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875章

作者:八月飞鹰

  普光尊者也仿佛再难踏足。

  但他毕竟已经登临仙境,成就佛门金身,经过这些年以来的不断揣摩钻研,他终于有了些新的收获。

  尤其在当下碧落重现,而蓬莱有天宫遗迹,双方隐隐干涉的情况下,让普光尊者有了重新进入蓬莱的机会。

  不似有空桑作为退路的善智慧尊者,眼下普光尊者需要先确保自己有所收获。

  有人间可能提前合流,吸引对方注意力。

  有苍寰之战,巫真贾显庭企图浑水摸鱼。

  有碧落重开,天宫旧属回归人间。

  凡此种种,能成固然最好,不能成,皆是当下他真实意图的掩护。

  虽然,他当下凭空开辟前往蓬莱的道路,亦需要相当时间,但眼下唯有尽力一试。

  不同于十地中的黄泉、地海、无间等地,位列九天的蓬莱即便有陷阱,也不似黄泉那般凶险。

  至不济,最坏结果,似周天道人一般,转投天宫旧属。

  普光尊者不希望走到那一步。

  他目光宁静,收了紫金钵盂托在手中,持九环锡杖,在古钟衍化而成的道路中前行,向远方而去。

  与此同时,身在青杏山地下,强行堵塞地脉长河迫使其分流改道的雷俊,忽然心神微微一动:

  “蓬莱么?这样看来,是普光尊者?”

