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473章

作者:羽卿书

  云志是罗冲放出去用来咬人的恶犬,鲁光柱就是拴在狗脖子上的那个项圈,只要他敢乱咬人,鲁光柱就能把他拉回来。

  而掌管刑部的鹰锐,就是替罗冲监督他俩的那个人,也可以比喻为训导员,替罗冲牵狗的人。

  虽然罗冲没当过皇帝,但是真的到了这个位置上了,有些东西那真的是不用教就会了,这一手帝王心术玩的,就是这么的顺其自然……

第1148章 任命结束,建国前的准备

  这次的人事任免会议,足足进行了一天,先是解决了三省六部九院一行的所有主官的任免,然后又是三省的人选,这个倒是比较好选了。

  尚书省成员就是六部尚书,这个不用再选。

  秘书省是草拟政令的,同时也是罗冲的秘书,放到现代,那就是中央秘书处,这个机构暂时由罗冲身边的禁卫来担任,他们本来就是罗冲身边的机要秘书,平时就帮他收发文件和政令之类的。

  等以后教育体系正规化以后,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挑选优秀人才进入秘书省。

  其实古代王朝发展到后来的时候,就已经没有三省制度了,而是变成了内阁制,比如明朝。

  当然,明朝的皇帝也需要很多秘书,帮皇帝草拟诏书,随时准备回答皇帝的一些问题。

  就比如说罗冲,他随口问一句哪个工程现在的建设进度怎么样了,身边的禁卫,也就是秘书,就得立刻回答的出来。

  毕竟皇帝也是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想要管理那么大的国家,没有大量的秘书帮衬怎么能行?

  不过明朝的秘书处不叫秘书省,也不叫中书省,而是叫做翰林院。

  负责起草政令的也不叫中书舍人,而叫做待诏翰林。

  其实就是换了个名字而已,隋唐时期的中书省,就是明朝的翰林院,同时也是罗冲这里的秘书省,除了名字不同之外,本质上都是一个东西。

  中书省,秘书省,翰林院,这东西其实除了皇帝的秘书工作之外,一般还喜欢招纳一些博闻强识之辈,给皇帝当顾问,都是一些专业知识比较强的人,也是皇帝的百科全书,皇帝想知道什么,问这些顾问准没错。

  尚书省的人选不用挑,秘书省的人暂时由罗冲的禁卫担任,门下省则是发布政令的地方,如果认为政令有什么错误,他们甚至可以驳回。

  门下省的权利也很大,不过暂时还没有合适的人选,因为大家都还没玩儿明白呢,连自己那一摊子都搞不明白,更别说检查别人的政令有没有问题了,所以这个门下省暂时就不设立了,等有了有经验的人才之后,再把这些人调过去。

  最后就是六部下面的几十个分部,例如户部下面的民政部,这是签发户籍和身份证,还有户籍对应的田亩土地,以及签发结婚证离婚证的部门,管的事情不多,但权利很大。

  还有税务部,这也是重要部门,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全都指着收税呢。

  除此之外还有农业部,主管全国的农业;银监部,监管银行有没有超发货币,或者胡乱发放贷款等事情。

  工部下面也一堆事情,比如交通部,铁道部,水利部,工业部,这些分部也都需要专业能力比较强的主官。

  兵部也不轻松,下面有参谋部,负责制定国土防御部署,武装部,负责征兵和现役士兵的家属,以及退伍军人的地方安排等问题,还有装备部,管理兵工厂和军队武器装备的,也是一大摊子事。

  就连三法司之一的刑部,下面也有负责抓捕审讯罪犯,司法部,负责普法和法律增补建议,罚抄部,管理那些罚款和抄家所得的资产,还有没收的作案工具等等,这些东西有的朝廷自己留着也没用,按照现代的做法,那就是法院拍卖。

