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官有令 第173章

作者:裴不了

  “师父,这不太好吧。”梁岳道:“若是我确实技不如人,搞这些内幕不是反而起了负面作用,违背了你要为夺城之战出力的初衷啊。”

  “你这样说也有道理。”王汝邻稍加沉吟,“这个办法虽然稳妥,可整体来说确实不是好事。可要是这样说来,我的中策也不太好用了。”

  “中策是什么?”梁岳问道。

  王汝邻道:“直接去找你擂台赛的对手,威逼利诱,让他们都输给你就好了。”

  好么。

  梁岳一捂脸。

  不愧是魔道巨擘讲义翁,一点好招儿没有啊。

第91章 大问月

  “师父,直接说下策吧。”梁岳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上中两策。

  “人脉和手段都不行,下策自然就是努力修行了。”王汝邻道:“你之前虽然已经顿悟练成问月,可你练成的只是‘小问月’,威力不足,面对强敌时做不到一招致胜。若你能在此基础上彻底顿悟‘大问月’,同境之内足可无敌。即使面对修为高于你的,也有一战之力,拿下名额应该就稳妥了。”

  原来这是下策吗?

  梁岳算是从王汝邻身上看到了社会风气败坏的原因。

  其实当初梁岳能突破第四境并顿悟小问月,已经令王汝邻颇为惊喜,并没有对他提出太高要求,怕他过于急躁,反而有损修行。

  可是此时只有小问月属实不太稳妥,王汝邻才会这样说。

  “弟子这段时间会努力参悟,争取在选拔战之前顿悟大问月。”梁岳认真道。

  “好。”王汝邻点点头,“你这段时间就不要出门了,朝堂那些俗务先放一放,专心修炼。一个月之内,若能顿悟大问月,大事可成。不过即使不能也没关系,未必就没有机会,也不要太急躁。顿悟这种事情就是,越急于寻找,可能就越找不到。你在那里慢慢修炼,它说不定突然就来了。”

  “弟子晓得。”梁岳颔首应道。

  聊完正事,王汝邻才又问道:“你是不是经历过剑气锻体了?”

  “不错。”梁岳如实答道:“方才闻师姐帮我进行了一次。”

  “哦?”王汝邻好像有些诧异似的,“是师侄女帮你的啊?我之前还想叫老登帮你找个修为合适的同门,助你剑气锻体,没想到她亲自出手了。那你回头记得,买些好的灵植灵药送给人家。”

  “剑气锻体会有很大损耗嘛?”梁岳问道。

  “这是当然,将全部剑气助你开脉锻体,对她的损耗也不会小。”王汝邻道:“可修为高你太多的也不能帮你锻体,剑气太强会直接伤你经脉。她的修为倒是正合适,可她也要准备选拔战,屡次损耗难免耽误修炼,咱们不能让人家吃亏啊。”

  “我明白了。”梁岳应道。

  原来闻师姐还是牺牲了她的修行,来帮自己锻体吗?

  梁岳心中微动。

  离开云止观,他就赶紧策马归家,一回家就发现,梁鹏也在家里。

  “怎么这次回来这么早?”他问道。

  “我是回来城里报名参加科举的。”梁鹏答道。

  “今年就参加?”梁岳有些意外,之前也大概知道弟弟的想法,不过他如今毕竟是在剑道书院修行,也这么急着参加科举就有些让人意想不到了。

  “试一试嘛。”梁鹏笑道:“就算这一次不行,下次也更有经验。”

  “也有道理。”梁岳道。

  弟弟妹妹都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很正常,只要没有什么大坑,任由他们自己去走就是了。

  现在他们各有各的奋斗。

  ……

  他当前最要紧的事情,自然是参悟王汝邻所说的大问月。

  作为三剑中的第二剑,问月的难度比上青天要大不少,之前的顿悟有一定运气成分,可也只是小问月而已。

  但梁岳并不担心。

  顿悟这个事情,对别人来说或许是偶然事件,像中彩票一样稀有。可对他来说,是大概率事件。

  入夜。

  天上悬着一轮缺月,梁岳坐在悟道树下,听着微风沙沙吹动树叶的声音,脑海清明。

  他在心中默默观想王汝邻种下的剑意,从中感悟“问月”所蕴含的大道,但旋即有一丝困惑。

  没错啊。

  问月所需乾坤大道与明月大道,自己俱已领悟,二者结合着实威力不凡,可却没有那么多变化。

  大道都在这,又从哪里求变呢?

