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989章

作者:八月飞鹰

  后辈弟子稍加温养祭炼,此剑便成为南峰如今第二件传承至宝。

  似当年白湄同紫青双剑一样,沈溪今后再使朝夕剑,同样是本命法宝的威力,但不及后续作为大逍遥天仙再练仙境至宝趁手,将来朝夕剑是丢是断,亦不会影响沈溪,只是沈溪既然留下此剑,之后自是不会再用。

  而他本人接下来,便将似白湄祭炼银河剑一样,也为自己再重炼一口全新的本命法剑。

  这既需要他本人投入时间、精力,也需要合适的材料。

  雷俊特制的水流光,正合他所需。

  “有一事,正欲同掌教陈情。”

  沈溪收好水流光,吩咐蜀山派南峰弟子奉上回礼的同时,和封霆谈道:

  “贫道有心卸下本派掌门之职,静心修行,相关事宜,当先禀明掌教。”

  封霆对此事倒不是特别意外。

  早先在龙虎山时,便听自家师父雷俊和师兄、师姐聊起此事。

  沈溪天纵之才,堪为当今之世白眉老祖之外道门炼器派第一高手,同时也是实打实自汉末大劫之后,第一个登临仙境推开仙门的炼器派修士。

  但他本人,并无多少权欲可言。

  其人性情与老祖白湄相似,更乐衷于遨游四海十方。

  当初他接掌南晋蜀山派门户,更多是因为能者居之,为师门和同门,不得不挑起那副担子。

  入蓬莱乃至于参与人间道国,亦是为他恩师公孙道奇与其他同门在南晋的生存。

  到如今,过往种种自然都已不成问题。

  沈溪本人修为也突飞猛进,不断进步。

  于他而言,当前更是可以将蜀山南峰掌门之位卸下。

  沈溪倒不至于就此一走了之,更非以退为进谋求似类似纯阳宫宫主蒋渔的一方圣地共主。

  这一点,章太冈、陈令风、元青瓷等人皆知晓。

  以至于大家都还有些舍不得沈溪卸任。

  不过仙境中人渐少插手人间中事,不管是雷俊、白湄等人为表率的道门修士,巫门那边也有消息,同样在冲击仙境的巫咸赵谦然,也有意在功成之后,同现如今的灵山巫王皇甫琦一样,少理人间巫门之事。

  沈溪当前显然也是相同决定。

  “真君所命,晚辈立刻传讯回山,禀明家师。”封霆答道:“不过家师亦素来有言,各派内务自决即可。”

  沈溪:“掌教宽宏高义,举世皆知。”

  他又再看向一旁秦采薇:“这里也预祝秦长老早日成就大乘高真。”

  秦采薇:“借真君吉言。”

  她臻至八重天四层圆满境界已经有年头,近年来不急不躁始终静心修持积累,渐渐有水到渠成之感。

  这趟来蜀山观礼过后,再回龙虎山天师府里,秦采薇已经有心尝试冲击九重天大乘之境。

  她同白湄关系,除了极少数人外,无人知晓,当前在场的一众蜀山派修士亦不明真相。

  秦采薇自己当然不会张扬。

  实事求是地讲,近些年来她少与白湄一同活动,少了个经常关照提点自己的得道仙师,秦采薇修行速度较之从前,稍微变缓。

  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影响自身心态,仍然静心修持。

  沈溪接待过封霆、秦采薇后,又接待其他客人。

  比沈溪他们稍微晚点抵达霄顶的人当中,便有同秦采薇相熟的玄机观观主聂放。

  小聂观主如今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

  于私,成功了断聂忠节、聂松父子这段旧怨。

  于公,他本人成功臻至九重天道家大乘境界,除了修为实力提升外,也标志着他治下玄机观,声势更加高涨,真正有了这方大千世界道门第四圣地的风采。

  人间合流之后,地域广阔的同时人丁也比先前更多,玄机观当前正蒸蒸日上,赶上这个风口,发展更快。

  于聂放个人而言,当前除了继续发扬道家偃师一脉和玄机观传承外,便是参与追剿故明理学修士一事。

  道门强盛,各大皇朝在这方面也达成共识,令理学修士渐趋式微,跟其他被打压的势力开始有合作。

  先前便有大明遗臣与幽垠、连山、金刚界羯磨部、草原异族势力合作。

  “参与墨池祭礼一事者,基本全部罗网大半伏诛,只有一条大鱼漏网。”

  聂放当初也参战,这时跟封霆、秦采薇聊起此事:

  “其名为常冲,似是幽垠来客,颇为警醒,虽是主谋之一,但具体布置和激发法仪的地方,他却都没有露面,其后闻风而逃。”

  秦采薇:“听说这趟故明朝廷吴党、楚党中人都有现身,他们联手了?”

  聂放:“更多是常冲、萧静、阇底罗等人勾连,不过吴党党魁晁丰亲自现身,楚党党魁周明哲也有亲信到场。”

