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237章

作者:八月飞鹰

  当然,反过来,一身气血全部锁在体内不外露,武道修士有心收敛的前提下,同样也不容易被其他道统的修士感知察觉。

  她神情郑重,很认真同雷俊、沈去病二人探讨:“小沈你警醒点,些许小波澜需要你自己应变。”

  沈去病本人倒是跃跃欲试:“我明白,萧三姐,看我的!”

  雷俊:“既是同行,贫道也会下去,请二位将军多多关照。”

  星龙渊是一片巨大的渊谷,笼罩在朦胧雾气下,闪动点点光辉,仿佛星辰流转。

  渊谷下深浅不一,地形复杂,既有山间溪涧,也有平坦干涸的河谷,亦或者瀑布与深潭,谷间怪石嶙峋,纵横交错。

  整片渊谷内部,同样被雾气交错笼罩。

  类似地形地貌,在南荒之地颇为多见,每一个都有自己的复杂奥妙。

  就萧雪廷先前了解到的情况,这里曾经如大湖一般,渊深莫测,之后湖水渐渐干涸,只剩眼下的规模。

  雷俊一行三人下了渊谷,在浓雾中前行。

  沈去病一马当先,行在最前。

  他自幼在军中长大,接受过相关斥候训教,眼下藏匿身形而动,各方面手段干起来一板一眼,倒也似模似样。

  只是依其性情,不知何时就会突然暴起,所以雷俊悄然跟在后面,已经有心理准备,做好对方随时从潜入变明闯的预期。

  倒是萧雪廷,三转两转,在浓雾中的星龙渊里若隐若现,没多一会儿连雷俊都不好找到其行踪。

  他心中微微一凛,这位萧将军,倒是个潜行而动的好手。

  虽说双方境界有差距,但萧雪廷这么快就失去踪迹,属实是行家。

  雷俊立马想起,对方最初名动天下的战绩,就是突然从东海战场消失,转战万里,突然出现在吴越之地,截杀了兵败而走的吴王,叫吴王饮恨当场,遁逃都没能逃掉。

  “王道长……这边请……”

  前面忽然传来人声。

  雷俊收敛自己生息,取了神目镜石,悄然望去。

  视野内,一个中年儒生,带着一个身着白衫黑袍的道士,行走在渊谷中。

  道士的衣着打扮,分明正是道家丹鼎派圣地纯阳宫真传的制式道袍。

  不过那道士的模样雷俊见了,则心中微微一动。

  外观看上去四十岁许年纪,生的仙风道骨,面如冠玉,目光灵动。

  雷俊见过其画像,记得这道人名叫王靖方,是纯阳宫修士不假,但要加一个“前”字。

  这王靖方早些年的时候就被纯阳宫逐出门墙,公告天下为叛徒并予以缉拿,只是给他逃到南荒之地,失去消息。

  倒是没想到,他眼下同前朝余孽扯上关系。

  雷俊收起神目镜石不再观察对方。

  被视线盯着,王靖方明显生出感应,目光扫视四周,只是一时间没能发现令他心生不妥的感应具体来自何处。

  身旁中年儒生问道:“王道长?”

  王靖方:“附近可有你们的岗哨?贫道刚才起了被人窥视之感……”

  中年儒生:“确实有一些岗哨,眼下正值多事之秋,我们马上要搬离此地转往他处,照顾不周的地方,请王道长海涵。”

  王靖方微微点头:“难怪。”

  中年儒生:“王道长修为高明,令人佩服。”

  他心道自家蜗居南荒多年,同外界接触还是少了些,早听闻道家丹鼎派修士性命交修,既修炼人体大丹圆满无漏,又修炼阳神元婴之种,神思极为灵动,感知敏锐,今日一见,名不虚传,这王靖方虽然是纯阳宫叛徒,但无疑已经得了纯阳宫真传。

