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922章

作者:八月飞鹰

  三大高手合力,暂时拢住行将破碎裂开的大矩。

  而在这时,唐晓棠接到雷俊的传讯:

  “时之渊转移,下个落点,可能是归藏。”

  唐晓棠跟张晚彤、凤凰风明提及此事。

  凤凰风明羽翼张开,金光如朝阳,笼罩整个大矩:“我留下,平定大矩惊变,二位道友多留神。”

  张晚彤若有所思:“感觉……更像娑婆?”

  唐晓棠:“雷俊说他就是从娑婆那边过来人间,他既然不提,想必娑婆不是地方。”

  张晚彤于是微微颔首:“既如此,我们去归藏。”

  …………………………

  归墟之中,一直在静静等待时机和消息的鲲鹏妖圣,忽然双目中大放光芒:

  “……归藏么?”

  得到最新消息,显化大鹏之形的他,当即双翅一振,离开归墟。

  而与此同时,身处五代十国人间的雷俊抵达渝州三江口。

  虽然对方隐藏行踪的手段颇为高明,但那是相对于雷俊在蓬莱观天台时,远隔重重虚空观览的情况。

  眼下雷俊本人亲自到了五代十国人间,更已经到了近处,对方也就无处遁形。

  他视线一扫,便看见有人正在筹备儒家祭礼法仪。

  祭礼法仪相当高明,悄无声息间,动荡时空。

  甚至,不只是动荡这一方人间的时空,而是贯通人间与九天十地。

  如此强大的祭礼法仪,不仅施法者本人实力境界高明,更已筹备多时。

  再看当前负责在人间做最后筹备实施儒家祭礼的人却是個武者,雷俊很自然联想到幽垠。

  他看了看山间江边布置的祭礼法仪,然后再转头向东,顺着大江流向望去。

  大江一路奔腾,山河起伏。

  五代十国人间没有统一的人间皇朝,山河地脉灵气走向影响起来比其他人间更加容易也更加隐蔽。

  而在大江中下游,则是南吴。

  娑婆门户,正在南吴疆域内。

  为防万一,雷俊此前已经吩咐娑婆暂时镇封虚空门户,以免被大战波及或者为外敌所趁。

  毕竟白湄当前返回昆仑大赤天闭关,娑婆这边暂时没有高手坐镇。

  故而当前娑婆不与五代十国人间相通。

  可是因为时之渊动荡的缘故,继大矩之后,娑婆此刻也受到影响。

  这里通往五代十国人间的虚空门户镇封不久冥冥中联系尚未散尽,于是此刻便被生生震得自动重启,再次在南吴国内出现。

  而此刻,一个浑身上下黑雾缭绕,仿佛不断有黑色的粉尘从身上洒落的黑衣老僧,经由虚空门户,进入娑婆。

  赫然正是苦海大尊。

  一入娑婆,他身上魔佛传承法蕴的散逸,顿时减缓乃至停止。

  苦海大尊感受着娑婆天地的震荡,暗自点头。

  这里果然是时之渊的新落点。

  那一半神秘星图的指引,是正确的……

  他念头刚刚转到这里,忽然心神俱震。

  因为他忽然感觉,自己手中一半星图同另一半之间的联系,短暂消失。

  娑婆的时空震荡,也趋于停止。

  苦海大尊宁定心神,再仔细查验手中一半星图,倒是能重新感觉到那另一半存在了,但却不在眼前的娑婆,而是位于另一方天地中。

  他一时间惊疑不定,不知事情究竟。

  而在娑婆之外,五代十国人间,大江如怒龙般起伏,正在动荡南吴山川。

  九天十地与人间的灵气流动,难得连贯一气,从而产生整体的动荡。

  也令时之渊的落点,最终出现偏移。

