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429章

作者:羽卿书

  谷承闻言皱了下眉,想了片刻却摇了摇头说道,“我还没有想好。”

  回答一如既往的干净利落……

  罗冲没有在意,再次开口说道,“既然你还没有想法,那不如我给你布置几个任务。”

  谷承闻言便看向了罗冲,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似乎是在等待罗冲的任务。

  “咳咳,我准备在咱们未来的都城建造一座巨大的钟楼,它是一个四面型的塔楼状建筑,在塔的顶端,四面外墙上要各镶嵌一个巨大的表盘,然后上面也要有指针,还要和这个自鸣钟一样能够整点报时,其实就是一个超级大的自鸣钟,材料方面的随你用,你能把它造出来吗?”罗冲直接说出了他从前就产生的想法。

  谷承的眼睛一亮,开始忍不住的在脑海中构想罗冲描述的那个钟楼,心里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超大型的自鸣钟吗?那还真是有趣呢!而且也是个挑战,不过谷承并不惧怕挑战,相反对他来说,没有了挑战也就没有了乐趣。

  “我可以试试!”他的回答依旧十分简洁。

  罗冲点了点头,只当是他答应了这个任务,随后再次对谷承问道,“那么关于钟表这个东西,你对它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没有什么看法?”

  听到罗冲的问话,谷承再次陷入了沉思,钟表未来的发展方向吗?他还真没什么想法。

  这倒不是说谷承傻,而是他看不到需求,科技的进步从来都是因为先有需求才产生的,只有有了迫切的需求,社会才会将更多的人才和资源向这个需求倾斜,那么技术升级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谷承现在就是身在此山中,不识山面目的处境,他确实是机械钟的研发者,但最开始的想法就是抱着玩玩的心思来做的,因为这个东西足够复杂,如果不复杂,那有什么好玩的?

  后来改进自鸣钟,又是受了罗冲的启发,对于以后的改进的思路,他还真没什么想法。

  罗冲见他想了半天也不说话,于是心里便有了底,于是再次问道,“你是不是不知道?”

  谷承没有说话,干脆利落的点了点头,并没有因为自己没有想法而感到什么羞愧。

  于是罗冲就开始对他做起了思想引导。

  “机械钟的功能在于计时和报时,就像你最初给它的命名一样,它就是个计时的工具,包括现在这个自鸣钟,也是一样的东西,并没有本质上的变化。”

  谷承听到这里脸上的表情有些垮了下来,他认为罗冲是有些瞧不上他的二代机械钟,所以突然有点自卑。

  原来自己一直在做的,在首领眼里就是个无用的小玩意吗?不过想想也是,首领做的都是什么东西,杀人的武器,耕田的机械,运输用的车船,和首领的发明比起来,自己的机械钟好像真的没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

  正当他胡思乱想之际,就听到罗冲继续说道。

  “我的意思是,这种机械钟作为家庭单位的计时工具,它已经算是合格了,我们可以成立一家钟表厂,专门批量生产这种机械钟,然后将其卖进千家万户,让家家户户都可以清楚的知道时间。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一旦人离开了家,又该怎么获取准确的时间呢?”罗冲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

  “我们最早的计时工具,是鼠巫制作的日晷,但日晷体型巨大,重量也十分沉重,制作工艺和材料获取同样很复杂,并没有办法做到每家都能有一个,但是你现在的机械钟做到了这些,不仅提供了将计时器搬到千家万户的可能,同时体积也缩小了很多,最起码可以用车载着走了,也可以移动报时,但还不够方便。

  “所以我说了那么多,你懂了吗?”罗冲饶有兴趣的看向了这个技术宅。

  “首领的意思是,将钟表做的更小一些,可以让人随身携带?”谷承皱着眉思索着这种想法的可能性。

  “没错,钟表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小型化,甚至是微型化,你现在制作的机械钟每一台都重达几十斤,耗费材料不说,还限制了使用范围,只能将其立在地上,摆在家里。

  “可要是将其缩小到十几斤重,甚至是几斤重,那是不是就能挂在墙上成为挂钟了?要是能再缩小一些,变成一斤重,甚至不到一斤重,再保留它的报时和定时功能,那是不是就可以做到馒头大小,摆在书桌上当作袖珍报时钟了?

  “你甚至还可以将它做的再小一点,将起浓缩到一枚银元硬币那么大,上面拴根链子,放在怀里就能随身携带,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怀表,要是在硬币大小的两端安装两条牛皮带,还可以将其固定在手腕上,当作腕表,这样的随身携带方式,岂不是更加有趣?”