  这一儒一道身形消失,但已然为雷俊等人指明方向。

  雷俊悄然而行,沿途更发现几个对方安插的暗哨。

  他没有惊动这些人,只继续循着方才王靖方二人前进方向,深入星龙渊。

  少顷,雷俊心中忽然微微一动。

  他发现自己那枚上清金竹居然起了少许反应。

  雷俊取出那枚一头粗来一头细竹笋模样的上清金竹,就见上清金竹表面此刻在闪动淡淡的细微金光。

  他定睛细看,这些细微金光,竟然显化虚幻的枝叶,仿佛抽出的新嫩竹枝竹叶。

  唔,这倒是少见了,此地的机缘,莫非指向我这棵笋……雷俊挑了挑眉梢。

  那可真是太谢谢了,我早就想改善自身画风了。

  雷俊收好自己的上清金竹,继续在渊谷中前行。

  过了片刻,他停下脚步。

  前方,似有一重无形的壁障阻隔。

  不仅雷俊停下不动,远方沈去病也很有耐心地暂时按兵不动。

  过了不知多久,眼前壁障忽然如水涟漪般波荡起来,然后自动揭开。

  雷俊和沈去病一同望去,就见有不少人正从中出来,且携带大量东西。

  看上去,正一副进行搬迁的模样。

  他们要放弃这里,转移他处……雷俊心中立马闪过念头。

  难怪新的上上签有“三日内”这样的时间限制,晚于这个时间,这些前朝遗族不一定全部搬空这里,但相关机缘可能就失去着落了。

  雷俊正考虑着,忽然就见远方有个人影闪动,趁着那些前朝遗族进出之际,飞快冲入洞开的壁障内。

  如此当机立断者,自然是沈去病。

  应该说时机把握的很好,只是如此一来,隐藏毫无疑问也暴露了。

  那边立刻响起喝骂声与示警声。

  虽叫人有些哭笑不得,但这年轻人端的厉害,三两下将包围上来的人打得东倒西歪。

  对方本来还布置得井井有条,一处乱不影响其他地方认真警戒,但不片刻功夫,就频繁告急,不得不从周围一再抽调人手。

  雷俊眼睁睁看着自己面前变作一马平川。

  罪过,罪过,萧将军的快乐,我现在能体会到了……雷俊摇摇头,轻松过了那片壁障,也进到前朝遗族在星龙渊的这片据点里。

  他登上石岩眺望,就见这山谷里正人仰马翻,有个矫健的身影在谷中左冲右突不停起伏。

  先前到谷里的王靖方在那中年儒生陪同下这时也从会客室里出来,中年儒生面目铁青,王靖方看着人群中矫若飞龙的沈去病:“贫道就说,刚才有人暗中跟着,果然!”

第208章丹鼎派和符箓派

  王靖方初时神情轻松,但远远望着沈去病那边折腾出的动静瞧了几眼后,他神色变得郑重一些:“好凶悍的武道修士,罕有其匹啊!”

  身旁陪同他的前朝后裔脸色同样有些不好看:“王道长稍坐,我去看看。”

  王靖方:“一起过去看看吧。”

  那前朝后裔过去后,面色不善盯着人群中矫若游龙的青年武者:“召神射手!”

  说话同时,他自己手中赫然也亮出一把足有一人高的巨弓,同时张弓搭箭,瞄准沈去病。

  周围不同位置,多名儒家神射修士,开始一起找机会瞄准。

  前朝大隋失江山,但有帝室后裔和忠于他们的臣属随之一起隐姓埋名,随之一起隐没者,还有部分文武传承,只是限于环境和资源,致使人才凋零。

  好在星龙渊作为隋室后裔一处重要据点,汇集了不少好手在这里,不乏中三天修为的儒家神射手。

  他们眼下采取的也是针对武道修士惯用的手段。

  逼其见血。

  武道修士尤其是一身修为全在自己肉身的炼体武道修士,实战中外在表现同佛门禅武修士相似,肉身极为强大的同时精神意志强韧,虽然不具备强大的攻击性但也很难被敌人摧垮心神。

