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436章

作者:羽卿书

  去病一枪接着一枪的连续射击,十五发的超大弹容量让他打了个过瘾,这玩意儿简直比以前的拉栓步枪还厉害,不用打一下就上膛,自动退壳换弹,而且装的子弹又多,以前的栓动步枪也才能装五发子弹,就连新型的半自动步枪也只能装十发子弹,和那些步枪相比,这个手枪简直是逆天了。

  除了射程有点短之外,真的找不到其他的任何毛病。

  可是对于手枪这种本来就是近身自卫武器来说,射程短算是什么毛病,如果超过了五十米的距离,那用步枪不是更好吗?

  不过去病还没有把这把半自动手枪的真正潜力释放出来,这时候就见罗冲装好了子弹,完成了上膛,等去病打完了一梭子之后才上前说道。

  “看我的,学着点,今天就教教你什么叫做快速反应射击!”

  话毕,只见罗冲向前一步,站在了射击位上,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腿微曲,呈扎马步的姿势,双手持枪快速出枪,上身微微前倾方便瞄准,然后就听到一连串宛如爆豆般的枪声。

  梆梆梆梆梆梆……

  一把半自动的手枪在罗冲的操作下简直打成了连发一样,远处的钢板靶子上也是传来接连不断的叮叮声,说明罗冲一枪没有脱吧,可想而知这枪法有多么变态。

  去病和林飞等人直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原来这才是手枪的正确使用方式!

  就连罗冲身后不远处的那些禁卫们也是看的口水横流,这手枪太厉害了吧,不知道能不能给他们这些禁卫装备一批,这也太馋人了……

第1081章 全面升级的大栓

  这……手枪居然能打的那么快又那么准吗?

  虽说靶子总共也才二十米的距离,但是这个射击速度和命中率简直无敌啊!

  “首领,首领,你让一下,让我再来一次,我也要试试!”

  去病看到罗冲帅掉渣的操作,立刻要求自己再来一梭子,罗冲也正好要重新装弹,于是就把位置腾给了他。

  梆梆梆梆————

  去病在那里打了个爽,看的周围的禁卫一阵眼馋,都像恨不能自己能取而代之,站在那里也打上两梭子玩玩。

  罗冲这个时候已经重新装满了一梭子子弹,不过并没有继续射击,而是关上了保险将枪插在了自己的腰带上,又拿起了旁边唯二的两把山寨版勃朗宁1911。

  这个手枪是大口径大威力手枪,采用单排弹匣供弹,一次只能装七发,自动方式也是枪管短后座方式,只不过套筒的结构比伯莱塔92F要更复杂一些,需要拧枪口才能把套筒分解开。

  等去病打完了第二梭子,罗冲再次给他示范了一遍1911的分解组装步骤,然后压满了子弹,再次来到了射击位。

  砰砰砰砰砰————

  一连串的枪声响起,七发子弹很快就被罗冲打了一空,二十米外的那个圆形的钢板靶子也被罗冲打的荡来荡去,满满都是弹痕。

  去病也非常的好奇,拿起另一把枪也连续打了几枪,直到把子弹打光,才摇着头抱怨道。

  “这个枪不好,子弹太少了,而且后坐力也比刚才那个要大一些,震得我手腕都是麻的,首领,既然咱们有能力造刚才那种枪,为什么还要专门再弄一种这个啊?”去病有些不解的问道。

  其实对于不熟悉这两种枪械的人,有这样的疑问其实很正常。

  两款手枪射程相同,一个弹容量15发,一个弹容量7发,还没上一款的一半多,而且七发这个后坐力又大,枪械结构也比较复杂,功能也没十五发的多,怎么看怎么不划算。

  但罗冲既然这样选择,当然也有自己的考虑,只见罗冲把玩着两把手枪说道。

  “你不喜欢这把枪正好,因为这个型号的手枪本来也不是为你们准备的。”

  “啊?!不是给我们准备的?那给谁用啊,噢我知道了,是不是要给其他卫所的装备这种手枪?”去病先是惊讶,然后立刻分析起来。

  不过他会这么想倒也没错,毕竟之前就有先例嘛,神策卫这边都要装备半自动步枪了,罗冲也打算给别的部队换装栓动步枪,所以神策卫的手枪也要比其他部队高级一点,这么分析没错吧?

