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羽卿书
鲁光柱十分无奈的对罗冲解释道,这船不是他亲自改的,他也不懂造船,反正罗冲是公认的第一聪明,有什么问题就找首领肯定没错。
“那你们的装载方案是什么样的,就这样把船贴在岸边,然后把火车开上去?!”罗冲指着岸边一条伸向湖水方向的铁轨端头问道。
“是的,但是现在这个方案明显有问题啊,船在湖水里飘着,是无法稳定的,还有水位的问题,每个季节都不一样,别说季节,就连天气都会影响水位,船的甲板时高时低,但是湖岸的高低是不变的,这样根本没办法对接。
“其实这还不是主要的,季节和天气的影响都比较小,关键是船的自重,因为火车非常沉重,每装上一辆,都会把船压的下沉一点,这样就算勉强装上了第一辆,后面的也不好装了。
“还有,当火车往甲板上开的时候,先上船的那一侧肯定会被压的往下沉,这样船的甲板就不是平的了,火车开不上去啊,而且还容易被车头的重量把船挤出去。”鲁光柱再次解释着他们的方案说道。
“嗯,这都是废话,你们这样装肯定是装不上去的,让我想想,一个水位的问题,还有一个重心偏移,船体侧倾的问题。”
罗冲快速的在脑中思考着解决方案,水位的问题其实容易解决,那就是弄一个干船坞,还有一个闸门,一头连接到湖水里,用的时候先把船开进来,或者拖进来,然后关闭闸门,再根据需要用水泵抽水或者放水,使其达到需要的高度。
剩下的重心偏移问题,也可以用些简单粗暴的方法解决,首先用硬连接方式,强制把船的两侧锁死,让它翘不起来。
再有就是装载的方式,不要一次装一辆,这样先被火车压的那一边肯定会下沉,另一边一定会上翘。
正确的装载方式,应该是两边一起装,前后一起装,两列火车从两边同时上船,这样就能让两边配平。
至于火车装上去会使船体下沉的问题,这个只需要一边装载一边往船坞里灌水就好了,既然低了,那就多灌点水,再让它飘起来就好了。
想到这里,罗冲脑子里就已经有了一套完备的解决方案,只不过工程量稍微要大一点,但是两个月内还是可以改造完成的,于是他马上说道。
“这样,你们在码头的尽头岸边挖一个蓄水池出来,这个池子就叫作船坞,尺寸就按三桅帆船的来,长五十左右,前后留出一些距离,宽就定12.4米,一边留出一个巴掌大的距离,然后挖深一些,船坞的内壁用青砖砌平,靠水的一头装个闸门。
“弄好之后在里面的角上装一台蒸汽水泵,用来加水或者抽水,调节水位高低用的。
“然后在船坞的两边铺上铁轨,等装船的时候两边一块装,一个人站在桅杆上用旗子或者喇叭指挥,就可以解决同步装船,让船体重心配平的问题。
“等最后火车全都装载完毕后,把内外水位调平,然后打开闸门,就可以把船开出去了。”
罗冲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船坞的造型说道。
鲁光柱听完眼前一亮,这个方法妙啊,而且利用的都是现有的东西,只要在岸边挖个池子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还可以利用船坞的大小来限制船体的晃动。
一边留出二十公分的空余,等船开进来之后,再用几根二十公分厚的木桩插在船的两边,把船彻底卡死,这样它就是想动都动不了了,自己这么多人,怎么早没想过这个问题呢。
第973章 粮食和人口
鲁光柱听完罗冲的方案,很快就找人商议,然后弄了个图纸出来,他们还在地上挖了坑做模拟实验,最后才终于确定了施工方案,然后就立刻找地准备开工。