  另外还有典狱部,管理全国的监狱,这也不是个小部门。

  以上的每一个分部,都需要一名有经验的主官来担任。

  之前没有捞到三省六部九院官职的,现在六部下面的分部就轮到他们了,而且可能还不够。

  不光六部下面有分部,九院下面也有各自的分部,不过九院的分部叫某某局,某某所,某某院,就不叫分部了,省的和六部的那一套弄混了。

  值得一提的是,曾经的钦天监,现在就被改成了天文所,工作地点称为国家天文台,负责观象授时。

  以前的三个研究所,被按照研究分类,彻底区分开,他们平时自由活动,有了什么新发明,新发现,想要搞研究,做实验,可以先讨论,再上报申请经费,经费批下来之后,他们再去做实验,得出结果,最后总结理论知识,编入教材,顺便也能提高汉部落的科技水平。

  另外,如果上面有什么专项项目需要研发的时候,就会让中科院成立专项研究所小组,小组都是临时编制,所需哪方面的专家,就从各个研究所调派,组建临时的研发团队。

  所以综合起来看,中科院下面就是所和组两种架构,但是每个所也需要各自的负责人,不过这样正好能把下面的一些研究员提拔上来。

  另外三法司其他两个,法院和检察院,也分为中央,郡,线,三级制度,县法院,郡法院,最高法院。

  打官司,告状,都去法院告,举报人违法,直接去找刑部去报案就好了。

  光是六部九院下面的这一堆分部和分院的人事任免,就足足讨论了一个下午,先把主官确定下来,这个好办,还有那些副官和科员的人选,就需要从下面的人里挑选了。

  幸好罗冲这次让那些郡守们把下面官员的考核报告都带了过来,大家先看报告,按照政绩优异的推荐出来,然后其他人一起举手表决,每个职务都通过举手表决来确定,真让罗冲自己选下面的那些小官,罗冲也不认识他们……

  最后就是这些郡级的主要官员做了京官之后,他们留下的空缺该有谁来填补,于是乎,汉部落这几十个郡的郡级官员任命,大家又讨论了三个小时才讨论完。

  等地方和中央朝廷的官员全都任命下来之后,罗冲这才对他们说道。

  “这次的任命就先这样确定下来了,不过你们还不能立刻上任,现在先全都回到你们原来的岗位上去,把基层的官员提拔上来,交接好工作,然后等各地秋收结束之后,大家再回来都城。

  “到时候我们要趁着都城农闲的时候排练一下建国登基的仪式,还有祭天大典和开国大典,这些都需要提前准备和排练。

  “我们大概只有两三个月的排练时间,然后等到大命五年的十四月一日,也就是今年冬天的正旦节,正式举行祭天登基仪式,然后就是开国大典,到时候我们还会颁布新的年号。

  “诺!”众人闻言全都起身对着罗冲拱手作揖。

  他们的心情是激动的,汉部落马上就要建国了,满打满算也就是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了,到时候首领要登基即皇帝位,而他们也会跟着一飞冲天,成为组成汉帝国的第一届朝廷的重臣,如此大事,如何不让他们心动啊?!

第1149章 我把草原全占了不过分吧?

  会议结束后,官员们很快又回到了自己现任的官职,主要是负责交接好后事,给那些新提拔上来的官员指导一番。

  而罗冲这边也没闲着,他先是让小蝶带人制作新的官服,到时候用来发给官员,自己和小蝶、詹荧、汤瑶还有孩子们,也要做几身新衣服,比如龙袍,凤冠霞帔等等。

  另一边,罗冲还催促海都线重载铁路的建设,他希望在建国之前,这条汉部落唯一的重载铁路线能够通车。

  海都线重载铁路是去年夏天开始修建的,现在已经建设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相信再给他们半年的时间,到今年的正旦节,也差不多该修好了。