  谷承听到罗冲描述的发展方向,不禁瞪大了眼睛,两只眼睛里都开始放起了光芒……

第1068章 河源郡的建设

  在汉部落的工匠和研究员的眼中,有一个众所周知的事情,那就是他们的首领在机械制造领域有着无与伦比的天赋,甚至说是多智近妖也不过分。

  这不只是因为罗冲带领众人研发过很多实用的好东西,更让人佩服的是罗冲对于各种器物研发方向上的判断,那是从来没有失误过的,但凡是罗冲提出的研发方向,只要大家严格按照首领说的去做,大多数时候都会很顺利。

  因此在汉部落百姓的眼中,罗冲简直就如同开了挂的神仙一般,可真是前看五百年,后看五百年。

  不过罗冲也确实有挂,他前世超过这个世界几千年的见闻,便是他最大的外挂。

  因此当听到罗冲说起了钟表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有罗冲所描述的那种将钟表浓缩到硬币大小,可以随时戴在身上,甚至戴在手腕上的想法,谷承就忍不住一阵的兴奋。

  这样的怀表和腕表,要是能在他的手中做出来,那是多大的幸运?!

  “多谢首领指点迷津,我一定会尽快将这些东西做出来的。”心里激动了片刻,谷承立刻拱手给罗冲道起谢来,他不会说什么好听的话,但他是真心佩服这个首领。

  “不急不急!”罗冲头也没抬的摆了摆手,右手则是在一张白纸上迅速用铅笔画着什么,只是片刻后,他就将那种摆在桌子上的小型闹钟,以及怀表和腕表的‘概念草图’画了出来,然后放在谷承的面前说道。

  “呐,这就是我想象的三种钟表的样子,大一点的这个可以将其称为闹钟,小的这种带链子的就叫怀表,戴手上的就叫腕表,都做到硬币大小就可以,厚度可以适当厚一些,不然肯定也塞不下那么多零件。

  “以后我们便成立一个钟表厂,专门生产各种钟表,其中座钟和挂钟肯定是家庭用户比较多,怀表和手表那就是私人用品了,至于这种小型的闹钟,则适合学生使用,用来提醒作息时间。

  “鉴于你有研发机械钟和自鸣钟的经验,这些东西肯定难不倒你,无非就是把各种零件小型化,然后再组装起来而已,这个工作难就难在,如何加工出合格的袖珍零件,比如齿轮。

  “腕表中的齿轮做出来可能也就一颗豆子的大小,上面的牙齿不用放大镜观察估计都看不清,加工这样的精密零件肯定是有难度的。

  “所以这个事情你暂时也不用着急,先把都城钟楼的事情搞定,然后你可以去找二所那边专门定制一套超小型的高精度机床,他们那边虽然不擅长制作钟表,但对机械加工方面,却是你们一所没办法比的,到时候你们也可以互相交流学习一下。”

  罗冲把随手画出来的草图给了谷承,又对他未来的发展方向交代了一番,谷承自然是感激不尽的,他连忙拱手道,“多谢首领。”

  哪怕是感谢,回答的也同样干脆利落,罗冲也是比较喜欢这样的人的,认真做事,说话不墨迹,这样的人就很讨喜。

  “行了,你们两个都记好了各自的任务,鳌飞你要去总结教材,谷承你要先把钟楼的事情搞定,然后再去研究其他的。

  “另外,唔……鳌飞,你回去之后给你们一所的其他小组也带话回去,让他们同样整理一份教材出来,这个事情就由你来负责,到时候统一收上来送给我。”交代完了事情,罗冲突然想起什么,又对二人再次嘱咐了一番。

  “诺,属下遵命!”鳌飞连忙拱手应下差事,谷承也在旁边拱手行礼,不过这次倒是没有说话。

  “行了行了,你们就先回去吧,我就不留你们吃饭了。”罗冲再次摆了摆手,开着玩笑的说道。

  两人听了罗冲的话也不在意,说了声告退后便一起走了出去。

  罗冲则是又在书房里看了那自鸣钟几眼,又召来侍卫帮他在书房里将钟安置好,心里十分喜欢。

  嗯,还有这个偏轴快门照相机,这个东西也不错,只可惜目前汉部落还没有塑料胶卷,也没有彩色相纸,还是无法复刻出前世徕卡相机那样的东西,倒是有些可惜,也不知道他这辈子还有没有机会看到彩色照片问世的那一天。