至于罗冲所说的闸门,他们准备直接用木头造一个,罗冲想了想,倒是也没什么问题,如果用铁造一个,先不说有多沉的问题,光是这个闸门恐怕一两个月都做不出来,反倒是这里的木头有的是,而且木头重量稍微轻一些,也便于打开。
罗冲想了想就同意了他们的计划,在现场看了两天后就直接回去了。
实在是看着一群人拿着铲子挖坑没什么意思,也不知道汉部落什么时候能制造一台挖掘机或者装载机出来。
这个东西,要说用处其实还是很大的,尤其是用在基建上面,拿来制造各种工程机械是再好不过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汉部落没有内燃机,当然,现在制作简单的内燃机也没什么问题,最关键的是,汉部落没有和汽油柴油一样的液体燃料,这才是最关键的。
动力,是一个大问题。
这不是说蒸汽机不能用来制造汽车,而是蒸汽机体型太大,热量不稳定,必须一直加煤才行,得有人伺候炉子,而液体燃料的发动机就不用那么麻烦。
而且,罗冲隐约记得,工程机械的动力用的是专用的液体马达,不是内燃机也不是蒸汽机,当然,主动力还是大功率柴油机,但是传动机构和直接作用在轮子和机械臂上的却是液体马达,或者说液压泵。
想到这里,罗冲突然冒出个想法,他能不能用蒸汽机带动液压马达,制作出一台类似的设备,比如挖掘机,再比如装载机,压路机,甚至是……拖拉机。
这种结构一旦可以成功的话,他就可以做出大型的工程机械和农用机械,这不仅可以加速汉部落的建设速度,还能开发南方的大片土地。
汉部落目前的情况是,南方的拓海郡到都城中间,或者说从浏阳河到草原洪湖中间,这一大片都是广袤而又肥沃的洪流冲击平原,再加上纬度合适,气候湿润温暖,非常适合发展农业种植,不管种什么都能得到不错的收成,但是汉部落现在却没有这么多的人口去种地。
这种情况下,如果有大型的农用机械,那汉部落就可以把一个人当成上千人用,一个人使用农用机械,种植上万亩土地都是可能的。
如果真的能够实现的话,那汉部落就不会再缺少粮食,甚至还能将许多农产品的价格给降下来,比如多种一些甜秆高粱,汉部落就能产出大量的白糖和白酒,糖和酒一旦多起来,势必就会降价,那么汉部落的百姓自然就可以大量购买了,这样就等于提高了百姓的生活质量。
如果大量种植水稻,那就有了吃不完的主粮,种植玉米和小麦,汉部落不仅能够存储到足够的主粮,甚至还能发展副食品行业,大力推广食品工业。
比如用吃不完的面粉制作挂面,饼干,这类工业副食品,玉米不仅可以拿来制作爆米花类的小零食,还能用来提炼淀粉,味精,和酒精。
酒精如果多的实在用不完,甚至可以当燃料使用,这样的话,罗冲就可以尝试制作以酒精为燃料的内燃机了。
据说二战前后,德国的V2导弹就是用酒精作为燃料的,中国仿制的东风一火箭和东风二火箭,同样是用酒精作为燃料的。
酒精,如果多了的话,确实是个好东西。
罗冲不指望能造火箭上天,只要能让他造个内燃机的汽车就行,如果可以的话,弄个双翼螺旋桨飞机也不是不可能。
到时候,就弄一个机械化的农场出来,履带式拖拉机耕地、播种、收割,上面用飞机喷洒防虫农药,一个人种上万亩地真的不是问题。
就像是米国一样,米国地广人稀,但却拥有最适合耕种的土地,五大湖附近水源充足,又都是平原,非常适合机械化种植,因此米国的农场密布,产出的各种农产品畅销全球,几乎每个国家都要购买米国的粮食。
不过有一说一,他们种的粮食确实非常多。