  倒是重载机车的研制工作,比想象中的要简单一些。

  其实早在好几年前,汉部落刚刚有火车的时候,研究所就对重载机车进行研发论证过,如果不追求速度的话,直接把现在用的奋进号按比例放大两倍多就够用了。

  不过研究所积累了这么多年的机车制造和使用经验,其实他们已经有能力制造出更好的蒸汽动力机车了。

  罗冲甚至还闲着没事的时候,往那些工厂到处跑,指导他们的研发思路,比如重载机车,除了他们按照奋进号比例放大的车型外,罗冲还给了他们一个用木头雕刻而成的高铁动车的车头,就是那种子弹头的火车头。

  其实这东西用蒸汽动力也是一样的,前面的那个子弹头,无非就是加长出来了一个整流罩而已,对他们来说简单的很。

  倒是车厢的研制工作,给研究所带来了一些困难,不过也都被罗冲解决了。

  从前汉部落只有货运列车车厢,还有客货两用的车厢,但这次的重载机车就不同了,除了货运车厢外,罗冲还让他们制作了专门用来拉人的客运车厢。

  四米多宽的车厢非常宽敞,横着可以放下六个座位,中间还能留出一条过道,比现代常见的标准轨道的火车,还要多出一个座位的宽度。

  另外一个客运车厢的问题,就是前后车厢连接的问题,以前罗冲带人乘坐窄轨小火车的时候就发现过,车厢前后不能连通,吃饭和上厕所都是问题。

  现在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客运车厢的前后两头都开了门,车厢外部的底盘上有车钩连接,两节车厢的接缝处还装了橡胶风挡。

  就是那种像是手风琴一样,可以折叠伸缩的机构,用橡胶和铁条支架做成折叠棚式的风挡,将两节车厢的接缝处连接起来,两节车厢的前后门口,由两块活动的钢板搭在一起,这样就能前后通行了,很方便的就能从这节车厢走到下一个车厢,而且还能通行小推车,到时候乘务员就可以推着小车在火车里卖东西。

  除了这个连接各个车厢的风挡之外,每节车厢的两头还隔断出了盥洗室和卫生间,卫生间是封闭的,洗手的区域则是开放的,就在卫生间外面,沿着车厢的过道做了两个陶瓷的洗手盆,上面安装了不锈钢水龙头,用橡胶水管连接着水箱。

  而在车厢的另一头,则是热水房和乘务室,这个热水房和乘务室分别在车厢门口的两侧,为车上的乘客提供热水和服务。

  另外在车厢的布局上也有不同。

  汉部落的宽轨铁路客运列车,车厢内部是左右对称的布局,正中间是过道,然后两边是可以坐三个人的长椅,两组座位相对,呈面对面的结构,中间还有一张长条桌,看起来就像是个餐厅的卡座,这一个卡座就是面对面的六个座位,可以卖给六个人。

  这一个卡座后面,就是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以此类推下去,有的座位是面对面的,有的座位则是背靠背的,在他们头顶靠车厢壁的一侧,则是行李架,用来放一些随身的行李。

  因为汉部落现在还没有海绵的原因,所以目前的这些长椅上面都只是铺了一层厚厚的毛毡,然后外面是布艺的可拆卸沙发罩,方便撤下来进行清洗替换,用这种方式来减震,增加一点舒适度。

  这是不得不考虑的一点,因为现在的铁路轨道没有焊缝技术,也不能说是没有吧,而是如果把所有铁轨全都焊接成一整根,那么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等到夏天的时候钢轨就会延长,开始变得曲里拐弯……

  可要是不把钢轨焊接在一起,火车跑起来,当车轮经过那些钢轨的接头时,就会发出哐当哐当的噪音,要是这个时候坐的全是实木长椅,没有减震,就会颠得屁股发麻。

  尤其是海都线这条铁路线,从拓海郡的浏阳河边,一直到都城的火车站,足足有367公里,就现在这种放大版的奋进号,不说跑一天一夜把,那也要十几个小时,这么长的时间就一直坐在实木椅子上,怕不是到了地方之后整个人都已经颠散架了……

