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袖乾坤
当然,这其中有蜀道艰险剑门关难以攻克的缘故,但也和杨之水武力强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杨之水真正做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剑可当百万军,也靠着一己之力改变了巴蜀国运。
不过最后巴蜀还是被大周灭国并入剑南道,但那是杨之水病死之后的事情了。
再如那号称天下第二的东越国师魏无忌,曾经两入长安城刺杀大周天子。若不是大明宫中的禁制和符阵压制了魏无忌的一定实力,大周天子的项上人头还真有可能被这个狂傲无边的大宗师取走。
这些都是摆在面前的事实。
在这个世界要想高人一等,就得成为修行者。修行者也理所当然,心安理得的享受着一切赞誉。
而至于贵胄...
似乎并不如修行者值钱。
赵洵恢复休息了半个时辰,稳固了元神,便乖乖的从床上爬起来,奉茶跪拜行了拜师礼,一套流程走下来也算是认了吴全义这个师父。
本以为接下来吴全义会拍拍他的肩膀说一两句为师看你骨骼精奇,天赋异禀,只要努力修行一定可以悟道云云。
谁料这吴全义竟然压低声音对赵渊道:“成国公,这修行小公爷恐怕不大行,尤其是武修。”
赵洵的耳朵可是很灵敏的,听到这里心中十分不悦。
什么叫不行?男人岂能被人说不行?
你他娘的才不行...
他穿越附身的这人怎么也是一个十六七的少年郎,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被人说不行...
耻辱,简直是奇耻大辱...
“咳咳,师父,你刚刚说我不太适合修行,徒儿以为不然。大周修行有各种方式,但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两类,即文修、武修。我若是武修不太适合,那文修总归是可以的吧?”
本来吴全义是可以责斥赵洵一番的,毕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即便赵洵是贵胄公子也不例外。
但吴全义却似乎对赵洵很是新奇,满意的点了点头道:“你的意思为师明白了。你且过来。”
赵洵不知道吴全义要做什么,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吴全义身边。
吴全义二话不说将手掌放到了赵洵的天灵盖上。
赵洵下意识的一个激灵,这是要作甚,修行者都这么简单粗暴的吗?
他却不知道吴全义此刻已经闭上双眼进入到了赵洵的识海之中。
万事万物皆有定理。
就像这个世界有修行者一样,构建修行者修行基础的就是识海。
不管是文修还是武修,不管是剑师、符师还是文坛宗师,总归是要靠识海来扩展修行之道的。
识海的宽广程度直接决定了将来修行者能够达到的高度。
吴全义作为顶级修行者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当他进入到赵洵的识海之中时,仿佛进入到了一个无比广阔的世界。
这个世界若汪洋一般看不到尽头,吴全义蜻蜓点水般的踩过一段便从中抽身而出。
“机缘,真的是一段妙不可言的机缘啊。”
吴全义猛然睁开双目无限感慨道。
赵洵发现吴全义看向自己的眼神都变得和善了不少,和善之中带着一抹怜惜。
这是什么意思?觉得自己可以培养一番?
“呃,师父有什么机缘能否与徒儿说说?”
赵洵天生一副厚脸皮,觍着脸问道。
“为师方才进入你的识海发现你的识海十分广阔,其上飘荡着无数浩然气。这是文坛大宗师才有的稀奇景象,想不到在你这个还没有踏入修行者世界的娃娃身上能够见到。稀奇,当真是稀奇。”
吴全义一边捋着胡子一边说道:“不过为师也说了,你这副根骨并不大适合武修,唯一的选择就是文修。为师虽然是以剑道入修行,以道家导引术攀至修行巅峰一窥天门,但对文修也略知一二。说到底,这都是殊途同归的事情。你若认真学习,或可有大机缘。”
赵洵闻言心中一阵狂喜。
假如吴全义说的不错的话,那这当真是一段了不得的机缘了。
作为一个研究华夏古典文学的文科生,他肩不能扛脚不能提,捉鸡还得被小鸡仔调戏,唯一的优势就是文道方面了。而吴全义说他有这方面的天赋,那简直是想睡觉就有人递枕头,再舒服不过了啊。
“师父,徒儿愿意认真学习,还请师父赐教。”
吴全义微微颔首,从腰间摸出一本《文宗初识悟感》来,递给赵洵道:“你且先去把这本书读了,若能参透其中道义,便可入识了。”
赵洵前世可没少看武侠小说,心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武林秘籍了吧?虽然看名字不一定有多么厉害,但也算是入门读物了。
既然来到了修行者的世界,总归是要踏上这条路的。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嘛。
“多谢恩师,徒儿一定认真研习。”
赵洵恭敬鞠躬道。
“罢了,为师便不打搅你休息了。”
说罢吴全义转身离去。
“吴先生慢走。”
人们陆续散去,待人去屋静赵洵便急不可耐的翻开了这本《文宗初识悟感》。
说来也巧,他看到这本书的第一页的那一刻就入定了。
禅宗有云,入定乃是修行的大境界。
许多人苦苦求学多年仍然无法达到这个境界,可赵洵竟然翻开这本书的第一刻就入定了。
阖上双眼的那一刻他感到自己仿佛进入到了一个虚空的世界。
这个世界漂浮着无数的云朵,赵洵不停的拨开云朵,却没有拨云见雾的磅礴感。
直到一束金光从乌云中透射而来,将云海劈成两半。
此时此刻,赵洵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茫茫沙漠之中。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苍茫之感自赵洵的肺腑中生出。
而在这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海之中竟然有一片绿洲。
不知赵洵被外力推着还是那绿洲在朝赵洵靠近,总之赵洵眼前的绿洲景象越来越清晰。
有绿洲的地方就有城池。
赵洵眼前有一座清晰无比的四方城。
四方城的城门匾额上遒劲有力的书写着长安城三个大字。
赵洵不禁骇然。
长安城?