  可是罗冲却摇了摇头,解释道。

  “这个型号的手枪不是装备给军队的,而是装备给各地官府的刑房,捕快,用来抓捕罪犯的时候使用,防止罪犯用刀剑抵抗伤人。

  “你可别小看了这个型号的手枪,它虽然后坐力大了一些,但是口径也更大了一些,子弹的威力也要更大,这个枪最大的特点就是强大的拒止能力,不管是多壮的男人,只要一枪,绝对能把人击倒。

  “但是十五发子弹的那种就不一样了,就算打中了身体,也不一定能把一枪击倒,但好处就是它的火力持续性更强,有更多的子弹,更适合军队使用。

  “而捕快抓捕罪犯时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子弹,他们需要的是大威力,在面对持有刀剑的罪犯时,如果罪犯反抗,能将其一枪击倒就行。

  “因为双方的需求不同,所以自然不可能用相同的型号。”

  去病闻言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不同需求,使用不同的枪械,这点倒是没毛病。

  等众人简单的试完了两种型号的手枪,时间也差不多到了中午,林飞这边让人准备了午饭,又让大力前来作陪,一群人在研究所这里吃了顿简单的午饭,因为下午还要带着其他的枪械到神策卫军营进行全面的测试,所以中午并没有人喝酒,都怕喝酒误事。

  中午吃完饭,简单的休息了一下,到了下午的时候,林飞就找来了一辆马车,上面装满了这次需要测试的枪支弹药,其余科研人员也骑马跟随,众人又一路狂奔回到了军营里。

  这次的测试因为项目很多,所以需要好几天的时间来进行,众人到军营的时候差不多已经下午三点多了,因为时间比较短的关系,所以罗冲直接让他们开始测试新款的栓动步枪——山寨版98K。

  因为神策卫的士兵之前使用的就是类似的枪型,所以现在换这个差别也不大,改动的都是一些小细节,可以很快的测试出结果。

  于是乎,从罗冲来到军营之后,靶场的枪声就没有停止过,因为要测试枪管使用寿命的关系,按照设计数据,这些样枪是能够打完一万发还能保证一定精确度的,所以想要测试出实际效果,就得真打一万发才行。

  砰、砰、砰、砰……

  一个士兵不停的拉栓射击远处的靶子,还有人在旁边计数,送子弹,每打一百枪之后就会换人,让他们谈谈使用新枪时的体验,每打完一千发子弹后,就要把枪栓拆下来,做一下简单的保养,每打完两千发子弹,不仅要保养一下枪栓,还要保养一下枪管,整个下午的时间,就按照这个频率一直测试。

  一万发子弹,足足换了一百个战士轮流上场,让这些战士也熟悉了一下改进型步枪的实操感觉。

  在靶场旁边不远处的模拟堑壕那里,还有另一组的战士在测试新枪,主要测试的是新枪的便携性,比如端着新枪冲锋,跨越障碍物,跳过壕沟,还有就是拿着枪在壕沟中快速往返移动,这样当士兵拿着枪在堑壕中转身的时候,如果枪身太长,就容易被狭窄的堑壕给卡住,而缩短了枪身长度的新枪就不会遇到这个问题。

  另外还有一组战士,被分到了另外一个靶场进行实弹测试,测试项目并不是枪械的耐久和使用寿命,而是各种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

  比如枪身进了沙土,模仿沙尘天气的使用;或者在枪身上面淋水,模仿大雨天气;还有就是长时间河水浸泡,模仿部队武装泅渡(游泳或者渡河渡江);最最严苛的一项科目就是沼泽环境的使用,需要把枪身泡在烂泥里,然后拿出来连水带泥的直接打,看看枪械能不能正常工作。

  或许是因为样枪都是精心制作的缘故吧,也或许是钼钢真的比较给力,所以在测试中并没有出现什么不可接受的问题。

  四种环境测试的结果比较理想,改进型栓动步枪在击发和使用上没有任何问题,至于打的准不准,这不在测试范围之内。

  毕竟在雨淋,还有裹着泥浆河沙的情况下,有时候准星和照门什么的都被泥巴裹住了,瞄准都没办法瞄准,又能指望打的有多准呢?

