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401章

作者:羽卿书

  “木匠当然不稀罕,但是这个木匠造了一架手摇插秧机,那可就稀罕了,他的插秧机一次可以同时插两根禾苗,把插秧的效率提高到了人工的两到三倍,你们说稀罕不稀罕?”林飞再次解释着说道。

  “手摇插秧机?两三倍的效率?所长,你说的是真的?!”众人顿时惊喜的问道。

  “那可是首领说的,那还有假?首领这次过来一是为了给拖拉机定型,二就是带这个人过来的,首领已经把他调到咱们研究所工作了,就分在农机组,专门负责开发大型的机用插秧机,以后大家就是同僚了,他家不是这本地的,到时候大家多帮衬一点。”

  林飞立刻详细的说起了杨大山的情况,但其实他自己也不是特别清楚杨大山的底细,只知道这人是船厂的木匠,造了个插秧机,仅此而已。

  “真的造出了插秧机?!那可太好了,咱们正愁着关于水稻耕种没有思路可以借鉴呢。”

  “哈哈哈哈,照顾照顾,肯定照顾,再说了,咱们研究所家人不在这里的又不止他一个,大家都差不多,也没有什么外人内人之分,都是同僚嘛。”

  “他的插秧机在哪啊,真想现在就看看,就是可惜了现在是冬天,要不然就可以找块地展示一下了。”

  众人闻言纷纷热烈的讨论了起来,而林飞听到他们说这个,于是立刻想起了罗冲之前交代的任务,于是对众人说道。

  “对了,说起找块地,我要跟你们说一件很重要的事,你们心里可要做好加班的准备,而且这个加班很可能要持续到来年开春。”

  “有新任务了?”

  “什么任务,要一直加班到开春啊,我媳妇过俩月就要生孩子了,我到时候肯定是要回去的。”

  众人反应不一,但都被林飞的话吸引了注意力,纷纷转头看了过来。

  “首领为了实验大规模机耕的效果和效率,给我们规划了一块足足有六万亩地的试验田,准备使用拖拉机实际耕种一下用于实验,为以后的机耕推广做准备。

  “为此,首领向咱们下达了开春前生产二十辆拖拉机的生产任务。”

  林飞先是介绍了情况,不过他知道这么说一定会有人跳脚,所以也没卖关子,不等众人反应立刻再次说道。

  “首领说了,这个任务不是强制任务,只要我们开春之前能够再生产四辆拖拉机出来,就算合格,十三月底之前能交付十辆,就给参与项目的每个工人和研究员发一个月俸禄作为年终奖,如果正旦之前能交付二十辆,年终奖再加一个月俸禄,而且这次谁的贡献大,谁表现的最积极,未来两年之内将会优先晋升职位。”

  众人闻言当然是很高兴的,但还没有被两个月俸禄的年终奖和优先晋升冲昏头脑,而是实事求是的说道。

  “所长,就算有奖励刺激,大家都有动力,有干劲,天天加班,也不可能完成那么大的产量啊,不是大家偷懒不愿意干活,而是根本不现实啊。”一人忍不住吐槽道。

  “我知道这个情况,但是首领下达了命令,我们就要想办法完成,没困难要完成,有困难就想办法解决困难完成,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肯干,没有完不成的任务,我们不应该抱怨首领下达的任务艰巨,而是应该帮首领想办法解决问题。

  “在场的诸位,你们都是部落的精英,研究所的研究员,平时领着普通工人三倍,乃至四到五倍的俸禄,部落花那么多钱养着我们,就是为了让我们想办法解决困难的,如果遇到点困难大家就退缩了,那我们还配领着汉部落最高的俸禄吗?

  “凭良心说,在场诸位的俸禄和各种福利待遇,可是比那些前线作战,随时赴死的军人待遇还高,这话我说的不假吧?

  “当然,我不否认大家对部落做出的贡献比那些军人要高,你们的每一样发明都能对部落产生巨大的,积极的影响,但大家也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对得起自己的俸禄,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怎么解决,而不是抱怨,逃避,和推诿。”

  听到有人抱怨,林飞立刻化身军队政委,党校老师,开始批评团队的错误思想,纠正大家的心态。

  不过训斥归训斥,批评归批评,但你最后也得拿出实际办法来,不然大家不会服你的,所以看着沉默不语,低头反思的研究员们,林飞再次说道。

  “关于这次任务的解决办法,我已经有了点想法,另外还有一个重要消息要告诉大家。”见众人再次看了过来,林飞才继续说道。

  “刚才首领过来的时候告诉我,部落已经在南方汤部落以北地区又发现了一个新的煤矿,再结合汤部落产铁矿的泰钢郡,我想你们应该知道未来将会是什么样的吧?