长安城明明是大周的都城,怎么会出现在这茫茫大漠戈壁之中?
还没待他思索清楚,眼前的景象就像是走马灯一样接连出现。
如棋盘般的坊市格局,曲江池、乐游原...
之后是一片巍峨的宫殿。
在这片宫殿群中最为吸引赵洵注意的便是一座歇山顶的建筑。
在一片庑殿顶的宫殿群中突然出现这么一座青瓦歇山顶的建筑确实容易引起人的注意。
赵洵的第一反应这是皇宫的配殿,但仔细一看又发觉不尽然。
他急不可耐的拔步朝前走去,只见到那建筑的正上方悬挂着一块木青色的匾额,上书浩然书院四个大字。
赵洵不禁倒抽了一口凉气。
此刻他体内原本的记忆如同潮水一般涌来。
原来浩然书院是这个世界最高等的学府,相当于华夏古代的太学、国子监。
唯一的区别是,浩然书院并不是朝廷开办的,而是民办的,但这丝毫不影响其在读书人心目中高山仰止的地位。
更为重要的是,浩然书院不是什么人都能看到的,必须是以文修感知这个世界的修行者才有可能见到书院。
他这是感悟机缘,直接进入到了识海之中,通过冥想见到了大周修行者敬仰为高山的浩然书院了!
就在赵洵兴奋不已时,突然间天色大变。一阵飞沙走石后,所有的城墙、宫殿都开始沙化坍圮,路上往来行走的百姓也都变为了无数枯骨。
...
...
第5章 天子召见
赵洵很想要往前走,可他发现每往前走一步,都会感受到无比强大的阻力。
他的双腿仿佛被灌了铅一般,移动的十分艰难。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一个个鎏金的大字以诗词的形式朝赵洵迎面而来,一瞬间赵洵感受到这些被灌注了无数浩然气的诗词从他的肉身穿过。有的吸收入体内,有的却穿体而出。
等等,这是什么情况?
赵洵可是一个从未修行过的人,完全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唯恐走火入魔,他猛然睁开双眼,强迫自己从中醒来。
这一醒不要紧,赵洵发现自己已经大汗淋漓,整个衣衫已经被汗水浸的通透,仿佛在滂沱大雨中走过一般。
方才的经历实在太过奇妙,以至于赵洵根本没有意识到他的身体发生了什么。
他大口喘着粗气,强自使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
冷静,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冷静,绝对不能冲动。
好不容易才见到了可遇不可求的浩然书院,若是因此把握不好走火入魔可就糟了。
一番呼吸吐纳之后,赵洵明显能够感受到脏腑之间的燥热平复了下来,他已经恢复到了正常的状态。
修行真的是无比奇妙的一件事情,光是这入门的惊鸿一瞥就让人如此感怀,若是能够登堂入室成为真正的修行者,该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啊。
原本赵洵对修行抱着试试看,无所谓的态度。
可现在看来,他是一定要蓄足气力修行一番了。
恍恍惚惚之间,赵洵只觉得一阵困倦,不知不觉的进入了梦乡。
一夜无话。
翌日,赵洵是被一句话吵醒的。
“不能去!洵儿不能去!”
赵洵揉了揉眼睛,半坐起身侧耳听去,只听到他的老爹赵渊和老娘赵刘氏正在院子里激烈的争论着什么。
很显然,不能去这句话是赵洵的便宜娘亲说的。
为什么不能去?
不能去哪儿?
赵洵无比的疑惑。
他囫囵个的披上外衫穿了鞋子就推门而出,发问道:“父亲,娘亲,你们在说什么?”
“呃,洵儿,没什么...”
“你还在这里遮掩些什么,这件事眼瞅着就要捂不住了,你遮掩能够遮掩到几时?”
赵渊叹了口气,走到赵洵身边略有些疲惫道:“洵儿啊,为父本来是准备把这件事冷一冷,晾一晾,等到风头过了再入宫向天子请罪的。但不知怎的消息走漏了出去,圣人得闻你死而复生,降下旨意命你入宫觐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