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99章

作者:羽卿书

  然后通过固定的集市,从周围的部落招募劳工来建造城池,来给汉部落干活儿,汉部落给他们提供食物,并且通过劳动来换取一些生活用品,肯定没有问题。

  就比如想要白盐,没问题,帮汉部落建造一所房子,给几斤重的白盐,或者几件陶器,也可以是布匹,反正只要汉部落有的商品,都可以用来交易,而汉部落不换东西,只换劳工。

  这些劳工都是来自周围两三天路程之内的部落,他们来给汉部落干活儿,想每天回去是不可能的,那就只能居住在新城那里,每天和汉部落的人接触,同吃同睡,同劳作。

  等到新城建好,如果罗冲允许让他们以加入汉部落的代价住进来,到时候看着他们自己亲手建立的城池,就不信他们不愿意住。

  这样一来,罗冲只是花了一些商品,卖给了这些劳工,然后等城池建好之后,这些劳工也全都拖家带口的加入汉部落,到时候罗冲卖给他们的东西,就等于又回到了汉部落,而那些消耗掉的物资,反正也是用在了自己的族人身上,一点儿都不亏。

  这就相当于自己不花一分钱,白建了一座城,还拐了一大群的百姓,自己简直就是个天才,罗冲如是想到。

  心中有了计划,罗冲顿时放下心来,这个办法的可行性很大,而且根本用不了多少自己部落的人手,劳工全都是外部招募而来,新城也全都由劳工建成,他们对于自己的劳动成果,肯定也会更加热爱。

  这个计划的好处就是,可以在建造城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同化掉这些劳工,让他们成为汉部落的一份子,而且这个方法很适合快速发展,不管是建城,还是吸纳人口,都能让汉部落在极短的时间快速壮大。

  等汉部落的人口基数再多一点,到时候利用这个办法,就可以分出几支队伍,同时在各地建造新的城池,人口增长速度也会十分迅猛。

  打定了明年的发展策略,那就要趁冬天剩下的时间开始准备了,人是不缺的,现在最缺的是各种物资。

  用来运输货物的牛车马车,更多的陶器和白盐,木制的水桶,还有大量的工具,比如伐木用的斧头和铁锯,挖土用的铁锨,人力小推车,用来制砖的模具和机械,打夯的夯车,还有更多开垦田地的农具,这些都要提前准备出来。

第279章 0升级版

  确定了发展方向,罗冲再次把羽毛派了出去,让他带领自己的小队把那个地方再仔细侦察一遍,然后在这段路程中间的地方,寻找一个适合居住的地方,用来建造村落和驿站,最起码要满足上千人的居住条件。

  同时又给汉部落的各个制造部门下发了新的制造任务,大量的生产各种商品,毕竟这些商品不仅要满足汉部落自己的需要,还要满足汉阳城每个月的集市,还有明年和草原部落的交易,剩余的物资才能用来投资新城。

  这样一算下来,汉部落目前的商业重点还是应该放在草原那边,毕竟别的地方能给汉部落带来的收益太小了,只有草原部落才能给汉部落提供大量的资源。

  如此一来,对于汉部落的大客户,罗冲也准备了更加丰富的商品,同时,也为回收的物资有了新的要求,之前游伏只是收购了牛马羊和兽皮,但是从明年开始,汉部落还要收购大量的羊毛。

  以汉阳城的规模,能够养殖的绵羊数量注定是有限的,而汉部落又急需羊毛纤维,汉阳城根本无法满足自需,那就只好从外面购买了。

  汉部落目前的被服方面还十分原始,铺的盖的都是兽皮,身上穿的也是兽皮,今年产出的麻纤维大部分都做成了绳子和麻袋,生产的麻布极为稀少,只能供应高层和小孩儿。

  这样的情况明年会得到好转,汉部落来年能够生产更多的麻布,但是麻布却做不了被子,这个说法不怎么准确,应该说是没有被子的填充物。

  汉部落到现在还没有发现棉花,所以只能想办法用别的东西代替,那就是羊毛,羊毛经过清洗,弹松软之后,也能铺成蓬松的羊毛纤维,做成羊毛被,或者绵衣绵袄。

  羊毛被在现代也是有的,而且价格奇高,跟蚕丝被,羽绒被的价格差不多,但是在目前没有棉花的情况,也只能发展羊毛被当作替代品了。

  面对来年的大量纺织品任务,罗冲也继续回到了冶金区那里,加紧弹簧的研制工作,这是决定布匹产量的重要科技。

  之前的金属拉丝设备已经做好,罗冲亲自监督指挥制作,先是拉丝,然后是烧红了缠绕在铜棍上,再把弹簧胚加热淬火,花了两天的时间才把汉部落的第一个弹簧搞出来。

  有了弹簧之后,对于织布机的进化改造也就可以开始了,这次研制的新一代织布机是飞梭织布机,不要小看这一个小小的飞梭,有了它,织布机的产能就能成倍增加,最少可以翻三倍,甚至六倍。