  即使要顿悟,也不知该悟些什么,明明大道都已经在了,要怎么无端由小变大?

  思忖片刻无果,梁岳仰头看向天空。

  一弯弦月挂在那里,月色温暖昏黄。

  “咦?”

  突然,梁岳好像发现了什么,轻咦了一声。

  他盯着天空那轮弦月,周遭清风拂过,片刻,他突然起身尝试凝聚月华。吐息一阵子之后,他又霍然开眼,眼中精光大放。

  “没错!变化就在月亮上!”他兴奋自语道。

  明月大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大道,此前他在彩衣节上观想顿悟的明月,乃是十五的月亮,是一轮圆月。而今日所观想的,是一轮缺月,二者的月华气息并不相同。

  圆月神光完满,无缺无漏,适合防御;缺月弧光锋锐,寒气凛冽,才适合攻击。

  自己之前参悟的是满月,根本无法发挥出问月最大的进攻威力。

  没错,就是如此!

  一念顿悟,他周身气息陡升,翻身而起,一剑在手,朝天一挥。

  高达十余丈的天空上,闪过一道纯白肃杀之弧,简单而迅速,看起来并不显眼,可其中蕴含着的森寒杀意,却远远胜过他之前见过的任何剑招。

  大问月!

  马厩里的大黑见到这一幕,惊得马眼一颤,倒退了好几步靠在墙上,瑟瑟发抖。

  龙驹灵性强,它能明确感受到,梁岳这一剑若是落实,一百匹踏雪龙驹也挡不住。

  翌日清早,梁岳就急匆匆又赶往了云止观。

  王汝邻见到他,微微皱眉,“不是让你这几天就在家参悟大问月,就不要乱跑了吗?一个月的时间相当紧迫,你再这么……”

  “师父,我练成了。”梁岳答道。

  “再这么浪费,哪还有……”王汝邻正说着,话音突然一滞,“你练成甚么了?”

  “大问月。”梁岳起身,出剑,再度朝天一挥。

  嗤——

  冷冽弧光出手,当空划过寒芒。

  王汝邻的眼神一颤,犹如昨夜的大黑一般。不过他怕的当然不是这一剑的威力,而是惊诧于梁岳的悟性。

  就算是五藤兰,也有些超乎想象了。

  昨天才跟你说有这么个东西,让你自己回去琢磨一下,今天一早就成了?

  这可是自己三绝剑的第二剑,练成了这一招,在宗师境以下基本都能做到同境无敌的剑招。

  就这么轻而易举地练成了?

  如果梁岳练不成,他可能会跟着着急。可是你这么快的练成,也确实有些挑战认知。

  王汝邻有些茫然了。

  他甚至怀疑,有没有可能老天爷让自己悟出这些剑招,就是为了给梁岳去练?

  否则我苦心孤诣创的绝世剑招,你就这么轻轻松松练成了。一向自负天资绝世的王汝邻,第一次在心中生出一丝奇怪的念头。

  凭什么呀?

第92章 请辞

  在龙渊城内各路天骄汇聚、热闹非凡的时候,关注朝堂的人便为之减少。很少有人知道,此刻的胤朝皇城内也有一番暗流涌动。

  这一日梁辅国结束政务,走出相国门,需要步行去皇城门口乘坐车驾。就在他带着护卫穿过长长的夹道时,远远便看到前方有一支鲜红衣袍组成的队伍。

  为首的是一名锦袍乌冠、身材高大的老年太监,须发虽白,精气却足,一双眼灼灼而视。

  “曹公公。”梁辅国隔老远便笑而拱手。

  能让左相大人先施礼的人,天底下也没有几个,可若对面是曹无咎,便没有什么不合理。

  “见过左相大人。”曹无咎也立刻回礼。

  这位执掌饮马监的大宦官跟随在皇帝左右,已经有多年未曾走出皇城一步了,更没有曾经那股雷厉风行的杀伐。是以近些年的曹无咎,都被称为“皇城暮虎”。

  在他背后站着一众干儿子,如雁阵排开,威风凛凛。

  梁辅国走上前来,施施然问道:“曹公公难得离开陛下身侧,是在这等人?”