汉部落的直隶地区,和五大湖附近的地形就很像,水源充足,肥沃的大平原,很适合农业发展。
最最关键的是,只要有粮食吃,有衣服穿,人口就可以无限制的扩张,这样用不了十几代人,汉部落就能发展到好几亿人口的规模,有了人口,才可以继续向外扩张,甚至占领整个大陆。
想到这里,罗冲立刻就想开始着手研究了,不过现有的工作还是要先处理一下再说。
他先是安排好了卫山郡挖掘船坞的事情,然后又让他们画出了图纸,把这份图纸抄写三份,同时送到东薪郡、拓海郡还有汤部落,这是因为火车不光要上船,还需要同样的设备把火车从船上卸下去,不然运到了地方,火车也无法上岸。
至于车厢,就可以拆成零件运输过去了,只要把轮架和车梁直接装过去,剩下的木制车厢壁,在当地的木材加工厂现场定做就行。
把这些东西处理好后,罗冲就直接回到家中开始了液压泵的回忆和设计。
液压伸缩杆这个东西,它和蒸汽机的气缸和活塞没什么两样,或者说,和针管更加类似,因为里面装的不是气体,而是液体。
初中学过的帕斯卡定律,也就是流体静力学定律里面说过,当对液体的某一个部位施加压强时,这部分增加的压强会瞬间传遍液体的每个地方,例如两个连接的针筒,当一个针筒里的液体受到挤压时,另一个针筒的活塞就会被液体顶出来。
这就是液压伸缩杆的原理,而液压泵所作的事情,就是把液压油缸内的液压油加压挤入液压杆的油缸内。
而如果用一个直径较小的油缸和一个大直径的油缸连接的话,那么根据帕斯卡定律压强P=压力F/S受力面积,最后就可以得出大油缸受到的压力和小油缸受到的压力倍数,正好等于大油缸受力面积除以小油缸受力面积的倍数。
那么知道了这个原理和定律,就可以发现一个问题,拿一个横截面积1平方厘米针管,和横截面积100平方厘米的液压杆相连,这样一来,施加到针管上一公斤的力,被液体传导到液压驱动臂上就会被瞬间放大一百倍,变成一百公斤的推力。
按照这个理论,只需要一个小孩手拿针筒按压活塞,就可以操控挖掘机工作?!
当然,这个理论是没问题的,小孩也确实可以推的动挖掘机的液压杆,但是推出去多少就要按照体积来计算了。
也就是说,你想用一根针管把挖掘机的液压杆完全推出去,那么这根针管内液体的体积必须和挖掘机液压杆内的容积相等,换算一下,那么这根针管可能得有上千米长才能达到等量代换的要求。
而液压泵,或者说柱塞泵,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用的。
柱塞泵一般会有四个以上的旋转油缸,通过一个活动的圆盘控制每根圆柱形活塞进入油缸的深浅,然后就可以通过控制这个斜盘,让柱塞泵旋转的时候,从一端抽油,再从另一端输出加压液油。
简单来说,它就是把无数个针管连接到一根液压驱动臂上,一针管的油可能推不出多长的液压杆,但是我可以不停的往里面打针管,一管油不够就打进去几千管,只要推进去足够的液压油,就能把挖掘机的液压杆给顶出来。
如果需要收缩的时候,就反向转动液压泵,这样就能把里面的油给重新吸回油缸了。
其实柱塞泵的原理,和汉部落现有的空气压缩机很像,一个是用空气泵给气缸加压,另一个是用液压泵给油缸加压,唯一的不同是,柱塞泵上面是至少四个压力缸,而空气泵上面只有一个缸。
人类发明的动力机械,除了电动机外,基本上万变不离其宗,都是根据活塞原理衍生出来的,而最早的活塞原理,可能就是木制风箱了。
将原理和模型尺寸画好后,罗冲就开始找木匠用木头制作一个液压柱塞泵的模型,用来给别人演示液压的原理,至于机器的实际尺寸,这个罗冲现在还拿不出来。