  之前汉部落的初代织布机,织布宽度只有一米,还是两手投梭式的,这就是因为受了人体结构的限制,人的两手之间的距离是有限的,一米的宽度就几乎是投梭的极限了,再宽的距离就投不过去,这也是限制产量的重要原因之一。

  使用投梭织布机工作,最熟练的织工每天能织四米布,平均下来每天也就三米多点,但是如果同样的速度下,织布的宽度能够变成两米呢,那不就等于产量直接翻番了吗,长度相等,宽度增加一倍,等于织布的面积也增加了一倍。

  而解决这个宽度问题的核心,就是把手动投梭改为弹簧飞梭。

  飞梭的原理就是在打纬刀的下方制作一个木头长槽,也就是用来放置飞梭的轨道,然后在轨道的两端安装两个弹簧,通过拉绳子释放弹簧,把飞梭弹到轨道的另一头,这样就完成了一次投梭拉纬线的动作,把原来的手动投梭转化成半自动的滑轨投梭。

  完成投梭之后,拉一下打纬刀,再拉一下绳子,通过弹簧再把飞梭沿轨道弹回去,之后就是不停的重复动作,摆动打纬刀,拉一下飞梭控制绳,如此反复不停不惜。

  由于直接把最复杂的投梭步骤简化,织布的速度也会成倍增加,从原来的每天三米多,能增长到每天十米,宽度增加一倍,长度增加三倍,等于每天的织布面积增加了六倍。

  而且改造成飞梭织布机后,对于织工的要求也会降低,之前手动投梭,想要练出来一个投梭熟练的织工太难了,但是操作飞梭织布机,投梭的动作就变成了拉绳子,根本不用练习精准投梭,就是个菜鸟,也很容易快速上手。

  飞梭织布机的改造没有多复杂,核心技术都在飞梭上,其他的只是把机器加宽了一倍而已,打纬刀这个零件被拆下来,然后在下面增加了一个木制的长条轨道,轨道两端卡上了弹簧,最关键的飞梭也是用青铜浇铸出来的。

  铜梭比以前的木梭要小上许多,显得更为细长,所以里面一次能够储存的纬线也就相应的减少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罗冲规定给每台飞梭织布机配两个铜梭,用来快速替换使用,一个缺线,马上就换另一个。

  整个改造计划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汉部落终于有了第一台能织两米宽的织布机,投梭还是半自动的,一天能织十米长。

  神器一出,马上又引得族人快速围观,之前编部落的裳也跑到罗冲家里,亲自尝试操作新型的飞梭织布机,神奇的飞梭技术,又引得编部落那些女人不停的夸赞。

  但是罗冲没有理会,飞梭织布机一出,罗冲就知道接下来有什么连锁反应,就像历史重演的那样,因为织布产能的提高,马上就会导致织布用的纱线供不应求,然后就是纺纱机的革命,一次能同时纺很多根纱线的珍妮纺纱机问世。

  罗冲既然知道了后果,自然就不会等到问题出现的时候再想办法,所以趁着这次改造飞梭织布机,干脆把纺纱机也改一下。

  这也没有难倒罗冲,前世的历史课本上,关于珍妮纺纱机的记载就是一大篇一大篇的,还有详细的插图和功能原理介绍,罗冲对这些东西印象深刻,毕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因,课本上介绍的也极为详细。

  罗冲带着一群木匠,又花了几天的时间把珍妮机也搞了出来,是一种一次能同时纺十根纱线的版本,由一个脚踏飞轮带动,产能直接增加十倍。

第280章 剑草

  木材加工厂的建设极大的提高了汉部落生产木制品的速度,各种家具也快速分发到了每家每户,见到有此成效,身为木工组组长的林木桶马上跟罗冲提议,再建造一座风车加工厂,罗冲考虑到未来新城的发展需要,也就点头同意下来,反正地方还有空余,冬季里也有时间,闲着也是闲着。