  心里不由的叹了口气,便就再次投入了工作之中。

  另一边,鳌飞和谷承回到了湖心岛的综合研究所后,两人也立刻开始着手处理首领交代下的任务。

  鳌飞先是将整理教材的命令传达到了每一个组,然后就带着自己的小组开始整理这些年他们光学小组的科研成果。

  谷承这边得了一张罗冲的概念草图,还有未来钟表的发展方向,心中同样十分欢喜,不过眼下还没有时间用来做这些事情。

  他先是让人帮他找来几个搞建筑的大佬,然后又将罗冲说的钟楼给几人说了一遍,让他们各自出一个钟楼的建造方案,并副一份建筑图纸出来。

  这是他现在必须做的事情,因为他只有先知道了这个钟楼的实际尺寸有多大,也就是这个超级大的座钟的外壳有多大了之后,他才能知道往里面装多大的零件进去。

  临时成立的钟楼小组好一番忙活,终于画出了几种钟楼的样式,不过谷承并没有直接做出决定,他又细心的让人将几种建筑方案给罗冲送去,让罗冲挑选。

  这件事说到底是罗冲发布的,钟楼也是罗冲提出要建造的,那自然得先让罗冲满意了再说,等罗冲做出了选择,他们才好继续下一步骤的工作。

  与此同时,前往北方河源郡运送猎枪的船只也终于到了那里,去病此时已经带着神策卫的大部队还有那一千民兵一起回到了盐池大营,路上也再次遭遇了几次巨猿的偷袭,虽然都被神策卫给打死了,但众人却丝毫没有开心的意思。

  种种迹象都在表明,森林中肯定还有大量巨猿的存在,但是神策卫又不可能天天放在这里玩狩猎吧,所以这个事情还是要靠当地的百姓自救才行。

  别的不说,首先一个坚固的城池就是必不可少的,再怎么样,也得先给百姓一个安身之地,不能让百姓们睡觉都不踏实。

  罗冲送来的两千把猎枪到货的当天就被游野和去病联名收下,游野负责召集青壮百姓前来训练,去病则带着神策卫的正规军士兵来训练民兵使用枪械。

  至于河源郡正式立郡筑城的事宜,那当然是由游野这个河源郡郡守来负责了。

  虽然眼下河源郡的百姓并不多,青壮男性也只有七千人左右,其中还有两千人正在接受神策卫的训练,另一大半也要劳作维持日常的生活,但河源郡依然不缺筑城所需的劳动力。

  原因就是,自从今年年初将那三万男女奴隶送回部落之后,第三阶段对敌清剿的战斗中,神策卫再次抓获了不少的奴隶,这些奴隶可是罗冲发了话不用往回送的,也就意味着游野可以自行决定这些奴隶的生死。

  连罗冲这个首领都发话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直接让这些奴隶去筑城就好了。

  等把河源郡的城池筑造好了,若是还有活的奴隶,也可以将这些人送到西边的那个沥青湖那里,用这些奴隶来开采沥青,榨干他们最后的价值,还能为部落开采不少的资源,反正不管最后怎么处理,游野他们也吃不了亏。

  罗冲当初虽然说了要把河源郡的郡城放在盐池地区,但游野也没傻到咬文嚼字,非要把城池筑在盐池周边的想法,盐池周边的土地,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肯定是盐碱地,这样的地又怎么可能种的出粮食,来养活城内的百姓呢?

  所以游野选择筑城的地方是在盐池地区的东南方向,那里是块面积不小的平原,周围的土地足够几万人耕种,种出来的粮食养活十万人也不是问题,附近还有淡水水源可以用来灌溉农田,旁边不远便是猎场那条山脉的一条分支,有山有水有树,所以柴禾和木材问题也不用担心,就算没了秸秆,这里的百姓也不会缺了柴烧,而且筑城所需的海量木料,也可以就近从这里来取。

  当然了,砍树是砍树,但汉部落也不可能放任百姓乱砍乱伐,允许百姓砍柴的地方都是提前划分好的范围,指定了是哪座山,而且砍柴的时候也只能砍树枝,肯定不可能直接把树砍下来。

  而官方砍伐木材的地方,也是有严格要求的,从今以后,森林就成了部落的公有财产,砍伐木材是要交税的,而且也只能按照规格砍伐相应的树木,不够粗的不砍,小树不砍,坏了的树反而要主动除去,总而言之,就是不能乱砍乱伐,即便是砍树,也只能砍自己需要的。

  游野对于河源郡的建设还是十分重视的,他从小就跟着大哥游伏四处闯荡,后来加入汉部落后,更是私自决定带人乘船北上探险,这一走就是好几年的时间。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还有游野在北方的数年的阅历,拉拢部落加入,带人耕田过日子,还和去病一起组织对外战争,几年时间下来,他那放荡不羁的性子也终于沉淀了下来。

