中的辈分似乎全乱了...

  正当赵洵一脸懵逼的时候,吴全义云淡风轻的点了点头:“可。”

  只有一个字,但是吴全义竟然答应了!

  他竟然答应了!

  这难道不得问问赵洵的意见?

  虽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但也没有这么霸道的吧。

  这青城山的道门做事这么霸道的吗?

  赵洵竟无语凝噎。

  袁天罡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

  “既如此,老夫便勉为其难,帮你们一次。”

  赵洵直是欲哭无泪。

  明明是袁天罡占了便宜,为啥感觉像是赵洵得了天大的好处一样。

  罢了罢了,事已至此,也只能顺其自然了。

  “义父...请。”

  赵洵知道眼下不是要面子的时候,必须趁热打铁。

  万一袁天罡又反悔,他才真的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袁天罡起身,走到浑天楼七楼内室,他拾起一只拂尘,轻轻在一方棋盘一样的物件上扫过。

  瞬时棋盘上出现无数道金色游丝,这些金色游丝很快形成了宫殿道观庙宇等等建筑,和长安城中一模一样。

  甚至连东西两市中的排水沟、水渠间的桥梁,南城偏僻坊市中的菜地都一一显现。

  至此赵洵才明白这根本不是什么棋盘,而是一个微缩版的长安城。

  比之后世的沙盘,这玩意不知精准了多少。

  只是...

  赵洵发现接下来袁天罡呼出一口气来,这气息附着在勾勒出的坊市建筑上,随即这座微小的长安城上就像是出现了灵气一般,生出无数个纸人来。

  这些纸人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甚至有的还在饮酒交谈。

  这下赵洵真的对袁天罡佩服的五体投地。

  如果说方才他只是勾勒出了长安城的形,现在却是直接描绘出了长安城的神韵。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城不在大,有人则旺。

  王孙贵胄,贩夫走卒,正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让长安城充满了烟火气。

  而这微缩版的长安城不也是如此吗?

  纸人虽然不是真的有血肉,但已经可以让这座微缩版的长安城最接近真实。

  随后袁天罡的目光落在了崇仁坊上。

  左相陈良辅的宅邸便在崇仁方正北。

  “去!”

  袁天罡变戏法似的又变出了一个纸人,这纸人脱胎于袁天罡写的符,就像初生的羔羊一样挣扎了片刻就站了起来,随后向崇仁坊左相宅邸飘去。

  赵洵看到这里明白了,所谓的大观心术也不是真的能够做到几十里外监听观察到人的真实想法,而是通过纸人和符道术进行一种意识的摄取。

  符道在大周帝国修行术中隶属于道术修行。

  也就是说这是道士的专属绝学。

  赵洵看的直眼馋,下意识的吞起了口水。

  他若是将来能够掌握这独门秘术,对于修行的帮助那是极大的。

  剑法也好,刀法也罢,毕竟都是外化的东西。

  若想融会贯通,全方位的提升自己,他还需要一个内修法门。

  这一点光靠儒修显然是不现实的。

  恩师吴全义虽然赠送给赵洵一本《文宗初识感悟》,但那毕竟只是入门级的读物,再往深里挖,恩师这个道门修行者恐怕就会觉得有些吃力了。

  所以,至少从眼下看,赵洵可以利用袁天罡、吴全义两位大腿的关系,将自己符道的本领提升一些。

  技多不压身,多一些技艺总归没有坏处。

  赵洵既然已经打定偷师的主意,自然看的十分仔细。

  只见袁天罡做出的纸人潜入到左相陈良辅的宅邸后,落在正北卧房屋脊上。

  纸人轻巧的掀开一枚瓦片,随后顺着缝隙钻了进去。

  赵洵屏住了呼吸,他无法看到屋舍内的景象,但纸人可以。

  有了这技艺,等于是长了一双千里眼,顺风耳,如同玩吃鸡开了透视外挂一般。

  卧槽,这简直太帅了吧。

  约莫一刻的工夫,纸人小心翼翼的从缝隙了钻了出来,又把瓦片原封不动的放了回去。

  之后纸人又随风而起,一阵漂浮落在了袁天罡的手心上。

  “聚!”