  实则二者内里完全相反。

  佛门禅武修士由内而外,佛法修心,禅武合一,从而臻至金刚不坏之肉身。

  武道修士则是由外而内,凭气血滋养肉身与精神,进而内外合一。

  故而如当初雷俊所见,那蛊术师招森同南菩提传人如远和尚斗法时,是设法激怒如远和尚,引如远和尚心绪激动,心境上出现破绽,然后方才破如远和尚的佛法。

  而现在这些隋室后裔围攻沈去病,不求一两招间就能重创沈去病,而是只要先能伤他,令他见血即可。

  武道修士一身气血凝聚,一旦出现伤口,则难免不再圆满,对速度和力量影响不大,但对防御影响很大。

  偏偏他们又都是近身搏杀,与敌短兵相接,容易受创,这也算是武道修士的一大不利之处。

  不过沈去病平时看上去有些莽直,与人争斗时却颇为灵醒,既悍勇凌厉,又灵动多变,仿佛有与生俱来的敏锐,不假思索就有最合适当前局面的应对与选择,反叫对手顾此失彼。

  他身形在人群和渊谷山岩之间来回穿梭不停,叫远处盯上他的儒家神射手箭矢屡屡落空。

  若不是中三天的儒家神射发箭自有瞄准目标的法门和分寸,说不得反会有不少误伤自己人的状况出现。

  雷俊远远看了片刻后,暗自点头,收回目光。

  沈去病暂时无碍,反而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星龙渊里一片混乱,雷俊当即深入其中。

  被沈去病闹上一场,渊谷中灵气纷乱至极,有多人来来往往,雷俊身在暗处,听见有人发号施令:

  “事态有变,提前撤下祭礼所需的祭器,速速整理后撤离此地,没时间慢慢收拾了!”

  雷俊冷眼旁观,见那是个锦衣青年,修为实力不俗,目光锐利,眉宇间纠缠几分不得志的抑郁之气和凶狠戾气。

  周围人对他很恭敬,口称二公子。

  在这位二公子指挥下,众人从渊谷里正起出众多祭器,雷俊目光大致一扫,已经瞅见簠、簋、笾、豆、豋、爵等多种祭器。

  随着这些祭器被移动收回,星龙渊整个巨大的渊谷,似乎都在随之震动。

  震动并非源自谷内正大战的双方,而是源于更深层的地脉灵气。

  原来如此,这前朝盛康后裔还真成了几分气候,居然在远离中土的南荒之地,想要导引山川地脉灵气,化另一条江山国运气脉出来作为新的根基,同北方大唐分庭抗礼,进而谋求重新反攻中土……雷俊见状,心下了然。

  只是其中难度,自然亦非等闲可比,隋室后裔虽然看起来取得一些成果,但距离当真成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萧雪廷、沈去病、上官鹏等人的到来,更叫隋室后裔感到压力。

  他们被迫放弃星龙渊这里,另选其他地方,再做相关布置。

  所以此前招呼王靖方时,提及这里已经在做搬迁。

  只是如果直接拔除埋入地脉的各种祭器,会导致地脉变化,动静太大。

  可现在既然星龙渊这里已经暴露了,唐人都杀上门来,隋室众人自然便再无顾忌,只求尽快将东西和人员都转移走。

  “二公子,晋州叶族的人还等着。”有中年文士凑到那锦衣青年身边轻声说道。

  锦衣青年面不改色:“请叶先生先往白泉山一行,这段时间招待不周,我们到了那里,再向他赔罪。”

  中年文士低声道:“二公子,白泉山的所在,血河派里亦有人知晓,会不会……”

  锦衣青年:“无妨,父王晚些时候会亲自赶过去。”

  中年文士一惊:“太子殿下竟然……”

  锦衣青年扫他一眼,这中年文士立即低首:“臣明白了。”

  “招呼好那位晋州来的叶先生。”锦衣青年又多吩咐一句。

  中年文士连忙应诺,不过他略微犹豫下后再次开口道:“二公子,叶先生他对道家符箓派天师府的天师印和天师袍,有很大兴趣。”

  锦衣青年:“天师印、天师袍皆是道门至宝,偏又遗失,如果能拿到,自然是好的,不过晋州叶族这么上心,恐怕想法不只在于法宝本身,也在于天师府。”

  中年文士:“听说大公子那边机缘巧合下有天师袍的一些相关线索,但具体情况不明……”

  锦衣青年:“大哥想必有他的打算,不过如果我是他,我也不会轻易把线索给晋州叶族,如果能切实找到天师袍此宝,接下来我们可以自己跟天师府打交道。”

  中年文士:“二公子说的是……”

  雷俊没有现身,风雷符与螣蛇骨加持下,再加上息壤旗遮掩,他仿佛同整片山岩融为一体。

  雷道长的视线,在那锦衣青年身上又打了个盘旋。

  听其言观其行,此人倒似乎是前朝盛康太子一脉直系血脉。

  而且他们这一系,同血河派,或者说同韦暗城之间,果然另有些猫腻存在。

  虽说距离成就大业还很遥远,但枝强干弱造成的相互猜忌已然存在,这也可以算是一出保留节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