这个具体的标准,得根据机械的大小来计算,比如挖掘机用多大的铲斗,这一斗装满了土会有多重,然后根据重量计算液压杆所需要的推力和拉力,再算出液压杆的直径,最后得出需要多少的油,再根据倍数缩小柱塞泵的尺寸,最后得出柱塞泵的实际尺寸。
简单来说,这个玩意儿得反着算。
罗冲将柱塞泵的模型弄出来后,并没有直接送到动力研究所去,那边现在的工作还很忙,火车的生产基本上已经上了正轨,现在机车厂已经生产出来了四列火车头,那些工人基本上也熟悉制造过程了,不太需要研究员去指导了。
另外就是空气动力机械厂,目前主营各种风动工具还有空压机,这方面汉部落已经自成体系,除了一些小型的气动工具还在研究阶段外,其他的生产工作都有工人负责,也用不了多少的研究员。
然后还有一个兵工厂,目前主营汉部落的三种枪械制造。
蒸气机厂负责各型号的蒸汽机制造,工人也都是熟练工。
最后一个总机械厂,目前主要生产各种定制型的大型设备,包括大型碎石机,糖水压榨机,磨石粉机,这个是用来磨碎矿石和生产水泥用的。
一般情况下,这个总机械厂就是部落需要什么,他们就研制什么,没有固定的生产项目,生产出来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因此这个总机械厂需要的研究员也是最多的,很多研究员都在这里面有自己负责的项目。
如果要研制新的大型机械,尤其是挖掘机,装载机,拖拉机这样的东西,肯定又需要不少的人力投入,所以罗冲得找个他们不太忙的时候。
不过挖掘机这个东西,它是综合性质的大型机械,可以把整个项目拆分成许多种小项目,比如负责整体结构的专门负责整体结构,负责操纵系统的专门负责操纵,搞发动机的就专门搞发动机,然后液压这一块又可以专门交给一个组负责。
这样一来,就可以立刻上马这个项目了,先让他们把整体架构设计出来,然后再把各个子项目分包下去,让各个组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往上塞,最后完成整机的组装。
就像是现代研发飞机坦克一样,一个总师总览全局,把各个子项目分包下去,总师再往一块组装。
这样设计还有很多的好处,那就是各部位的零件都会非常合适,如果各干各的,最后拿一堆毫不相关的零件往一块攒,出来的成品就会非常难看。
于是乎,罗冲就又开始一边回忆这四种机械的样子,一边绘制图纸,让木匠开始帮他制造模型了。
分别是‘液压驱动’履带式挖掘机,‘液压驱动’四轮式装载机(推土机),‘液压驱动’振动式双辊压路机,‘液压驱动’四轮式大型拖拉机。
这四种机械均由蒸汽机作为动力,由液压柱塞泵作为传动,柱塞泵这种东西,它的转速可能不是很快,但是若论扭矩,基本无可匹敌,想想挖掘机的机械臂有多大力气就知道了,这都是柱塞泵的功劳。
所以用柱塞泵作为驱动装置,是非常合适的,反正这些工程机械也不指望能跑的多快,只要力气大就行,尤其它们行驶的地面,基本都是施工当中的泥泞或者黄土地面,汉部落也没什么铺装路给它们走。
就这样过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一直到了夏末秋初的时候,百姓们的第三季粮食都种上了,罗冲才把这四种车的木制模型制作出来,不过到了这个时候,罗冲就没有时间干这个了,因为神策卫的出征时间就在秋季,他们稍微准备一下,马上就要出征去北方了,罗冲目前还要先处理好神策卫的事情才有空继续搞研究。
