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981章

作者:八月飞鹰

  大明人间北方异族曾经也鼎盛一时,君临中土,但最终被大明皇朝推翻,异族被迫北遁,其后在北疆休养生息,是大明皇朝多年以来警惕的头号外敌。

  金刚界羯磨部很早就同他们合流。

  空桑失落,善智慧尊者身殒后,阇底罗带领羯磨部在人间同草原异族同进同退。

  待人间合流后,他们继续盘踞于北疆东部白山黑水之间。

  而除了羯磨部主阇底罗和斡杰汗之外,地宫中还有个青年文士在等候,其人体气端方,虽然身着便装,但看上去仍有官威在。

  “这位是大明皇朝的大学士,晁阁老。”常冲介绍道。

  萧静、林潇逸等人这次感到颇为意外。

  眼前外表看上去如青年般的文士,居然是此前的大明皇朝阁老晁丰。

  自其恩师陈裕早年故去后,晁丰便是大明皇朝吴党党魁,此前吴党已渐渐恢复元气。

  但其后先是龙虎山天师破大明京师,各地民乱四起,大明江山倾颓,最后更遇人间合流,明朝基本成为历史。

  最初萧静等人看到晁丰和异族斡杰汗、羯磨部主阇底罗并肩而立的场面还感到意外,但略微细想之后也便泰然,甚至心中满是唏嘘。

  道门不断破坏他们的根基,天宫旧属又重新隐没,他们这是只能将希望寄托在那位幽帝身上了,大幽皇朝么……萧静心中思索。

  晁丰面色如常,但不多言,只静立一旁,听常冲主持场面,介绍情况。

  末了,常冲看向萧静、林潇逸等人。

  萧静颔首,取出画卷展开,纸上画面顿时重新由虚转实,大量祭器从中飞出。

  常冲虽是武者,但这时也随身携带一本古卷,翻动间无需他驾驭,同样有大量祭器从中飞出。

  经过一番分配后,常冲取出图谱指点,众人纷纷记下。

  他们碰头,无需过多交流,晚些时候便各散东西。

  晁丰同属下汇合后,对方轻声道:“晁相,先前发现卫博盛的车架,在附近出没过。”

  晁丰闻言,面不改色。

  早年大明人间和大明皇朝尚在时,卫博盛乃蓟辽总督,是楚党骨干,深受彼时大明首辅楚党党魁周明哲信重。

  大明江山倾颓后,楚党、吴党、秦党分别扶保不同的宗室子弟。

  但现在看来,大家都联系上幽垠这边了。

  原因不复杂,大明气数确实尽了。

  理学宗法礼制现在正被不断刨根,不管哪一党,眼下都大祸临头。

  失去文华才气同山河地脉结合,失去理学宗法礼制框架庇佑,不用别人来打,他们这些理学修士就可能大规模消亡甚至面临灭顶之灾。

  凡是高境界的理学修士,其实年岁都已经非常大了。

  在大明皇朝,晁丰一贯被誉为年富力强的少壮派大员代表。

  而他的年龄……早已经过了四百岁。

  换了其他道统的修行者,早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现在,晁丰同样开始感觉到衰老的来临。

  他尚且如此,余者更不必多提了。

  理学修士已经到了悬崖边上,他们迫切需要找到一条生路。

  或许,不只是生路,还可能是登天路。

  晁丰相信周明哲、卫博盛同样有类似考虑。

  明皇韩致宁不堪大用,自己无法立地成圣,甚至还耽误如陈裕、周明哲等人的向上之路。

  但如果换了幽帝郑白榆呢?

  对方已经是仙境三重的存在,为周明哲、晁丰等人提升留下巨大空间。

  虽是绝对强势的君主,但也为他们这些人打开了上限。

  唯一的问题在于……

  大幽皇朝,能得天下么?

  晁阁老不知道答案,他下意识望向南方,望向中土,望向那已经渐成传说的龙虎山,长叹不语。

  除了他以外,不少人都是相同动作。

  而被大家惦记的龙虎山天师府中,晚些时候有客人拜访。

  卓抱节接待之后,入上空三清三宝洞天面见恩师:

  “禀师父,蜀山派西峰元掌门来访,言及近日有故明皇朝宗室子弟密报,北疆有不少人聚集在密谋着什么,当中可能涉及连山、幽垠中人。”

第522章师父的快乐(二合一章节)

  道门九重天大乘高真之中,原先居于顶点的蜀山派南峰掌门沈溪和真武观观主木淳阳,自玄门大典后便各自闭关静修,少在人间走动。

  道门其他高手,受掌教雷俊影响,亦少涉足人间事。

  不过他们针对原先大明人间理学宗法礼制的祓除,仍然在一直进行。

  蜀山派西峰掌门元青瓷对此尤其在意。

  人间合流后时至今日,时间推移下,理学根基已经越发稀薄。

  原先的大明皇朝也基本成为历史。

  宗室子弟有继续图谋复辟者,但也有各奔东西谋求出路的人。

  同样受掌教雷俊影响,元青瓷等人行事态度坚决但不酷烈。

  在此过程中,他们渐渐同部分宗室子弟建立起联系。

  这部分明廷宗室子弟到如今,已经兴不起复辟的念头,但当中仍然不乏希望能为自身谋个进身之阶亦或者保全身家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元青瓷等人陆续能得到一些对面的隐秘消息。

  雷俊闻讯并不意外:“看来静极思动,会有些大动作。”

  卓抱节:“经元掌门确认,消息无误,应该是确有其事,只是不知是否真相全貌,尚不能确定会否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法。”

  雷俊:“权且看看好了。”

  一旁元墨白微笑道:“蜀山派沈道友和真武观木道友当前正闭关,这趟不必打搅他们,我邀请昆吾派张道兄一起去看看。”

  既是难得大动作,对方想必聚集人手不在少数。

  元青瓷方面得到的消息有金刚界羯磨部异动,那极可能是部主阇底罗亲自出马。

  羯磨部主阇底罗乃九重天五层法身圆满的金刚界上师,实力非比寻常。

  何况还要考虑对面可能有别的高手。

  故而元墨白邀约昆吾派掌门张海鹏同行。

  自先前赵蟾阳过来后,张海鹏彻底放下心事。

  赵蟾阳入时之渊一行,于他个人是一重劫数一重磨砺,于张海鹏而言,又何尝不是?