  “没错,南方肯定会新建炼钢厂的,我们部落最大的都城也设在了南方,而且钢铁炼制出来,总不可能再运到北方加工,那南方的炼钢厂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所以将来各种和钢铁有关的机械加工厂,肯定也会南迁,或者干脆在南方另立分厂。

  “而另立分厂就会产生大量的工作岗位,到时候肯定是需要从我们这里抽调人手过去的。

  “也就是说,不管是这次的任务,还是从将来的长远角度考虑,未来几年内,我们只会越来越缺人,而任务却越来越重,绝不只是这一次的任务这样。”

  说到这的时候,林飞笑了起来,自我调侃道,“你们以为首领只是要二十辆拖拉机那么简单吗?那些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难道都是摆设?

  “这是还没有定型,否则等定型之后你们再看吧,首领肯定张口又是几十辆。

  “这些机械都是在场的各位研发的,挖掘机和装载机的作用和效率没有人比你们更清楚,那玩意儿不管是用来采矿,还是兴修水利,道路,铁路,都是绝对的利器,到时候等定型了,明明有那个能力生产,你们觉得首领会不要?

  “所以我们更要未雨绸缪啊……”

  众人闻言,纷纷觉得有理,再加上南方的情况,和对未来局势的分析,缺人,将是未来几年一成不变的基调。

  这个结论其实很好分析,因为不管你有多少人,有多大的产能,首领总是会扔更多的活儿交给你。

  顿了顿,林飞再次说道。

  “所以基于对未来和这次任务的考虑,我准备在现有的基础上,实行多岗位制度,从双岗位开始,甚至三岗位,四岗位。”

  “所长,什么是多岗位制度?”有人不解的询问。

  “就是在一个岗位上,同时安排两到三人同时做工,不是交替轮换,而是两个人,甚至三四个人一起干,你们也可以理解为师傅带学徒的升级版。

  “其目的一是为了解决产能不足的问题,以增加工人数量来达到扩充产能,二就是培养人才,不只是高级技工,还有研究人员,都要快速扩充,我们必须为将来研究所的裂变做好充分的准备。

  “至于需要补充的人员吗,这就得首领大力支持了,既然想要扩充产能,就得多给一些人手才行,不然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

  林飞说着自己的解决办法,还有未来的发展方针,末了又感慨了一句,最后说道。

  “这个事情,你们暂时不要管了,先去给我把拖拉机定型了,让首领满意了再说,扩充人手的事我去跟首领谈,必须要支持,增加人手可不仅仅是要人那么简单,人数翻倍了,俸禄也得翻倍啊,这是个大事,等我跟首领说好了,到时候再找你们各组开会,然后咱们再讨论具体的生产计划。”

  “是。”众人齐声答应,这个事情他们还说不上话,只能让所长出面去和首领说,他们只需要积极配合,把任务做好就行了,不过听林飞的意思,未来几年可能要很忙了,但是未来发展的空间肯定也会更大。

  南方要筹办新的工业基地,需要大量的人手和官员,现在好好干,只要能脱颖而出,将来肯定能到南方混到一官半职。

  ……

  另一边,罗冲也在忙着试车,其实拖拉机已经没什么好试的了,底盘性能和车辆的通过性能是早就试过的,这方面没必要再次测试,这次测试的主要内容,其实改进后的农机。

  初代旋耕机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造,现在不仅转速更快,效率更高,还加装了防飞溅的铁皮挡板,另外又安装了一个耙,兼具了平整土地的功能,前面也做了漏斗接口,可以临时安装漏斗,这样就可以把施肥,翻地,平整一次性完成。

  罗冲带着杨大山亲自体验了一把完整版的旋耕机翻耕效果,杨大山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机械的运行原理上,而罗冲的注意力则是全放在机耕效率上。

  经过实验,罗冲发现机耕的实际效率和自己预估的相差不大,最大功率时,二十多秒就能翻耕一亩土地,慢一点的话就是半分钟,所以只要拖拉机的数量够多,完全能在几天时间内耕耘出两万亩土地。

  除了旋耕机外,这次还实验了初代播种机,这是一种根据耧车的原理研发的机械,同样是六米宽的机身桁架,下面装了一排开沟用的小犁具,可以任意拆卸下来,并且能调整开沟深度以及行距。