  忙忙碌碌中,又是一个月过去,到了冬季的第三个月末,外出搜索交易人口的骑兵小队,也陆陆续续的带回了很多穷的吃不起饭的人,虽然每次带回的人不多,可林林总总的加在一起也有不少,足有480多人,也让汉部落的人口再次上升了一个阶层。

  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负责搜索正东方向的羽毛小队,也逐渐的把东面的地形摸排了一遍,最后画出详细的草图呈到罗冲的面前,让罗冲对那里的地形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不过这还不够,城池建造是大事,目前还必须要罗冲亲自把关才行。

  冬季的第四个月初,罗冲交代了大树和长老鼠巫在汉阳城看家,自己领着鼠大、血屠、凌风、兽牙、还有羽毛的骑兵小队,一行15人亲自到预备城址勘察环境。

  一行人全部骑行,别人都是两匹马,只有罗冲骑的是‘对象’,肉肉和灰山这俩小家伙也在汉阳城憋好久了,这次正好带它们出来放放风。

  看着两个家伙日益庞大的体型,罗冲很担心再过两年,这俩货连汉阳城的大门都过不去了,看来新城建设的时候,还要把城门造的更大些才行。

  两骑轮换,在雪地上奔跑起来很快,一行人只花了两天的时间就到了羽毛所说的大河。

  大河已经冰封,但是却没有全部冻住,大约八十米宽的河面,中间差不多还有十米宽的河面能看到水,大河的东岸是看不到边的稀树林和灌木,西岸则是大面积的灌木和野草,确实如羽毛所说,是一块面积很大的平地。

  罗冲这次也专门带来了丈量土地的软尺,那是一根筷子粗细,足有一千米长的麻绳,每一米都有一个绳结,绳结还被涂上了不同的颜色,便于观察长度。

  一行人很快就在这里丈量起来,一人拽着绳头,一人骑马放绳,来回反复几次,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才丈量完毕,这块小平原东临大河,往西十八公里都是平地,东西方向的平地有差不多30公里,再往两端探索,就是逐渐抬高的山路,据羽毛所说,周围的部落就在这些大山里。

  这里的地形确实很适合建造城池,平整的土地也能用来农耕,南北长30公里,东西宽18公里,算一算足有80万亩,而汉阳城周围的平原算起来也才几千亩而已,相差甚远。

  这么大的面积如果用来种植农作物,那得能养活多少人口,所以这里的新城也一定是巨大的,足可以建设成为一个地标型的城池,作为一省的中心,也就是省会城市。

  如果按照两亩地养活一个人的话,这块地方的产出足可以养活40万人,40万的人口,估计罗冲把方圆千里的人都抓过来,也不一定能凑出那么多人。

  所以这个城池的修建也要按阶段来进行,先建造一个内城,然后外部留出足够的空间,再一圈一圈的向外建设,到时候也分成一环二环那样,建造一个巨大的城市。

  如此巨大的城市规划起来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想好的,所以罗冲打算回去再好好规划,于是一行人就在附近的山里转了起来,勘探一下附近山里的资源。

  这是很有必要的,比如林木资源,矿石资源,动物资源,不过罗冲在北边的山里转了一下午也没发现什么特殊的资源,除了常见的树木,就是一些杂乱无章的灌木,可是就在一行人即将离开的时候,凌风的一个意外发现引起了罗冲的注意。

  原来是凌风的马在啃食枯草,却不小心被周围的植物划伤了马的身体,凌风身为草原人,对马匹十分的重视,忍不住就痛惜起来,走路的时候不停的抱怨,说这山里的草都向刀子一样,没有草原的牧草那么好。

  罗冲也看了一下马匹的伤口,并不是什么大伤,只是划出了几道血口子,伤口并不深,仅仅划破皮肤而已,但是伤口的位置确很特殊,都在马的肩部,而且还是数条的口子,这就让罗冲很意外了,什么样的草才能划出这样的伤口,于是就让凌风领着自己过去看看。

  罗冲很快被带了过去,入眼的是一丛丛高大的枯草,长的形似芦苇,很高,一丛足有两米多高,草叶类似剑型,一根差不多有两厘米宽,枯黄的草叶很硬,直挺挺的矗立在地上,倒是很像什么兰花。