  这种情况下,只要还能拉开枪栓,装上子弹,推栓上膛,打开保险,叩响扳机,能够做到枪械功能正常使用,那就已经算是完美了,至少在实际使用中,也不可能出现什么太大的问题。

  现在的环境测试,还差最后一个项目,就是冰雪天气下,零下几十度的环境中是否能正常使用的问题。

  可惜现在是夏天,哪怕是北边的河源郡那里现在也十分炎热,汉部落又没有制冷的设备,所以这个项目只能直接跳过了。

  不过根据之前山寨版G98的标准型步枪在北伐战斗中的表现来看,并不存在什么问题,那么在这个型号上改进的新枪,想来也不会克服不了北地的寒冷环境。

  另一边关于改进型步枪的便携性测试也结束了,背负新枪武装越野,比背负老枪的战士更加轻松,因为枪身缩短之后重量也轻了不少。

  另外在战壕往返穿梭,模拟战场冲锋,丛林武装穿越方面,均表现出了比老枪更优秀的品质。

  比如在丛林穿梭方面,新枪更短,不容易被树木卡住,下弯式的拉机柄,也不容易挂到树枝,这点要比老枪强上不少。

  便携性和环境测试结束后,那就只剩下子弹威力和精准度,还有枪械寿命实验了。

  寿命实验一时半会儿还做不完,但是子弹威力和精准度方面就比较容易测试了。

  测试子弹威力的方式就是打钢板,在不同距离下,射击三毫米厚度的钢板靶子,看看能打穿几层,另外就是普通子弹和钢芯穿甲弹的区别。

  普通弹头都是铜皮被甲包的铅芯,钢芯穿甲弹是铜皮被甲,里面装填的是软铅包裹钢芯的三合一弹头,当子弹的被甲铜皮在目标表面撞扁的时候,里面的钢芯还能继续飞行,射穿更厚的钢板目标。

  这种子弹的成本并不会贵上多少,但是制作工艺上却要多一个步骤,好在汉部落并不需要那么多的钢芯穿甲弹,因为没有哪个敌人会有那么多的装甲,能够威胁到汉部落的势力,别说是钢片甲胄,就连木头盾牌或者皮甲都不是很多,所以完全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

  改进型步枪仍然沿用了老枪四条右旋膛线的射击,唯一的区别就是缠距比老枪缩小了一点点,提高了弹头出膛后的自转速度,这样就可以让弹头飞行的弹道更加低深平直,这也是为了缩小子弹口径特意做出的改变。

  经过这个小小的改进,让改进后的步枪虽然枪管缩短了十五厘米,但是飞出去的弹头仍然能够保持三百米内不下坠的特性,这样一来,在枪械瞄准具上就不用再做其他的改动了,可以直接省略掉测试弹道,重新制定射击标尺的步骤。

  而且7.62毫米的全威力步枪弹,和原来八毫米的子弹相比,穿透力变得更强了一些,在威力方面可以说是有增无减,而且因为子弹药筒直径缩小了缘故,装药量也对应的减小了一些,这就导致了后坐力方面也对应的减小了不少。

  总的来说,改进后的7.62毫米全威力弹,在各个方面都要比老型号的子弹强上一些,就是不知道在机枪上面使用的时候效果怎么样,不过子弹数量有限,再加上天也快黑了,所以罗冲并没有要求测试机枪。

  环境适应,便携性测试,威力和精确度测试,这些都测试完出结果的时候,另一边的枪械寿命测试也进行的差不多了。

  连续不停的打了一万发子弹,这是以前的老枪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要是用老枪打一万发子弹,膛线早就该磨平了,到时候成了滑膛枪,弹头失去了自动旋转的能力,打出去的子弹走不知道飞到了哪里。

  新枪打完一万发子弹后,罗冲先让人给枪做保养,好好清理擦拭一遍,再给零件涂上枪油,最后把枪管卸下来,用电石灯对枪膛内壁进行强光照射,发现里面的膛线虽然磨损了不少,但仍然可以用肉眼清晰观察道,这就说明射击一万发后,枪管的磨损并不是非常严重,仍然有继续使用的价值。

