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袖乾坤
现在好了,宁采臣有了,聂小倩也齐了,正好组一对CP。
书院少年团yyds!
“呃,我看是三师兄心情不错吧,不然怎么连束发都懒得束了。”
“小师弟看的就是通透。”
龙清泉很是得意傲娇的扬起了下巴,臭屁满满的说道:“这次我生了一场大病,反倒是让我想明白了许多道理。以往我满脑子想的都是追求修行极致。我已是二品,但我十分想要破境进入一品。因为一品二品乃是天壤之别。”
三师兄顿了顿,继而接道:“可是现在想来,这是多么愚蠢的一个想法?一品以上还有超品,我入了一品肯定还会想要进入超品。超品之后呢?是不是也得分出个高下来?你像山长、袁天罡、郑介都是超品,他们谁高谁低?所以这是个没有止境的诉求。哪怕真的是天下第一,难道就不会生出上天和老天爷大战一场的想法?”
不得不说三师兄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
“所以我觉得生活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三师兄昂首道:“我特别喜欢小师弟你说过的一句话,你知道是哪一句吗?”
“哪一句?”
“生活要过的精致,要有仪式感。”
三师兄感慨道:“我现在明白了,如果只是为了活着,那和行尸走肉没有什么区别。之前的十几年,我虽然衣食无忧,但除了追求修行极致外,对其他事情漠不关心,甚至衣裳都包浆发黑了都不去洗。这样活着有什么意思?或者说这样还能算是活着吗?”
卧槽,赵洵觉得三师兄就是个哲学家啊。
这番话是哲学家才能说出来的。
“所以三师兄你现在要追求什么?”
“追求活着的感觉,那种烟火气,那种呼吸感。”
三师兄大彻大悟道:“以前我讨厌那种烟火气,追求的是仙气。但这是很愚蠢的。且不说凡人能否通过修行成仙,即便真的可以,能够上天入地长生不老,但失去了七情六欲,变得冰冷如同石头,那样的生活还有什么意思?而烟火气则不同了,你能感觉到苦涩、幸福,能够感觉到许多细微的触感。我想明白了,我想像一个凡人一个普通人那样活着。至于修行境界,随缘吧。”
能够说出这样一番话的人绝对不俗。
赵洵甚至一度怀疑三师兄是穿越者。
但仔细想想又不可能。
若三师兄真是穿越者,肯定第一时间就能通过与赵洵相处的诸多细节判断出赵洵也是穿越者,不会如此做派了。
“这也是我所追求的东西。”
赵洵点了点头道:“三师兄,你是好样的。按照你希望的这种方式活下去,我觉得你的修行境界也会因此提升的。”
赵洵虽然不知道三师兄的修行极限在哪里,但想必一品还是能够达到的。
浩然书院需要除了山长以外的一品强者,赵洵觉得相较于大师姐,三师兄率先迈入一品境界的可能性更高。
...
...
第173章 贺州城的惨状
经过几日的航行,赵洵所乘坐的楼船抵达了贺州。
相较于黄州的繁华,贺州就显得有些寒酸冷清了。
不过到底也是大运河沿线的城池,基本规模还是有的。
楼船停靠在码头,赵洵一行人依次下船行入城中。
与前几次城中官员出城迎接不同,这一次竟然没有一个官员来迎接。
这让赵洵感到疑惑不已。
好家伙,官场讲究的是一个逢迎上官。
哪怕你心中十分不情愿,也得按照这个规矩办事。
不然肯定被到处穿小鞋,混不长久的。
当然赵洵并不在乎这些,他只是好奇为什么贺州的官员如此与众不同。
难道都是一群海瑞般的强项令吗?
待一行人进了城来,赵洵方是恍然大悟。
原来城中建筑已经坍圮的不成样子,衙门自然也不例外。
一番询问后,赵洵得知,就在前不久贺州遇到了百年难遇的地震。
大地震将绝大多数建筑震塌,衙门严重损毁,已经到了不能办公的地步。
所以贺州官员都暂时迁移到了隶属于贺州的青山县去,等到州衙修建好后才会搬回来。
如此情况下赵洵他们抵达贺州后,贺州官员自然无法第一时间得知,也就无法出城迎接了。
赵洵心情一时变得有些沉重。
他是钦差不假,可能做的事情着实有限。
惩治惩治贪官污吏,处置魔宗妖人替天行道,也就大抵如此。
赵洵能改变的只有人祸,但对天灾是真的无能为力。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古人诚不欺我。
贺州官员遇到了地震尚且能够迁移到临近县城去。
可百姓呢?