  袁天罡又喝了一声,随即那纸人就开始燃烧起来。袁天罡把一个拔开塞子的瓷瓶取了出来,将燃烧的纸人塞入到了瓷瓶之中,随后将塞子塞好。

  全程袁天罡没有多说一句话。

  “好了。”

  袁天罡将瓷瓶交到吴全义手中:“这里有左相陈良辅勾结魔教圣姑的记忆证据,你将其送入宫中,打开塞子之后记忆片段便会以皮影戏似的形式呈现在陛下面前。”

  赵洵心道卧槽,这不就是古代版的全息投影吗?

  ...

  ...

第61章 水落石出

  吴全义转手将瓷瓶递给赵洵,赵洵如获至宝般的将瓷瓶收好,又冲袁天罡深施一礼。

  “义父,我们先告辞了。”

  赵洵对袁天罡的道品没有什么信心,生怕他又临时反悔或者加价,便连忙拉着吴全义离开了浑天楼。

  一路疾行,赵洵总觉得自己被人盯着,直到出了钦天监的大门才松了一口气。

  “乖徒儿,你现在准备怎么办?”

  吴全义背着双手,颇是玩味的说道。

  “是亲自入宫面圣,还是把这宝贝交到冯昊手里。”

  赵洵犹豫了片刻,叹声道:“其实徒儿是真的想亲自入宫面圣的,可徒儿如今的身份地位毕竟不比冯大人,再者说了,徒儿若是自己入宫,有争功嫌疑不说,还坐实了越级上报的事实。到时候冯大人肯定会给我穿小鞋。”

  吴全义愣了一愣道:“穿小鞋是什么意思?”

  “呃,就是使绊子的意思。”

  赵洵解释道。

  “再说冯大人对徒儿不薄,我不能做这种事。这功劳是整个不良人的,并不属于徒儿一人。所以还是把这瓷瓶交由冯大人,经由冯大人之手呈递天子最为稳妥。”

  吴全义微微颔首道:“既然你心中已经有了计较,为师便不多说什么了。你且去不良人衙门,我们就此别过吧。”

  说罢吴全义转身,往丹凤门的方向去了。

  赵洵心中感慨,今日来到钦天监没有白来,不但拿到了左相陈良辅通敌叛国的罪证,还认了老神棍袁天罡做义父。

  从袁老匹夫展现出的实力来看,不愧是大周帝国三大顶级修行强者。

  赵洵跟在他身边耳濡目染,照葫芦画瓢几个月,不会作诗也会吟。

  ...

  ...

  不良人衙署,二层楼。

  当赵洵把瓷瓶打开,任由“全息投影”呈现在不良帅冯昊面前,这位不良人话事人面沉如水。

  良久,冯昊叹息一声道:“想不到堂堂大周宰相竟然和魔教圣姑有勾结,不仅出卖大周军情给漠北蛮族,还将弓弩、盐铁等禁制物品通过各种手段卖到了敌军手中。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如此一来所有的线索都清楚了。一开始监察御史何远山确实是受到御史中丞王适之指示,做了一份弹劾王忠益的奏疏。只是他还没来得及把这份奏疏送出去便被杀死了。一开始属下找到线索,认为此事跟东越剑客有关,直到在章敬寺生擒四名东越剑客之后,才发觉并非如此。当时虽然有传闻何远山之死和魔教有关联,但是属下并未多想,因为没有证据。”

  稍顿了顿,赵洵接道:“后来朔州节度使王忠益突然被陛下下狱,随即传出御史台御史弹劾王忠益通敌叛国的消息。当时属下就在想,这也太突然了吧。再后来不良人暗桩吴慈也死在了王忠益宅邸所在的长乐坊。至此一切的矛头指向王忠益。何远山之死也可以被看做王忠益得知何远山要弹劾他,气急败坏买凶杀人。后来不良人吴慈调查到他,他又将吴慈杀害。整个线索串在一起十分流畅,但就是因为太流畅了,属下便起了疑。”