  那么现在只需要再实际测试一下一万发后的精准度,就可以最后得出结论了。

  对于最后一轮的精准度测试,去病主动请缨,由去病亲自给枪做了一遍保养,然后压满子弹开始在靶场射击三百米人形胸靶,三百五十米靶,四百米靶……一直增加到六百米靶。

  再远的话,也可以打,毕竟是能当狙击枪使用的山寨98K,但是再远的话,肉眼就看不到目标了,超过六百米的距离,除非视力变态,否则只能通过瞄准镜来射击。

  从三百米开始,每个靶子打十发子弹,总共一百环,最后根据环数来确定最终成绩。

  为了不受‘个人’因素的影响,比如谁的枪法更好的问题,所以除了去病之外,罗冲还另外随便点了两名士兵,按照去病刚才射击的顺序,使用同一把枪又打了一遍,最后再拿三个人的数据做对比,才能得到比较靠谱的结果。

  最后经过测试,改进型栓动步枪,在经历过一万次射击以后,三百米距离胸靶测试,平均下来还是能够拿到90分以上的好成绩,说明在三百米这个距离上,枪管的磨损并没有影响到弹头初速和弹道,子弹飞出去还是那么的平。

  至于后面的350米,四百米,450米,五百米……六百米,这些射击距离下,打完一万发的新枪和老枪的成绩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差别。

  这个结果就说明了,新枪的使用寿命最少也是一万发子弹起步,而且打完一万发子弹以后,性能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仍然具有使用价值。

  仅这一条,就为汉部落省去了不知道多少军费。

第1082章 这枪有个问题

  经过一系列的测试项目后,改进版的栓动步枪终于被定型下来,而新枪的型号名称,罗冲考虑再三,决定延续之前的命名规则,称其为“标准二型步枪”。

  按照前世的枪械命名惯例,一般有三种方式,要么以发明人的名字命名,比如勃朗宁,毛瑟等等;或者以元首的字号命名,比如中正式步枪;再或者就是以新枪定型的年号命名,比如五六式,八一式,但是这几种命名方式,都不适合现在的汉部落。

  首先,新枪的实际‘发明人’是罗冲,所以总不能叫罗冲式吧?再有就是元首的字号,罗冲又没有类似‘某中正’的字,最后如果按年号定型的话,那么这款枪就应该叫‘大命二年式步枪’,听起来怪怪的,好不如直接按照标准一,标准二这样来排序。

  罗冲个人将其定义为‘跨代命名法’,也就是枪械的更新换代,这样一听名字就能知道这是研发的第几代步枪。

  在军营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测试继续,因为今天时间充足,所以罗冲决定将剩下的两款手枪,以及半自动步枪和机枪一起进行测试,争取一天之内测试完,合格了就定型,不合格的再继续修改。

  早晨吃过早饭,罗冲就让去病开始安排手枪的测试,两款手枪昨天在研究所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初步测试过,打是没问题的,现在就看各种性能是否能满足标准就可以了。

  手枪的测试还是和之前的标准二型步枪差不多,分别是精确度测试,枪弹威力测试,环境测试,以及枪械寿命耐久度测试。

  至于便携性测试,就直接省去。

  手枪还需要测什么便携性,那么小个东西怎么带带不了?

  按照罗冲提出的标准,使用钼钢制作的手枪枪管,最起码也要承受一万次的射击,之后还不能有明显的性能下降,测试过程和昨天差不多,还是一百发换一次人,一千发做一次简单保养,两千发做一次细致保养,打够一万发子弹之后再去重新测精确度。

  这个工作其实还是比较简单的,就是打一万发子弹需要的时间有点长,而且为了尽可能的降低人为因素的干扰,还要动用大量的人力来参与,不过这些对于汉部落来说都不是什么问题。

  去病直接把手枪的测试交给一营营长去做,他自己则是紧紧地跟在罗冲身边,因为这小子知道,今天的半自动步枪和机枪那才是重头戏,手枪什么的,他昨天就已经亲手打过了。

  “首领,咱们测试这个半自动步枪和机枪的时候,是不是要用到曳光弹来观察弹道啊?”去病在旁边提醒着问道。

  “想看弹道那肯定需要曳光弹啊,对了林飞,你们带了曳光弹吗?”罗冲转头看向身旁的林飞,这个武器弹药的准备工作都是交给他做的,不问他问谁。

  林飞闻言有些尴尬,曳光弹,他还真没准备多少。

  “回首领,这些新型号的子弹本来产量就不多,像是曳光弹这种特种弹的数量就更少了,我们准备了一些,但是不太多,半自动步枪的曳光弹只有一千发,机枪的曳光弹有五千发,不知道够不够?”林飞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罗冲快速心算了一下,半自动步枪测试最大的问题是寿命测试,也是一万发子弹的寿命标准,这一万发就是为了给枪支造成磨损的,能不能打中目标都无所谓,只要打出去就行,所以并不需要专门用昂贵的曳光弹来测试,等打完了一万发,重新测试弹道和精准度的时候,再用曳光弹也不晚。