  但是罗冲触摸这些草叶的时候,才发现了它的不同之处,这种剑草的草叶中间很厚实,大概有四毫米左右,但是边缘极薄,像是剑的锋刃,就像从地面钻出的一把把长剑。

  剑草的草叶很硬,不易折断,而且还有韧性,这让罗冲很快就想到了这种植物的用处,那就是可以代替竹子,很多能够用竹子制作的东西,剑草的特性也能做到,而且剑草足够长,足有两米多高,用来编制凉席却对是很合适的材料。

  只要把草叶的边缘削掉,中间厚实的部分沿着叶脉劈开,就能做出两个类似竹篾的长条,然后再用麻线排在一起,就能组成凉席。

  当然,肯定不会只有这一种用处,既然能做凉席,那窗帘,门帘就也能制作,用来编织成器皿也不成问题,比如筐,鱼篓,斗笠,或者蒸笼,还可以用来扎制灯笼,大部分竹子能够制作的东西,剑草都能制作,是一种很好的竹子替代品。

  罗冲马上把这种植物记录下来,作为日后的重点观察对象,没准以后还要大面积的种植,不仅粮食作物要种植,这种材料作物也是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

第281章 爆腹浆木

  一行人在北部山区转了一个下午,就找了一个地方宿营,准备第二天再去南部山区转一转,看看有没有什么特殊的资源。

  当天晚上,又下了一场中雪,好在众人带的兽皮足够多,宿营地也是一个避风的小山坳,还有大量的木柴可以烧,倒是不觉得很冷。

  次日一早,雪过天晴,每人吃了一碗热气腾腾的咸肉粥,很快就向南部山区跑去,大概一个多小时后,十几人就进入了山林之间。

  南部山区和北面相比,地势更加陡峭一些,石头也更多,但是罗冲并没有发现什么有用的矿物资源,反而是林木资源比较丰富,说白了就是树多,而且还有好几种罗冲都没见过的树,其中有一种最为特殊,让罗冲兴趣极大。

  那是一种长的极为挺拔的大树,每棵都有十几米高,树冠十分茂密,像是一个伞盖,直径有十几米,树干的直径也有半米左右,但这不是最主要的,它最吸引罗冲的地方,是它的树皮。

  这种树的树皮呈灰白色,质地非常细密,但是摸起来确很粗糙,塞拉啦的,而且很不结实,用手就能轻易的抠下来,放在手里搓一搓,就能搓出一大团毛茸茸的纤维,纤维又细又长,还很有韧性,不容易拉断,很适合当作引火的火绒使用。

  然而这只是它其中的一种用法,很快罗冲就发现了这种树更奇特的地方,这树里面竟是空心的,蕴含大量的浆质液体。

  冬天的时候,水都会结冰,而且冰冻的时间长了,不仅不会热胀冷缩,还会越冷越膨胀,这是我们都知道的常识,就像小时候冬天在外面放上一碗水,过上一夜冰冻之后,冰块的平面上就会突起一个鼓包,这里自然也没例外。

  这样一个体内蕴含大量水分的树,也没逃过这个定律,罗冲就在周围的同一种树中,发现一颗被冻裂的树,那棵树体内蕴含的浆液冰冻之后膨胀,把树皮撑裂开来,暴露了里面的东西,所以罗冲这才知道这种树居然是空心结构。

  里面膨胀出来的浆液是乳白色的,冻的很硬,但是用剑削下来一块,就很容易发现,这些树浆居然和树皮的材质一样,蕴含大量的纤维。

  这个重大的发现简直让罗冲喜出望外啊,以前见过龙血树能流出红色的汁液,还见过蕴含大量清水的树,却不想这个世界还有蕴含纤维浆液的树,这东西要是稀释一下,不就是天然的纸浆吗,如果用来造纸,那连打浆的步骤都直接省了。

  北山有剑草可以做凉席,南山有纸浆树可以提供纸浆,这下造纸的原料和抄纸的工具全都凑齐了,看来汉部落的造纸工业势必要在新城发展壮大,这简直就是天意。

  也多亏了罗冲亲自前来勘察,要不然就这些原始土著,摆在他们眼前,他们都不知道这些资源怎么利用,所以说现代人的眼界很重要,看来以后每开发一块新的区域,还必须罗冲亲自勘察才行。