  “老奴就是在这等左相大人的。”曹无咎直言道。

  “哦?”梁辅国也不惊讶,只是问道:“曹公公是有何要事,不直接去公署里说,却半路在此拦我?”

  “老奴送左相大人出皇城,顺便说些话而已。”曹无咎一抬手,示意梁辅国同行。

  二人缓步并肩,向皇城门处走去,梁辅国的护卫与曹无咎的人马都缀在身后五十步,各成队列。

  曹无咎这才幽幽开口,“我有一个干儿子,早年间与我颇为亲近,后来犯了些事情,被关入狱中。近来听闻左相大人将他押走了,不知所为何事,能否将他交还于我?”

  “曹公公说的是曹通吧?”梁辅国也不与对方打哑谜,直接说道:“他当年在南征之时身为一军监军,可将士全军覆没,唯独他一人逃脱,这其中必然有些蹊跷,我们总得审讯过后才能放人。不过既然是曹公公的干儿子,我可以向你保证,我们不会用刑,更不会让他死,曹公公绝对不用担心他的人身安危。”

  “我这不成器的干儿子,受了多年牢狱之灾,说不定会有诬告之举,他说的话许多做不得数,左相大人可要仔细辨别。”曹无咎又道。

  “事关重大,刑部必然会查到铁证如山。”梁辅国断然道。

  “左相大人。”曹无咎微微皱眉,顿了下,直接说道:“此事我已经禀过陛下,陛下的意思是,此人可以交由饮马监来审理。”

  “曹公公,你毕竟与此人有些牵连,届时不论查出什么结果,都难免受人怀疑。这种不讨好的事情,还是让刑部去做吧。”梁辅国拒绝道。

  眼看着皇城门就在眼前,曹无咎停下脚步,身后远远跟随的人群也随之停止。

  “不讨好的事情你已经做了太多了,梁大人。”他的语气变得有些冰冷,“老奴真心劝你一句,即使不为你自己着想,总该为梁家的子孙后代想一想。”

  梁辅国回以一笑,“梁家的子孙已经因家族享了很多不该有的福分,即使因家族而死,好像也没什么可惜。曹公公,我也劝你一句,该体面的人,就让他体面地走,要是不想体面……”

  剩下的话他没有再说,而是转过身,挥了挥手。

  背后护卫人马呼喇喇跟上去,饮马监的人则是与曹无咎停留在原地,两方隔着皇城一门,泾渭分明。

  ……

  梁岳在家中苦修了大半个月,这段时间里没有去诛邪司,也没有去云止观。每日只是在悟道树下运功修行,钻研武道。

  其实他之前每晚回家也都是这样,只不过那时候还会外出办事,如今日夜兼程地修炼,为选拔战而冲刺。

  通常情况下,若是以境界为目的,就像是那些山上的修行者一般,只需一味的闭关苦修即可。把别人做其它事情的时间都拿来修行,境界总会领先一点。

  可是那样得来的修为就难以尽数发挥。

  若是以战斗为目的,梁岳之前的修炼模式就很好。夜间苦修,白日里战斗历练。在战斗中经验带来的助力,有时候要比境界还重要。

  所以他之前一直没有用那种闭关苦修的模式。

  现在这样子,是因为他在这个境界的经验积累已经足够,要在选拔战来临之前集中提升一下修为了。

  再出家门时,已经是七月了。

  选拔战没有几天就要开始。

  不过他最先收到的消息,还不是关于选拔战的,而是朝堂上的一桩大事。

  就在前不久,定钩王姜镇业上朝,上书请辞,想要专心追求武道。陛下准允,命神将凌三思暂领龙渊三卫。

  听到这个消息,梁岳便明白,南征一案终究是有了结果。

  梁辅国没有像对待卢远望那样,在朝堂上当众将对方一击致命,而是选择给了对方一个较为体面的退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