  现如今首领给他封了个河源郡郡守的封疆大吏,他就开始一门心思的想要把河源郡经营好。

  初期的基础建设只是第一步,这是让百姓生存和维护部落统治的硬性条件,后期如何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才是更重要的。

  在游野的计划中,河源郡这里因为气候和地理原因,农耕肯定是没有太大的发展前途的,这里的农耕可以用来维持当地百姓的生活,可也仅此而已,够吃够喝,但基本不会剩余,想用多余的粮食拿来酿酒这种事情,那是基本不可能的。

  所以他把主要的经营重心都放在养殖业上,这里的牦牛和羊驼数量很多,不仅可以提供牛肉,还能提供纺织品和皮革,还有森林中各种猎物提供的皮草,这些可都是特产,是能在南方卖出大价钱的。

  不过光有这些还不够,游野还想充分利用一下河源郡的地理优势,河源郡有什么优势?那就是够冷,一年最少六个月的寒冬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百姓几乎是没有事情做的,人一闲着就容易出乱子,所以他还要想办法把这些多余的劳动力利用起来创造财富,而不是让他们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

  思来想去,游野决定在河源郡这里建立一个整个汉部落规模最大的冻库,也可以称为冰窖,用来储存冰块,贩卖冰块。

  汉部落没有制冷技术,所以储存冰块对于汉部落来说就非常重要,以前在汉阳八郡地区那里也有冰窖,但都规模不是很大,汉部落各地的用量也都不是很大。

  可游野觉得卖冰块这个事情并非没有机会,自从对食人族正式开战以来,他和去病接触的时间也不少,通过日常的闲聊,游野知道罗冲在南方和中部地区发展的都十分迅速,各行各业蓬勃发展,别的不说,光是沿海的捕鱼业就是一个十分需要冰块的行业,而他们当地又不出产冰块,只能从中部地区运输过去。

  但是中部地区的土地肥沃,冬季时间段,可经营行业多,百姓干点什么都能赚钱,谁稀罕大冬天的没事跑出去开采冰块啊。

  这个钱,汉阳八郡那边根本不稀罕赚,但游野有兴趣,反正他们这里冬季时间长,冰块有的是,挖些冰窖储存起来,就算卖不掉也没什么损失,无非就是浪费一些人力而已,而且这些人力本来在冬天也都是闲着的,不用白不用啊。

  心里思忖了一番,游野觉得可以搞,主要是现在汉部落有了飞鱼船,从河源郡到最南方的琼州岛,最多也不会超过一个月的时间,这样的运输速度,用来运输冰块在技术方面已经可以实现了。

  不过他还是不太放心,又把负责训练民兵的去病找了过来,把这个想法和他说了一遍。

  “嗯,你这个想法不错,而且按照我的想法,你的这个冰窖的规模还可以更大一些,我收到了一些老家那边的消息,以后部落对冰块的需求可能会急剧增加。”去病听完之后,突然给游野爆出一个猛料。

  .

  .

  .

  献祭朋友的一本新书,《做好事就变强》

  开局就被关进金属鸽子笼,期末考试不及格还要被送入地幔矿井,称为挖矿工具人?还好我一做好事就变强,惩恶扬善,人称异界活*********

第1069章 分级贩售的策略

  “急剧增加?什么意思?你的意思是说,南方将来可能会需要大量的冰块?”

  听到去病的建议,游野立刻就来了兴趣,要知道他正指望着卖冰块来赚钱呢,当然是卖的越多越好。

  “应该是的,前些日子我妻子詹氏来信,我记得我跟你说过,我那个妻子是首领二夫人的同族中人,现在帮我打理着汉阳郡地区的照相馆。

  “她来信告诉我,前些日子首领说要搞什么食品工业,用机械工厂来生产一些新型的食品和饮品,其中就有一种用麦子酿造的麦酒,这麦酒和白酒不同,最适合夏季饮用,还有解暑的功效,且酒精度数低,适合畅饮,没有白酒那么醉人,若是能用冰块冰镇一下再喝,口感会更加清爽。

  “除了麦酒之外,还有什么水果汽水,也是可以用来冰镇饮用的解暑饮品;另外还有肉罐头之类的东西,这些肉类运输和保存,也都需要大量的冰块来保持新鲜,只不过这些食品工业暂时还没有兴办起来。