  苦海大尊转瞬间恍然。

  一方面考虑时之渊和妖魔之世的退路,一方面考虑另一半星图,于是他当机立断决定赶往时之渊下一个落点。

  类似这样的偏移,牵连甚广,注定不会连续变化,变一次已经是侥幸。

  可是当苦海尊者刚刚出了娑婆,面前却忽然多了个人。

  来者一身九色法袍,立在人间半空中,身体周围似有点点光尘飘散。

  但苦海大尊敏锐观察到,眼前这个中年道人,身体周边有仙蕴法力流散的同时,隐约间像是也有点点全新光尘诞生,再汇聚于他身上作为弥补。

  “道友可有兴趣,重现旧日天宫盛况?”中年道人神色如常问道。

  苦海大尊仿佛戴着面具的面孔上古井无波:“我喜欢化作废墟,进而灰飞烟灭的天宫。”

  中年道士于是微微颔首:“虽然不同路,但今日情形特殊,贫道还需赶往下个地方,大师留下宇宙图,可以离开。”

  苦海大尊不语,但行动作出回答,其身体周围,无色透明的苦海,已经汹涌翻滚开,向四方扩张,仿佛无穷无尽。

  中年道士见状,同样不再言语,以他为中心,则有一片洁白的世界,同样向四方极速扩张开来。

  苦海大尊心惊。

  先是张晚彤那般强悍的儒圣,后是唐晓棠、赵蟾阳那般惊才绝艳的道门中人。

  但他们三人两个仙境二重,一个仙境一重,好歹当前修为还有不足。

  眼前这却赫然是个已经仙境三重境界的道门符箓派仙人。

  在苦海大尊所生活的那方妖魔之世,自上古之后,从未出现过这等实力的道家修士。

  苦海无边,破坏力仍然霸道无比。

  无色透明海水接触那白色的道家道景玄垣边缘,不断将之粉碎破灭。

  便如同先前苦海大尊同张晚彤较量时一样,正常来说,不论神舞巫王的鬼神祭阵还是道家符箓派仙人的道景玄垣,在苦海大尊面前都很难展开。

  可是,眼下这方白色的独立天地,还是出现在五代十国人间中,并将苦海大尊摄拿吞没。

  无色透明的苦海浪潮,虽然不断粉碎破灭那白色的天地。

  但马上就有更多白色填补修复。

  破坏的速度,赶不上创生的速度。

  于是最终结果还是苦海大尊落入那方道景玄垣内。

  龙虎山第十四任天师,高天随的道景玄垣。

  其名为,太素仙府。

  在苦海大尊控制下,茫茫苦海开始集中于一点不停浇灌,意图洞穿这仙家道景玄垣。

  但高天随的太素仙府,每每自我修复,快速复原,令苦海大尊徒劳无功。

  “……太素?!”虽然上古之后,两方大千世界走向不一,但知悉部分上古传闻的苦海大尊还是很快反应过来。

  先天五太之一的太素,标志着宇宙间有形有质存在初生,重物质形体与创生。

  高天随身怀太素道体,悟性高绝,修为登峰造极,作为道家符箓派历史上有数的顶尖高手,一身修为奥妙自然而然会显露在自己的神庭宇宙、大乘道景和成仙后的道景玄垣内。

  此刻身处太素仙府中,他仿佛化身造物主一般的存在。

  心之所念,万物纷呈。

  苦海大尊双目注视眼前洁白仙府内的高天随:“你是太素道体,先前在那方破碎天地里见到个年轻小牛鼻子,是太易道体,一个年轻女娃,是太初道体,今日初到这方大千世界,便先后见到道门先天五太其三,看来这里不是儒家得气运,而是道家得了大气运啊!”

  高天随负手而立:“大师现在改主意还来得及,大业未成,贫道欢迎各方同道共襄盛事。”

  苦海大尊:“要不要我把道士你介绍给本派菩萨?”