  聂氏一族当初离开天理投附大明皇朝之际,便是依附周明哲和楚党。

  聂松更成为周明哲亲传弟子之一。

  不过他们当前都已身死。

  聂放同周明哲亦无私人恩怨,只是对方堪称故明理学宗法最后的巨大堡垒。

  当然,相较于他们攻克堡垒,周明哲自己只会更急迫。

  人间合流,大明龙脉国运和理学文华才气相合不再,留给周明哲的时间不多了。

  他年事已高。

  越高境界的理学修士,往往这方面难题越大。

  孟少杰同样前来观礼。

  他这趟是代表唐廷帝室而来,其本人同沈溪没有深厚交情,来往不多。

  但此刻目睹沈溪成仙,孟少杰心中感慨良多。

  时代的转折起伏中,有人脱颖而出,却不知又有多少人被埋葬。

  孟少杰当前专注修明史,但对大明之外人间种种亦都看在眼里。

  人间沧海桑田巨变,对他的修行来说有大裨益,但身处其中,孟少杰更多感到的是自身渺小。

  如此浮浮沉沉,或许只有似雷掌教、陛下等寥寥数人,才能跃出洪流外吧……孟少杰心中感慨。

  他想起与自己亦师亦友的萧春晖。

  对方虽身处洪流中但泰然,为了揣摩钻研自己的学问,不惜主动离开熟悉且相对安全的九天十地大千世界,前往儒林大千世界,迎向更叵测未知的命运。

  好在最近传回的消息,听上去令人安心些许。

  …………………………

  儒林大千世界中。

  被孟少杰和萧雪廷、萧航等人挂念的萧春晖,当前处境确实尚好。

  明媚的春光下,他居于山间院落间,正静心读书。

  天地间日头西斜。

  但萧春晖所居院落却不见暮色,春光始终正好。

  直到他放下自己手中书本,起身活动筋骨,院中阳光才骤然淡了,转为天边晚霞。

  萧春晖唤来书童:“先生当前有客来访?”

  书童:“是,燕赵那边的朔风山主前来拜访。”

  萧春晖轻轻颔首。

  朔风山主连峰,儒家燕赵新学当前的领袖,师承早逝的前圣程合,继承其衣钵,当前同后圣严傲云一样是已经成就三不朽的儒圣,在儒林大千世界新学中声望与影响力仅次于严傲云。

  后圣严傲云同前圣程合关系颇为和睦,共同奠定当今之世儒家新学的根基,同朔风山主连峰早年便相识,双方也经常交流学问。

  但那限于私交,在公开理念上双方有不小分歧。

  连峰推崇教化与法度并重,同时信奉古时圣人云:“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虽然不曾公开宣讲,但萧春晖来这边已有耳闻,当初高天随在儒林大千世界时,曾经同连峰来往甚密。

  天宫旧属,可能在这方大千世界有了志同道合者。

  正是因为此前高天随的到来,严傲云与连峰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甚至矛盾渐渐公开。

  哪怕在儒家旧学、新学争端越发激烈的如今,儒家新学内部也开始出现分流。

  严傲云主要精力集中在儒家旧学领袖乐原先生吴海林那边,近年来反倒是张晚彤和连峰打交道更多。

  这两年域外天魔又有卷土重来的气势,令儒家旧学、新学之争略微降温。

  吴海林、严傲云暂时放缓双方针锋相对的态势,更多戒备域外天魔。

  萧春晖也成功得张晚彤介绍,来严傲云门下读书求学。

  不过新学、旧学冲突略微平缓后,新学内部分流,愈发暗潮涌动了。

  传言旧学那边,内部同样不太平。

  晚些时候,书童再次来找萧春晖,萧春晖随对方去见严傲云。

  朔风山主连峰已经离去。

  严傲云独坐室内。

  他肉眼看上去如中年人四十岁许模样,貌不惊人,身居陋室内,一切文华内敛,令人全然看不出这是一位已经臻至仙境三重境界的儒家素王。

  “先生。”萧春晖上前行礼。

  严傲云微笑,招呼对方落座。

  他不多提方才到访的连峰,如常考较萧春晖学问,末了笑道:“好,好,气象渐成。”

  萧春晖:“此皆二位先生之功。”

  除了严傲云之外,一直以来,他自张晚彤处受益良多。

  在这方儒林大千世界,亦无唐皇张晚彤可言,而是天瑞居士张晚彤,其本人对此不仅不介意,反而泰然,萧春晖亦入乡随俗。

  “自谦虽好,但如果是我二人之功,便该是我们来做这番学问,可如今显然不是。”严傲云笑道。

  萧春晖:“依先生之才,诸般学问皆不在话下,只是先生为苍生奔波,始终不得清闲。”

  严傲云:“心安便是清闲,无所谓奔波。”

  萧春晖:“域外天魔威胁渐渐重消……先生将要再次西行?”

  严傲云起身:“世事如此,且多磋磨。”

  萧春晖送对方离开。

  他不必再联系张晚彤。

  相关事,严傲云会自己同张晚彤沟通,萧春晖并非作为双方之间的桥梁存在。

  不过萧春晖回到自己小院中以后,也没有再次翻开书卷。

  暮色下,他静静望着远方天空,梳理思绪。

  九天十地大千世界那边,自人间合流之后,高天随便再也没有公开露面过,行方不明。

  但他近来可能跟朔风山主连峰有过联系……萧春晖心中默默想道。

  …………………………

  九天十地大千世界这边,雷俊同样接到大师姐许元贞的通知。

  在那边,张晚彤有跟许元贞交流过。

  “新学、旧学之争局面没有彻底明朗前,他们应该不会有太大动作。”雷俊沉吟:“何况纵使域外天魔来袭关头,魔佛一脉传人也仍通过时之渊侵袭儒林大千世界,虽有浑水摸鱼一说,但那边当前太乱了。”

  许元贞轻笑一声:“也未必是完全乱得不可开交。”

  雷俊:“有新发现?”

  许元贞:“所谓域外天魔再次来袭,我们这趟当面与之打了些交道。

  它们并非来自那妖魔之世,但是,那边佛门弟子扭曲入魔的变化,可能与之系出同源。”

  雷俊听着天通地彻法箓中传出的声音,双眉轻轻扬起:“这样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