  赵洵感慨道:“随后,御史台突然插手,而御史中丞王适之又是陈党骨干,属下觉得可疑便打算查一查王忠益和陈良辅,谁知案牍库突然失火。这明显是欲盖弥彰,随后冯大人请来李淳风李道长用观心术查出了内鬼贺川,可惜贺川暴毙于衙门中。一开始属下认为贺川是服毒自尽,后来发现他是中了蛊毒,自此认定这和南蛮国巫蛊师有关。”

  “属下一路通过查访信息,确定购买南蛮白藤的三位贵人是齐王李象、内侍监郑介、左相陈良辅。当时属下觉得内侍监郑介的嫌疑最大。毕竟他本就是南蛮国人,理论上讲和大周帝国有血海深仇,如果想要复仇也有足够的理由。可这个时候陈良辅竟然突然前往终南山,引得属下怀疑。一路追查过去,果然在终南山一处道观里发现了魔教的踪迹。”

  把所有线索串起来后,赵洵无比的清醒。

  “所以属下之前看到的都是陈良辅刻意营造的假象。他一开始只是想要搬倒王忠益,大概是因为王忠益不听话,而朔州又卡在中原和漠北之间。陈良辅大概是怕他和漠北蛮族勾结的事情败露,所以想要除掉王忠益,随后安插一个自己的亲信。可后来事态的发展超出了他的预计,所以他安排御史台干预,发现无果后只能顺水推舟制造出幕后黑手是郑介的假象。”

  听了这么一大通,冯昊微微颔首道:“如今看来,陈良辅最后之所以突然出现在终南山,应该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知道你查案的能力太强,再查下去一定会纸包不住火,所以刻意引诱你去终南山追查,就是想要通过魔教之手借刀杀人。只是他没想到你有一个正二品修行者的师父。”

  赵洵心道他现在不仅有正二品修行者的师父,还有一个超越品级存在的钦天监监正做义父。

  当然,吴全义这样的强者哪怕是在长安城也不多见,陈良辅失策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冯大人,即便到现在属下也有一点没有想明白。巫蛊师可以操纵蛊虫侵入人体,但是魔教中人更多是赶尸人。如果说陈良辅勾结的是漠北蛮族和魔教的话,他是怎么利用蛊虫控制贺川的呢。”

  “这个简单,两者并不冲突。像陈良辅这样的人,完全有能力和漠北蛮族以及南蛮巫蛊师同时联系。说不准他的府中就有南蛮巫蛊师做门客。只是他和南蛮巫蛊师的联系肯定没有和漠北蛮族以及魔教的联系那么深。”

  冯昊这么一说,赵洵就如同拨云见雾一般。

  有的时候他之所以会觉得案情扑朔迷离,是因为自身处在一种既定的假设状态下。

  就像是他看到了郑介的履历,本能的觉得郑介更可能和南蛮巫蛊师有联系一样。

  陈良辅也是利用这点一步步的把赵洵引向错误的方向。

  还好最后赵洵棋高一着,将陈良辅拿捏了。

  “本官这就入宫面见圣上,此案也该有个了解了。”

  ...

  ...

第62章 清算陈党

  显隆二十七年九月初二,大周帝国发生了一件朝野震动的大事。

  显隆帝突然降旨,令不良人将左相陈良辅、御史中丞王适之,礼部右侍郎韦崇文等人逮捕下狱。

  一时间陈党人人自危。

  陈党是显隆朝势力最强大的朋党之一,在朝堂上占据了许多重要的位置,拥有极强的话语权。

  但也正因如此,其遭到了许多人的嫉恨。

  陈党遭难,朝堂官员不论品级,不论阵营皆是开始落井下石,数落陈党官员的各项罪状。

上一篇:仙官有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