  高天随:“会有那一日的,大师你手里的宇宙图,正是契机,贫道能清楚感受到其存在,那正是贫道所需。”

  苦海大尊不再多言,双掌在胸前合十,无边苦海猛然向四方更加狂猛的扩张,欲要淹没眼前的太素仙府。

  高天随见状,淡然不动。

  在他身边,自然有披甲执锐,龙首人身和虎首人身的高大天将出现,正是九天雷祖法象和九渊炎祖法象。

  紫色的九天神雷同碧绿的九渊真火相合,构成强横的紫绿太极图。

  但紫绿太极图光辉没有全然爆发。

  高天随身前,再出现一尊闪动淡淡金辉的巨大金甲天将。

  这尊斗姆星神法象,全身上下,自动生出金色的星光烈焰,熊熊燃烧,然后投身入紫绿太极图中。

  于其他龙虎山修士而言,如此动作,只会打乱紫绿太极图的阴阳平衡。

  可此刻在高天随施展来,天、地、人三才之力却完美归一,助推紫绿太极图爆发出更加强悍的力量。

  是为三才龙虎合击。

  三才周转之下,太极图爆发出强盛的光辉,直贯而下,顿时将苦海大尊的无边苦海当场击穿!

  苦海湮灭之力强大,不断破碎袭来的光柱。

  但光柱同样拥有极强的破坏力,同时更加凝练,生生打穿苦海。

  苦海大尊身形在无色无形的海水中挪移,方才险之又险避开光柱轰击。

  但下一刻,高天随本人身形一晃,人便也到了苦海中。

  一般而言,身入苦海者,不仅受苦海侵蚀消磨,更深陷其中,行动受限。

  可高天随却行动自如。

  苦海大尊眼中的他,这一刻竟通体洁白,仿佛化身一尊三十六丈高的巨大神祇。

  在苦海中行进间,进退自如,速度不比苦海大尊逊色。

  纵使无相苦海之水稍稍侵蚀破碎其洁白的体表,那身躯也转瞬间便恢复如常。

  此乃高天随的第二仙诀,先天不灭法躯。

  和唐晓棠、赵蟾阳一样。

  登临仙境,每个境界,太素道体可以在原本的一道仙诀之外,助高天随额外多承担一道本命仙诀。

  先天不灭法躯加持下,高天随直接一掌下按,反而将苦海大尊压进其本人的无边苦海中。

  苦海大尊一掌结不漏印,一掌托举轮回,全力反击。

  然而在高天随头顶,他的第一仙诀·太素二十七渊施展开来。

  仿若黄泉九渊,这一刻完整呈现在太素仙府内。

  而除地之九渊外,更有人之九渊和天之九渊。

  二十七渊皆成白色,但有碧绿的九渊真火在其中熊熊燃烧。

  因为太素道体的特点,高天随昔年洞神九重天修行时,最擅长火法地书法箓。

  他也是上古之后,龙虎山天师府一脉第一炼器炼宝大师。

  登临仙境后,此前一身所学融会贯通,化作自己的本命第一仙诀,就是九渊汇合天、地、人三才,即成如今的太素二十七渊。

  太素二十七渊展开,能藏无数高天随往年炼制法器、法宝,更兼具点化、劫取对手法器、法宝的妙用。

  魔佛一脉修士法力破灭万物,极少祭炼使用佛宝,高天随太素二十七渊这时倒无法化对手宝物为己用。

  但到了他如今的修为境界,仙诀越发高明,已经开始更进一步,不借助天材地宝,直接凭九渊真火凝聚显化各式各样的法箓、法宝,近乎凭空造物。

  正因为有如此手段,当初被镇封在碧落中时,天宫旧属局面方能维持。

  而此刻,苦海大尊针对心灵着手的不漏印,也无法在高天随身上发挥作用。

  就见太素二十七渊中沉浮的众多宝物里,一枚碧绿色的大印从天而降。

  这大印除了颜色,各方面形制都同龙虎山天师府祖传的天师印别无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