  放下这桩心事,静心修行,数年下来,张海鹏个人修为实力亦更上一层楼,由此前的九重天四层境界,成功臻至九重天五层圆满,成就道家丹鼎派五气朝元之境。

  依其年岁,能否练气还神登仙,尚属未知,但修为已经实打实更进一步。

  故而沈溪、木淳阳两位九重天圆满的大乘高真当前虽然闭关不出,但道门在人间仍然有九重天五层境界的高手坐镇。

  龙虎山天师府中,当前上有雷俊本人坐镇三清三宝洞天,高悬穹宇之上震慑四方,下有众多高功长老成长、成熟起来,府中事务操持有度。

  府内外皆今非昔比,元墨白自然不用再像以前一样常年留在山上坐镇。

  “事涉幽垠、连山,弟子随师尊一同过去看看究竟。”楚昆亦开口请求同行。

  雷俊于是在一旁笑道:“抱抱也一同过去吧。”

  人间合流之前,卓抱节便经常代表天师府前往大明人间,会同其他玄门同道一起行动。

  眼下他已经交卸了执事殿值守长老一职,当前无明确职司在身,雷俊便也索性打发他跟元墨白、楚昆同行。

  “弟子遵命。”卓抱节向雷俊、元墨白行礼。

  自雷俊、唐晓棠、许元贞三人相继洞玄登仙后,龙虎山天师府一脉当前难得再有三位大乘高真一同出山。

  等张海鹏、元青瓷等人与之汇合后,心中又另有一番感触。

  这趟过来的元墨白、楚昆、卓抱节三个,刚好是天师府里三辈传人。

  虽然楚昆并非卓抱节师尊,但他们三个依然是实打实的一脉相承。

  其他人见了,心中都难免感慨,龙虎山天师府确实人才济济。

  至于雷掌教,当下身处三清三宝洞天内。

  虽然将玉清周天法镜暂时收起,但凭借一些天通地彻法箓和天视地听符,他可以静观元墨白、楚昆、卓抱节等人此行。

  除了龙虎山天师府众人外,道门还有张海鹏、元青瓷、陈令风、岳西陵等高手同行。

  元青瓷早些时候便在这一带活动,清剿理学修士。

  当前他面上不动声色,仍如此前一样活动,但私下里已经通知元墨白、张海鹏他们:

  “对方四散开来,观之针对不同方位分头行事,似是布置多个儒家祭礼法仪。”

  元墨白悄然传音:“具体方位当前能明确多少?”

  元青瓷:“先确定了两个,但对方人手不明。”

  “虽然情形不明就行事,有些失之于草率,但既然是儒家祭礼法仪,那动手还是宜早不宜迟。”蜀山派北峰掌门陈令风言道。

  时间拖延下去,谁知道对方祭礼法仪推进到什么程度,会产生怎样变化?

  至于说有些冒然,其实也不至于。

  雷俊、白湄、赵蟾阳当前都在。

  他们虽然近年来不过问人间中事,但无形中就为道门中人压阵兜底了。

  说得不客气些,道门其他人在人间行事,大可以奔放地平推过去。

  只是纵使环境如此,元墨白、张海鹏等人平日里行事仍然克制,自省之余,教导弟子免生轻慢之心。

  莫说高天随、郑白榆那般对立的顶尖强者都还在世,纵使世间已无敌手,于自身修行上亦需自省审慎。

  但陈令风所言,亦不无道理,面对儒家祭礼法仪,大方向上处理起来始终是宜早不宜迟。

  “陈道兄所言甚是。”元墨白看向张海鹏:“已确立的两边,贫道和张道兄一人一边。”

  张海鹏:“好。”

  元墨白同楚昆、卓抱节等人,当即循着元青瓷先前指点,深入北疆东部的山岭间。

  如今时节临近入冬,北疆早已经天寒地冻,山间一片雪白。

  乍眼一看,荒无人烟,并无异常。

  元青瓷先前接到的情报,也只是故明宗室子弟先前相助,输送一些物资到这片山区,具体情形则不明。

  一袭紫衣的元墨白御风而立。

  在他脚下,仿佛出现虚幻无形的桥梁。

  桥通天地,桥通自然,桥通幽冥。

  符箓派九重天圆满大乘高真,修得通玄之桥,各方面感应亦随之提升。

  同门之中,元墨白素以肉身命功见长。

  但越是如此,他对感知方面越是注重。

  虽然不似雷俊那般精通,但元墨白亦长于此道,在成就通玄之桥后,这方面灵感更加敏锐。

  踏在虚幻的桥梁上眺望片刻后,元墨白传音给楚昆、卓抱节:“对方也提防走漏风声,这里是故布疑阵之地,真实地点想必仅有限的人得知。”

  楚昆微笑:“但终究已经露了行藏,对二师兄来说足够了。”

  他手中一枚雷俊相赠的天通地彻法箓中,传出雷俊声音:“师父,你们可往东侧再看看。”

  元墨白等人相视一笑,不动此地分毫,当即动身向东行。

  雪山之间,看上去仍无异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