  播种机的上面同样是可以灵活安装并调整位置的漏斗,里面放种子,下面有铁管,漏斗下面的口子根据机器运转的速度匀速播种。

  最后就是播种机后面的拨片和无动力滚轮,整体的工作流程就是,前面先开沟,中间漏斗播种,然后拨片把犁到两侧的土再扒回来用于覆盖种子,最后的无动力滚轮沿着播种线碾压一边,把覆盖的泥土轻度踩实。

  等把播种这一步完成,最后再灌溉一遍就行了。

  罗冲把这些都试了一遍,另外又评估了工作效率,做到心中有底,接着他又让人演示了一遍照明系统,确定全部没有问题之后,便把林飞叫来,告诉他可以按照目前这种状态的拖拉机定型了。

  不过定型了拖拉机之后,罗冲并没有立刻离开,在林飞的建议下,他们又一起测试了装载机,也就是俗称的推土机,铲车。

  装载机的平台是在拖拉机的基础上搞出来的,如果说拖拉机是前面安装动力系统,后面液压操作,那么装载机就是个倒过来的拖拉机。

  它的动力模块装在后车身,驾驶室的后面,前面则是那个硕大的铲斗,通过关节臂来限制动作,通过几条粗壮的液压杆来提供动力,它能完成的动作也只有三个,平推,装载,举高高。

  这辆车功能单一,且底盘和平台全部在拖拉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根本无需过多的测试,唯一需要测试的就是装载能力,以及平衡性,主要看看后车身的配重够不够,别前面把装满土的铲斗举起来了,然后车整个被坠趴下去了……

  测试了这两项没有问题后,罗冲也当即拍板把装载机也定型了,只需再按照拖拉机驾驶室的方案,给这辆装载机加个顶棚即可。

  至于装载机要不要立刻生产,林飞没问,罗冲也没说,两个人十分默契,现在再下单订购装载机,他们是无论如何也生产不出来的。

第1009章 收割机方案

  目前项目研发的进展还算不慢,罗冲提出的四种机械设备已经完成了两种,而且发展的十分有规律。

  拖拉机是最先造出来的,装载机又脱胎于拖拉机,然后才是压路机和挖掘机。

  毕竟拖拉机这辆四轮车才是基础,只有先把基础打好了,才好往上加东西。

  定型了两种车辆后,罗冲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又给他们下达了新的研发任务,那就是收割机。

  用机耕,就必须用机收,不然机耕是种的多,但是收不过来到头来还是得烂到地里。

  收割机的研发任务,目前被罗冲定成了两种,一种是谷物收割机,可以同时收割所有的穗状农作物,比如水稻,小麦,小米,粟米,这种半人高,头顶长着穗子,果实带着壳的作物可以统称为谷物。

  谷物的收割原理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使用同一种机械就可以收割,罗冲小时候就在农村见过这种机械,虽然忘记了细节,可只要记住工作原理就能想办法把它重现出来。

  它的主要原理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收割谷草,收割机的头部最下面有一个带刀的托板,上面则是一个用几根铁条做成的横向辊轮,工作时辊轮会先接触谷物的头部,然后通过向内旋转把谷物按趴下,下面的托板正好接住,托板前端的旋转刀片又会把谷草齐根割断,这就完成了第一步。

  第二步是脱粒,脱粒是由三级轧辊组成,第一道轧辊把收割下来的谷草吞进去,第二道轧辊把谷物从谷草上打下来,第三道轧辊再把脱完粒的谷草送到后面。

  不过在这个脱粒的环节里,中间还要加上一个送风系统,也就是鼓风机,用于吹出秸秆碎屑和麸皮,到这一步,基本上收割已经完成了,但是最后还有个收尾的步骤。

  第三个步骤是收尾,同时又分两个方面,根据不同的要求,还会产生不同的设计方案。

  首先是脱完粒的秸秆处理,这个时候的秸秆已经被去掉了粮食,通过轧辊送了出来,然后还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第一是直接把整根的秸秆排出,这样的秸秆可以用来当作牲畜饲料,还可以捆扎成草笆,用来盖房顶,也可以用来编织草帽,就是七八十年代农民常戴的那种大帽檐草帽。

  另外一种方法则是直接粉碎成段,然后直接排出,这样的粉碎秸秆也可以用作饲料,毕竟就算是整根的,等喂食牛羊的时候也得先用铡刀切碎才行,再有就是直接焚烧,或者扔到粪池里一起发酵沤成肥料,两种方案各有利弊,就看自己的取舍了。