第974章 差点把俘虏算漏了
大命元年八月中旬,正值夏末秋初之际,汉部落各个方面都传来了好消息,首先是之前交代的卫山、东薪、拓海、汤部落四个地方的火车运载船坞修好了,代表了四个地方的码头现在都有了装卸火车的能力。
甚至等以后有了专用的船只,汉部落就可以直接装卸火车车厢了,到时候没准还能弄个小号的集装箱船出来。
然后是各地的社仓的粮食储量再次暴增了一节,这主要还是第二季粮食丰收的功劳,尤其是南方各郡县的粮食产量,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一是因为琼州岛的六郡正式大规模改种水稻带来的产量提升,第二就是汤部落进行全面汉化管理之后,百姓们都分到了自己的地,也不再有人强迫他们种植高粱,他们可以按照要求种植主粮作物,如果想种高粱的话,每家二十亩的辅田同样能有不少的产出。
不过汤部落的情况还要复杂一点,首先他们暂时还没有参加代号‘大命’的五年积贮计划,各地的仓库系统也不完善,在汉部落接管以前,他们甚至都没有什么粮食储备,不然之前汤部落津浦郡的百姓也不会饿的没饭吃,还要到别的郡县收购粮食。
其次就是这次关于神策卫出征的准备工作,罗冲之前找新钢郡那边定做的两万副手铐目前已经全部交货,不过手铐的钥匙倒是没多少,因为那玩意儿都是通用的,一把钥匙就可以打开所有的手铐,所以不需要生产那么多,这个罗冲倒是不怎么在意。
再有就是备用的武器,经过两个阶段的训练的之后,神策卫的战士们已经打报废了两轮步枪,第一批的2400条步枪全都被淘汰了,打完近五千发子弹后,这批步枪的精度实在感人,真的变成了命中全靠信仰的废物。
第二批因为分了兵种之后,三分之一的士兵成了突击手,他们不再装备步枪,所以第二批仅有1600条步枪,经过了第二阶段的训练后,这批步枪也成了射击精度感人的残废,不得已只能再次更换了一批步枪。
新钢郡兵工厂这次又生产了三千两百条步枪交付给神策卫,按照罗冲的命令,其中一半用来给士兵们换装,另一半让他们随船携带出征,如果战事激烈,到时候好给他们提供备用的武器。
不过唯一的好消息就是霰弹枪不需要更换,虽然这批装备给神策卫的霰弹枪每一支都已经打过上万发的子弹,但是这种低膛压的滑膛霰弹枪,枪管基本上没什么损伤,而且喷子这种武器,也没有什么精度可言,它打的本来就是霰弹,要什么精度。
所以这批霰弹枪只是进行一下正常的维护,就可以继续使用,理论上,这些霰弹枪的使用寿命都是无限长的,除非出现了什么不可逆的物理损害,比如零件断裂,枪管弯曲等等。
至于那两批被淘汰的步枪,也不会彻底报废,罗冲可以把它们换装给汉部落其他的部队。
有一说一,哪怕这批步枪的膛线都被磨没了,变成了滑膛枪,仅依靠弹药的特性,依然能够保持很好的精度,最起码打中两百米内的人体目标不是问题,不过想要打出多少环的好成绩是想都别想了。
但即使是这样,这批被淘汰的步枪,依然是早期的前装燧发枪无法比拟的。
前装燧发枪的有效射程才五十米,而且装弹速度慢,精度还不如这批被淘汰下来的废枪,就是这批废枪放到拿破仑那个年代,那也是世界先进水平,所以这些神策卫报废淘汰的武器,装备给其他军队,仍然能发挥出跨时代的优势。
而且精度降低之后,这批步枪的威力反而会加强,有膛线的时候,弹头飞出去会因为自身的旋转产生陀螺效应,辅助稳定弹道,但是现在膛线都差不多被磨平了,弹头的陀螺效应就会下降的厉害,弹头飞出去两百米后就会快速失稳,这样击中人体后弹头就会剧烈的翻滚,造成的空腔伤害更大。
