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八月飞鹰
这趟,转由大明未来弥勒天树和尚,将一只儒家经纬盒,交给冯文肃。
“施主要的东西。”天树和尚仍然面相愁苦,神情凝重:“先前的因果,你我了断了。”
“大师客气了,在下感激不尽,晚些时候自有厚报。”冯文肃言道。
他接过经纬盒打开,内里收藏有古卷书籍,从中流露出浓厚的文华浩然气。
除了《凤鸣集》的名字外,内里还有详细落款:
和轩山人。
“果然是和轩山人的墨宝。”冯文肃连连点头。
大明未来弥勒天树和尚双掌合十一礼后便即转身离开:“既如此,贫僧告辞了。”
冯文肃目送对方离去,同时珍而重之将那卷《凤鸣集》收好。
与之摆在一起的,还有一支看上去已经微秃,颇为老旧的墨笔。
“到这一步,可能仍不够……”冯文肃神情也肃穆起来。
那支墨笔,是他出幽垠前,幽帝御赐。
和这卷《凤鸣集》,出自同一人手笔。
汉末时知名儒圣,和轩山人,江凤歌。
在当初那个时代,他另一个名字更为人所知。
叶凤歌。
其本姓江,后入赘青州叶族。
东西两叶分家之前,曾掌握九天十地之一的连山,但随着两叶分家,连山亦失落。
不论青州叶族还是晋州叶族,皆花费无数人力、物力寻找连山多年。
谁曾想,最后得手者,却是他家一个赘婿。
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连山内当前情况如何,无人知晓。
“唯有依陛下指点,尽力一试了。”冯文肃身影消失在天地间。
…………………………
与此同时,五代十国人间中的南吴。
南吴当代国主唐珙,正交代自己的儿子唐崇业:
“只得你一人前往,消息绝不容走漏!”
南吴世子唐崇业神情严肃:“是,父王。”
他悄然独行,通过密道,穿越门户来到一方属于南吴王室私有,极为隐秘的小型洞天福地内。
在那里,赫然有一位中年僧人正在警醒等候。
从前,南吴崇佛,娑婆门户更在南吴疆域内,五代十国小西天亦位于这里,南吴各地僧人往来络绎不绝。
但到了道门执掌娑婆的现如今,南吴世子再密会僧侣,便显得颇不寻常。
尤其,在这里等唐崇业的中年僧人,法号渡明。
从前的南吴小西天方丈。
雷音寺一脉仅次于普光尊者的顶尖高僧之一。
“方丈大师。”南吴世子唐崇业向对方行礼。
双方之间,也不算陌生。
不论南吴国主唐珙还是南吴世子唐崇业,虽然都是武者,但从前经常前往南吴小西天朝拜供香。
“世子殿下还请免礼。”渡明大师神态平和,宝相庄严,一如往常,口中则淡定说道:“南吴小西天已成昨日泡影,贫僧如今回归雷音寺,是雷音寺内最普通不过的出家人。”
唐崇业轻声道:“虽只寥寥三两年不曾听大师说法,但我父子只觉沉入黑暗半生,日日夜夜,恳求尊者和大师指点迷津。”
渡明大师:“吴王和世子殿下心向我佛,贫僧正是为此而来。”
话虽如此说,但渡明大师再清楚不过,唐珙、唐崇业父子心中有佛,最大原因是道门心中没他们父子。
五代十国人间,战乱不休,连年杀戮,城头变幻大王旗实属再平常不过的事。
此前佛门、巫门各自扶持几国,彼此之间更不停相互策反渗透拆台。
对这乱世的各国君主乃至野心勃勃想要取而代之的豪雄来说,选择佛门、巫门,同样更多是看谁势力更大,对自己扶持更多更有利。
娑婆门户就在南吴,这片土地上不论王室换了哪家哪姓,天然便是佛门小西天的代言人。
南吴对佛门最是尊崇,近些年来江山吴唐王室的江山亦最是安稳。
唐珙、唐崇业父子难免安逸了些。
哪料一朝之间,居然是娑婆换了主人。
不过无妨,南吴跟着转换风向便是。
这方人间的龙虎山天师府故址,甚至同样在南吴境内。
但可惜,他们这次似乎烧错了香,或者应该说,欲烧香而无门。
符箓一脉的龙虎山虽然掌握娑婆,但少有传人在人间行走。
反倒是丹鼎一脉传承的真武观积极入世,在这乱世人间开山立派。
可他们选的地方是后汉王朝。
后汉王朝的周朴登基后这几年施政相对柔和,更多在整饬后汉上下,清剿各地大小佛寺。
真武观一脉同样以扎稳自身根基为重。
但在最近,周朴终于开始露出獠牙。
他没有先将目标指向其他巫门扶持的国度,而是指向北边原本同由佛门扶持的北梁。
可是南吴随之感到森然寒意。
“周朴,有鲸吞天下之雄心壮志。”渡明大师徐徐说道:“不过根源,还是在于如今的娑婆。”
南吴世子唐崇业轻轻点头:“大师说的是。”
渡明大师:“贤父子如果一心向娑婆陈情,愿意主动臣服周朴,想来也不至于有杀身之祸。
他日新朝建立,未尝不可得一方修行福地,继续生活安乐?你们的性命并非操于周朴之手。”
唐崇业深呼吸,再开口时语气仍然恭敬,但不似先前一般遮遮掩掩:
“我父子实不知为何输赢早定,连一个机会都吝惜给我南吴?”