  最后一个部分就是粮食的处理方案,粮食处理也有两种方案,第一是在车身上背个储粮斗,脱粒下来的粮食通过管道送到储粮斗里,然后等满了再用管道‘喷吐’到其他的货车上。

  这样的处理方案很高级,便于大规模作业,不过对于现有的装载机平台来说几乎不可能,装载机前面是工作部位,可以用来装收割机的收割模块,中间是驾驶室,后面是庞大的蒸汽机动力模块,根本没地方安装一个容积巨大的储粮斗。

  想要完成这样的方案,只有两种选择,第一,汉部落现在就造出一台内燃机出来,这样就能把蒸汽机占据的庞大空间省出来安装储粮斗,第二,重新造一个新的平台车,把装载机拉长,驾驶室和蒸汽动力模块中间空出一端用来装储粮斗。

  以上两种方案皆不利于快速研发,所以罗冲都没有选择,他选的是最土鳖的操作方案。

  直接把脱粒后的粮食通过管道从侧面喷出来,不在车身上安装储粮设备,不过要另外在车身侧面安装一个外挂平台,上面放一个操作员负责盛接粮食。

  也就是说,侧面放个小平台,上面坐个人,旁边放一摞麻袋,收割机工作的时候,这人就撑着麻袋坐在那里,等装满了一袋就再换一个空袋子,已经装满的袋子放到一边扎紧袋口,直接丢到地上,等后续再把这些装粮食的袋子统一运走。

  至于直接把脱粒后的粮食喷吐到另一辆车上,如果没有车载粮仓的话,那效率反而更慢,毕竟收割机一次就只能吞进去那么多的谷物,出来的粮食粒也有限,根本就不够往外喷的,就算用袋子盛接,也肯定是稀稀拉拉的往下落。

  最后,罗冲给出的方案是,秸秆整根向外排放,这样的用处更大一些,如果非要切碎,可以后续另行切碎,粮食的处理就是直接喷吐,然后用袋子盛放。

  不过当罗冲画出简易图纸,给大家讲解完了工作原理后,却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

  “首领,我觉得关于装粮食这方面,其实有更好的方案,粮食刚收割的时候都是湿的,你这样直接装袋捆扎运输,到时候还要再解开倒出来晾晒,等晾晒完了才能进行存储,这中间的工作量也很大啊,根本没必要。”一个农机组的组员直言说道。

  “那你的建议呢?你有什么想法就直说,讨论吗,谁都有发言的权力,大家各抒己见。”罗冲没有被人打断而不高兴,反而鼓励着说道。

  “是,我的想法是,既然车身上无法背负储粮斗,那咱们直接外挂一个储粮斗得了,用钢筋或者条铁焊接一个框架,里面铺上铁皮,计算粮食的重量来定粮斗的体积,因为是挂在车体一侧的吗,就得控制好这个粮斗满载的重量,别把车压翻了就好。

  “等装满了一个斗,就停车放下来,然后换个空的,盛满的粮斗就放在原地,到时候用装载机或者别的机械倒进拖拉机挂载的自卸车上,等装满了一车,直接送去晒谷场,用翻斗的自卸车直接倒出来就行,这样可以省去很多的人工。”

  等那人说完自己的想法,大家就开始小声讨论起来,然后全都纷纷点头,表示这个方案的实用价值很大,罗冲思索了一下,也觉得没问题,就点头同意了。

  “那既然这样,这个谷物收割机的方案可就定下来了,以装载机的车体为平台,尽快研发出谷物收割机出来,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在试验田里轮作玉米和小麦了。”

  罗冲看大家都点头同意,于是就做了总结,确定了这个新的研发项目,然后他把另一张图纸又抽了出来,对大家再次说道。

  “那么接下来,我们再讨论一下玉米收割机,玉米收割机要更复杂,大家一起来想想办法。”

  现代的玉米收割机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一体式,另一种是便携式;一体式很好理解,就是功能专一的,只能用来收割玉米的收割机,便携式又叫背负式,外挂式,一般是挂在拖拉机侧面使用。

  两种机型各有特点,要论效率,当然是一体式的最高,一次能收割十六行玉米,作业宽度达到十二米,前面把玉米秆吞进去,后面直接出玉米粒和粉碎的秸秆。

  便携式的优点在于小巧,使用方便,可以适应复杂地形,大型机械进不去的地方,便携式就可以,另外便携式的成本低,适合在民间普及,而一体式的大型机械只能服务于大型农场。

  不过放在汉部落的情况下看,这两种都不适合,首先是便携式,效率太低了,而且说什么成本低,适合民间普及的说法,在汉部落也用不上,老百姓买不起拖拉机,买了也养不起,连拖拉机都没有,要这种外挂的收割机有个屁用,还不如交租金,雇佣官方的农机来帮忙收割。