  不过这种火车只是暂时的,目前只有一台,动力研究所正在罗冲的命令下赶制第二台,这个型号的车头,一共就生产两台,算是试制品,先让这条铁路线上有车跑着,等将来再研发更快的高铁型号,到时候再进行批量制造。

  看完了宽轨火车的制造,罗冲又去检查了其他方面的准备工作。

  建国的时候要祭天,还要在城外的郊区用黄土堆一个类似没有尖的金字塔形状的祭台,城里面还有天坛和地坛,以及社稷坛,社稷就是土地和谷物之神,这是农耕文明的象征,也不可丢弃,都需要祭祀。

  还有最重要的,太庙,也就是供奉皇帝家祖宗的地方,是皇帝的家庙,也是皇帝家的宗祠。

  只不过这东西也是有说道的,皇帝家的是太庙,如果裂土封王,那也是可以建家庙的,其他人就不能用庙这个词了,甭管你多大的官,什么侯什么伯,你家那个也只能叫做宗祠。

  太庙里的祖宗,社稷之神,天坛地坛,外面的大土堆还有个祭天的祭台,光是这些祭祀地点的准备,就是好一通忙活。

  另外,除了祭祀之外,这么隆重的开国大典,怎么也得搞个阅兵式吧?好歹汉部落现在也是有一个甲种师的国家,那可是将近两万人的热武器军队……

  而且你都阅兵了,你得请人过来观礼吧?!

  于是罗冲又下帖邀请了那些曾经加入汉部落的氏族族长们,还有汉帝国唯一的一个邻居,那就是占据了草原西北部的苏日图,还有其他的几个草原聚落的首领,因为除了他们之外,汉部落能征服的地方都已经征服了,实在是没人可请了……

  不过就算只剩下了苏日图和几个小首领,罗冲也没打算放过他们。

  汉部落的军事改革从大命三年开始的,现在都已经过去一年多了,军事改革早就完成了,现在罗冲手里就有四个全火器装备的骑兵团,加起来有将近一万人。

  有这一万名精锐的火枪骑兵,骑在马上端着机枪突突突突,罗冲想把整个草原都纳入汉部落的领地范围,应该不会有人反对吧?

  等参观完了阅兵式,看完了开国大典,罗冲立刻就会让他们纳头就拜,不拜?那就派兵去横扫整个草原,将整个草原都变成汉部落后花园的牧场。

  正好罗冲还有点担心。

  都城的西边就是洪湖,然而汉部落目前却只占据的洪湖西岸的南半段,西岸的北半截都掌握在苏日图的手里,他要是有了船,两天只能就能从皇宫后院登陆,直接抄自己老窝。

  这样的情况下,罗冲能睡踏实吗?那就干脆把另外半个草原也抢回来好了……

第1150章 这盛世,如我所愿!!!(大结局)

  建国前的一切准备就绪,时间也很快来到了大命五年的十月份,之前回到各郡的郡守们,这次又都跑了回来,不过暂时都处于卸任的阶段,要等完成了开国大典,他们才会担任新的职位,不过这些人现在就已经开始熟悉自己将来的工作内容了。

  十月下旬,此时已经彻底进入了冬季,因为冬天是农闲的时节,所以也没多少事情需要官员管理的,于是这些人就被召集到了都城这里来,开始分头准备开国大典需要的各种祭祀活动,这些都是需要提前彩排的。