  这个重大的发现让罗冲十分开心,又让大家在周围搜寻起来,看看这种纸浆树的数量多不多,将来造纸的原材料产量大不大,并严肃的告诉众人,这种树十分重要,一定要爱护,以后砍伐木材也不能砍一棵纸浆树。

  众人又在南部的山区转悠一天,发现纸浆树的数量还是不少的,占据整个山林的三成之多,算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其他的树种也不少,罗冲还在一个山谷中发现了一种产香料的树,那就是大料,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八角,很多人其实不知道,八角是长在树上的,就像是毛栗那样,包在树的果子里,剥掉外皮里面就是八角。

  八角采收之后是青色的,要放在锅里用沸水煮上十几分钟,然后再捞出来晾干,经过几天的自然干燥,就能变成我们平时做菜用的八角了。

  另外还有一些果树,虽然上面没有果子,但是根据树形来看,很像是梨树,就是不知道上面结的是什么梨,这些高大的梨树不仅能用来采收水果,还能当作高档家具的木材,就是放在现代,梨木都是很值钱的,尤其是黄花梨。

  再有其他的树种,那就是槐树,柳树,杨树,松树居多了,生长的位置也都不相同,但都是有用的木材。

  勘察完了小平原和南北两个方向的山区,一行人又向西回程,路过羽毛选定建立村落的地方,罗冲再次要求停下来观察。

  这里是一个山谷,山谷中间的谷底就是一条大路,可以连接东西两个方向。

  山谷两边的山并不陡峭,山坡很缓,生长着大量的树木和灌木丛,周围有山泉小溪作为水源,倒是解决了吃水的问题。

  罗冲在谷底观察了一下,在这里划出一块缓坡作为村落确实很合适,周围的山坡清理一下也能改造成梯田,种植水稻或者小麦都不是问题,也能提供1000人左右的食物问题,再养殖一些家畜,完全可以满足需要。

  这里可以依靠地形建设一个山庄,主要充当汉阳城和新城之间的中转站,可以建设成一个过路人的补给中心,还可以弄一个小型的马场,当作驿站,给过路的人换马。

  山庄中还要兴建旅店,提供住宿服务,这里虽然良田不多,但是主要发展养殖业不成问题,很适合建造一个大型的鸡场,散养汉部落目前主要饲养的赤尾乌羽鸡。

  再加上这里处在重要的交通线上,来往的货物交易和周转,也肯定能大力的促进山庄的经济发展,就算这里的百姓不种粮食,光靠发展服务行业都能赚的盆满钵满,不过这还要等到新城建好之后才行,山庄初期的发展肯定还是要种粮食的。

  等到发展起来之后,也可以把粮田改种大面积的经济作物,比如漆草,或者苎麻,都是很好的发展方向,也可以多种一些瓜果梨桃之类的作物,给山庄中的旅店提供一些新鲜水果。

第282章 声势浩大的祭祀

  花了七天的时间,外出的侦察小队回到了汉部落,罗冲也拿到了最详细的勘察资料,准备在汉阳城里好好规划一下新城的建设,不过这不是很着急的事情,因为只要春天一到,汉部落就要动员全族的劳力春耕,就算有什么打算,也要等春耕结束才能行动。

  时间匆匆而过,在冬季的最后一个月里,外出交易人口的各骑兵小队又弄回来300人,加上之前主动跑到汉部落的那30多人,还有之前两个月弄回来的人口,冬季总共新增817人,汉部落的总人口也堪堪达到了4000,这还是算上奴隶的情况下。

  春回大地,又是一个新的年头,罗冲也终于到了成年的标准,他12岁了,不过由于这里一年有14个月份,所以换算成地球的时间,罗冲应该是14周岁,初中八年级的少年,而且由于去年的生活水平提高,肉食米饭样样不缺,他的身高也猛窜到了一米七五,这个年纪正是男孩儿窜个的时期。

  伴随着罗冲的成年,汉部落也崛起了又一批成年人,不过并不多,只有100来人,这都是之前黑鼠部落、游部落、栗部落、编部落的少年,剩下的族人都是去年吸收的,要么是刚成年的人,要么不是太大就是太小,汉部落的底蕴还是太短了,大部分族人都是新加入的,这也没有办法。