  至于机枪,那就更没必要了,机枪本来就没听说过有全打曳光弹的,机枪在战场上有时候也需要使用曳光弹,不过那是为了给己方战友做目标指示用的,好用明亮的弹道指向来告诉身边的战友,敌人的位置在哪里。

  可即便是这样,机枪使用曳光弹的时候也是隔几颗普通子弹,再装一枚曳光弹的,比如三加一,或者四加一,四枚正常子弹加一枚曳光弹,这样的配弹方式就足以用来给目标指向了。

  按照一条弹链250发子弹的标准,四加一的配弹方式,那一条弹链就需要50发曳光弹,林飞带了五千发过来,那就可以装满一百条250的弹链,这个数量足够使用了。

  “嗯,省着点用差不多够了,那就让人去装子弹吧,先弄一些普通子弹的弹链过来,全都按照两百五十发一条的长度,方便我们计数,然后再弄十条曳光弹的弹链,装弹方式采用四加一的模式,也就是四个普通弹加一枚曳光弹,然后再四个普通弹加一枚曳光弹,就按照这个顺序把弹链装满就行,去病你来安排战士装弹,别把顺序搞乱了就行。”罗冲点了点头,对两人安排起来。

  “诺!”两人同时拱手称诺,然后各自开始安排。

  等了一会儿两人回来后,去病再次问道。

  “首领,机枪这个怎么测试啊,那个半自动步枪我已经交代给二营长,让他们按照昨天测试标准二型步枪的方式去测试了,问题应该不大,现在就差这个机枪的测试没有安排出来了。”

  罗冲点点头说道,“先把弹药准备好,我们这次测试全都采用两百五十发一条的弹链,还有两百发一条的中长度弹链,先用两百五十发的吧,四条就是一千发,四十条就是一万发,这样咱们好算数。

  “至于测试项目,和步枪也差不多,首先是枪械寿命的耐久度实验,不过这个放在后面测试吧,因为咱们现在只有这一条样枪,如果打坏了,其他的就测不了了。”

  两人闻言全都点了点头,去病更是询问道,“那咱们就先测试便携性?或者精确度射击?还是模拟环境测试?”

  “先测便携性,包括背负枪械武装行军,战壕快速机动,还有丛林穿越,仍然是这三个项目;测完便携性之后再测精确射击,这个林飞你来从旁辅助,到时候测精确度的时候都要使用曳光弹的弹链,用来标记弹道。

  “还有就是,机枪的精确射击测试,要从四百米开始起步,然后每一百米加一个档,一直加到一千米!

  “另外还有机枪精确射击的命中率标准,机枪不需要单发精确射击,所以只要点射还有扫射打的准,那就没问题了。

  “以点射为例,每次抠一下扳机就松手,将射出去的子弹控制在三发以上,五发以下,即为一次点射。

  “扫射的话,目标最少同时并排摆放十个人形胸靶以上才行,要求射手使用五十发子弹,一口气扫射十个并排的目标,合格标准是十个人形胸靶每个要最少中弹一发,不管打中几环都无所谓,只要能上靶就行。

  “也就是说五十发中了十发为合格,中二十发为良好,中三十发为优秀,三十发以上为特等机枪手,这样的人你以后要好好培养。”

  罗冲一边介绍着机枪的精准度的标准,一边给去病嘱咐着以后训练的事情,去病也在一边听的连连点头,表示自己又学到了新的知识。

  以前只知道步枪如何评价打的准不准,现在连机枪也被首领提出标准了。

  而且从罗冲提出的这个标准中,就能看出他对机枪这种武器的使用方式。

  机枪就是用来火力压制的,根本不需要拿来打单发,要打就打连射,如果是一两个,或者三个以下的目标,就打短点射,对着目标就是一串突突突,如果是十人以上的集群目标,就用五十发子弹直接扫死他们,五发中一发就算合格,这就说明罗冲根本不在乎子弹。

  如果是拿步枪打出五发中一发的枪法,怕不是会被首领抽死。

上一篇:我欲九天揽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