  他微微颔首,手中多出一杆类似拷鬼棒的存在。

  却是许元贞炼制的散灵棒。

  雷俊座下闪动紫、金、青三色光辉的法坛保持不动。

  那散灵棒则被他向前投入地脉灵气长河中。

  虽然没能将汹涌的地脉长河当场击散,但让“水势”顿时为之一缓。

  受此影响,雷俊当即开始更主动导引地脉长河散流,速度比先前更快,以节省出时间。

  待灵气长河彻底改道之后,雷俊起身。

  大明人间同五代十国人间相通的虚空门户,仍有天地灵气往来。

  相关变化彻底平息,还需要些时间。

  但大唐人间在孤云原和大小关山通往故宋人间的虚空界域,已经趋于稳定,不会再重新洞开。

  各方人间之间合流征兆仍在,相互吸引仍在,但远不如先前迫切。

  强行的人为改变,被强行再次遏制。

  光辉凝聚的三层法坛渐渐散去。

  雷俊携天师三宝,离开地下。

  散灵棒成功为他争取到时间。

  雷俊飘然前往蓬莱。

  得蓬莱之海中观天台接引,雷俊前往那里,不需要专门的虚空门户,一如早年李航、沈溪他们往来。

  彼时沈溪、李航等人需要消耗符箓,而对如今的雷俊来说则不在话下。

  雷俊在虚空中穿行。

  虽然已经离开大明人间,但冥冥中,他感觉到,包括大明人间通往五代十国人间的虚空门户在内,各方人间方才为之减弱的天地灵气往来,这一刻彻底恢复至先前正常模样。

  雷音寺、空桑佛门和周天道人师徒营造的人间提前合流迹象,彻底消失。

  风停了。

  自大唐人间青山巅,八十一年前那场风,正式停了。

  在这一刻,雷俊的肉身与神魂,悄然生出变化。

  他平静以对。

  最近两年来,他已平稳走过一条路,一条独属于他的路,逆行一年,顺行一载。

  他以九重天五层圆满的修为,经过大矩、娑婆、玉清弥罗洞天、两晋人间、黄泉、故宋人间后,再途经罗渊。

  身入罗渊后,雷俊本身,开始出现变化。

  并非因罗渊而起。

  而是仿佛时光倒流一般,雷俊五炁朝玄之境不复存在。

  他修为境界,在那一天竟仿佛倒跌回九重天四层境界。

  雷俊对此无半分惊疑之意。

  他仍然平静游走于罗渊、今汉人间、太清度人洞天。

  在他离开太清度人洞天,走下大汉龙虎山时,随着他迈下一个台阶,自身修为似也随之下个台阶,跌落至九重天三层境界。

  雷俊仿佛全无所觉,继续淡定而行。

  他离开今汉人间,走过蓬莱,进入地海。

  步入地海那一刻,仿若时光倒流,他修为境界再降,落回九重天二层境界。

  离开地海,走过大同,雷俊一一故地重游,自身修为继续回落,跌至九重天一层境界。

  他安之若素,重回大唐人间,先过大唐帝京洛阳城,继而一路西行。

  抵达昔年大唐金刚寺遗址前,雷俊不复九重天大乘之境,修为滑落至八重天四层。

  到他重返天师府,入后山祖陵祭拜历代祖师,修为落至八重天三层。

  再出天师府,赴川西雪岭,东海之外,入归藏,其后返回大唐人间。

  那一天,雷俊修为回落至八重天一层境界。

  复又北上,前往晋州、泽州一带,足迹踏过晋州叶族旧地。

  自身修为回落至七重天境界。

  南下,来到与龙虎山所在信州遥遥隔江相对的江州林族祖地旧址。

  然后重返天师府,越过大江那个瞬间,雷俊修为回落至六重天境界,重回中三天。

  在府中静修一段时日,修为倒退回五重天境界。

  于是接下来,他自身修为实力,仿佛时光长河倒卷,自五重天再进一步下落至四重天,下落至下三天层次。

  然后,三重天……

  二重天……

  一重天。

  到雷俊某一日泰然重返山下道童院附近。

  终于,他再无修为可言。

  除了身心暂时仍葆青春不见苍老外,如凡人一般。

  雷俊对此早有准备,预置灵符、法宝,令太清八景宝蓑在短时间内仍能发挥作用。

  他长途跋涉,不惧路远,静静前往最初的所在,也是最后的所在。

  初来此世的那座青山。

  在这里埋下天师印后,雷俊静静盘坐其上等待,如凡人一般饿吞干粮,渴饮山泉。

  虽无灵气加身,但他仍默默吐纳存神。

  直至,清风重新吹拂。

  在那一刻,虽无修为在身,可雷俊感到头顶仙门前所未有清晰。

  于是,他重返龙虎山。

  长途跋涉,费时良久,雷俊不急不慌。

  抵达山下道童院,他修为重现一重天炼气十二重楼圆满。

  登山入府之后,修为重归二重天筑基。

  雷俊始终如先前一样,不急不躁,静心修持。

  无需做些旁的事情,一切如往日顺其自然,每天静心打坐调息,观想存神即可。

  自凡人阶段开始,静心渡过接下来一年时间,仙凡之隔在他面前,便不复存在。

  于是随着时间推移,三重天法坛、四重天元符、五重天道宫、六重天道印,次第而成。

  出山赴北疆大黑山,成七重天通天之境。

  自江州、东海、川西后回山,入八重天神庭之境。

  自归藏、地海、须弥之后南下大唐南海之滨沧浪岩,重登九重天大乘之境。

  及至后来再经大同、今汉人间、蓬莱、黄泉、两晋人间、娑婆,终重新成就道家符箓派九重天五层圆满,五炁朝玄境界。

  前进之势,如登造化浪潮,洪流所至,势不可挡。

  而到如今,正反道路行完,他重回仙门前。

  天堑劫难,唯自己可渡,旁人难以援手,成败全凭一身。

  但今日,雷俊是那唯一的例外。

  无需自己去推,大门已经打开。

  时代洪流,人间大千,帮他推开这座仙门。

  或者,某个角度也可以说,是普光尊者、周天道人、善智慧尊者他们代劳,推开这座门。

  人间合流提前,悖于天地自然。

  遏止其行,重归正轨,顺乎天地自然。

  门与路相同,不止水到渠成,更瓜熟蒂落。

第484章仙人雷俊

  普光尊者奋力开辟通往蓬莱的新路径。

  周天道人强忍不适,经受人间道蕴灵气散逸之苦,前往五代十国人间。

  一片青碧色的天穹下,九天之一的碧落,终于重新洞开,降临人间。

  自虚空门户中,有浩荡而又强大的意念,从中流露。

  周天道人现身,手持笏板,向碧落行礼:

  “弟子参见高祖师。”

  碧落中的强大意念微微震动,数量不一,反应不一。

  结果,一个听来平常的声音从中响起:“进来吧。”

  周天道人入内,就见碧落的青空下,天地苍茫,看上去无比空旷,不见众生。

  但在周天道人的感官中,却只感到这方天地无比充实,令他几乎难有落脚之地。

  天地间,除他之外,当前有七人站立,左右各三,居中一人则头戴元始冠,身着九色法袍,身量不高,面貌观之如中年。

  正是方才发声之人。

  其人相貌,与声音一般平平无奇。

  他站在人群中央,看上去亦最是平凡。

  其他六人,有人存在感强烈,仿佛世界中心,令人难以忽视。

  有人看似不起眼,却仿佛与整个碧落天地合为一体,似乎他便是碧落本身。

  但这些人簇拥在那中年道人左右,以其为首,看上去场面又无比和谐,无任何矛盾之处。

  周天道人上前,向对方隆重一礼。

  那中年道人的画像,他早看过不知多少,自然认得,这就是龙虎山天师府历史上第十四任天师,曾经一手缔造天宫旧属的天君,高天随,道家符箓派已经成就洞玄三垣的顶尖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