所以这批淘汰的步枪仍然是非常好的武器,当然,是在三百米以内的距离使用的时候。
除此之外,罗冲命令拓海郡改造的水上兵工厂也弄好了,那是一艘装上了各种设备的三桅帆船,主要是用来停靠在北方营地的河谷中,给出征的神策卫提供子弹复装服务,用于他们的后勤保障。
汝阳郡那边,给神策卫加工的冬季军服也做了出来,棉袄棉裤,里面带绒的皮靴,军大衣,手套,火车头的军帽,军用棉被,里面也是厚实的棉布底衣,本来还想给他们装备毛衣毛裤的,但是罗冲交给小蝶研究的毛衣织法她还没有研究出来,因此毛衣暂时还装备不了。
不过这也没关系,有毛衣更好,没有也不会冻死,反正有了棉袄棉裤和军大衣,相信他们也不会冷到哪里去了,保持战斗力还是能够做到的。
最后一个好消息就是,去病的老婆终于怀孕了,总算是在出征之前给他怀了个孩子,虽然是男是女不知道,但起码有了后代,这样子就算出征战死在了外面,也不至于一个孩子都没留下,而且也算是保持了汉部落无后不出征的规矩。
经过了几天的联系,在确定出征各方面都准备好了的时候,罗冲就带着那些冬季的物资去了神策卫的军营,至于那些生产出来的手铐,就不再往这边送了,到时候直接装上火车运到卫山郡的码头那边装船,然后跟着出征的船队一起北上。
原本停靠在浏阳郡的出征船队,现在也开始向卫山郡码头集结,到时候装上士兵之后就会立刻出发。
罗冲带着装满冬季物资的车队就到了神策卫中,然后将这批物资交付到了去病的手上。
神策卫的指挥使是去病,副指挥使是一个叫鲁建的金吾卫,也是从罗冲的亲卫里挑出来的,他们的司马是闻飞羽,参军叫胡义,之前都是罗冲的禁卫头目,现在全都下放到正规军里做军事主官,算是升职了,包括神策卫三个营的营长,以前也都是罗冲的禁卫小队队长。
所以说,神策卫真的是首领亲军,最起码神策卫的高层都跟罗冲很熟悉,而且都对罗冲保持着绝对的忠心。
对于罗冲的到来,四人都没什么意外,毕竟本来就跟罗冲很熟悉了,之前都是天天跟在罗冲身边的,他们把罗冲带到神策卫的指挥部后,几人就开始了出征前的相关会议。
罗冲坐在上首主位上,率先说起了自己的安排。
“闻飞羽,闻司马,你负责管理神策卫的政治思想还有情报和后勤,现在你的任务很重啊,这次神策卫出征,远离汉部落本土作战,大部分的物资支援都会失去。
“北方虽然也有规模不小的几个营地,但是那边生产能力有限,能给你们提供的帮助也十分有限,所以这次出征之前,你要好好检查一下,能带多少东西,就尽可能的多带一些,不光要算好战斗消耗的,还要算好非战斗损耗的情况才行。
“这次我给你们带来了冬季的防寒装备,一会儿你让战士们按型号领取,然后试穿一下,有问题赶紧修改,你们还有几天的时间,到八月二十八之前,要准时拔营出发,然后两天内抵达卫山郡码头,再登船北上,这个时间你一定要算好。”
……
“是,首领,我都记下来了,一会儿就给战士们发下去让他们试穿,不过首领,咱们现在发冬装是不是有点早啊,现在才八月份,虽然是秋初,但是天气还非常热啊,棉服现在穿不着吧?”闻飞羽点了点头,应下了任务之后又对罗冲问道。
“不早了,各地的节气不同,北方营地那边的冬天更加漫长,而且冬季来临的时间比我们这边要早上一个多月,那些棉服你们现在确实穿不上,但是我敢说,不等你们到北方的营地下船,半路上就会乖乖换上棉服,那边可以越往北越冷的。
“再说了,也不是让你们现在就穿,现在就是让你们先试一下合不合适,不合适的赶紧换号,不换号的就赶紧修改,不然等你们到了地方,再想换都不容易了。”罗冲也是立刻解释着说道。