百姓只能咬着牙在这一片断壁残垣的废墟中继续生活。
他们没有财力没有人脉,只能选择最凄惨的方式生存。
如此看来,这贺州的主事官员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这种时候不在贺州州城待着主持大局,跑路跑的倒是比谁都快。
真要遇到了什么大事,百姓们连个主心骨都没有。
赵洵摇了摇头,冲贾兴文道:“贾大哥,我看不如这样吧,叫人先去从楼船上搬一些我们的粮食来,熬粥给老百姓们吃。现在倒春寒,天气还是有些寒冷,百姓们没有一个安稳的住处,若是再吃不饱,很容易生病。若是因此爆发大疫,后果不堪设想。”
贾兴文微微颔首道:“好,就依明允说的。”
“另外叫人去青山县把贺州官员叫回来,就说朝廷钦差有话问询。”
赵洵实在看不下去了,他倒要看看这个贺州刺史如何向他解释。
一路行来,赵洵从繁华背后看到了无数的隐患。
这些隐患累积到一起,就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偏偏显隆帝这厮还全然不觉,沉醉在自己太平盛世的畅想之中。
这个无耻至极的狗皇帝不会以为自己真的是千古一帝吧?
他深居大明宫,日日听得都是臣子们的逢迎,哪里会了解到民生的艰辛。
但凡这厮微服出宫,深入到百姓之中体察一番民情,也该明白所谓的盛世是多么的虚妄。
...
...
青山县县衙。
贺州刺史楚丰年正在临摹一副字帖。
他的字极好,当年科举的时候因为这手好字获得了阅卷官不少的青睐。
入仕之后,楚丰年依然保持了每日练字的习惯。
哪怕公务再繁忙,也不会阻碍楚丰年练字。
当然公务也并不怎么繁忙。
楚丰年做官之后一共外放了三个州,分别是上中下三洲。
贺州算中州,公务十分清闲。
哪怕是上州,一天也就最多抽出两三个时辰处理公务即可。
剩下的时间便是随意支配。
不过楚丰年这半年来似乎运气不太好,接连赶上了水灾和地震。
贺州存粮被扒拉一空不说,当地的治安也跟着不稳定了。
这是最要命的事情。
楚丰年很清楚若是百姓一旦闹事,最先倒霉的肯定是他。
朝廷可以允许他庸碌、不作为,但决不能容许他闹的民怨沸腾,揭竿而起。
维护地方的稳定,是他这个父母官最底线的职责。
要是这点事他都办不好,这个乌纱帽迟早得被摘了。
便在楚丰年全神贯注临摹之时,青山县县令宋良朋疾步匆匆的赶到他面前,冲着他长揖行礼道:“刺史大人,大事不好了。”
楚丰年笔杆悬在半空,蹙眉道:“宋县令,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回禀刺史大人,是钦差,钦差大人到贺州了。”
县令宋良朋苦着脸道。
轰隆。
楚丰年只觉得脑子翁的一炸,整个人都傻了。
前不久他看到了朝廷下发的邸报,邸报上说了近日钦差大人会南下去江南道办差。
贺州是大运河沿线一个重要枢纽,钦差大人若是走水路是必然会经过的。
所以楚丰年早就安排了三班衙役轮流在城外码头盯着,只要一有钦差大人的官船抵达的消息就立即派人来告知他。
可如今钦差大人都已经进了城了,那些衙役仍然没有来报。
这说明这些衙役就是把他的话当做耳旁风,根本没有当做一回事。
楚丰年暴怒,大吼道:“捕头沈子平呢,叫那个狗东西速速滚过来。”
县令宋良朋连忙道:“刺史大人,现在不是怪罪沈捕头的时候啊。如今还是要想想该怎么跟钦差大人解释。”
“是啊,本官差点被这厮给气糊涂了。”
楚丰年背负双手,在屋内踱起步子来。
可他如今急火攻心,如此心境下怎么可能想出好的解决办法。
无奈之下楚丰年向宋良朋问策道:“宋县令,你觉得为今之计,本官该怎么做?”
“这...”
宋良朋心中直呼无奈。这种时候能有什么好办法,只能尽量避重就轻。
“如今想要完全洗脱干系是不可能了,您身为一州刺史,离开贺州城本就不合适,不过您可以说是前往青山县寻找粮食,以带回州城赈济百姓。只要您这么说,钦差大人应该不会过于苛责您的。”
楚丰年一听不由得眼前一亮,妙啊。这似乎是如今最合理的解释了。
...
...
第174章 请开始你的表演
“不要挤,不要挤。人人有份,人人有份。先让妇孺老少排队领粥,年轻力壮的先到后面排着去。”
不得不说,金吾卫的执行力还是很强的。
在赵洵下达命令之后,他们立即搬运来了粮食,很快速的在衙门废墟前搭设了粥棚熬起粥来。
贺州城的百姓们虽然还没有到饿死的地步,但一个个脸上已经带有了菜色。
这种情况下,有免费的粥吃,他们绝对是欣喜若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