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袖乾坤
“这座塔要多久才能建好?”
“那要看陛下能够调用多少人来建造了。要是调集十万民夫的话,应该一年内就能够造好。”
“十万民夫...”
显隆帝听到这里之后显然是骇了一跳。十万民夫可不是个小数字。虽然长安城人口逾百万,但是有不少老弱妇孺。真正壮年劳力其实也不多。这十万民夫几乎是要把长安城中的壮年劳力抽调一空了。
当然,显隆帝可以不光从长安城中抽调壮劳力,也可以从周边州县抽调劳力。可问题是十万人的工程啊,这十万人每天光是吃吃喝喝就是一件大事,管理也是一个大问题。
诚然这些都是不用显隆帝亲自操心的问题,但是哪怕是有人去操心,有人去替他管,如果不能够做到完善做到细致,也是会酿成很多大的问题的。
显隆帝并不是一个矫情的人,但是他很清楚细节没有做到妥当意味着什么。
一旦细节方面做的出了问题,那么接下来一系列的问题都会出现。
“十万人有些太多了吧。”
“陛下贫僧刚刚说了,十万人是可以达到最快速度建造好通天佛塔的。陛下如果觉得十万人太多了那么这个人数当然是能够往下降的。但是这样一来,建造好佛塔的时间肯定就要延长了。陛下征集的民夫越少,建造好佛塔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贫僧曾经做过一番估算。如果陛下决定征集三万民夫,那需要大概五年的时间才能够建造好。因为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比例关系,而是涉及到了许多方面。还望陛下能够三思。”
慧言法师的策略从来就是点到为止。
他会摆事实,讲道理。他会把各种的可能性都摆出来,但是他绝不会有倾向性的态度,也绝不会勉强你去做任何的判断。
这其实是十分取巧的。
因为显隆帝做上位者已经习惯了,他是一只典型的顺毛驴。
如果顺着他的意思,那怎么都好说。
可要是逆着他的意思来,显隆帝是随时都有可能会翻脸的。
所以慧言法师这个时候表达了这个态度,其实就是告诉显隆帝各种各样的可能性。由着显隆帝自己来做决断。
这样显隆帝做出了决断之后就赖不到慧言法师的身上了,不管接下来显隆帝有任何的其他态度,慧言法师都不会背锅。
这其实是一种十分聪慧的态度,尤其是面对显隆帝这种强势的君王的时候,这种态度更是显得分外的可贵。
“呼...”
显隆帝很显然一时间难以做出决定。
在他看来这个决定也太难做了吧。
哪怕只是一个轻微的态度变化,也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显隆帝感到短时间内他是无法做出完美的决策了。
这种时候决策者一定不能过于的盲目啊。
因为态度一旦盲目,所酿成的后果可谓是致命性的。
显隆帝很清楚这一切。
“呼...”
显隆帝不断的呼吸吐纳来调整自己的心情。
在他陷入了迷茫,情绪开始变得紧张的时候显隆帝通常都会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调整。
事实证明,哪怕是人间至尊的帝王有的时候也需要不断的调整情绪。
不然的话就很有可能会被情绪所困。
显隆帝并不是一个矫情的人,但就眼下的情况而言,要想完美的控制好一切,要想完美的处理好一切仍然需要他做出一个堪称完美的决定,哪怕是只有一处出现问题那带来的后果也是难以想象的。
这是一个无比浩大的工程啊。
显隆帝肯定是不会只召集三万民夫的,那样需要修建五年的时间。
这不是修建宫室,哪怕是修建宫室显隆帝都觉得五年的时间有些久。
这不过是修建一座佛塔,虽然这座佛塔可以通天,但实际上显隆帝知道这也就是意思意思。
真正其实也不过就是一座佛塔而已。
所以在显隆帝看来其实并不需要这么久。
一年的时间其实真的就差不多了。
所以如果要想在一年的时间内将这座佛塔修建妥当,那么就需要显隆帝能够拿出十万民夫来。
其实仔细思考权衡了一番之后显隆帝觉得一次性的征集十万民夫也不是不可以。
首先,长安城可以征集三到五万民夫,剩下的民夫则由长安附近的民夫去凑。
乍一听起来或许很扯,但是其实还是能够实现的。
毕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只要显隆帝下了圣旨,各级官府一层层的往下去压基本上就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只要能够实现目的,那么就算是这个过程稍稍显得有些曲折,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呼...
显隆帝呼出一口浊气来努力的平复自己的心情。
他知道这个浩大的工程一旦开始了,就没有任何的理由停工。
一旦这个工程开始了那么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
其实只要能够一直保持工程的运行,那么即便是遇到再多的艰难险阻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只要能够一直保持工程的运行,那么最终还是能够修建好这座至关重要的通天佛塔的。
很多时候人们其实都是在不断的犹豫之中丧失了机会。
显隆帝知道这个时候千万不能等了,千万不能犹豫了。
如果一味的等下去很可能这个机会就会错失了。
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如果真的错失了这个机会,那再想要把机会聚集起来,那个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而且显隆帝知道如果他犹豫了,慧言法师那里肯定会觉得很没有面子。
毕竟这件事算是慧言法师主动建议主动提及的啊。
显隆帝就是不给任何人面子也不能不给慧言法师面子。
毕竟这之后显隆帝还要指望着慧言法师呢。
不仅从各个方面看如今的显隆帝都颇有一些离不开慧言法师的意思。
如果这个时候显隆帝跟慧言法师疏远甚至是分道扬镳,一时间显隆帝竟然不知道还能够去依靠谁。
他还能依靠谁呢?