  “但我觉得这肯定是个市场,未来需要冰块的地方可绝对不只是沿海的渔民那里,所以我才觉得你应该把规模放大一些,如果游叔不信,也可以写信问问首领,这种事情多问一嘴也不会犯错。

  “咱们河源郡这里本来就距离中枢较远,但也得紧跟时事,若是将来食品工业一下就起来了,那到时候没有冰块配套反而不美。”听到游野的询问,去病也毫不隐瞒的将自己收到的消息共享了出来。

  这个事情去病的老婆还真是知道的,原因当然还是罗冲起的头,他当初做实验的时候弄的啤酒太多了,自己家又喝不完,于是小蝶和詹荧就各自给她们的母族送了些,其中自然少不了去病的老婆詹氏,所以食品工业的事情也就这样顺着啤酒传了出去。

  “食品工业?!麦酒和汽水?那是什么东西?你说的这个东西真的假的,靠谱吗?”听完去病的讲述,游野当即就皱眉思索了起来。

  去病说得对,游野确实脱离汉部落的中枢太远了,时间也太久了,虽然因为神策卫的到来给他带了不少的新消息,但汉部落一直是在发展的,且发展速度极快,游野确实和现在的汉部落最前沿有些脱节,所以他对去病说的这个消息难辨真假。

  “嗐,我刚才不就说了吗,我这消息也是从我妻子的家书中得知的,具体的消息我又上哪知道去,游叔你要是不放心你就写信问首领呗,既然那个食品工业是首领提出来的,那谁说的也没有首领本人说的靠谱啊,写封信问一下又不费劲。”去病再次建议道。

  “嗯,你说的也对,那我这就给首领写信,你也想想有没有什么要汇报的,或者是给家里的家书,到时候咱们一起送回去,不然省的浪费一次传信的机会。”

  游野听完认真的点了点头,当即就掏出纸笔准备写信,顺便也问了去病一嘴,毕竟是飞鹰传书,带一封是带,带十封也是带,别浪费了这次的飞鹰票……

  去病想了下,他倒是没什么可汇报的,左右也就这两个月的时间,他就要带兵回去了,不过家书倒是可以写一下,他从出来的时候老婆就怀了孕,算算时间,估计生产也就是这一两个月的时间了,他怎么也得问候一下。

  同时去病也让警卫连的传令兵去大营里问问有没有要写家书的,到时候收上来一并送回去,命令刚一下达,军营里又兴起一阵写家书的浪潮。

  不过好在这事也不算麻烦,汉部落养殖的巨鹰体型巨大,可以轻松抓起一头羚羊在天空中飞行,送些家书还真不是大问题,就算全营两千多人一人写一封,又能有多大的重量呢?

  当天晚上,所有的信件收齐打包,卷吧卷吧全都塞进了两只竹筒里,盖上盖子,贴上封条,再封上火漆,当晚就用巨鹰送了出去。

  两日之后,待在家中的罗冲就收到了这两竹筒的信件,禁卫当着罗冲的面把竹筒拆开,然后又将所有的信件按照邮寄地址进行分拣,分别转送出去,游野自己的那封信则留在了罗冲的手里。

  信中自然就是去病说的那一套,游野先是对罗冲问候了一番,然后询问食品工业的事情是否属实,又说起了自己想要办冰窖的打算,冰窖不仅可以致富,还能解决百姓漫长的冬季无所事事的事情,不过在冰窖的规模上,去病却建议搞得大一些,为此游野想要听听罗冲的意见。

  罗冲看后忍不住给游野点了个赞,这人不愧是个机灵的,居然能想到充分利用当地的恶劣气候致富,在常人看来无法进行生产的冬天,却也能在他的手中创造财富和价值,这样才应该是他选出来的郡守嘛!这人还真有点经营的脑子。

  于是他当即就写了封回信,表示这个冰窖可以搞得大一点,干脆就叫制冰厂得了,并且罗冲还给出了一些意见,首先这个地方要选好,便于水路交通,还要靠近干净的水源,方便冬天去冰。

  另外罗冲还针对此事提出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商品标准化,冰块也是一种商品,这个没毛病吧?既然是商品,当然应该进行标准化管理。

  首先,冰块的体积就要制定出一个标准,多长多宽多高的冰块为什么标准,这个标准的尺寸要控制好重量,方便人员搬运,也方便船只运输,还要方便制冰厂进行存储,另外就是方便定价。

  到时候进行交易的时候,无需再用秤来称重,就按标准尺寸的冰块来卖,一块多少钱,这样也方便算账,也可以让买家有个概念,他要的冰块是多大的,究竟有多少。

上一篇:我欲九天揽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