  最适合汉部落的玉米收割机,当然是一体机,成本无所谓,反正是自己生产卖给自己,再贵也只有个成本价。

  但是,汉部落没有生产一体机的技术,确切的说,是没有合适的平台。

  玉米收割机和谷物收割机不同,它的车头没有那个铁条做的压草辊,而是像一把大号的梳子,梳子的每个齿之间就是吞入玉米秸秆的地方。

  至于原理吗,和谷物收割机还是有一定共同性的,不过要更加复杂。

  下面是接料的托板,这个肯定得有,然后有一排旋转刀片,专门齐根切断玉米秸秆,这个也差不多,不过其他的就不一样了,因为玉米秸秆太高的缘故,所以在每个进料的梳齿之间都要放一个锥形齿轮状的铰刀,把切下来的玉米秸秆一口一口的吞进去,迅速降低它的高度,直到把整根玉米秸秆都卷进去。

  在这个往下吞料的过程中,还要在中间加上一层铁篦子,把玉米棒子硬生生的从秸秆上薅下来,最后的结果就是,秸秆被整根卷进了机器中,玉米棒子被留在了上面的中层,由此实现粮和杆的分离。

  以上,只是收割机的车头部分。

  中间就是和谷物收割机差不多的处理部分了,要么用几个犬牙交错的刀辊把秸秆铰碎,要么就整根的排出来,不过就算整根的出来,也肯定是弯弯曲曲的,因为在车头的时候就被铰刀卷过一遍,那还不如直接铰碎喷出来。

  然后是玉米的处理,玉米这个东西脱粒很麻烦,它和谷物不一样,谷物都是穗状的,直接打碎了用鼓风机吹一下就能分离,但是玉米棒子是有好几层外皮包裹的,包的严严实实。

  车头的工作只是把秸秆砍了,棒子掰下来,后续想要脱粒就得把棒子先扒皮,再脱粒,但这是两个步骤,多一个步骤,就多一套系统,多一套系统,就多占一部分空间。

  但是很明显,以拖拉机为蓝本制造的装载机上,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地方容纳两套系统,还是那个问题,除非把车身拉长,否则不可能实现。

  所以罗冲提出的这个玉米收割机,最后也只能把成品停留在没皮的玉米棒子那一环节,也就是说,这个车吐出来的是扒完皮的玉米棒子,并不具备脱粒功能,玉米的脱粒还要另外用其他机械实现,不过这个并不难制作。

  关于最后的玉米收集方式,还是用的谷物收割机那个方法,不过这次改成了外挂一个带有轮子的斗车,装满一车棒子就再换一辆,最后收集到一辆翻斗车上统一运走。

  至于玉米脱粒,其实也很简单,只需把棒子放在几个辊轴之间旋转,或者弄一个金属笼,把玉米放进去与笼壁摩擦,就可以把玉米粒掰下来。

  确定了收割机和脱粒机的方案后,罗冲再次对众人问道。

  “方案差不多就是这样了,其他的具体细节方面由你们看着办,我只要能用,并且高效率,你们现在还有什么问题,趁着我还没走,有问题就赶快问。”

  众人闻言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迅速审视着两张图纸小声讨论,过了大约两分钟后,才有人提出问题。

  “首领,这个谷物收割机没什么问题了,但是这个玉米收割机的车头太过复杂,有太多的运动部件,按照您的标准,一个车头要同时吞入十几排玉米,每一排玉米至少需要四个运动部件,一个切断用的旋刀,一个往里吞的旋转拨片,还最少还要两个铰刀,才能把秸秆卷进去。

  “这个结构太复杂了,不仅车头的重量会很重,而且运动部件太多,传动机构只会更复杂,不管是硬性连接,还是齿轮和链条的软连接,每一行玉米是四个运动部件,这一整排加起来就是六七十个啊,让这些零件同时协调运转,传动系统会做的又重又麻烦。”

  罗冲闻言不禁好笑道,“刚刚才夸了你们终于脑袋开窍了,知道灵活使用现有材料和技术了,结果转眼你们就给忘到了脑后。”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一时间竟然想不到有什么现有的技术可以使用在上面,毕竟那是几十个同步运转的零件,传动系统必定会重量倍增,且结构复杂。

  机械这东西吧,结构越复杂就越容易坏,坏了还不好修,所以从设计的时候就应该越简单越好。

  见没人反应,罗冲不禁叹了口气说道。

上一篇:我欲九天揽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