依靠袁天罡吗?
且不说这个老神棍究竟靠不靠得住。
即便袁天罡真的靠得住,显隆帝就能够让他拼命卖力气吗?
或许也是两说的吧。
袁天罡这个家伙别看看起来仙风道骨,与世无争的样子,实际上还是相当的有自己的想法的。
如果不能够拿出让他满意的条件,不能够让袁天罡真真正正的感受到诚意,那么袁天罡也是不会轻易的驯服的。
袁天罡虽然目前算是大周的官员,但其实从属关系并不是很强。
如果他愿意随时都可以辞官不做的。
当然,显隆帝觉得袁天罡也不会走到这一步。
毕竟对袁天罡来说如果能够全面的依附于大周王朝,对于道门的兴盛和发展是大有好处的。如果他离开了大周脱离了大周,实际上这些东西也就很难再拥有了。
所以袁天罡要考虑的永远都不止是他自己。如果他考虑的只是他自己的话,或许早就能够放开一切了。但是要顾及的还有道门,那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显隆帝认为袁天罡这个人还是相当的有想法的,所以显隆帝最多只能够做到利用他,却无法真正做到让袁天罡心甘情愿的替他去做事情。
有些事情点到为止即可,但有的事情则需要有不断的磨合才可能有好的结果。
其实慧言法师如今面临的情况又何尝不是呢?
慧言法师之所以当初会来长安,其实本质上也是想要借助大周王朝的实力来提高西域佛门在中原的发展的。
说白了都是有所图的。
显隆帝对慧言法师有所图并不感到担心,相反他怕的就是慧言法师无所图。
如果慧言法师真的是无所图的话,那显隆帝可要慌了。
人活一世所图的就是名利色。
这三样你总得有一样吧?
你什么都不图,难不成是天上的神仙吗?
显隆帝是不相信这个世界上真有什么都不图的圣人的。所以与其表达出来这种什么都不图的态度,还不如光明正大的把你想要达到的目的表达出来。
这样双方就可以坐下来好好的聊一聊,好好的谈判了。
如果真的无法达成协议无法达成合作那也没有关系。
可要是你一直都是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的话,那可就真的是没得聊了。
显隆帝无比希望他们能够快速的达成协议。
目前来说慧言法师表现的也可以算是相当不错的。
但是仅仅如此还不够。
接下来他们还有很多需要做的。
如果这一切都能够处理好的话,那么显隆帝相信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们可以维持一段相当好的关系。
不够...
如果不能处理好这段关系的话,接下来的事情可能就会稍显的有些麻烦了。
显隆帝跟慧言法师之间的关系有些复杂,远比跟袁天罡或者其他人之间的关系要复杂的多。
所以显隆帝在处理的时候也会分外的小心,生怕在某个点上处理出现了问题,从而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显隆帝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他禁不起折腾了。
他必须要无比高效的将问题处理好。唯有如此,他才能够全面的将一切引入正确的轨道之中。
“朕觉得,倒是可以一试。”
显隆帝不咸不淡的说道。
他没有直接答应,也没有说一定要怎样,而是说可以一试。
这句话就十分精妙了,尽显语言的艺术。
一试那就代表可以做,但是要保证高效。如果不能够保证高效的话,显隆帝也是随时可以选择撤掉的。
这其实就是在试探慧言法师的底线,看看慧言法师在对这件事上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态度。
如果慧言法师的态度十分的坚决的话,那显隆帝其实也就没有什么可犹豫的了,一定会毫不犹豫的照做。
但如果慧言法师表现出了一丝一毫的松动迹象的话,那么显隆帝多半也会选择讨价还价一番。
正所谓漫天要价,坐地还钱。
这种事情不仅仅发生在民间的集市之中,哪怕是在皇家也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不可能你开了一个价钱,结果显隆帝连还价都不还价就直接答应了。
这得是多大的怨种才能够做出来的事情啊。
很多时候情绪化都是一件相当可怕的事情,显隆帝自然知道这点。
所以在于慧言法师的对话,博弈,谈判之中显隆帝都要求自己保持绝对的冷静。
只要他能够保持绝对的冷静,那么接下来就不会有太多的问题而言。
只要他能够保持绝对的镇静,那么慧言法师应该也会多少松点口。
不至于完全不松口。
此时此刻慧言法师倒是也没有急着说话的意思,而是一直静静的盯着显隆帝。
显隆帝多少被盯的有些发毛,清了清嗓子道:“圣僧想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