  春季到来,一年一度的大祭司再次例行举办,不过这次的祭祀有点特别,并不是只有汉部落自己的族人,因为回春的原因,每个月初的集市也再次召开了,不过这次年初第一个集市却不是来交易商品的,而是那些已经学会种植水稻的部落,来跟汉部落学习春耕的。

  除了学习春耕的时间和经验之外,每年春季的大型相亲会来搬到了汉部落的集市举行,每次春会都要很多天的时间,今年还要春耕,如果再照例去如梦水谷,那就太浪费时间了,还不如趁着大家都来集市的时候一起办得了。

  由于这次要举行相亲会,各部落来的人也很多,每个部落的首领或者巫和长老亲自带队,再加上十个左右的壮年战士,还领着二三十个刚成年的少男少女,单个部落都有四十人左右,几十个部落加起来,汇聚的人口达到上千人,全都驻扎在汉阳城西面的牧场上,密密麻麻一大片。

  这些人里大部分都是第一次来到汉部落,尤其是那些刚成年的少男少女,他们未成年之前从没离开过部落太远,虽然在部落里听族人说过汉部落的集市怎样怎样,但都没有亲眼见一次来的震撼。

  三天的时间,该来的部落也差不多都到了,到了第四天的上午,汉部落举行了隆重的祭祀仪式,并且允许这些部落在一旁观礼,罗冲也是有意通过祭祀展现一下汉部落的实力。

  第四天的早上,汉阳城四面城墙的牛皮大鼓全都搬到了西门的城头,西城楼的上面也竖起了一根高高的旗杆,不过上面还没有旗。

  咚!咚!咚!咚!

  到了太阳即将升到西墙的视线时,汉阳城西墙的八面大鼓突然敲响,城外汇聚的一千多人也被这雷鸣般的鼓声吓了一跳,纷纷走到一起看向西城的城头。

  伴随着缓慢而又十分有节奏的鼓声,西门的实木吊桥也缓缓降了下来,最后咚的一声搭在护城河的对岸,城墙上立刻露出一扇巨大的朱漆实木大门。

  一阵吱呀呀的响声过后,里外两道大门开启,早已在城内准备好的族人排着队从西门走出,很快在西门前列好了方阵,除了奴隶被关在一个仓库里之外,其他全部的族人都走了出来,队伍浩浩荡荡的连绵不绝,看的那些外族人不禁暗暗咂舌。

  “我的天啊,他们汉部落到底有多少人,我这几天看到来相亲的这1000人,本来就觉得很多了,比我们部落的人多好几倍,没想到汉部落的人比来相亲的几十个部落加在一起,还要多出几倍的人口,汉部落真是太大了。”一个初次来到集市的少年震惊的说道。

  “是啊是啊,汉部落的人好多,诶?我好像还看到我哥哥了,他是去年春会加入汉部落的,我也好想加入汉部落啊,汉部落真厉害。”

  旁边一个刚成年的少女也跳着脚,指着人群中的亲戚对旁边的人介绍,显得十分激动和骄傲,好像能够加入汉部落就是最值得炫耀的事。

  人群中叽叽喳喳的响个不停,纷纷惊叹于汉部落的强大,不过这并没有影响汉部落祭祀的进行。

  族人很快从西门列队走出,在西门外列成一个方阵,小孩子站在最前面,中间是抱着幼儿的女人,最外围是汉部落的青壮年男人,就在方阵列队完毕的时候,城墙上的鼓声也终于静默下来。

  然后就看到城墙上有几个人抱着什么东西走到了墙头的箭垛,他们把几个两米宽的黄色麻布卷轴绑在城墙上,然后突然放了下去,卷轴自动向下坠落,最后完全展开,挂在了城墙的外壁上。

  正中间的卷轴上书四个黑色的大字‘孝敬祖先’,两侧还分别挂了‘五谷丰登’‘六畜繁衍’‘人丁兴旺’‘四季平安’,每个字都有将近两平米大小,挂在城墙上非常显眼。

  卷轴的出现,很快又引起了观礼的人群的骚动,很多少年少女都指着五个卷轴大声的嚷嚷。

  “快看,快看,那几个汉字我见过,我吃饭的瓷碗上就有这几个字,我都会念了,那个五谷丰登,就是祈祷水稻丰收的,可以多收粮食,我现在最喜欢吃那个大米了。”人群中的少年指着卷轴大声的说道。

上一篇:我欲九天揽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