渡明大师目光淡然:“或许,只因为贤父子礼佛日久,故不容于道门。”
唐崇业向眼前宝相庄严的中年僧人叩拜:“请大师教我父子。”
渡明大师伸手将对方扶起:“殿下言重了。”
他接下来似是问起全然无关之事:“当初你亦曾进入大矩,大矩中的情况,请殿下再详细说一遍与贫僧听。”
唐崇业有些惊讶。
当初入大矩,他亦代表南吴有份,只是限于修为实力和谨慎心思,没有靠近悬天渊谷,转而在外围寻觅机缘。
对于悬天渊谷发生的一切,他视角局限,所见不多。
当初退出大矩后,也曾给渡明大师和南吴小西天叙述所见所闻。
眼下听渡明大师问起,他忙再认真讲述一遍,不敢添油加醋,只描述自己所见所闻。
渡明大师认真听过之后,问起上次没提过的问题:“始终未见道门中人?”
唐崇业谨慎答道:“仅以崇业所见,不曾发现有。”
渡明大师微微点头。
他乃佛门禅武一脉九重天法身圆满境界的高僧,他心通神妙加持下,可轻松判断八重天修为唐崇业所言真假。
“还有一事,真武观观主,已经五气朝元,对吗?”渡明大师问道。
唐崇业答道:“应该无误,他曾同巫真贾显庭短暂交手,巫真主动先一步退走。”
渡明大师颔首。
他这是换个角度,再确认一次消息。
“木淳阳,深藏不露。”渡明大师微微点头。
巫真贾显庭没全力出手,这个木淳阳同样也没出真实修为。
大明那边从前还有人传言他实力稀松,死的轻易,枉费道家丹鼎五气朝元境界的高手,个体防御几乎能媲美同境界法身圆满的佛门持戒高僧。
结果善智慧尊者一时走眼,把其他人全带到沟里。
当初这木淳阳一定不是死在须弥以内,而是遁出须弥到了人间,才伪装死在善智慧尊者手下,借虚空界域阻隔从而瞒过善智慧尊者。
现在,这个人却跑来五代十国人间……
渡明大师问过几个问题后,并没有多说什么,起身离开:
“贤父子向佛之心甚坚,皆可得自在,无需忧虑一时困顿,眼下不过莲子藏于淤泥呢。”渡明大师双掌合十,告辞离开。
他一路前行,直接出了南吴境内。
远方,现出两个身影接应他,一佛一道,前者是渡明大师同门,雷音寺宝能大师,后者则是周天道人弟子岑若朴。
听渡明大师描述相关情况后,岑若朴言道:“大矩,是和碧落一样重要的存在。”
宝能大师:“周天真君不知如何示下?”
岑若朴言道:“家师有言,善智慧尊者和普光尊者皆有大智慧之佛门高人,二位促使一方人间提前天地灵气潮涌,善莫大焉。
而如今,当务之急便是更进一步……”
宝能大师和渡明大师闻言,皆目光一动:
“促使人间合流早日到来?”
第476章逮着一只羊薅毛(二合一章节)
“人间合流,则尊者和令师周天真君,便都可在人间自如行走,不再受拘束。”
宝能大师徐徐说道:“如此一来,自然是好,只是……人间合流牵扯影响,怕是会极为深远。”
岑若朴言道:“二位高僧面前,贫道不打诳语。
昆仑、娑婆,也包括须弥先后流逝,不论贵我双方,都损失惨重。
当中原因,除了那些不敬祖师的天师府逆徒和唐皇修为实力确实高明之外,另一大原因在于他们相互之间,常有协作,来往便利。
而家师和普光尊者,则被对方有心算无心之下,依次捉到可趁之机。
当此时刻,贵我双方,甚至还有空桑、幽垠之间,无需亲密如一人,只要往来便捷无忌,便足可令形势有巨大改观。
不似以往,处处受制。”
略微顿了顿后,他继续说道:“并且,时间越往后,形势越复杂难测,人间合流,宜早不宜迟,相信普光尊者和空桑里那位善智慧尊者也是相同判断,所以才主动提早两晋人间天地灵气潮涌的到来……”
他话说的隐晦,但宝能大师和渡明大师不难理解:
许元贞、唐晓棠、雷俊三人,上升势头都极猛。
当前他们修为实力已经如此令人棘手。
如果给他们都成功推开仙门登临仙境,那结果即便是对普光尊者来说,也不堪设想。
唐皇张晚彤便是例证。
而问题在于,他们这边缺少如此人物。
娑婆原本有重晦禅师,年纪轻轻,一身佛法天资,皆是普光尊者之下雷音寺第一。
其人修成九重天五层法身圆满,距离证得佛门金身只差半步之遥,比宝能大师和渡明大师走得更快更远。
普光尊者为之同善智慧尊者交涉,成功获得青莲台。
只待将青莲台转化为不动尊莲台,重晦禅师借之修行,短时间内便可能成功向上迈出那最后一步,成为娑婆中普光尊者之外第二个佛门金身尊者。
可现在重晦禅师人早已经没了。
上一篇:这个诡异三国游戏太凶残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