  还有之前罗冲让小蝶带人制作的新官服,还要提前发给他们试试合不合身,不合身的话就赶紧改。

  与此同时,鹰锐也从草原的开源郡那边放出了消息,邀请苏日图来汉部落的都城,长安城,参加汉部落的开国大典。

  苏日图搞不清楚那个什么开国大典是什么东西,什么活动,不过听说汉部落这几年愈发的强大了,每次前往开源郡采购物资的时候,都能听说一些汉部落的变化。

  比如他在开源郡那里,看见所有的汉部落百姓都制作了身份证,上面还有黑白照片,就很神奇。

  他还在开源郡里发现了照相馆,收钱给人照相。

  苏日图觉得十分稀罕,就带着好多族人前来照相。

  另外照相馆还有作品展览墙,上面挂了很多照片,苏日图也是在照相馆里,第一次见到了汉部落的首领罗冲,还是在照片上看到的……

  除了罗冲的照片之外,还有汉部落很多地方的奇特建筑,大船,铁路,火车,拖拉机,挖掘机,和一些汉部落的民俗照片,比如结婚照……

  从这些稀罕的照片里,苏日图知道汉部落又研发了好多先进的交通工具,这是他最在意的事情。

  汉部落有了不用牛马牵引就能跑的火车和拖拉机,这会堆草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难道以后汉部落不会再从牧民手里购买牛马了?

  就是因为汉部落出现了很多新奇的东西,而且严重到了威胁草原战略地位的东西,所以他决定去汉部落好好看看,看看现在的汉部落究竟是什么样子。

  结果苏日图和一众游牧小部落首领到了都城之后,瞬间就傻了眼。

  这是汉部落的都城?!!

  竟然比他们见到的最大的城池,开源郡郡城,还要大了不知道多少倍。

  尤其是有人带着他们到了大明宫的正门朱雀门的时候,一群人全都看傻了。

  卧槽,这城门楼子得有几十米高吧……

  接着,便有人带他们到长安城各处参观,富丽堂皇的皇宫建筑群,庞大而又复杂的官署区,官员们精美奢华的豪宅,还有那不用牛马牵引,就能自己跑的拖拉机和火车。

  他们乘坐火车从长安城抵达了拓海郡,又从拓海郡乘船出海,见识了大海的辽阔,吃到了美味的海鲜,品尝了汉部落新出品的啤酒。

  等他们这些游牧部落的小首领再次回到拓海郡的时候,正好又赶上了海都线重载铁路的竣工仪式。

  当天,新下线的宽轨火车从南方机车制造厂里缓缓驶出,最后停在了拓海郡的火车站月台旁。

  罗冲这天亲自带人来主持了竣工仪式,带着众人剪裁,放鞭炮,给新火车车头上绑了大红花,又到车头里给锅炉填了第一铲煤,然后又领着众人站在火车前合影留念,这仪式才算完成。

  等仪式结束后,罗冲先带着众人围着火车转了一圈,观察了一边火车的外貌,然后就领着他们登车。

  进了车厢,分配座位,等火车启动,度过了加速阶段,开始平稳的向都城进发时,罗冲这又带着他们在火车内部参观起来,从车头一直走到了车尾,每一节车厢都要看一看,最后众人停在了餐车车厢,在这里享用了一顿丰富的火车午餐。

  这么牛逼的交通工具,直接就把那些从草原来的游牧首领们看傻了,从车头走到车尾竟然用了那么长时间?!

  一辆车居然有那么长,而且每节车厢都有两百五十个座位,这四节车厢就能舒舒服服的拉走一千人?

  而且最关键的是,这车可以不用牛马,人家自己就能跑……

  众人在火车上长了一回见识,等回到长安城后,罗冲又亲自接待了他们,邀请他们去皇宫西面的军营长长见识,看看汉部落的士兵,再看看汉部落军队现在使用的武器装备。

  甚至罗冲还拉了一个警卫营,带着这些游牧部落首领们,一起去都城西北边的森林里打猎,也让他们见识见识机关枪的厉害,如果敢不听汉部落的话,那森林里那些被打成筛子的猎物就是他们的下场。

  等罗冲再带着这群游牧部落首领回来的时候,时间也已经来到了大命五年的十三月底,距离十四月初一的正旦只剩下几天的时间。

  现在各方面都已经准备好了,就是为了建国的这一刹那。

上一篇:我欲九天揽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